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一章 君臨天下

bookmark

一路上,鼓樂齊鳴,彩旗招展,喜慶非凡。

秦逍交代禮部,一切從簡,不要鋪張,但畢竟此番李唐復興,新君登基,又有周邊諸國使團朝賀,場面也不能太寒酸。

主持登基大典的禮部大小官員在魏庚的帶領下,卻也是儘可能地花小錢辦大事。

所以這次花銷雖然不算很大,但場面看上去倒也是熱鬧喜慶。

到得太極殿前,兩邊文武官員和使臣們分列左右迎候。

秦逍下了龍輦,緩步前行,兩邊的文武大臣和使臣們都是恭敬行禮。

秦逍面帶微笑,卻是看到了衆多的熟人。

京官們自不必說,臣列之中,幽州刺史朱丹陽、蘇州刺史潘維行、杭州刺史范陽等不少地方要員也都是趕來京都參加登基儀式,見到秦逍俱都是恭敬無比。

江南三州的官員們對秦逍自有感激,當初如果不是秦逍保護,潘維行和范陽肯定都是人頭落地。

秦逍復興李唐,大唐十八州中,江南諸州的官員卻是最爲振奮歡喜。

他們都知道,公主與京都的對決,一旦公主失敗,那就再也無人保得住江南,江南大大小小官員肯定要被血洗。

秦逍不但誅滅夏侯,而且還是李唐皇子,登基上位,這對江南來說實在是天大的好事。

幽州刺史朱丹陽當初也是得過秦逍的幫助,如果不是秦逍相助,幽州大權恐怕早就落入澹臺一黨之手。

但朱丹陽也是恩怨分明之輩,對秦逍的恩情也是記在心裡。

龍銳軍悄無聲息入關,也正是朱丹陽一手協助,甚至調了一隊人馬跟隨宇文承朝入京,參與了京都決戰。

雖然幽州軍參與的人數不多,卻足以表明朱丹陽支持秦逍的態度。

諸國使者中,永藏王秦逍是見過,但錫勒和圖蓀諸部的使者們抵京之後,秦逍還沒能抽出時間接見,今日在這儀式上見到,衆使也都是恭敬。

秦逍在隊列中見到步六達塔都步六達章、真羽汗真羽烏晴和自己心心念唸的賀骨汗攣鞮奴雲站在一起,卻是面帶微笑頷首,三人也都是同時躬身橫臂行禮。

錫勒三部爭鬥百年,一度是你死我活的敵人,但今日卻因爲大唐天子而站在一起,卻也是讓人感慨。

秦逍之前派人送去了親筆書信,邀請三部汗王前來參加典禮,目的還是希望三部汗王坐下來好好談一談,儘可能化解三部之間的爭端。

秦逍內心深處當然不希望錫勒諸部能夠重建錫勒王國,畢竟一個統一的錫勒王國對大唐絕無好處。

但他同樣不希望三部互相爭殺。

至少在當前的天下局勢下,他更希望三部能夠保持和睦。

原因很簡單,漠南杜爾扈鐵瀚如今是草原上最強的勢力,而且一直在擴張地盤,如果無法遏制,對大唐的威脅也必然是越來越大。

北方邊鎮可以對鐵瀚形成一定的防衛,但秦逍最終的目的,依然是希望打散鐵瀚的草原帝國,讓草原恢復到諸部爭鋒的狀態,所以只依靠北方四鎮,確實很難達成這樣的目的。

如果錫勒諸部能夠和大唐形成牢固的同盟,自兩面對漠南鐵瀚形成壓力,那麼足可以制衡鐵瀚的擴張,甚至在這種態勢下,諸部瓦解分散鐵瀚的草原帝國。

所以在秦逍的戰略之中,錫勒三部實在是太過重要。

步六達老單于沒能前來,卻也是在秦逍的預料之中,只因爲他早就考慮到老單于的身體狀況。

老單于年事已高,肯定是不宜遠行。

接到書信,再從步六達部出發,及時趕到京都參加儀式,途中是不能耽擱,必須加緊趕路,老單于肯定是承受不了這樣的折騰,所以秦逍在書信中雖然邀請老單于前來,卻也考慮到這一點,也體貼地囑咐,可以讓塔都步六達章前來參加儀式。

秦逍和塔都是結拜爲弟兄,義弟前來,那也是完全說得過去。

看到錫勒三使,秦逍自是感到親切,面帶微笑,看到賀骨汗攣鞮奴雲瞧了自己一眼,心中卻也是一蕩,心想攣鞮奴雲最大的夢想便是前來大唐一觀,此番前來,那自然是要履行當初的承諾,要帶她好好遊玩一番。

其實他心裡也清楚,如果是平常,真羽烏晴和攣鞮奴雲未必敢離開本部,因爲很可能會出現別有居心之輩,趁汗王離開本部遠行之時,在本部生亂。

但這一次自然是不一樣。

邀請三部汗王前來參禮的是大唐天子,大唐天子能邀請三位前來,實際上也就是給予了三位汗王法理上的確認。

錫勒諸部在武宗皇帝時候就向大唐稱臣,本部選出汗王后,需要呈報到大唐朝廷,由大唐天子准許之後,頒下冊封詔書,如此才能合乎法理成爲真正的汗王。

而且經過大唐天子冊封之後,汗王不但擁有法理性,最重要的是將受到大唐的庇護。

所以攣鞮奴雲得到大唐邀請參加登基典禮,自然是不用擔心本部生亂,因爲她很清楚,此種情況下,除非有人真的自尋死路,否則就算心中有想法,那也不敢輕舉妄動。

秦逍對錫勒三部汗王感到親切,但看到圖蓀杜爾扈部的使者,心情卻不是很舒服。

圖蓀諸部這次其實也來了不少部族使者。

雖然漠南諸部都成爲杜爾互補的附屬,但諸部也都還有本部族長,此番也是有十幾個圖蓀部族派了使者前來,卻都是以杜爾扈部的契利汗爲首。

之前秦逍和幾位大臣提到此事,就知道這是鐵瀚有意爲之。

這樣就似乎是在像大唐表明,漠南依然是諸部自立,杜爾扈部並沒有成爲漠南唯一的存在,以此來讓大唐減輕對杜爾扈部的戒備,說到底,就是自欺欺人的手段。

秦逍對此自然是心知肚明。

他雖然對契利汗沒有任何好感,但遠來是客,鐵瀚派了自己的親弟弟前來朝賀,多少也證明鐵瀚內心依然是忌憚大唐。

一切都按照禮部事先制定的登基程序進行。

秦逍入殿後,羣臣和使者們也都是列隊入殿。

太極殿內,禮部尚書魏庚親自宣讀詔書,秦逍對這些禮儀其實不在意,但在羣臣和使者們面前,這套程序卻依然要有條不紊進行。

魏庚宣讀的登基詔書綿長而文雅,許多秦逍甚至都聽得迷糊,什麼“天心人事,選賢與能,盡四海而樂推,非一人而獨有”,又說“逍皇子睿晟自天,英華獨秀,刑法與禮儀同運,文德武功俱遠,爲明主照臨下土!”

秦逍也是依稀明白,這意思是說秦逍順應天意、文成武德,又討伐誅滅了篡國大盜,復興了李唐基業,必能成爲一代明主,照顧好天下百姓。

詔書宣讀完,羣臣拜服,高呼萬歲。

其下又是幾道詔書一一宣讀。

秦逍登基爲帝,國號自然依舊是大唐,改元興平,意爲大唐興旺,天下太平。

此外宣詔立長孫氏媚兒爲皇后,顧秋娘爲德貴妃,夏侯傾城爲淑貴妃,渤海貞黛郡主爲慧妃,哈尼孜爲麗妃,皇后和幾位后妃也是在鼓樂聲中登殿坐位。

爾後少不得又是對臣子們進行了一番封賞。

首先自然是東北嫡系,顧白衣被賜封爲安東都護府都護,賜侯爵位,其下白玉樓、宋士廉、霍勉之和費辛等一干爲官,皇甫雲昭、姜嘯春、竇雄、軒轅衝等等一干武將,也都是各有封賞。

這都是秦逍在東北的班底,除了部分人要調入京都,大部分秦逍還是打算咱留在東北。

東北經過兩軍之戰,許多事情還需要去做,不但要在東北繼續推行均田策,讓百姓過上富庶生活,最重要的是東北四郡也將成爲收復西陵的籌備基地,特別是騎兵軍團,需要在東北進行裝備和訓練。

秦逍也是準備等收復西陵之後,東北也徹底穩定下來,到時候再考慮將顧白衣等人調回京都。

宇文承朝承襲了侯爵之位,另外封爲神策大將軍,負責京都衛戍。

新君更是下了調令,從東北將姜嘯春調回了京都,賜封伯爵之位,授予龍鱗禁衛軍統領之職,負責皇城安全。

隨宇文承朝一起從東北領軍入京的竇雄,同樣被賜封伯爵之位,授京都武衛營統領之職,掌理京都安全。

秦逍知道京都的軍制延續了很多年,也不是說改就能立刻改,而且在想出新的京都防衛部署之前,還是需要延續這樣的防衛部署。

此外參與徐州之戰的將士們也都是大加封賞。

新君登位,自然是施仁政、輕賦稅,與民修養,大赦天下。

秦逍知道一切都只是剛剛開始,大唐想要真正復興,讓天下重新繁盛,再次威服四海,還有許多事情要做,也有許多事情要變。

但帝國太過龐大,無論軍事、經濟、制度甚至禮儀等等方面,都不能一蹴而就,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只有堅定讓天下繁盛百姓安居樂業的初心,順着這條道路堅定不移走下去,循序漸進,方有成就。

第一五九六章 紕漏第三八二章 逢敵亮劍第八零一章 芥蒂第三一二章 助人爲樂第一八四七章 太極王見王第五八七章 沆瀣一氣第一三七八章 徐州之變第八十二章 幽林殺機第一三九章 精絕美人第一六八九章 佈局天下第一一一五章 欽使第七八四章 登門第一二九零章 巧遇第一三四九章 駐馬坡第三十一章 空有寶山自不知第一五六三章 一家人第二八零章 乘風得勢第一五四四章 涅槃第八十五章 兄弟鬩牆第八九零章 求才若渴第三五零章 淒寒冷夜送將軍第八七一章 請喝茶第四五零章 隱聞驚雷聲第一零七六章 橫刀斬將第一千零五章 黑夜刺出的匕首第九五六章 夜襲第九九一章 罪魁禍首第二二四章 離間第六六七章 紅羽第一五四五章 人心向背第一六零三章 陰招第一百零六章 黑霸王第一四二八章 伏擊第一四八六章 三女一臺戲第七九九章 血鷂子第一一二六章 俘虜第四零二章 市井之爭第一六二三章 驚訊第一一五七章 謎雲重重第三八零章 致命漏洞第二零三章 尋寶第三二二章 自尋死路第一一六二章 軍師第一七零零章 追擊第六六八章 危急存亡之秋也第一八一零章 進退兩難第二零二章 下刀禮第一三一七章 魂飛魄散第六二零章 驚覺第一五五七章 血脈第九一零章 讓賢第一五三章 價值連城第一八一四章 我見猶憐第一四八三章 殺人格第四四六章 有風自豫州來第一二零零章 誰爲魚肉第一百零四章 諾言第一三三章 翻雲覆雨第一七五章 年少有爲第四二六章 離宮第三二六章 西邊有片海第一一六章 除哨第二四三章 棋子第一四二九章 人質第一零七七章 戮面第四三四章 真正的棋手第一四七一章 桃花澗第一三五二章 行蹤詭異第一二零二章 人質第二一八章 繳械第二三六章 密議第二四零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三九二章 猝不及防第一六六七章 關內風雲第一八四章 乞伏善汗第八七八章 道別第三十章 非常師徒第九五五章 兵分兩路第八二零章 最美的孔雀第一八零零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五七三章 魚玄舞第一三三六章 落荒而逃第一零一四章 種毒第一六零章 小馬伕第五十五章 吃人的小羊羔第一五零零章 情孽第三二零章 內外兼修第一八一八章 殿上有血第五一七章 放逐第一七五二章 迎刃而解第一四五九章 背景第一四三五章 三清峰第三八七章 蛇蠍第四一七章 偵辦第一二零七章 妙棋第一三四八章 羣起攻之第八六零章 婆娑羅第一五四二章 共同進退第六三七章 落魄第九一零章 讓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