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太決意再給暗流之下涌動的存在們,更多的刺激!
既然開春了,原本的甲斐國主武田氏按例要向諏訪上下大明神舉辦祈求豐收的典禮。這不光是甲斐國,還是信濃國百姓所崇信的儀式,畢竟諏訪上下大社乃是甲信兩國共同的信仰。
那麼不僅是武田勝信和紹彥和尚要出席這一場典禮,山內太郎也會在山內氏旗本衆的簇擁下去往諏訪大社。
今年的典禮儀式自然是由山內太郎來主持,以證明他取代了武田信玄,成爲甲信兩國共同的最高統治者。想想這年頭宗教信仰的力量還是很強大,領主大名需要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證明自己統治的合法性,而掌握神明的祭祀權也是一種很好的辦法。
這是必然會舉行的儀式,諏訪大社沿襲數百年的習俗。
但是對於那些暗流下的存在則意味更加不同,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不僅武田氏最後殘存的一門連枝會出席典禮,山內氏的大名也會出席。而且由於關東和畿內的戰事,以及支援八王子和留守甲府,必定會大量佔用山內氏的兵馬。
那麼實際上護衛諏訪大社的兵力可能只會有三五千人!
在甲府城呆了小半個月,不知是懾於小平太名震東國的威名,還是那些人過於的小心謹慎。即使小平太已經釋放出城內只有不足兩千人的假消息,並讓一千農兵打着旗幟去往八王子助守。
大概是用力過猛了,人家可能真的生疑了。
甲斐一國豬突猛進的勇將非常多,像是被稱爲“武田猛牛”的秋山伯耆守信友,“甲山猛虎”飯富兵部虎昌,“夜叉三八”多田淡路守滿賴等人。都是英勇敢戰,逢戰爭馳的大將,論戰術能力,個頂個的沒話說。
但是要是論及智略深沉,能謀善斷,這可能就有點爲難甲斐的山猴子了。雖然也不乏駒井高白齋、板垣信方、武田信繁乃至於武田信玄本人這樣的才智之士,可終究是少數。
那這夥人裡面會是誰這樣小心謹慎,始終按而不發?
這也算是小平太百思不得其解的一點,畢竟武田武士團的菁華經歷砥石城合戰以及上原有賀合戰之後,基本上十去七八,但凡有名有姓的都基本死了一個絕戶。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的道理好懂,武田家二十幾代經營,死忠分子肯定不會少。潛伏下來,預謀發動一揆也是很正常的。唯有這份等待的耐心,實在令人不解。
“左衛門様留守甲府,料想會有些波折,旗本衆我帶走一千,足以護衛周全,剩下就看魚兒咬不咬餌了。”
小平太大張旗鼓的帶着武田一門連枝往諏訪而去,消息早早的就散佈出去,護衛的兵力也故意只安排千人之衆。如果這樣的餌都不咬,那真的就沒有辦法了。
“放心,只要我在,甲府就丟不了。但此番彈正以身做餌,若果遇上危急,務必以保全自身爲要!”
“山內萬五之衆就在上原,近在咫尺,萬事無憂!”
“那便祝彈正一戰而擒賊首,否平武田餘孽。”
“甲府緊要,也請左衛門様萬分小心。”
說罷,小平太踩着板凳上馬。這一回爲了保險,甚至把穴山梅雪給裹挾在隊伍中。真要出了事兒,誰都別想跑,全都要墊背。
另外就是通知上原本陣內的留守諸將,隨時準備動兵。如果小平太去諏訪大社的路上,遭到了甲斐一揆衆的襲擊,那便要盡起三軍,一網打盡。
至於可能的埋伏地點,也就是入笠山與八之嶽交界處的笹尾地方!
第一天隊伍進入韭崎休息,原本的城將山本堪藏早就換成了一名山內氏的旗本。至於山本堪藏,大概是被追放去了遠國吧。反正小平太在山內氏旗本武士的名錄裡沒有看到這位,剝去乃父的英名,這位仁兄也不知有幾分本事。
安排好警戒以及侍衛,小平太還有閒情逸致去看一眼紹彥和尚。
這位實際上武田氏嫡流正傳的紹彥和尚,十幾年的人生,大部分是以駿河今川氏的家主身份生活的。不可否認的,長久以來今川氏的身份,他對武田氏的感情要淡泊不少。
但終究是武田氏的嫡流,對於小平太利用他,試圖將所有甲斐不安定分子一網打盡的策略,肯定是有所不滿的。
但是不滿歸不滿,又能如何?
此時此刻,受制於人!加上他的叔祖父河漥信實,叔父葛山信貞都勸他暫時忍氣吞聲,只要活着就還有希望。
到是穴山梅雪還是那麼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好像周圍的一切和他毫無關係。他好像真的就只是像往年一樣,去往諏訪大社參拜諏訪大明神,祈求今年下山領內風調雨順。
他兒子武田勝信,如今掛着武田氏名頭的這位。以小平太來看,小夥子頗爲緊張,只是不知道緊張的是什麼?
第二日出城,往笹尾而去。能不能見真章,就都看這一天了!
雖然內心是如臨大敵的,但是外表上小平太還和沒事人一樣。除了吩咐人盯緊紹彥和尚,剩下的就盡是和穴山梅雪聊天打屁。
聊得也都是不着邊際的話,除了少數類似於武田信玄理政時是怎麼安排諏訪大社的案頭役【注1】之外,剩下的也就是典禮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而已。
日中,走到笹尾,小平太左右張望兩側的大山,端的是能藏下上萬雄兵的險要之地。甲斐的一揆衆要是還不出手,也不會再有出手的機會了。
正想着,初春的山林似乎晃動起來,兩側的羣山產生共鳴。
“彈正,快看!是武田菱!”
順着七規手指的方向,兩山之間,無數一揆衆蜂擁而出,坡上一面招搖的武田菱分外顯眼。
武田一門都殺絕了,這是什麼人?
【注1】:案頭役,武田信玄爲了保證每年諏訪大社的典禮順利舉辦,便按照順序,依次指定諏訪、築摩、安曇等郡的地頭,每年出資承辦典禮。這也屬於賦稅中的一種,不過不是每年攤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