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八章 事緩則圓

bookmark

秦逍本以爲宇文懷謙聽聞噩耗,必然是反應激烈,卻不料宇文懷謙一怔之後,低下頭,沉默不語。

良久之後,宇文懷謙才道:“他是否入土爲安?”

秦逍也不知該怎麼說,想了一下,終是將自己所知的情況詳細告知了宇文懷謙。

“多謝你。”宇文懷謙嘆道:“所以家兄如今安葬於何處,只有承朝知曉,而承朝如今潛入了王母會,你也不知道情況如何。”

秦逍點頭道:“大公子本來是和我們一同進京報訊,半道上分道揚鑣,我也一直擔心他現在如何。”

“你可知王母會是怎樣的組織?”宇文懷謙問道。

秦逍搖頭道:“所知不多,不過按照那些人的說法,聖人登基之後誅殺了諸多臣子,那些臣子劫後餘生的家眷許多都加入了王母會,但除此之外,我對王母會也是一無所知。”

“其實王母會很多年前就已經被朝廷所注意。”宇文懷謙道:“王母會最早出現在青州泰山一帶,當時泰山周遭許多村莊都被王母會所蠱惑,將本就不多的資財自願獻給王母會,一開始官府並沒有太在意,民間神婆巫士也不在少數,官府當時也只以爲王母會就只是一般的鄉野巫師,可是後來加入王母會的人越來越多,而且這些人一旦加入王母會,便會完全失去自己的想法,如同行屍走肉任由王母會的人驅使。”

秦逍皺眉道:“我也親眼見過王母會利用少女蠱惑百姓,那些懵懂少女被他們打扮成所謂的聖女,聲稱咱們活在冥間地獄,因爲妖狐入世,天下人活在冥間而不自知。王母下凡除妖狐,只有追隨王母,才能將這冥間轉換成人間,即使死後,也能夠飛昇神國。”

“越是貧苦的百姓,對這一套越是相信。”宇文懷謙輕嘆道:“王母會在青州爲禍,不到兩年,就有數萬信徒,甚至連官府中也有許多人成爲了王母會信徒,照此發展下去,用不了三年時間,整個青州將會遍佈王母信徒。紫衣監察覺到青州的異樣,派人前往調查,甚至查出王母會暗中開礦鍛造兵器,這就是要造反了。聖人當機立斷,從古云山下的神策軍大營調動了五千精兵,再加上青州大營的三千兵馬,還有青州各司衙門的差官壓抑,一萬兵馬圍剿王母會。”

秦逍對關內的事情知道的很少,而且即使是在大唐最爲強盛的時候,地方上也會時起叛亂,官兵平叛也是常有的事情,是以對官兵圍剿王母會一事知之甚少。

“朝廷事先經過了周密的部署,而且紫衣監在出兵之前就已經查出了王母會巢穴所在,所以官兵打了王母會一個措施不及。”宇文懷謙緩緩道:“據我所知,當時官兵殺了王母會數百人,這些人幾乎都是王母會的骨幹,此外抓捕了數千信徒,不過這些信徒都是普通百姓,聖人恩旨,赦免了這些人。經此一役,青州的王母會被肅清,雖說還有漏網之魚,但十年來,便很少聽說王母會在民間活動。”

秦逍搖頭道:“並非王母會銷聲匿跡,而是他們的行動變得更爲隱秘,那些信徒暗中活動,也都聽信王母會的蠱惑,不對外透露分毫。我們入關之後,經過雍州地界,正是在雍州遇上了王母會的人。”

“看來王母會並沒有因爲十年前的重創而銷聲匿跡。”宇文懷謙神情凝重:“如果這十年來他們一直在暗中活動,發展的信徒必然不在少數,此時隱而不發看不出他們的實力,可是一旦有朝一日有人舉起反旗,後果不堪設想。”

“大公子如今在王母會中,如果能夠打探到消息,摸清楚王母會如今的實力,再將這些情報告知朝廷,對剿滅王母會自然是大有益處。”秦逍道:“只盼大公子能夠儘早歸來。”

宇文懷謙想了一下,才問道:“西陵如今被叛軍所佔,朝廷又是什麼態度?”

“朝廷將西陵丟失的責任扣在了兵部尚書範文正的頭上,雖說此人其罪不小,但卻並非罪魁禍首。”秦逍壓低聲音道:“目下朝廷並無任何出兵西陵的意思,只是封鎖了嘉峪關。”

宇文懷謙嘆道:“南疆未平,北方圖蓀人素來不安分,甚至渤海國也是蠢蠢欲動。聖人登基那年,天下大亂,至今還未能恢復元氣,如今大唐守住自己的疆土已經是很勉強,向外用兵,國庫恐怕也支撐不起。而且聖人這些年一直盯着南疆,在南疆未平之前,絕不會輕易對西北用兵。”看着秦逍道:“秦大人怎會進入大理寺爲官?”

“本來我是想和韓都尉一同前往沃野邊鎮。”秦逍苦笑道:“可是韓都尉被分派到了裴孝恭大將軍麾下,我一開始被安排在兵部當差,就在前幾日才被調到大理寺。我也不知道聖人爲何突然提拔我,這京都並不適合我,我是希望越早離開越好。”

“聖人既然讓你在大理寺擔當重任,自然不會輕易調你出京。”宇文懷謙心中雖然也奇怪聖人爲何會對秦逍這個年輕人如此重用,平和道:“朝廷三年五載也未必能夠對西陵出兵,所以你也回不去西陵,還是在京都安心當差吧。”微擡頭,若有所思,隨即苦笑道:“我這輩子也未必能夠再回故鄉看一眼了。”

秦逍嘆了口氣,輕聲道:“這幾日我仔細想了想,聖人既然對我委以重任,我就盡忠職守,做些政績給聖人看,如果有機會,再向聖人諫言,懇請聖人出兵收復西陵。雖說國家政略不是我能夠改變,但即使只有一線機會,也總要試一試的,西陵是大唐的疆土,絕不能讓人列土分疆,讓西陵回到大唐懷中,也是黑羽將軍夙願。”

宇文懷謙微微頷首,道:“盡人事,聽天命。若是聖人真的對你器重有加,你上諫懇請出兵西陵,也未必不會讓聖人生出收復西陵的心思。”頓了一頓,才繼續道:“西陵雖然土地遼闊,卻是地廣人稀,人口並不多,再加上西陵並不適宜種糧,那邊每年都要從關內購買大量的糧食,以西陵的糧食產量,最多也就能夠豢養三五萬兵馬,而且這還需要風調雨順,並且對百姓收取重稅。”

秦逍長於西陵,對西陵的狀況自然很是熟悉。

西陵三郡之地,遼闊廣袤,但許多地方人煙稀少,一些地方甚至百里之內都難見存戶。

雖然祁連山下有廣袤的草場,而且礦藏豐富,但更多的地方是土地貧瘠,要做到糧食自給自足都十分勉強。

“那個假皇子李陀如果想要在西陵站穩根基,必然不敢輕易收取重稅,否則真要是生出民怨,不必唐軍打過去,西陵的百姓就能將他拉下馬。”宇文懷謙平靜道:“所以滿打滿算,西陵保持豢養兩萬騎兵已經是極限。”

秦逍道:“兩萬兵馬守衛西陵遼闊土地,一旦唐軍殺出關外,他們根本抵擋不住。”

“收復西陵,其實倒也不必操之過急。”宇文懷謙緩緩道:“秦大人,樊家敢擁戴李陀,自立於西陵,他們不可能不考慮朝廷會出兵西陵,一旦朝廷調集重兵出關,以他們的實力,根本不是敵手。他們敢這樣做,你們有沒有考慮過他們背後很可能與兀陀人已經達成了某種協議。”

秦逍心想姜不愧是老的辣,他先前只是提及西陵叛亂髮生的事情,並沒有提及崑崙關外有大批的兀陀騎兵集結,但宇文懷謙卻立刻猜到了樊家背後有兀陀人的影子,確實了得。

“樊家叛亂之前,崑崙關外確實出現了兀陀騎兵。”秦逍點頭道:“他們是從兀陀八部抽調的精銳鐵騎,紮營在崑崙關外的駐馬湖。”

宇文懷謙也是微微頷首,道:“那就是了,李陀擔心叛亂之後,朝廷會立刻出兵,所以暗中早已經與兀陀人有了勾結,一旦唐軍出關,兀陀騎兵也必然會進入崑崙關,聯同李陀一起抵禦唐軍。”擡手輕撫青須:“李陀和樊子期這幫人早就成爲了兀陀人的走狗,他們依仗的就是背後的兀陀人,所以此時朝廷調兵出關,西陵叛軍和兀陀騎兵一定會聯手抗唐,甚至因此而引來更多的兀陀兵馬,當真如此,西陵就成爲大唐和兀陀的決戰之地,一旦唐軍主力陷在西陵,那麼天下必將大亂了。”

秦逍一怔,神色變得凝重起來,問道:“二爺,你是說現在並不是收復西陵的時候?”

宇文懷謙點頭道:“不錯,這種時候出兵,最可怕的結果就是導致天下大亂,那時候大唐百萬黎民將陷入生靈塗炭之中,結果只會比十七年前那場大亂更加慘烈。”

秦逍倒是萬沒有想到宇文懷謙竟然並不贊成即刻出兵收復西陵,很是意外:“難道就讓西陵裂土自立?”

“事緩則圓。”宇文懷謙凝視秦逍道:“有時候收起拳頭,只是爲了積攢力量,時機一到,再將拳頭打出去,便可事半功倍,一擊斃敵!”

第一五六一章 耳目第四一九章 河邊的院子第一六二九章 傉薩第一二八五章 守株待兔第三六六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二章 夜姬第六八八章 刺殺第五三九章 洞若觀火第二一五章 夜會第一零七三章 故技重施第一一三九章 貞黛第一六六二章 賣國賊第二二三章 恩怨兩清第一六四四章 野心第一七九九章 煉獄第一二二二章 水軍統領第一六六五章 檄文第一五零五章 負心多是讀書人第七九三章 暴雨第三五五章 一座城的改變第二一一章 兀思魯第二六零章 良苦用心第一六四二章 大將之風第一四九三章 奇毒第八十六章 自己去解釋第一五一章 借宿第九六肆章 求援第五九零章 無間當鋪第五零八章 自認其罪第一三五二章 行蹤詭異第一零四零章 心急吃不了白豆腐第一二三九章 舊恨第一八四章 乞伏善汗第一二八七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九九六章 失守第五七四章 詭異的丈夫第一一七零章 金劍令牌第七十九章 寶甲第八七七章 頑疾第一五零三章 驚訊第三二六章 西邊有片海第九三八章 真相第二四三章 棋子第一七六七章 碧空浮雲第五三四章 無欲則剛第一六六章 真相第一五六八章 重地第八七零章 人心有秤第九二四章 羞愧成恨第二二零章 真兇第一二五九章 久別勝新婚第一四五章 幽靈兇騎第二四八章 地府第一七八五章 大敵將至第一七三七章 天下無刃第四四二章 黑幕第八五二章 刁難第一五三零章 公子無雙第一六三七章 寶貝第二一四章 賜酒第八七九章 無官一身輕第二一七章 大先生的生死簿第八八九章 前途荊棘第八七七章 頑疾第六十七章 紫衣監第八四五章 珠鏡生香第六七三章 危險的問題第一二三六章 大難臨頭第一三二八章 迷霧後的真相第一七四六章 庚子第六零九章 龍潭虎穴第一四六二章 陷阱第一四零五章 豪賭第二八八章 暗黑爭鋒第五三二章 以衆凌寡第三一四章 無心亦無劍第七六六章 反擊第一零二七章 馬鳴風蕭蕭第一零三六章 初吻第一八六六章 初心第一千零六章 鐵山血戰第九五零章 兇手第二五一章 引蛇出洞第一八一七章 悶熱的朝堂第一零七三章 故技重施第三三二章 適得其反第五二四章 京都外,古道邊!第二一三章 骨氣第一七六三章 驚天對決第一零六五章 真兇第九二九章 絕境第四三零章 太白入月第一一四四章 會劍第三一七章 九天臨仙第七五一章 劫掠民財第一八七零章 再聚首第二十八章 火災第一八零五章 刀與鞭第七六九章 認賊作父第一一七章 擒賊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