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放下心結,軍校制度

朱樉到的時候,朱元璋和朱標,正在一字一句研究張異說過的話。

朱樉小心翼翼,行了個禮,沒有人理他。

他自顧找了個地方坐好,等皇帝和朱標發聲,同時,他也有些忐忑。

錦衣衛記錄下的內容,是將張異和他的對話原原本本記錄,他生怕張異的某些話語,會讓他受到傷害。

他還做好準備,如果張異真的惹了父皇,一定要求情。

“這小子,在你面前還是悠着點了,要是當着朕的面,怕不是就當面罵了!”

朱元璋一字一句終於讀完了錦衣衛記錄的話。

他甚至能在腦海中,浮現出張異指點江山的畫面。

先不說張異的話有沒有道理,老朱心裡挺懷念跟他吹牛的日子。

朱元璋眼中露出緬懷之色,這是朱樉很少看到的,父皇溫柔的一面。

“太子,你看他說的,有沒有道理?”

朱元璋放下密奏,將目光落在朱標身上。

朱標抽出神來,呵呵笑:

“兒臣覺得張異說的有道理,尤其是關於科舉的事情,張異確實指出了父皇的疏漏之處!

父皇只看中了那些人表面上的能力,卻沒有看到舉薦的人才和科舉人才的區別,和他們背後的資源!

父皇當初改革科舉,本意上就是爲了擺脫某些人的影響,可如果父皇真的停了科舉,那恰恰回到起點!

張家弟弟有句話說得聽挺好,這些人能力行不行先放在一邊,重要的是,他們是天子門生……”

天子門生!

上次徐達說過一次,如今通過朱標的話語,朱元璋再次咀嚼這四個字。

科舉誕生的意義,不就是朝廷繞過門閥取士,讓天下讀書人,有個上升的渠道。

這門閥雖然已經沒落,但某些勢力,依然存在。

如果以推舉制,舉賢能。

這“賢”誰來定?

而且,這些賢能的人才,他們被推舉上來,最應該感謝效忠的人,是誰?

朱元璋想到這個問題,後背發涼。

他最在意的東西就是控制相權,可舉薦制度,在張異眼中,其實就是一直在加強相權。

“朕疏忽了,這小子罵得好!”

朱元璋已經當了六年的皇帝,也不是洪武初年那個迷茫的朱重八。

但不管是誰,都不免受到自己的出身和三觀的影響,

人不自知,而朱元璋這種剛愎的人,身邊也很難出現魏徵那樣的大臣。

老朱讀過張異的話,意識到自己又被自己內心的某些東西的遮蔽了雙目,這件事權衡利弊下來。

確實做得不對。

見他主動認錯,朱樉心頭震驚。

和朱標不同,朱標日夜和皇帝在一起,朱樉只有偶爾的時間,才能見到父皇。

老朱在他心目中,是個不會錯,也很少認錯的人。

但皇帝很絲滑地,接受了自己的錯誤。

“難怪李世民說,以人爲鑑!

只可惜,朕身邊缺少這種人呀!”

朱標莞爾一笑,他知道關於科舉的事,朱元璋聽進去了。

洪武六年的這場科舉,就算效果不如朱元璋預期,但也不會如原來計劃中,直接給停了科舉。

“張家弟弟不就是父皇的鏡子?”

朱標打趣了一句:

“兒臣其實也挺想念他的,如果有機會,還是可以去見一見!”

“先完成那件事再說!”

朱元璋擺擺手,想起道觀中的觀音奴。

這應天府的老鼠太多,起碼得殺他的七七八八,再想着出宮的事情不遲。

他將目光轉到朱樉身上:

“老二,你做得非常好!”

朱元璋對朱樉毫不吝嗇自己的誇獎,朱樉心情激動,一副與榮有焉的模樣。

他渴望認同,朱元璋似乎也找到了與他相處的方法。

“張異那小子找伱提要求?”

朱樉知道錦衣衛早就將事情記下了,也不用他複述,只是無聲點頭。

“他想蓋房子就自己蓋去,朕不管他!

至於給那丫頭配一個丫鬟?

朕沒那個閒工夫……”

老朱明白張異那點小心思,讓皇帝配個丫鬟,由丫鬟去監視觀音奴,也算是自證清白。

可是老朱本意就是釣魚,不可能會做這種事。

讓那些人猜,他們纔會急,纔會露出馬腳。

關於觀音奴身上的謀劃,朱樉並不知道。

朱標提醒朱元璋:

“父皇,既然你都告訴二弟張異的存在,何妨告訴他您的謀劃……”

朱樉一臉懵逼,皇帝在張異身上還有什麼謀劃?

朱標見朱元璋不言,知道皇帝已經同意,他將關於觀音奴的計劃,說出來。

朱樉此時才明白,原來父皇在張異身上,另有佈局。

他有些複雜地看着朱元璋,朱元璋對王保保的態度,簡直就是180°轉彎。

“兒臣明白了!”

“另外一件事……”

解決完張異的訴求,老朱自然而然地,進入另外一個話題。

“關於勳貴的事!”

朱元璋敲着桌子,讓兩個兒子給點意見那。

朱樉一臉懵逼,他雖然不笨嗎,但確實沒有太多的處理政務的經驗。

朱標沉吟了一會,說:

“張家弟弟指出關於此事的弊端,不在此時,而是後世!”

老朱點頭,張異那一句真正的危險在和平之時,纔是這個論點的核心。

提拔勳貴集團,本質上就是文武制衡。

以史爲鑑,朱元璋讀宋史,就能看出一個國家武功不行的慘狀,也見識到士大夫徹底控制朝堂之後,對國家的危害。

那句君王與士大夫共天下,正是出自此朝。

朱元璋不認那個道理,對宋朝的統治方式,他也不認同。

他認爲,想要制衡文官集團,武勳的地位必須得到保障。

而兵權,又不能從君王那裡交給武將,那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武將的地位,勳貴集團由此誕生。

在老朱心中,他對勳貴是有期待的。

張異說的問題,卻也是大問題。

“老二,張異有沒有說,如何解決?”

朱樉被老朱問的啞口無言。

“你去想辦法,給他套出話來……”

朱元璋揮手,讓朱樉離開。

朱樉連忙站起來,有些失魂落魄。

他走出御書房的時候,朱標和朱元璋還繼續討論這個問題……

朱樉悵然若失,這是他第一次被朱元璋接納,開始接觸這個帝國核心內容的討論。

可是和大哥比起來,自己似乎差了太多太多。

而且大哥和父皇之間的狀態,讓他覺得,自己永遠無法融入。

這種情況,讓朱樉很難受,卻又覺得輕鬆。“原來只有靠近之後,纔會明白自己毫無機會!”

在回去的馬車上,朱樉自言自語。

人都有僥倖心理,他曾經覺得自己並不差,可是跟朱標一起站在朱元璋面前,他才認清現實。

或者說,他真正放下了對皇位惦念的心結。

“比起不切實際的幻想,本王還不如……”

朱樉自嘲一笑,隨着馬車沒入深夜的應天府中。

第二日。

張異醒來的時候,已經是日上三竿。

他起身,早就準備好的奴婢,自然爲他更衣洗漱。

享受了一把腐朽的封建社會式的腐敗之後,張異隨口問起朱樉在哪?

“殿下習完武,正在書房讀書!”

聽完奴婢的說辭,張異面色古怪,他自己的生活作息,還不如史書上的紈絝。

“殿下說等道長起來,可去找他!”

張異點點頭,讓人領他去朱樉的書房。

靠近書房之時,朱樉的讀書聲隱約能傳入張異的耳朵,哪怕知道這位殿下和史書上記載的不一樣,但朱樉的努力依然讓張異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他讓奴婢停下,自顧傾聽。

朱樉讀的書,是《紀效新書》。

“殿下,張真人求見!”

奴婢在外邊稟告,朱樉的讀書聲停下來。

不等張異求見,他自己跑出來。

“你也是能睡,比本王能睡多了……”

朱樉見到張異,毫不留情諷刺他,這種善意的諷刺,不會讓張異覺得刺耳,反而多了一絲親近。

“不勝酒力,殿下海量……”

“不是本王海量,而是本王心有理想,張異,你會幫我實現心中的理想對吧?”

朱樉目光炯炯,盯着張異。

理想?

你的理想不會是……?

張異客不敢接他這句話,雖然知道朱元璋不會監視王府,但也絕不敢接這句模棱兩可的話語。

“殿下的理想是?”

“自然是爲我大明開疆拓土,征戰四海……”

朱樉給出了準確的答案,張異才點頭:

“那貧道自然是要幫殿下的……”

“好好好!”

朱樉很滿意,他回頭對婢女吩咐道:

“你去找一些點心面,給我們送過來!”

他說完,拉住張異的手,道:

“那你來幫我看看,我過幾天就要跟老三老四他們演武,這可是關係我前程的大事!

雖然你說,就算我失敗了,父皇也沒有其他人選,但本王想要堂堂正正,獲得父皇的認可……”

張異點頭,把朱樉忽悠到日本去,他本來就該負全責。

“那咱們研究研究戰術……”

朱樉的書房和他見過的其他人的書房不同,裡邊還有沙盤……

沙盤並非擺擺樣子,一看就有被人反覆使用的痕跡。

張異能切身體會到,因爲自己而導致歷史的軌跡變動的痕跡,這種感覺,挺好。

“殿下,要不咱們先比比?”

張異指着沙盤道。

“好!”

雖然是紙上談兵,朱樉也很好奇張異的能力。

沙盤推演,張異並沒有做過。

跟朱樉熟悉遊戲規則之後,在一個時辰之內,他從被朱樉橫推,到將朱樉打得找不着北。

“你也太厲害了!”

朱樉輸得心服口服,張異在玩這個遊戲之前,明顯並不懂沙盤推演。

可是他的學習能力飛速,很快就掌握了規則。

想到這裡,他不免有些泄氣,張異的軍事的學習能力,堪比朱棣。

“殿下過譽了,這本質上就是個遊戲,並非真實的作戰,貧道只是取巧……”

張異變態的記憶力,足以讓他在學習上佔據很大的優勢,但他也心知肚明,自己的軍事才能並不算好。

朱樉只當他是謙虛,興奮道:

“那回頭你給我當謀士,先幫本王贏了再說!”

只要不是幫你造反都行。

張異無聲點頭,算是同意了朱樉的建議。

二人討論了一下戰術,張異給了朱樉許多建議。

他不懂軍事,也絕不在不熟悉的事情上指點江山。

但他腦海中的許多經典戰術,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也有借鑑意義。

朱樉認真做了筆記,喜上眉梢,張異認爲沒什麼大用的想法,其實給了他許多參考。

“若是能勝老四一次,我就心滿意足了!”

幾兄弟學習練兵術已經多年,彼此之間的天賦也逐漸拉大。

朱棣本應該在後邊才逐漸展現出來的軍事天賦,因爲練兵術提前暴露。

“對了!”

朱樉不去想那些雜七雜八的問題,而是想起朱元璋的囑咐。

“你關於勳貴的論述,我昨天想了一遍,那你覺得該如何解決?”

朱樉擺出請教的態度,認真詢問。

見張異猶豫,他馬上說:

“此事本王替你保密,絕不讓你惹火燒身!”

他知道張異的顧忌,賭咒發誓之下,張異才肯說:

“其實文武制衡之事不錯,所謂槍桿子裡出政權,掌握兵權是每個帝王的根基,但如果天下承平,軍人缺乏軍功晉升的渠道,又有大量的勳貴佔據了軍隊中的位置!

這日積月累之下,軍隊腐敗,是必然之事!

而沒有新鮮血液,以軍隊爲根基的勳貴,註定做不過背靠科舉,廣納天下人才的文臣集團!

想要改變這種局面,唯有改變軍官的選拔和培養機制!

如今戰爭頻發,自有數不盡的天才憑着軍功提拔!

只是這樣還不夠,也有弊端……

軍隊這邊,一樣需要一個合理的選拔制度,

來吸收新的血液……”

朱樉聞言若有所思:

“這就是你建言,讓常將軍寫下練兵術的原因?”

張異搖搖頭,笑道:

“當年常建軍心灰意冷,貧道讓他寫下練兵術乃是給他找個活路!

但貧道也沒想到,練兵術會被陛下推廣開來!

可這並不是貧道心目中能解決之道,練兵術的推廣只是讓大明能有效整合朝廷的軍隊,讓訓練有法可依!

但這並不能解決人才選拔的問題!”

“那你認爲應該如何解決,開武舉?”

張異笑笑:

“不,是軍校制度!”

第487章 殺常茂,皇帝負責毀屍滅跡第328章 早就想揍你了,不做將軍做武聖第162章 馬皇后亂點你鴛鴦譜第237章 這詞有毒,太上頭了第141章 教育的本質,劉基認輸第433章 三年前,也許是你沒用呢第149章 皇帝太摳,要他獎賞幹嘛第131章 朱標菊花一緊第328章 早就想揍你了,不做將軍做武聖第442章 假情報,敲打陳珂第8章 史詩級坑爹,手把手教皇帝對付張家第64章 衍聖公的打算第38章 揭示真相,借刀殺人第28章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第545章 姚廣孝,要徒弟不要?第508章 給他們找點事,點爆空印案第218章 妹妹茶裡茶氣,有趣的靈魂第422章 放下心結,軍校制度第207章 反正不得好死,當奸細?第443章 等他絕望,皇帝最信任的人第552章 換個宰相第270章 奇怪的畫,碎片化傳播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第90章 知識的壟斷,禍水東引第332章 老朱的求而不得,別把老常當莽夫第538章 造反的想法,大婚之日第9章 朕能當好一個皇帝嗎?第454章 情債?第236章 龍虎山的功,你佛門想摘桃子第260章 道門中興,壓倒性的勝利第332章 老朱的求而不得,別把老常當莽夫第87章 未來的人都玩這麼大嗎第169章 是福是禍?歷史的劇變第382章 沐英迴歸,大明二十九侯第304章 敢讓皇帝種田,天下獨一份第527章 朱麥克阿瑟樉(二合一)第331章 朕肚子裡的蛔蟲,有法可依第527章 朱麥克阿瑟樉(二合一)第536章 一場血案第445章 教我人工呼吸和心臟復甦第347章 立規矩,敢抓錦衣衛的人?第448章 讓她勾引我,必殺狗道士第444章 亂人芳心,你真是蒙古人?第60章 借君王之勢,修世功德第79章 終究是皇帝想得深遠第526章 天師的都不行,天皇更是找死(二合第246章 走自己的路,讓佛門無路可走第110章 又設套騙人了第423章 思想纔是軍隊的靈魂,標準化第49章 老張嚇死了,天大的機緣第135章 南北榜,劉基你讓朕很失望(5K)第316章 家與國的選擇,沽名釣譽第379章 北方有佳人,從朱樉拒婚開始第133章 皇帝的公平第431章 情報分析學,初吻?第225章 第一面玻璃鏡,謠言製造專家第516章 世界第一份報紙,獨門的生意第19章 仙人洞府,無字天書第6章 這點賞賜,打發叫花子呢第146章 得“道”高人,一石二鳥第63章 五百年後的技術,第一桶金?第182章 科學即是天道第324章 知行合一,可爲聖人第51章 衍聖公,漢奸也第199章 暴怒的老朱,許存仁的智慧第533章 改革深水區,政務官和事務官(二合第166章 救命,他憑什麼?第327章 救命恩人原來是他第501章 敲打妖僧,收你爲徒第30章 跟閻王搶人,誰說張異是煞星?第159章 徐家的規矩,出賣朱老四第26章 來自未來的藥方第271章 大公無私,爲彌合民心所書第292章 主意打到皇帝頭上,羊入虎口第113章 藏在史書下的暗流,我是吃瓜羣衆第151章 小處見大道,潤物細無聲第517章 爭奪話語權,神性和人性第226章 野史上的老朱,不是離別的離愁第369章 藥王送稻,天佑大明第142章 天下儒生,顏面掃地第134章 兒臣的死期,父皇知道吧第263章 黑鍋別人背,找劉伯溫算賬第371章 養成的快樂你不懂,最好的地主第528章 朕把你給賣了,原來是大舅哥(二合第563章 所謂大儒不過小丑,猜忌之心第83章 手把手教老朱造謠第364章 戰略定力,帶太子過來第382章 沐英迴歸,大明二十九侯第218章 妹妹茶裡茶氣,有趣的靈魂第561章 藍玉反水,等一個人第281章 清明血雨,這是我大明的軍隊第384章 不患寡患不均,拿小日子出氣第323章 我悟了,攤丁入畝第67章 演着演着,動真情了第123章 小術可窺大道,皇帝的請求第255章 半部元史,宋濂上鉤了第317章 笨蛋,問題在稅收第510章 明明是救人,卻成大魔頭第221章 徐達攤牌,決勝在戰場之外第70章 丟了親爹,又賠了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