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終究是皇帝想得深遠

第79章 終究是皇帝想得深遠

劉基慷慨陳詞,並沒有因爲李善長臉色難看而半分留情。

朱元璋卻閉口不言,隔岸觀火。

隨着劉基闡述觀點,他的觀點逐漸明瞭,李善長就算生氣,也不得不在劉基面前認栽。

張正常和朱標兩位道行差一點的人,也茅塞頓開。

朱元璋和他帶領的臣子們,面對的是怎麼樣的一個世界。

元末明初,天下已經經歷了多年的戰爭,朝廷,各路軍閥混戰,早就將這天下的民心打散。

雖然朱元璋橫空出世,統一南方。

但這個朝廷建立,如今連一年都不到。

老百姓能不能知道當今天子名諱都是未知數,許多偏僻的地方可能連改朝換代都不曾聞得。

皇帝如果聽從李善長的建議,直接以政令的方式將種痘法推行下去,第一個問題就是,老百姓相不相信朝廷,他們憑什麼相信朝廷?

種痘法的本質,就是以毒攻毒,

這種方法就算是劉基,李善長看來也是驚世駭俗,百姓如何相信?

要知道,經歷過多年戰亂,官府在百姓中的那一點信任早就煙消雲散,就如朱元璋一路成長起來,視官員爲寇仇一般。

就算大部分百姓不那麼偏激,大明在一般的百姓心中,又有幾分信任?

天下未定,在百姓眼中所謂的明朝是否如紅巾軍一般曇花一現都是未知數,這時候推行政令,本就很難。

更何況是如此驚世駭俗之法。

民心未得,政令難行,此其一。

偏偏李善長又提議將此事納入官員考覈,這纔是劉基諷刺李善長的點。

他本心也許是好,可是如果百姓不信任,不配合地方官員執行的話,官員大概率會強行推行,因爲這干係到他們自己的前程,按照前朝的規矩,百姓是最容易被犧牲的羣體。

怎麼考覈,無非是種痘的百姓越多越好!

地方官員如果爲了政績,少不得要將更加簡單,但更危險的“時苗”用來作爲種痘的主要手段,

在場衆人除了朱標,其他人都有過經歷的老人,他們明白這件事,是肯定會發生的事件。

那麼,這麼做的後果很可能會激起民怨,甚至造反。

那朱元璋推行種痘法還有什麼意義?

李善長並非庸才,他只是並沒有太上心這件事一時間被劉基抓着痛腳,思索之後,他明白劉基說的有道理,他辯駁不得。

只是雙方彼此的立場,讓他不能輸人輸陣:

“那就徐徐圖之,不設考覈,我們可不爭這一時,徐徐圖之,百姓經過教化,自然會理解朝廷的苦心!”

李善長說完這段話,卻發現劉基只是看着自己冷笑。

他瞬間明白,這件事的癥結在哪裡?

徐徐圖之,教化百姓,這確實是最穩妥和最王道的辦法,可是如果只是這樣,皇帝要他們過來幹嘛?

朱元璋如此鄭重推行此事,其實說白了,就是皇帝想要拿到推廣疫苗的功勞,這是他身爲帝王重要的歷史功績。

而想要做到這個,至少推廣的初期,他要看到比較明顯的成果!

“你們二人別隻記得給朕潑冷水,劉基,既然你說不行,那就說個行的方法給朕!”

朱元璋一直冷眼看着,等到二人說完才發表意見。

他這麼一說,劉基自己也犯難了,怎麼把這件事辦得漂亮?

其實很難!

這裡最難的,就是如何教化百姓和化解百姓對朝廷的不信任,在地方層面上推行其實倒不算是難事。

此時,他的目光掠過一個人,劉基震驚。

他很快,就將目光放在張正常身上。

李善長几乎同時,也將目光落在張正常身上。

他們終於明白了!

他們看到的問題皇帝一樣能看得到,張正常很有可能纔是這件事的最優解。

蒙古人給了龍虎山八十年的富貴,龍虎山在平民百姓中的威望,可能還更甚於如今的帝王。

劉伯溫和李善長從儒家士子的角度,看不起張正常,卻也不能否定他的地位。

民心和信任這個問題,放在正一道身上,也許會不成問題……

劉基轉向朱元璋,卻見朱元璋似笑非笑。

“現在,你們還有什麼話說?”

“陛下想得比微臣深遠,微臣不如……”

劉基嘆了一口氣,雖然並不服氣,但在這件事上他確實沒有皇帝想得深遠。

大概朱元璋從不吝給張正常特權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怎麼用這位張真人。

“推廣種痘法,最難在百姓的教化,以龍虎山的名義,借仙神的影響可縮短這個過程,朕準備以官府推廣爲主,龍虎山道士安撫人心……

且,此事不應該直接推行下去,人心輕賤,若朕求着百姓種痘,百姓未必珍惜,還不如,直接讓他們看到效果……

李善長,各州府報上來出現天花疫情的地方,可有?”

李善長想都不想,回:

“大瘟疫沒有,但小範圍的疫情,從沒斷過……”

李善長對大明的政務幾乎瞭如指掌,他隨口報了幾處州府,朱元璋默記在心,

朱元璋點頭,道:

“張正常!”

“臣在!”

“伱給朕去一趟揚州,朕要你帶着成果回來……”

“揚州……”

張正常愣了一下,旋即跪下來,領了命。

“若此事成,朕對你另有重用!”

張正常心情微微激動,皇帝越是重用他,意味着他心中那份期望更有可能達成。

“是,陛下!”

老張再次跪地領命。

“那本《微言錄》朕有些地方沒搞明白,朕相信李大人和劉大人也是一樣……”

朱元璋看了眼劉基和李善長,二人尷尬一笑。

雖然自認爲不是愚鈍之人,但一時半會,那本書確實讓人看着摸不着頭腦。

“臣可以給聖上和諸位大人解釋,但吾子宇初對這本書領悟更深,陛下若不嫌棄,可讓他講!”

張宇初一直在旁邊當背景板,卻被所有人看過來,他有些緊張。

只是皇帝大笑:

“張家的兒子都不錯,小子你莫緊張,好好講,講得好朕有獎!”

他親切的態度,惹得劉基和李善長對視一眼。

二人眼中,也出現警戒之色,殊不知二人的表情,卻還是落在皇帝眼中。

他神色不變,等着張宇初講解其中的內容。

(本章完)

第360章 終歸是老朱的種,鮮血和權威第125章 提建議,圖窮匕見第129章 現學現賣鎮壓百官第39章 幫他出氣,再見張異第181章 大明存在的意義,天下怎麼亡的第514章 沉默的大多數,報紙的誕生第209章 審計部門,朱家家宴第74章 科學的種子,十萬個爲什麼第110章 又設套騙人了第175章 小道看你,命不久矣第316章 家與國的選擇,沽名釣譽第104章 他是讀書種子?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94章 揍太子,借酒消愁第229章 都是七竅玲瓏心,再次得罪藍氏第218章 妹妹茶裡茶氣,有趣的靈魂第82章 謠言的作用,我就是小人呀第481章 藍家的瘋批基因,皇帝在浙江第278章 讀書人和傳教士,掀桌子第432章 大明軍魂是什麼,張異的答案第409章 見故人,姐夫姐夫第157章 洛陽紙貴,再見徐丫頭第496章 建造一座新都城,常茂失蹤第556章 混進宮的方法,動亂之夜第482章 爭鋒相對,暗算張異第219章 少打撲克多養生,不嫁了第198章 故意刁難?楊憲又作妖第14章 從今日起,我爲自己而活第451章 再不收網,我要混成二把手了第214章 扒褲子,秘密曝光了第388章 故人來,怕什麼造反第516章 世界第一份報紙,獨門的生意第301章 財帛動人心,我就仗勢欺人第114章 殉道者,盯上小日子第350章 大人尊國法,還是宗法?第367章 達者爲師,見證奇蹟第251章 小日子欠收拾,預言成真第82章 謠言的作用,我就是小人呀第182章 科學即是天道第127章 這不是朕想要的答案第107章 天下無不可變之法第491章 先把儒家打散第22章 常森夭折,預言成真第414章 朱樉的接盤俠,這傢伙可以利用第56章 吃燒鵝的丫頭和逛青樓的道士第424章 仙人跳,圖窮匕見第348章 叫相公,屈打成招第125章 提建議,圖窮匕見第141章 教育的本質,劉基認輸第458章 徹查錦衣衛,再次入獄第389章 請張異出山,殺俘專業戶第538章 造反的想法,大婚之日第333章 龍虎山乾的大事,皇帝你馬甲掉了第54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51章 衍聖公,漢奸也第332章 老朱的求而不得,別把老常當莽夫第332章 老朱的求而不得,別把老常當莽夫第205章 倒查工部,血流成河第263章 黑鍋別人背,找劉伯溫算賬第45章 朱元璋的陷阱第193章 一句話省卻百年努力第451章 再不收網,我要混成二把手了第500章 挑撥離間, 妖僧姚廣孝第299章 我降心魔,與你何干第333章 龍虎山乾的大事,皇帝你馬甲掉了第112章 講義氣的孔訥,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77章 滾滾人頭,皇帝的刀第114章 殉道者,盯上小日子第494章 人前顯聖,皇帝賜婚第214章 扒褲子,秘密曝光了第105章 再叫姐姐試試?他真會享受第524章 姚廣孝你不造反會死?(二合一)第242章 我華夏英靈,何須超度?第319章 舉薦張異,皇帝惱羞成怒第17章 趁皇帝沒反應過來,先撈一筆第352章 小石頭與滔天巨浪,舉世皆敵第420章 流言背後,秦王謀士?第559章 朕要看看,朕死後的天下第464章 皇位和天師位,咱們造槍第45章 朱元璋的陷阱第449章 投名狀,大元綠茶指南第90章 知識的壟斷,禍水東引第169章 是福是禍?歷史的劇變第423章 思想纔是軍隊的靈魂,標準化第364章 戰略定力,帶太子過來第30章 跟閻王搶人,誰說張異是煞星?第483章 天子守國門,宣佈遷都第267章 史書中的情報,殺倭寇第106章 未來會很苦,但他是朱元璋第507章 春秋學院,宰相制度第43章 餓狗看糧倉,憑什麼當忠犬?第126章 殺人誅心,先生你不行呀第552章 換個宰相第106章 未來會很苦,但他是朱元璋第572章 原來我是張三丰第339章 人人如龍,龍不如蟲第338章 朕的兒子,都沒好下場第83章 手把手教老朱造謠第56章 吃燒鵝的丫頭和逛青樓的道士第471章 皇帝的選擇,千里落子第35章 真相不重要,態度纔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