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會盟

齊桓公再一次派使者來到了周朝,對周王訴說了宋公不遵王法,中途退出會議,請周王的軍隊能同齊國一起去問罪。於是周王讓大夫率軍同齊軍會合,共同討伐宋國。到了宋國之後,派出甯戚去說服宋君會盟。後來鄭國內亂,齊桓公也協助鄭伯突復國,鄭伯突感激齊侯之德,也朝拜於齊。至此,齊桓公威望佈於天下,德名遠播諸侯之中。齊桓公聽從管仲的建議,於公元前679年春大會宋、魯、陳、衛、鄭、許諸國於鄄地,歃血爲盟,始定盟主之號,天下莫不歸心於齊。公元前693年齊國吞併了紀國。然而由於種種的原因,直到公元前的664年,紀國的附庸國彰國依然獨立存在。齊桓公此時極想吞併彰國,便向管仲問計。管仲此時考慮到齊桓公新得諸侯,霸權初建,爲了鞏固霸主的地位,進一步贏得人心,不宜以兵威得志,而應該存亡興滅之德。齊桓公依計派大軍壓向紀城,大有吞併彰國之勢,以求威懾對方,這時彰國的君臣果然畏懼求降,使齊國不戰而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齊桓公眼見一舉成功,十分的滿意,稱讚管仲道:“仲父之謀,萬無一失。”齊桓公霸名傳至荊楚,楚成王此時也有志爭霸,屢屢派兵伐鄭,欲圖中原。管仲向齊桓公進言道:“數年以來,國君救燕存魯,恩德加於百姓,大義佈於諸侯,若欲用諸侯之兵,現在正是時候,伐楚必然要大合諸侯,楚必有備。昔日蔡國因得罪於國君,您早就想諸伐他了。楚國與蔡國接壤,我們可以討伐蔡國爲名,乘機襲楚。兵法有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料楚國必敗無疑。”

公元前656年春,管仲率軍討伐蔡國。將士堅刁接受了蔡君的賄賂,私自將軍事機密告訴了蔡君,蔡君知道了以後大驚失色,馬上逃奔了楊國,向楚成王詳述了管仲之計。楚成王傳令檢閱兵車,準備戰守,又急忙撤回了伐鄭之

失。齊桓公此時兵至上蔡,七國諸侯也陸續來到。八國之師,往南而進,直達楚界。楚成王派大夫屈完恭候於界上,管仲料定己方肯定是有人泄露了消息。對方既然遣使而來,管仲也就臨機而決,遂放棄了原來的計劃,決定和楚使談判。屈完先開言道:“齊楚各治其國,齊國居於北海,楚國君於海南,風馬牛不相及。不知道齊侯爲什麼侵入我國?”管仲說道:“昔日周成王分封諸侯,我先君姜太公封於齊,並賜先君之職。辭日:五侯九伯,吾世掌征伐,以夾輔王室。其地東至海,西至河,南於穆陵,北至無棣,凡有不共王職,汝勿赦宥。自周室東遷,諸侯放恣,齊君奉命主盟,修復先業。楚國處於南荊,應當歲貢包茅,以助王祭,現在楚國不進貢,影響了王祭,這次征伐正是爲此。且周昭王南征而不返,也是你們楚國的緣故,你如何能推卸責任?”屈完回答道:“周失其綱,朝貢廢缺,天下都是這樣,豈只是楚國?雖然如此,不貢包茅,我們也承認這樣做不對了。但周昭王南征未返,是他乘膠船不牢固的緣故,我們國君不敢隨便引咎請罪。這些我會回覆楚君的。”說完未待管仲回言便麾車而去。

管仲發現僅靠談判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要使其屈服還必須依靠相應的軍事手段。於是傳令八軍同發,直至陘山,屯兵不再前行。諸侯不解,皆問:“現在兵已深入,爲什麼不渡過漢水決一死戰,反而逗留於此呢?”管仲笑道:“諸位有所不知,楚國既然已經派出使臣,必然有所防備,兵鋒一交的話,勝負之數難以預料,召集我們駐紮於此,遙觀其勢,楚國懼怕我們人多勢衆,定會遣使求和。此次征戰,以討蔡出,以服楚歸,難道還不可以結束嗎?”可是諸侯都未深信,依舊議論紛紛。此時楚國的大臣對楚成王說道:“齊有管仲通曉軍事,沒有萬全之策不會發失,今以八

國之衆,逗留不進,其中必有謀劃,莫若派使再往,休戰請和。”楚侯同意,因爲屈完已經出使過一次了,便再次派出屈完至齊營,面見齊桓公,說明來意:“我們國君已經知道不貢之罪,您若肯退避一舍,我們國君怎敢不惟命是從呢?”齊桓公答應講和,屈完稱謝而去。管仲於是下令班師,途中鮑叔牙問管仲道:“楚君之罪,以自立爲王爲大,你卻以包茅爲辭謝罪,我不明白!”管仲笑道:“楚國自立爲王已經三世之久,倘若責怪他這些,楚豈肯俯首聽命於我?如果楚國不服的話,勢必交兵,一旦開戰的話,彼此報復,後患數年不解,南北從此爭鬥不休。”鮑叔牙聽了之後連連稱是。

經過了三直年的苦心經營,管仲輔佐齊桓公完成了使天下諸侯朝齊的大業。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大會諸侯於蔡丘。周襄王命宰孔孔賜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以表彰其功。宰孔傳襄王之命,因爲齊桓公年老德高,不必下拜受賜。齊桓公當時就想聽從王命,這時管仲在一旁進言道:“周王雖然謙讓,而爲臣者卻不可不敬。”齊桓聽了之後深以爲然,便回答道:“天威不違顏咫尺,小白敢貪王命,而廢臣職嗎?”接着疾步下階,再拜稽首,然後登殿受胙。諸侯皆服齊君之禮。齊桓公重申盟好,這就是有名的蔡丘之盟,是齊桓公霸業的頂峰。管仲爲齊桓公創立霸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之所以齊桓公會稱霸,當然管仲的功勞最大,也是因爲齊桓公是絕對的信任管仲,從而管仲可以任意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否則歷史上就不會有五霸之首了。

在管仲之後,齊國還出過一位賢相,此人就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宰相晏子。在他輔佐齊王之時,忠貞體國,匡君主有方,智慧過人,見解新穎,使齊國屹立於春秋亂世而不衰敗,而晏子本人也被時人與後世譽爲聖人和智者。

(本章完)

第二十五章 皇權爭霸第二十七章 奇峰迭起第七十二章 六道輪迴第九十八章 扼腕之痛第五十八章 富貴榮華第一百三十三章 仙音妙韻第四十七章 楊玉環第二百一十六章 萬貴妃第一百一十五章 女人心第九章 千鈞一髮第八十四章 平陽歌舞第一百六十八章 黃金臺第一百章 見異思遷第一百二十八章 慘死第一百一十六章 蔡州大捷第一百九十七章 噩夢第六十二章 賦中情第一百五十一章 出奇第五十二章 羞憤第九十章 離別苦第二百零四章 少年困苦第九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二十二章 奸臣當道第一百零九章 神仙府第九十六章 受冤身死第十三章 心散第一百一十三章 自傷悼賦第一百八十一章 內戰第三十九章 傷情第一百一十四章 燕語鶯聲第三十七章 護法第九十八章 扼腕之痛第二百一十七章 死裡逃生第二百一十八章 道臣第一百三十六章 心神俱蕩第一百一十三章 得意忘形第一百九十四章 再叛第一百六十二章 聲威第二百零七章 謀士出山第一百七十四章 會盟第一百二十六章 日暮西山第一百零七章 殺母立子第八十八章 巫蠱之禍第五十四章 酒中仙第二百一十四章 亂朝第一百二十一章 心狠手辣第十章 奇怪第一百零一章 又見巫蠱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將心胸第一百一十九章 勢如破竹第八十四章 平陽歌舞第八十五章 欲語還休第一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第二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七十七章 其事第一百零六章 西域風光第七十七章 短牆之禍第二百二十二章 末帝第七十九章 赤血冤魂第一百一十五章 女人心第八十七章 牧豬少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浪蕩混混兒第一百六十七章 爲什麼?第七十八章 父子之間第一百五十四章 軍紀第二百零一章 過河拆橋第三十四章 玄武驚變第一百一十六章 蔡州大捷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佛第二百一十七章 死裡逃生第九十章 離別苦第六十一章 醋海生波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禮儀第一百四十四章 忠誠第五十二章 羞憤第七十三章 爲何如此第十四章 突圍第五十五章 清平調第一百三十四章 後周世宗第一百五十二章 衝殺第二百一十六章 萬貴妃第九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熱血第三十章 偏袒第一百六十六章 爭鬥第一百一十三章 自傷悼賦第二十七章 奇峰迭起第一百七十八章 二桃殺三士第一百四十七章 噩夢第一百四十二章 才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國破第五十五章 清平調第一百一十五章 女人心第十七章 黑雲漫漫第一百二十六章 啼笑皆非第九十二章 平陽下嫁第一百二十一章 *後宮第一百三十五章 才子佳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禮儀第九十七章 將門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