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節 協議簽署

在召開了紡織廠職工代表大會後,10月7日,北陽紡織廠與明華服裝的合資協議正式簽署。未來的新公司暫定名爲北陽明華紡織有限公司,新公司籌備組同日成立。對於新公司的權力框架,北陽方面和明華服裝已經議定,董事長擬由市輕工局局長譚先河兼任,總經理由明華北陽公司總經理蘇偉擔任,原北陽紡織廠代廠長苗沛霖擔任常務副總經理。合資後依然設立黨委,黨委書記仍由原書記馬剛擔任。

北陽紡織廠原先的產品主要是面紗和棉布兩大系列。原定的將明華北陽公司置入新成立的北陽明華紡織公司的計劃在雙方充分醞釀討論後被推翻了。因爲明華北陽公司的產品主要是牛仔系列,屬成衣製造的範疇。北陽紡織廠希望將明華北陽置入未來的新公司,是出於將收入規模做大的考慮,因合資的過程曲折連環,最終北陽市放棄了控股權,規模對於他們已經沒有表面的意義了。

而產品線延長,銷售渠道必須新建或者沿用明華服裝的渠道資源,將增大負擔,最後還是尊重明華服裝的意見。因明華北陽公司不再置入合資企業而維持現在的管理格局,明華服裝完成合資將純以現金注入,其實這樣更符合北陽紡織廠的利益。

蘇偉算是創立明華北陽的元老,這個分公司當初完全是爲了程恪的政績而設立的。在蘇偉的領導下成爲明華服裝最掙錢的分公司之一。產品完全是牛仔系列,1991年的銷售收入突破了4000萬,稅後利潤820萬。各項考覈指標在明華服裝九個分公司中名列第三。

在研究合資後總經理的人選時,李粵明力主讓熟悉北陽情況的蘇偉上任,這個提議得到了榮飛的支持。但在確定明華北陽不置入合資公司後,對於明華北陽分公司的人選問題讓李粵明黃明福等人頗費躊躇。最終李粵明大膽啓用了在深圳總部越來越上手的鄭小英,徵求蘇偉的意見後提上了董事會,榮飛並沒有參加,只是在電話裡發表了自己贊成的意見。

李粵明如今對明華服裝已經頗有心得。一個運行良好的企業一般不會以一把手的更迭而陷入混亂,因爲它的管理已經成爲常態化。什麼是常態化,就是以事務的本來面目辦事,每個人都找準了自己的定位。北陽分公司產品市場已經非常穩定,近期並沒有大的改變,對一把手的要求不高。北陽公司緊靠聯投大本營,各方面都會得到聯投的支持,派鄭小英出任經理是適宜的。

明華服裝高層均知道公司與聯投的關係,也知道鄭小英與榮飛的友誼,於是這項任命沒有阻礙地通過了。

鄭小英於11月初來北陽上任了。

在離開北陽七年後再次回到北陽。她的身份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回想自己七年前的心境,內心感慨萬千。回到北陽的她首先到榮飛家“謁見”明華的幕後大老闆,昔日曾經很平凡的學生。

師生倆深談了很久。對北陽分公司的管理髮展及個人生活安排鄭小英均有完整的想法,丈夫保羅仍留在南方,暫時夫妻倆必須分居了。但兒子將跟她來北陽,由她居住在北陽市郊區的父母照看。蘇偉離任後,最終會跟着新公司遷入開發區,他在市裡的寓所本是明華服裝的財產,將留給鄭小英。這段過渡期間,榮飛力主她和孩子就住進甜井巷自己的家,院子大了,最怕的就是沒人氣,奶奶常這樣說,所以增添個洋娃娃會讓榮家老少非常喜歡。等一切正規,可以將她的父母接過來彼此照顧,也圓了她對父母歉疚的心意。

鄭小英答應了。

“當初不是你,我現在的日子真的不知是什麼樣子。”鄭小英感慨地說。回想當初,一晃十年過去了。

“對沒有發生的事就不要想了。”初冬的北陽夜間溫度已經降至零度以下,榮飛不想與她談已經完結的事。看她只穿了一身淺灰的職業裝,覺得穿着過於單薄了,“嘿,這兒可不是深圳,馬上置辦冬裝吧。我覺得這幾年已經將你變成了南方人。”

“南方與北方區別大嗎?”

“很大。就歷史而言,每一次革命,最佳的組合是由南方人領導北方,然後由北向南席捲全國。做企業嘛,南方人的精明超北方十倍,但格局不免限於繁瑣而做不大,缺少北方人的果敢。因此,最佳的結合是北方人去南方管理企業。”

“你這是謬論。”

“哈哈,本來就是開玩笑嘛。說正事,北陽紡織廠在瞭解你的公司後非常想將這顆金蛋抱進懷中。最終被我黃了。聽蘇偉說,今年預計銷售5000萬,利潤將突破850萬。日子滋潤着呢。老蘇有些不想去合資公司,我還給他上了一課。合資公司的起點高,有沒有信心在兩三年內將銷售規模突破兩個億?規模就是市場啊,這是一個坎,過了這個坎,你的公司在業內就有一定的地位了。他動了心,認爲兩個億的目標似乎低了點。合資前北陽紡織廠還將近一個億呢。”

“地位?”

“是的,地位。”榮飛肯定地說,“就像政治家講地位一樣,企業的地位是市場決定的。我認爲,技術地位決定市場地位,市場地位決定企業地位。不同的行業之間也是可以比的,比如明華服裝,將來很難和陶氏及麒麟相比,因爲它們更關係每個人的生活,更深刻地改變着周圍的環境。而明華貿易及雙龍國際,就算它再盈利,註定會籍籍無名。對了,你認識於子蘇吧?”

“認識,怎麼了?你這樣說對於總林總他們不公道呢。”隱隱的,鄭小英對榮飛輕視明華服裝的態度不服氣。明華服裝已是國內一流的成衣企業,它怎麼不關係每個人的生活呢?

“我和你說的是兩個概念。於總的個人問題你關心一下,看看能不能幫她物色一個合適的?這話我跟你說過?”

“是,但比較難。於總的個人條件太出色了,尋找配得上她的很難。哎,我對接手北陽公司心裡有些怵。李董跟你說了吧?你可得幫我。”

“說了。也沒什麼,老蘇留下的底子蠻好,暫時蕭規曹隨好了。對於服裝廠的業務你比較熟悉了,抓住技術改造和市場擴大這兩個主要環節就行,原來的管理班底都在,維持現狀不難。難的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而企業的特點決定它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

“反正你得幫我。”

“先不要急,熟悉情況後你就會有自己的想法。新做一把手,緊張有壓力是正常的,不要急。”

“嗯。明天我想回學院看看,你有時間不?”

“沒有。我派人帶你去吧,新院長你不認識吧?我讓他幫你引見一下。”

“不,我不找領導們,就是悄悄的看看。”

“那你就自己去吧。學院的變化很大,原來的很多建築都沒有了痕跡。”

痕跡仍留在心中。對於鄭小英想悄悄回北工看一看的念頭,榮飛希望她既是對昔日往事的徹底告別,也是新生活的開始。

……

北陽方面在程恪的強力協調下,就合資工作計劃迅速與明華服裝達成了一致並推出了時間表。北陽市的急切態度躍然紙上。10月中旬,雙方認可的會計師事務所已經進駐北陽紡織廠開始資產債務的清查工作。10月下旬,在審計結束後確認結果後,北陽紡織廠8500萬銀行債務被聯投旗下的陶氏建築接手。剝離主要的債務後(尚留下2350萬的債務由新公司承接),紡織廠的淨資產總額(不含土地資源和對設備重做估價)爲2200萬,無形資產(品牌,市場)作價2500萬。合資採取增量的辦法,明華服裝將注入4850萬現金作爲新公司的改造資金。

11月初,在鄭小英來北陽接手北陽公司的時候,明華服裝的第一筆資金(2500萬)已劃入聯合籌備組在工行開設的特別賬戶,這筆資金將用於在開發區的徵地建廠房。但北陽的冬天即將來臨,土建工程必須等到明年春季了。

新公司先期的設計論證工作已經展開,等於要在開發區新建一個紡織廠,涉及的工作方方面面,這些更多是論證,調研,計算類的工作都要在這個冬天完成。

在市委市政府的協調下,紡織廠已經在開發區徵地220畝。新址在傅家堡和安堡之間,這塊土地是開發區成立後規劃出的工業用地,規劃招商三十戶企業入駐,目前已經有四家企業正在與開發區洽談中。正式簽署協議的北陽紡織廠是第一家,也是第一家規模超五千萬的企業。

聯繫開發區有關工作的是未來的董事長譚先河。仍擔任輕工局長的譚先河曾與王林走的很近,一度時間因胡友榮的緣故有意疏遠程恪王林這個圈子,但在程恪上位後通過王林又取得了程恪的信任,至少是表面上取得了信任。紡織廠改制是程恪上任以來抓的第一件大事,各方面給予高度關注和支持是必然的。紡織廠在開發區徵地的價格爲每畝6000元,恰好和麒麟在安堡的地價相同。紡織廠只需要付出130餘萬元的購地成本。

由於保持原有的產品線,未來的新公司要做的就是設備和技術升級,明華注入的資金是相當充裕的,程恪最關心的不是紡織廠廠址的搬遷和下一步的技術升級,而是留下的那塊地的開發及涉及紡織廠70%的職工未來的住房安置問題。

聯投接手8500萬的銀行債務後即取得了北陽紡織廠生產區和紡織新區的土地開發權,計算面積爲506畝。準備建設一座設施完善的居民小區。紡織廠拆遷戶(主要爲棚戶區居民)將在新的住宅小區建成後按照一比一獲得面積的補償,其餘不足部分按照開發商(陶氏建築)的給出的市價的95%購買。這種後世非常普遍的補償方式時下還比較少見,方案出臺後拆遷戶基本滿意,倒是紡織廠未涉及搬遷的職工向籌備組提出要求全部拆除,一體搬遷的提議。這些職工都住在原來條件較好的樓房裡,所謂的樓房建於七十年代的爲多,八十年代的就比較少了,因爲廠子效益越來越差,福利房根本建不起了。這些樓房的設計和施工質量都較差,面積最大的不過六十平,配套設施更是不值一提。當一些傳言開始在紡織廠流傳,居住在樓上的職工(原來都是幸運兒)又患得患失起來,大部分人便希望陶氏將全部土地都拿去,讓他們也享受將來的補償政策。

最終的結果是簽署了一份補充協議,如果市政府推動紡織廠西區(樓房區)約107畝土地的開發,陶氏有優先權,而東區的二十一棟住宅樓的居民的補償優惠略低於首批開發的住戶,因爲樓房的開發成本高於棚戶區。

程恪連續召開了兩次常委會聽取交通局、建設局對於紡織廠搬遷後的市政規劃問題,這個環節不打通,陶氏的商品樓規劃就沒法做。

紡織廠生產區在建設北路的北端靠西側,紡織新區(棚戶區)在路東,七十年代因住宅緊張,紡織廠將生產區南端騰出來陸續建了二十來棟住宅樓,形成了所謂的樓房區。

紡織廠搬遷後市政建設可做的文章就多起來,難怪那位後來升入政壇中樞的太子黨成員對於城市改造的基本經驗就是“拆拆看”三個字,不拆真的沒法子做文章。

北陽的街道基本是正南正北格局,南北走向三條主幹線,中間的解放路,東面的建設路和西面的民主路。再往西就是安河了。但建設北路被北陽紡織廠給擋住了,如果去掉這隻攔路虎,建設北路就一直可以向北延伸接上80年代新建的東西向的迎賓大街,北陽的南北交通將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可是紡織廠以北還有個不大不小的企業——北陽液壓機牀廠,只有徹底將這兩個企業搬走,這個打通腸梗阻的方案纔好實施。

早在五年前規劃局就有這個方案,但因根本不具備操作條件被擱置。

現在可以將液壓廠的搬遷提上議事日程了嗎?程恪認爲可以。液壓廠的規模不大,搬遷也容易。在紡織廠示範作用下,原來認爲不可逾越的困難將迎刃而解。

在開發區未設立之前,市內企業的搬遷基本不要想,但現在市裡擁有了一個國家級的開發區,一些困擾市政建設的障礙便有了解決的希望。

那個小傢伙在傅家堡搞企業時是不是已經想到了今天呢?

第四二節第四卷第二四節第四卷今夕何夕第四一節第280節 就業問題第三卷第六節第121節 李聲第196節 條件第122節 榮氏集團第四卷今夕何夕第三五節第30節 衣錦還鄉第三節第60節 第一次第95節 榮飛的雄心第172節 輕歌曼舞第四八節第110節 副處長之爭第16節 春節第129節 暢談第45節 西灣住宅第87節 陳麗紅第142節 街頭暴力第81節 視察傅家堡第110節 副處長之爭第59節 聯投的根本二第四八節第240節 瑞風的廣告第57節 刻骨銘心的元旦第264節 將軍三第1節 報到第148節 棗林親戚第4節 接見第59節 聯投的根本二第109節 家族基金第108節 學潮第115節 酒會暨產品發佈會第93節 夜住廣州二十一服裝公司第171節 慈善規劃第154節 走或者留第100節 黛山遊二第四卷今夕何夕第十二節第三節第93節 夜住廣州第216節 內幕第262節 自大第29節 鄭小英第四四節第41節 抵禦誘惑的方法第四卷今夕何夕第七節第119節 動機不純第98節 招待所的交鋒第20節 “五、一九”第215節 規劃第五十節第110節 副處長之爭第11節 元旦晚會第104節 婚姻的反思第163節 招聘第88節 抓週第11節 榮城美食廣場第147節 胡敢給盧續拜年第121節 李聲第112節 楊兆軍的決定第48節 風波第132節 人才的制約第188節 擺不脫的家務第170節 精明的老太太第29節 領導的選擇第四四節第258節 又一次第140節 跳出去吧第10節 傅氏兄弟第279節 甜甜的生母第143節 善後第40節 聯投成立第26節 世界離我們如此之近第四三節第32節 收購一第245節 財富的魔力第175節 北臨高速啓動第210節 境界第四卷今夕何夕第十四節第115節 盤點第159節 李小玲來了第165節 蘇聯解體的影響第237節 支持第126節 離去第268節 消息第92節 榮飛的身家第153節 二橋煤礦第92節 榮飛的身家第141節 迎新酒會第63節 再見母校第13節 見解第181節 陶建平與殷淑第191節 城市改造的發軔第56節 聯投的新規劃第四卷今夕何夕第四一節第四卷今夕何夕第十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