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算學裡的國運,滅國之策

第122章 算學裡的國運,滅國之策

“其實這個世界上的知識,大概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形而上學,先賢在主觀的情況下,對世界的本源所進行的猜測的學說!另外一種,是通過自然中的現象,去研究事物規律的學說!

如果用我們道士的修行方式來做譬喻,老子的《道德經》就是前者,我們的煉丹術就是後者……

前者爲道,後者爲術!

咱們把這套邏輯套進儒教之中,孔聖人留下的四書五經,就是他對這個世界,對治國之法理解的道

歷代皇帝尊崇孔聖人,所以踐行他的道,這我也不能說沒有毛病,

可是叔叔您有沒有發現,這選拔人才的方式中缺了點什麼?”

“術!”

張異想引導朱元璋和朱標理解的道理,其實就是這個。

等朱家父子回答,他點點頭:

“沒錯,咱們大明的上層,或者說華夏自古以來的上層,一直強調道的作用,卻輕視小術,卻不知道與術,就如同知與行,有人說先知後行,沒毛病,

有人說知行合一,也沒毛病!

真正有毛病的事情是隻知不行,從有科舉以來,大部分的時間對於人才的選拔,都是有道無術……”

“給您一本孫子兵法,您能領兵嗎?”

朱元璋搖搖頭。

張異又道:

“那有沒有一些書,能讓黃大哥明天就成爲您這樣的商人?”

朱元璋更是搖頭。

“所以就是了,因爲這些東西,四書五經裡沒有,道德經裡也沒有,孫子兵法裡也沒有,這些書是高屋建瓴,嘗試解釋某種領域本質的書,可能學以致用的人何其少?

一本孫子兵法對某些人來說,可能還不如詳細講解練兵,怎麼佈陣、怎麼行軍這類細枝末節的書籍更讓人受用!

科舉也是如此,

科舉不可能選出來的都是天才,更多人高中了,去地方上任職,也是從頭學起!

學得好的,自然可以成爲一方能吏,學得不好的,就成爲朝廷的蛀蟲!

這些成本,都需要朝廷承擔!

可如果朝廷在科舉考試之前,就把【術】的內容作爲考覈的必要標準,

那是不是可以讓有些只會讀死書的人,被科舉篩選出去,留來的人雖然不敢說完全都是可用之才,但至少爲朝廷減少了無形的成本!”

“可爲什麼是算學?”

朱元璋被張異勾起一絲興趣,急忙追問。

“因爲算學是【術】之源,我們不可能讓考生們什麼都懂,但卻可以用算學去賽選掉那些學習能力不行的人,

道理可以靠死記硬背,但算學不會騙人,它不會是真的不會……

想要學好算學,邏輯能力非常重要,一般讀死書的人,很難在算學這一關過去!

且將算學加入科舉有個好處,就是他屬於小道,不會涉及道爭。

那些士大夫們可能會爲了先知後行還是知行合一打成一團,許先生也可以因爲政見不同而對皇帝死諫,但大概率不會在算學的事情上糾纏……

以爲算學是術,不是道,

就沒有所謂的道爭,可它對選拔人才來說,我覺得比四書五經本身更爲合算!”

“算學,有那麼重要?”

這個領域確實不是朱家父子擅長的領域,所以張異的提議接受起來有些難。

張異搖搖頭,黃家父子是商人,已經算得上是生活中最接近數學的人了。

可是他們對將科舉納入算學這種舉動,都表示懷疑,可想而知數學在古代的沒落。

其實說沒落也算不上,華夏對算學的研究也不少,遠的不說,就是宋元兩朝,古人同樣有類似增乘開方、開四次方解法、開高階等差級數求和、提出弓形弧長近似公式、負係數方程。以及朱世傑討論的高次方程組的解法、高階等差數求和還有高次內插法等等成果。

但這些成果也許放在後世是不錯的成績,但在社會的主流上,它們並不太受重視,算學,也只是一些天才手中的玩具。

“咱們舉個例子,用算學給大明算算國運……”

國運二字,讓朱家父子一個激靈。

張異這小子平時藏着掖着,少有涉及太多國運的話題,今天他居然主動開口。

而卻算學測國運,這種方法聞所未聞,朱家父子早就忘了一開始來的目的,被張異的話題帶進去。

“先不算公主,當今陛下目前有七個兒子……除去太子朱標,剩下的六個孩子就是未來的王爺,以皇帝疼兒子的性子,皇子們封王之後,每個人咱們也不給多,一個人給兩萬石俸祿不過分吧?”

朱元璋點頭,事實上他心中的想法,他要給孩子們的數絕不止兩萬石糧食。

張異說道:

“也就是說,陛下以後不生孩子,就這六個親王,一年就要耗費十二萬石糧食,這不算多……

然後咱們再往下看,親王們是要生孩子的,咱們假設每個親王生五個孩子,那麼朱家第三代,就是三十個後代。

郡王,待遇肯定比親王少一點,咱們就算五千石,三十個郡王一年需要耗費朝廷稅收十五萬石糧食!”

朱元璋和朱標眉頭微鄒,張異算到這裡,其實還不算誇張,皇家宗室一年去二十七萬石糧食,對財政來說並不是太大的壓力。

可是張異繼續算下去,朱元璋越發坐立難安。

“假設郡王再生郡王,每個人也生五個孩子,那咱們大明朝第四代宗室,就有一百五十人了,如果每個人能拿三千石的歲入,加起來就是四十五萬石的支出……”

“第五代,宗室七百五十人,咱們按兩千石算,大概需要支出一百五十萬石……”

“第六代,宗室三千七百五十人,這我已經不知道怎麼算了,不過可以想的是,第七代宗室,已經高達一萬八千七百五十人……”

“別算了!”

朱元璋已經被張異列舉的一大竄素質搞得暈頭轉向,雖然他一時間也不明白張異的算法,可是聽到這個數字,他本難能感覺按照張異的說法,接下去要出大事!

雖然張異說的東西,不一定符合現實。

比如每個宗室不可能生下五個孩子,有些孩子也不太可能都長大……

但這背後的道理,卻讓皇帝冷汗涔涔,因爲張異只是以他六個孩子作爲基數去做這算學題,而他朱元璋一生,不可能只有六個孩子!

如果孩子的數目翻一倍,他老朱都不敢想朝廷哪來那麼多錢去支出宗室的費用。

要知道,以大明如今的稅收來看,朝廷一年歲入肯定不會超過兩千萬石。

這兩千萬兩,要應付軍費開始,官員俸祿、官府的運轉、還有賑災等各種開支,留下來的根本就沒多少……

老朱的臉色有點黑,所以他就算打了天下,其實想要讓朱家人過上他想象中的好日子,其實就是癡人說夢。

他純樸的,只屬於一個老農民的夢想破裂了,

他甚至還沒來得及給孩子們封王,張異就無情地打碎了他的幻想。

“看來黃叔叔也明白了算學的力量……”

張異停下繼續計算的手,微笑地看着老朱,老朱失魂落魄,朱標也好不到哪去。

他們以前哄着張異想要多知道一些事關大明的事,可是張異真給他們揭露,他們卻發現自己接受不來了。

而且張異揭露的方法,並不是虛無縹緲的預言,天書。

而只是做了一道簡單的算學題!

但很殘酷的是,用算學給大明算國運,比什麼虛無縹緲的天書更讓人扎心。

“也就是說,如果皇帝按照你假設的方式封宗室,就會成爲拖垮大明的基石?”

“這個不是如果……”

張異嘿嘿笑,老朱和朱標面面相覷。

不是如果,張異幾乎等於在說這就是未來會發生的事,朱標盯着朱元璋,只看朱元璋遠比別人更加激烈的反應,就明白他是怎麼想的。

“算學永遠不會騙人,這就是它是萬【術】之源的原因,一個官員代天子管理一方土地,每天都會遇到大量的需要計算的問題,更不要說戶部這種掌管天下錢糧的地方,主官的算學水平很大程度上能決定工作效率……

還有帝王本身,如果他有一定的算學基礎,下邊人做的賬目,也不容易瞞騙過他。

可是我華夏的選拔人才的方式,早就缺失了這重要的一塊。

誠然,許多人高中之後,爲一方父母官可以重新學習算學,勉強也能勝任類似戶部,工部之類部門的工作。

可歷朝歷代,能高中進士,舉人者,十幾歲稀有,二十歲常見,反而是三十歲以上的進士是主流……

這些人如果結婚早,可能沒過幾年都當爺爺了,能指望他們重新學習算學上有什麼進步?

這東西本來就應該是從孩童抓起的,

所以我說呀,如果讓我主張科舉如何改革,我一定將算學加進去!”

朱元璋低下頭,開始認真考慮這個問題,如果張異沒有那道測算國運的數學題,他對算學的認可肯定不會那麼高。

道與術,

在華夏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向來是擡高道,輕視術……

可是術法用得好,能做到的事情,甚至可以媲美仙神。

“你的眼睛會欺騙你,伱的耳朵會欺騙你,甚至你的親人,你的妻子會欺騙你,唯獨算學不會,因爲你不會就是不會……

這就是術與道的不同,道是聖賢對世界的認識,他們嘗試用他們的領悟去解釋世界的本質!於是孔聖人有了論語,佛陀於菩提樹下證道,傳下佛經,老子西出函關,留下道的五千言……

就算是後世,我家祖師以道德經悟道,傳下五斗米教、達摩祖師立了禪宗、而程朱爲挽救儒家的頹勢,理學橫空出世!

所謂道,是先賢們嘗試對世界本質的解釋,其實我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那就是他們解釋世界的道,是不是一定就是真理?”

張異試探性地拋出一個問題,朱元璋和朱標死死盯着他。

這小子說這話,又是什麼意思?

難道他想質疑那些先賢的道理?

這可是叛經離道!

“那術是什麼?”

朱元璋問。

(本章完)

第294章 皇帝的線人,重提納稅事件第411章 落地鳳凰不如雞,人工呼吸第311章 兒子祭天,升官發財第214章 扒褲子,秘密曝光了第210章 這國運,就拜託二位了第393章 嶺北之戰,輕敵的徐達第450章 突然頓悟,茶味十足第159章 徐家的規矩,出賣朱老四第413章 誤會大了,送沈老爺上路第359章 別拿朱標當老實人,久違的兄弟情第387章 帶血的爵位,架空君王第45章 朱元璋的陷阱第5章 都是送命題第158章 原來你是徐皇后第529章 染指錦衣衛,大明的遠程畜牧業(二第562章 朕反對,送先生上路第317章 笨蛋,問題在稅收第178章 天下能屠龍者有二,裝瘋賣傻第137章 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後有高人第316章 家與國的選擇,沽名釣譽第439章 那場刺殺的真相,黃叔叔的身份第311章 兒子祭天,升官發財第516章 世界第一份報紙,獨門的生意第130章 屁股決定腦袋,不一樣的公平第117章 孔家的破局之道,張異的拯救計劃第538章 造反的想法,大婚之日第452章 應天的蝴蝶,北方的風暴第397章 水泥問世,混凝土建築第527章 朱麥克阿瑟樉(二合一)第261章 慈悲爲懷,慧曇退場第88章 三位皇子,知情識趣的徐妙雲第496章 建造一座新都城,常茂失蹤第40章 小處見大道第501章 敲打妖僧,收你爲徒第569章 張異的推背圖,離開大明吧第470章 勸降徐達,咱們也當列強第63章 五百年後的技術,第一桶金?第544章 大明經濟學,計件工資和分期付款第228章 針鋒相對,徐丫頭的鬼點子第185章 攻陷大都,推行簡體字第273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32章 小暖男,水裡有蟲第119章 果然是那小子幕後算計第293章 大移民,活捉沈萬三第329章 練兵之術,不能讓他改過自新第184章 投資皇帝,當爲國師第541章 不忘初心,北伐不會贏第292章 主意打到皇帝頭上,羊入虎口第184章 投資皇帝,當爲國師第467章 神機營誕生,上交發明不死第568章 重啓常茂案,兔死狗烹?第63章 五百年後的技術,第一桶金?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478章 北平城破,神機營首秀第37章 張異的報復來了第285章 沉默的大多數,張異被捕了第286章 老張的暴怒,天師就不能打人?第450章 突然頓悟,茶味十足第298章 我心裡的魔,那是真的第522章 被流放的國師,千里尋夫(二合一)第437章 祈求,你想要我身子也行第271章 大公無私,爲彌合民心所書第128章 科舉改革,軒然大波第567章 另一條密道,朱元璋的殺心第23章 朱標:向弟弟求逆天改命之道第456章 行動收網,苦一苦功臣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413章 誤會大了,送沈老爺上路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447章 您是我親哥,一盤大棋第226章 野史上的老朱,不是離別的離愁第175章 小道看你,命不久矣第357章 紅鸞劫,破局之道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當你爹第102章 你造僞經,你是漢奸第65章 熊孩子也會傳染,人情冷暖第523章 青衣宰相,半步黃泉(二合一)第410章 奉旨同居,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440章 只有我能救哥哥,心細如絲第528章 朕把你給賣了,原來是大舅哥(二合第50章 龍虎山的出路,膽大包天第468章 這傢伙太難殺了,關於產業鏈第400章 小心眼的皇帝,仙山宴第308章 要錢要命,他比你適合當皇帝第523章 青衣宰相,半步黃泉(二合一)第119章 果然是那小子幕後算計第197章 皇子的悲哀,都有心魔第234章 藥王太上,再起道爭第392章 我爲華夏護龍氣,騙你下山第243章 張異的陷阱,請陛下封神第303章 權力既然不能吞下,就分給更多人第185章 攻陷大都,推行簡體字第496章 建造一座新都城,常茂失蹤第227章 出賣老朱,誰落誰的網?第565章 姚廣孝,你是朕的人還是他的人第332章 老朱的求而不得,別把老常當莽夫第456章 行動收網,苦一苦功臣第528章 朕把你給賣了,原來是大舅哥(二合第6章 這點賞賜,打發叫花子呢第38章 揭示真相,借刀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