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過了老爸的礦泉水蓋子,思考着說道:“我覺得是火車站、機場之類的地方。我讀書的時候外地回來,大包小包的提着好累就想坐車。當然那種情況下大包小包也不會想擠大巴了,那時候出租車生意應該是最好的。”
“火車站機場差不多,但其實最多的不是這些地方。不過也算你說對了吧,你爸我文化不高。你說你學校回來?你這幾年大學了吧?”
“本科畢業,學的市場營銷。”我說道。
“巧了你媽也是這個專業,不過說遠了。開始的時候往機場火車站跑的真的不少,大家都在等着別人着急想回家的心情斂財。效果確實不錯,每個月都有點賺頭。問題客人覺得累,開車的也累呀。還要幫着上下提行李,再加上管理也越發嚴格。開始的時候,大家插隊這來的。停好車就站在門口等,誰先到誰先接客。帶上就走走了再來,客人說的近了我們就不去。客人說的遠了,搶這一單生意都能打起來。後來就變成了汽車排隊,客人也排成長龍。一人一車,去哪是遠是近都看客人的。不能拒載就這樣下去了,生意也就沒以前的好了。相對的還有個地方,生意永遠不會差。”
“永遠不會差?不是火車站和機場?總不能是酒店門口了吧?”我說道。
“是市區最熱鬧的地方,大廈百貨洋樓。”
“百貨洋樓?現在的萬達和新天地之類的地方?”我說道。
“是的,商圈附近。購物的地方,最好還是個兩通道的輔路。”
“等等,不可能吧?確實,那時候買的起百貨的都是有錢人。有錢人相對比較大方,但他們有消費能力也不一定會消費吧?市區車流量那麼大,市區也有完整的大巴線路沒必要坐出租車吧?”我說道。
“起步價五元,不管去哪裡我們都喊五十不打表。愛去不去,就這樣我們一天十單都不會少。一天就是五百,一個月就是一萬五。除去吃喝油費,一萬一個月妥妥的。”
“瘋了吧?怎麼可能?五元起步喊五十?那是九幾年吧?一塊錢都能買不少東西的年代?”我說道。
五十一單不管去哪?一天十單就是五百,一個月下來一萬五。一年十五萬兩年三十萬真的不會少。可這可能嗎?
老爸笑了,我從來沒見過這種笑聲。
那種智者嘲笑愚昧者的感覺,那種你爸爸終究是你爸爸的感覺。
“你說的又些誇張了,但也差不多。一塊錢能幹很多事情,但當時一臺大哥大也要上萬。傳呼機幾千的年代沒什麼不可能的。物價就是那樣,看的是心理。”
“心理?什麼和什麼?”我說道。
“你覺得如何可以讓這些人心甘情願的花上五十塊錢?”老爸說道。
我愣住了,腦子裡思緒萬千。
“完全不可能,你現在二十能到的地方不打表喊五十。我只要知道我就不會上車,更何況以前了。”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