117.第117章 百官炸鍋

第117章 百官炸鍋

回皇城司之後,趙駿就下了命令,讓下面的察子們配合開封府正式開始行動。

翌日清晨。

垂拱殿內,百官上朝奏對。

趙禎坐在龍椅上,俯瞰着下面滿朝衆臣。

在正常的國家事務處理完後,大理寺卿錢正威上書請求三堂會省。

最近這些日子,朝野上下都因爲趙駿的事情而轟動。

原本官家將權柄下放給皇城司,引起了官僚士大夫階級的極度不滿,紛紛反對。

但趙駿上交了大量罪證,很快就讓衆人閉嘴。

主要是那些罪證觸目驚心。

就連范仲淹查到的那些都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沒挖出來,可見裡面藏了多少污穢。

趙駿利用范仲淹給的證據抓了人後,嚴刑拷打,連韓家那位韓綜都沒放過,老虎凳花椒水伺候,很快該招的全招了。

證據擺上來後,滿朝皆驚,就再也沒有人敢爲那些人求情。

而且皇城司已經順藤摸瓜,抓了好幾個跟其中有牽連的人,包括監察御史行裡楊若雲,監察御史劉文采。

甚至還挖出了幾個三司都勾官、通引官,樞密院幾個檢詳官、都承官與他們一起貪贓枉法,互相勾結禍害百姓的事實,就更讓人膽寒,生怕皇城司查到自己頭上。

但官家支持皇城司清查開封府,大理寺那邊就坐不住了。

畢竟最近這段日子皇城司太耀眼,作爲大宋最高審判機構,再這樣下去大理寺可就形同虛設,因此他們必須摻和一腳。

“官家,大理寺掌刑獄審理,如今皇城司在汴梁大肆興起刑案,據聞其中有些冤屈,若只讓皇城司獨審,難免可有無辜之人錯漏,因而臣請與開封府、皇城司,一起審理此案。”

錢正威上書說道。

趙禎想了想,覺得對方的理由正當且很難讓人拒絕,就說道:“那就依錢卿所言吧。”

“臣請裁撤皇城司。”

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王鬷(zong)上書道:“皇城司雖查出開封府大案,但官家畢竟不能長用此小人爲耳目,還是應該多聽士大夫言。”

趙禎瞥了他一眼,淡淡地道:“皇城司也並非只監察百官,而要常用於安穩地方,朕有大用,此事休要再提。”

龍圖閣待制馬季良上書道:“官家,新茶法制後,商賈多以賤價居茶交引,又在汴梁哄擡茶價,使茶價虛高,令百姓苦不堪言,還請官家置務收市,停止交引之策。”

趙禎知道馬季良家就是茶商,新法實施後對茶商打擊很大,李諮嚴格按照新茶法之後,使得今年開中的人數比以前還多了不少。

主要是因爲茶引只能通過交引法獲得,普通茶商也很難再通過別的路子搞到茶葉,因此也不得不屈服,紛紛購買糧食送往邊境換茶引,造成同爲茶商的馬家壓力比較大。

畢竟馬家可以以權謀私,不需要通過交引法搞到茶葉,那些普通商人卻不行。內卷競爭下,馬家的生意會受到很大影響。所以一旦停了交引法,纔會導致普通商人們拿不到更多茶葉,從而讓茶葉價格上來。

別的官員礙於馬季良的顏面,不好說什麼。但趙禎現在已經明白了不少事情,怎麼可能還會被對方欺騙。

當下他冷冷地道:“交引法乃爲國策,需填補邊軍糧草之用,怎麼能置務收市?這件事情應該繼續下去,決不能讓邊軍缺少糧草。”

“是。”

馬季良悻悻回去,沒想到現在官家這麼聰明瞭,不好糊弄了啊。

接着朝臣又說了一些其它事情。

等到差不多了的時候,趙禎纔給了呂夷簡一個眼色。

呂夷簡會意,出列向趙禎拱手道:“官家,如今大宋上下多有弊端,皆因分權過重所致。政事堂、三司衙、樞密院各行其事,政令不能統一,造成全國各地政務混亂,法制、政令、軍務皆爲鬆散。”

“哦?”

趙禎故作不知道:“那該怎麼辦呢?”

“臣請立一個新部門,統籌大宋各部,以使上下一心。”

呂夷簡平靜地說道。

這話出來,百官頓時心中一驚,紛紛以不敢置信地眼神看向呂夷簡。

大宋向來三權分立,行政權、軍權、財政權都被分開,甚至不止是這三權,連司法權也屬於三權分立。

地方衙門負責抓人,普通案件審判基本交由地方縣衙、州衙以及路的最高司法機構提刑司,殺人或者其它重罪就要上報刑部和大理寺,最終由大理寺進行審覈。

也就是說,大宋司法權的情況就是地方衙門、提刑司、刑部以及大理寺各自獨立,分別交互了審查、緝捕、審判以及覈查權。

四個部門各有警察局、法院以及監察院的部分職能,以此做到權力疊加,相互牽制的作用。

在分權如此嚴重的大宋,本身就是因爲皇帝需要加強皇權。

讓士大夫階級雖然掌握有大部分權力,但卻在內部分裂,不能統一的情況下,威脅不了皇權。

所以大宋皇帝最擔憂的是士大夫階級統一權力。

如跟宋制大部分制度相似的唐代就是宰相權力比較大的時候,宋朝吸取唐代教訓,分管了宰相權力,加強皇權專制。

現在呂夷簡要求成立新的部門,不就跟唐朝的宰相制度一樣嗎?

莫非呂相這是要恢復唐制?

那官家不得震怒?

想到這裡,呂夷簡那一派的官員都擔憂不已。

而其它派系的官員卻暗自竊喜,幸災樂禍了起來。

甚至有不少御史諫官躍躍欲試。

一旦官家開口拒絕,他們便立即羣起而攻,彈劾呂夷簡欺君罔上,意圖不軌。

“嗯,准奏!”

就看到趙禎毫不猶豫地答應,像是怕慢一秒呂夷簡就反悔一樣。

“官家,臣彈劾.” 幾乎就在趙禎同意的剎那,一個御史走了出來。

只是他剛開口就忽然覺得有些不對勁,隨後一臉驚詫地擡起頭看向趙禎道:“等會.官家,是臣耳朵壞了嗎?剛纔官家說什麼?”

“朕說准奏!”

趙禎又重複了一遍,隨後說道:“自此設政制院,位在政事堂、三司府、樞密院之上,統籌大宋一切事務。”

“這這這官家怎麼能准奏了呢?”

“政制院豈不是恢復唐制?”

“若有人權知政制院,權力恐怕與丞相無異啊。”

下面百官頓時炸了鍋,一個個震驚無比。

新設立的政制院統籌全國一切事務,跟唐朝制度差不多,甚至比唐朝宰相權力還大,與漢時丞相能比。

這不是分散皇權嗎?

官家怎麼會同意?

當下衆人立馬就有人站出來說道:“官家,萬萬不可。唐時宰相政出政事堂,以至國家亂象叢生,李林甫、楊國忠、盧杞等人爲禍朝綱,切不能讓宰相獨攬大權。”

“政制院與政事堂已無分別,甚至權力猶有過之,這與古之丞相有何區別?若是有奸相出,豈不是要害了大宋江山?”

“胡說八道,呂相自上任以來,兢兢業業,廢寢忘食。如何當不得政制院?”

“現在大宋內憂外患,正需要呂相來獨斷綱幹!”

“呵呵,範希文說得不錯,呂夷簡正是奸相也,以往也不過是提拔門人弟子,讓滿朝皆是其子弟,如今居然欺瞞官家,還想妄上奪權,居心何在?”

“杜衍,你什麼意思?”

“我什麼意思?你心裡清楚!”

下面的百官們吵做一團,各個黨派之間互相爭鬥,叫罵不迭。

雖說呂黨在朝中勢力不小,可畢竟不能隻手遮天,內部也有不少政敵,所以呂夷簡的建議迅速遭到百官攻訐,即便呂黨維護,也堵不住悠悠之口。

“叮叮叮叮!”

王守忠敲響了銅鉦,清脆的聲音響徹了整個垂拱殿。

百官們慢慢安靜下來。

“好了。”

趙禎沉聲道:“一個個在朝堂上爭吵不休,成何體統?”

工部侍郎杜衍說道:“官家,設丞相之事,乃貽害也,萬不能再立!”

“政制院的事情,是朕與諸位相公商議所置,爲的是統籌全國大事,爾等不用爭吵了。”

趙禎環顧衆人道:“朕意已決。”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王曾、王隨、宋綬、蔡齊、盛度乃至晏殊和范仲淹,全都站了出來同意。

這下就把百官們搞得更加傻眼。

因爲王曾和呂夷簡向來不合,王隨和盛度也不是呂黨的人,范仲淹更是跟呂夷簡死對頭。

怎麼今天忽然他們全都站出來支持呂夷簡啊,到底怎麼回事?

朝堂上陳堯佐、賈昌朝、王拱辰、章得象、陳執中、劉元瑜、李諮、王德用、程琳等其餘三司、樞密院、御史臺、六部等高官互相對視。

他們其實也不一定和宰相成爲團體,有些人還跟他們是政敵,但此時此刻,全都互相對視,都能看出對方眼中的疑惑。

這些人不蠢,他們作爲此時的高級官員,有些還在未來幾年內陸續擔任宰相或者副宰相,必然一個個都是老狐狸,嗅覺敏銳地很。

官家和諸位相公最近幾個月很反常,是他們早就注意到的事情。

有些東西他們也希望能夠問出來,但呂夷簡他們閉門謝客,即便偶爾能見到,問他們什麼事情也都不說,讓他們很是擔心。

現在又看到眼下這個局面,就更加不解。因此一個個都不說話,保持沉默,靜觀其變。

就看到趙禎點點頭道:“傳詔,自今日起設政制院,有知院一人,位在諸相之上。有同知六人,位比宰相,候補同知兩人,位比副相。”

“由呂夷簡、王曾、王隨、宋綬、蔡齊、盛度六位相公爲同知政制院兼門下平章事及參知政事,晏殊爲候補同知政制院兼戶部尚書及三司副使,范仲淹爲候補同知政制院兼權判開封府!”

“至於知院.”

趙禎停頓了一下,環顧下面,他看到所有人都伸長了脖子看着他。

有人驚愕,有人納悶,有人狂喜,也有人期待。

因爲他們誰都沒有想到,這知政制院的人居然不是呂夷簡,而是另有他人。

如果連呂夷簡以及其餘相公都不能執掌這政制院的話,那是否意味着政制院的掌控者會在下面的這些人裡選呢?

一時間,下面的諸多計相、副計相、樞相、副樞相都激動起來。

畢竟三司使和樞密使已經是僅次於宰相和參知政事的官員,若知政制院裡沒有宰相,除了他們還能有誰?

“知皇城司趙駿,封宋國公,領政制院,統領全國政務!”

趙禎平靜地說道。

頃刻間,下面的百官又炸了鍋。

(本章完)

248.第244章 給新人來點大宋笑話的小震撼第463章 改革道路不能停下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第59章 三易回河第484章 揚帆,出海!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第499章 巴格達城破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第77章 出宮,刺青第60章 上架感言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第57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君臣篇247.第243章 這個男人來自後世第44章 茶商們279.第275章 與將門利益交換第479章 開啓蘇軾的物理之道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第384章 你有反間計,我也有反間計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211.第208章 爲理想而奮鬥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第103章 繼續CPU趙禎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217.第214章 李元昊聯遼抗宋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365章 千炮瞄城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218.第215章 攻守易形了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第366章 收復青塘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第518章 國家利益至上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第388章 大宋託付於你第27章 交子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493章 爲世界帶來和平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第323章 大宋發展與國債第511章 十倍回報率,工業先發國的優勢第333章 轉換思路,發明橡膠第80章 所見,所聞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第379章 洪水洶涌第94章 該動手了第407章 都是因爲宋國241.第237章 近乎無解的陽謀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第458章 不許胡馬窺陰山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462章 慶曆十一年,回京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第413章 大宋的戰爭之王第456章 將領請滅遼,幽燕世家歸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第337章 以汴梁爲核心打造經濟圈219.第216章 人與自然?讓我康康第482章 陽光開朗好少年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133.第133章 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