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耀趕忙勸道:“叔祖父請勿動怒,孫子聽說二叔、二嬸傷心過度,如今可有能主持中饋的人?如果叔祖父願意,可以讓吳氏前來幫忙。“
董長生氣歸氣,輕重緩急還是分得清的。
他聽到治喪的事,看向了一旁的林氏,這些個內宅事,他不懂。
二太夫人道:“我都已經沒了主意,還是你和孫媳婦有心,跟你媳婦道聲謝,這未來的三日,就麻煩她了。“
董文儀雖然成年了,卻是早逝,所以停靈僅停三日就可以了。
二太夫人的話就是已經訂下,這三日將由吳氏主持西董的中饋。
她也是真的沒主意了,她是祖母,沒有哪個祖母要給孫子治喪的。
再看看如今西董的馮氏和八奶奶,馮氏不用說了,此刻根本就已經不能主事了,那麼八奶奶呢?
不管她先前有沒有主持過這樣的事,董家不是普通人家,那是不能出一丁點笑話的,所以只能說二太夫人信不過馮氏看重的八奶奶。
還別說,董文儀的喪禮如果不是有吳氏在,指不定真的要鬧笑話的,馮氏和徐氏哭的昏天黑地的,薛氏光是帶人看顧她們二人,就已經手忙腳亂的了。
因爲董文儀沒有子嗣,按道理可以讓親侄子代做孝子,可是董世傑跟董賢清一家上京了,好在有吳氏在,急急的請了孝子和哭喪的人。
董如意身着孝服,由周媽媽抱着站在哭喪的隊伍中。
她看着這混亂的場面,心道:“董家也不過如此麼。”
這也不能怪董如意,她上一世可是在軒轅王府做過軒轅老王爺的大喪的,皇家的大喪不僅有禮部的官員前來主持,還有許多的規矩,例如單是大扛就要八十人。
當年她可以連着兩個通宵翻遍了所有古籍喪典,這纔在禮部官員的各種挑剔下,順利的辦完了喪葬。
董文儀喪葬的第二日來了一個大人物,平白的讓董文儀這樣的小葬禮更加的忙碌了。
軒轅王世子前來吊念董文儀了。
軒轅王世子軒轅奕兩個月前就到了江寧府,和他一起同來的還有一個身穿紅衣的俊美男子。
那紅衣俊美男子小聲道:“你到底來幹什麼來了?“
他一開始以爲軒轅奕南下,是要看軒轅王給軒轅奕已內定的田家小姐,田家是揚州大戶,從京兆南下便會路過江寧,所以所有人都以爲他是要看看準世子妃的,誰成想軒轅奕竟然在江寧府停下了,而且一呆就是兩個月。
他不停的讓人去打聽董家的消息,然後又讓人去打聽陳家。
軒轅奕對所有事都不感興趣,那日去木齋是爲了陪他查賬。
結果他還沒有表露身份,軒轅奕就對那棋感興趣了。
一場棋局他輸了一萬兩銀子,對於軒轅奕這樣的人,別說一萬兩了,就是一百兩他都沒有輸過。
銀子輸完還讓人打聽那小公子的來歷,他就不明白了,這軒轅奕怎麼還戀童了。
董家內宅的事在江寧府傳的沸沸揚揚的,軒轅奕好像非常感興趣一樣,每日的打聽。從他認識軒轅奕起,軒轅奕貌似就對任何事都不感興趣的。
如今倒好,竟然跑來參加一個陌生人的葬禮來了。
軒轅奕沒有回答,他靜靜的站在來賓所處的地方。
軒轅奕的到來讓董家欣喜若狂,所有人都在想,這不着調的董十爺竟然還有本事認識這樣的人。
軒轅奕擺擺手,讓身邊的小斯告訴董家,他只是想來看看,讓他們不用理他。
軒轅奕的目光落在了一個小人身上。
紅衣男子驚道:“那,那是那天木齋贏銀子的小公子,她竟然是個女子,難怪那麼多人都沒有查到到底是董家哪房的公子。
軒轅奕看着那小人,心更加的痛了,他之前就覺得那棋是她下的,上一世的他記得她想事情時,就會自己同自己下棋。
軒轅奕的心很痛,很痛,他想起了上一世的他。
世人都以爲大周王朝是蕭家的天下,殊不知大周是他們軒轅家的天下。
當年的蕭家是輔佐軒轅家開國的。
只是在最後的一場戰役中,軒轅家的開國皇上意外身死了。
蕭家起了異心,如果輔佐軒轅皇,他們願意,可是輔佐一個剛剛成年的孩子,別說蕭家不願意,就是其他跟着打天下的也不願意。
在蕭家的默許下,軒轅太子病死了,可是他的妻子蕭家的小姐懷了孩子。
那遺腹子出生後,便被封做了軒轅王,而蕭家也坐穩了江山。
接下來的日子裡,蕭家開疆擴土,沒有人去管軒轅家。畢竟軒轅老王妃是蕭家的長公主。
等長公主去世的時候,這才說了當年的事,蕭家和軒轅家的事,沒有人比她更加清楚了。
她拿出了丈夫留下的遺書,如果老天不讓軒轅家絕後,那麼拿回屬於軒轅家的江山。
自此軒轅家便一邊開疆擴土,一邊建自己的勢力。
直到軒轅奕這一代,軒轅家的勢力空前大。
皇上對軒轅家起了疑心,軒轅奕的父親,軒轅老王爺爲了免除蕭家的戒心,幾次的救駕,深受重傷,這才讓蕭家皇上消了戒心,因爲老王爺此刻已經暗疾纏身,命不久矣了。
軒轅奕年紀小小的就接管了軒轅王府和自家勢力的全部。
軒轅奕上一世的記憶如同潮水般的涌入了心頭。
***
新皇登基改國號爲明,表日月之意。
皇上軒轅奕牽着皇后董如意的手緩緩的走上了金鑾殿。緊跟在他們身後的是按照官職列隊而行的文武百官。
二人同坐在了金鑾殿上的金鑾寶座上,並稱二聖。
文武百官叩拜,“皇上萬歲萬萬歲,皇后萬歲萬萬歲。”
起身時前幾排的閣老大臣全都看向了皇后。
世人皆知皇上背後有個非常厲害的女人,卻很少有人見過她。
其實董如意除了長了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外,她的外表並不出衆,個子不高,身材也是普通,她不同常人的是她的頭腦。
她有過目不忘的本事,還有舉一反三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她看得清朝局,看得懂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