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的等待極其漫長,似乎簡青書和顧狂在登冠樓裡都遇到了極大的麻煩。
許久之後,兩人的名字才又在同一時間上升。
九十七樓:顧狂。
九十六樓:簡青書。
也就是說,顧狂只要再通過兩次守衛者考覈,就可以史無前例的達到登冠樓最高層:九十九層。
登冠樓外,鴉雀無聲、落針可聞,所有的心跳似乎都要停止了,人們既關心顧狂能不能登頂,更關心簡青書能不能在最後這兩層追上他。
“啊,我想起來了,州試的成績又不比時間,而是比最終樓層的高度,我們這麼着緊幹什麼?”
在一片寂靜之中,有個冒失的聲音自以爲是的響了起來,把很多人嚇了一大跳。
“閉嘴!”
有人對他吼道,但更多的人則是對他怒目而視。
“你說的誰不知道啊?只是氣氛形成了,大家不由自主就陷了進去,不想惹麻煩你就別說話!”那個傢伙身邊的夥伴悄聲提醒他。
那傢伙嘿嘿兩聲,尷尬地朝四周看了看,見大家一臉不滿的神色,乖乖地閉上了嘴巴。
終於,“叮”的一聲輕響,簡青書的姓名終於再次上升。
九十七樓:顧狂。
九十七樓:簡青書。
兩人的姓名,在九十七樓的匾額之上,並列成行。
“簡公子,大讚!”
“簡公子,好樣的!”
“簡公子,我愛你!”
“我就說簡公子能行,你們非不信!”
“一堆見風使舵的傢伙,忘了不久之前你們還在罵人家呢!”
“這穩定的發揮實在是讓人驚歎,什麼事不到最後一刻,果然不能輕易下結論啊!”
“高興什麼高興?兩人現在不過是平手而已,成績一樣,誰勝誰輸還沒處結果呢!”
……
登冠樓外,亂成一團,議論之聲甚囂塵上。
簡青書不知道這些,他的臉上充滿了疲憊。
他不知道別人的考覈環境是什麼樣子,但自己這高山的環境實在是有些坑爹,每通過一次考覈要爬九十九道階梯才能到達下一關,實在是讓他有些鬱悶。
他一直計算着自己的成績,截止到目前,他已經通過了九十六位守關者的考覈,走過了九千六百零三個臺階,如果不是已經成爲了君子,光這九千多個臺階只怕就讓他累趴下了。
九十七樓,拿“解元”應該沒問題了吧?
簡青書暗暗地盤算着,考慮着接下去的兩關還需不需要再繼續。
雖然除了第八十一樓以武力過關以外,剩下的所有關卡他都是以“文題”過關,但自從到了第九十一個守衛者,題目的難度就陡然提升,出的題目都是刁鑽古怪匪夷所思,許多題目甚至要綜合諸子百家的內容和知識,要排除許多幹擾因素,甚至要通過推理才能得到正確答案,過關難度一點都不比“武題”小。
不過他很快就決定了,還是要繼續下去,首先他不知道顧狂能夠到達多少樓,看那傢伙進樓之前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成績一定不會太差,萬一真的超過自己,那就真的讓他打臉了,其次再過兩關就能到達九十九樓了,萬一登頂之後有什麼特殊獎勵呢?就算沒有獎勵,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想到這裡,簡青書舉步向前,堅定地、勻速地向上走去,很快,又一個守關者出現在簡青書眼前。
“簡青書,男女授受不親,然嫂嫂落水,瀕臨滅頂之災,叔見之,應援之以手乎?應袖手旁觀乎?”那個守關者一看到簡青書,遠遠地就問道。
簡青書一怔。
這個題目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稷下學宮大論戰”之上,當時孔子早已昇天,作爲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在稷下學宮接受諸子百家的挑戰。
據歷史記載,那次大論戰諸子百家聖賢匯聚一堂,陰陽家聖人鄒衍擔任主持,法家聖人慎道、商鞅等均有參與,不僅比較學問智慧,更比較聖道力量,現場妙語連珠、脣槍舌劍、天花亂墜,各種宗門神通層出不窮,場面極其激烈浩蕩、驚天動地。
這個題目,正是在那次大論戰上,由齊威王座上客淳于髡對孟子提出,當時孟子的回答是:“儒家之禮,以不違人倫爲本,以維護天理爲根。男女授受不親,人倫常禮也。嫂嫂溺水,非常之時也。非常之時,當以天賦性命爲本,權行變通之法,援之以手,救嫂出水。否則,不違人倫而違天理也。”
一句話來總結,意思就是:嫂嫂落水是非常事件,那個時候應該以醒目爲本,行變通之法,救嫂嫂出水,如果不救,雖然遵守了人倫但卻違背了天理。
這個答案並不深奧,也不刁鑽,簡青書正要張口作答,無意之間卻發現那個守衛者的嘴角有一絲莫名的笑意。
他不知道那個笑是什麼意思,也不知道到底是有意還是無意,但他卻隱約感到了一絲不妥。
不對。不對。
從前面幾個守衛者的情況來看,這一關絕對不應該這麼簡單。
這是個陷阱!
簡青書一下子明白過來。
孟子的回答在春秋時期或許並沒有錯,但在現在卻未必就對,這就好比春秋戰國時期人人都覺得男女授受不親是天理,稍有逾越就要浸豬籠,但在自己的“前世”,別說男女之間牽個小手、親個小嘴,就是叔嫂通姦也有人會表示理解。
而且,似乎,大唐的民風也還算開放,這個這個問題的前提壓根就不存在啊!
那麼,出題者爲什麼要在倒數第二關設置這麼一個在歷史上已有記載的題目?
考察考生的記憶力麼?
顯然不是,因爲啓蒙開竅以後,士子的記憶力就會大幅提升,到了養心境界以上,幾乎就算得上是過目不忘,這種考覈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如果不是這樣,那就只有一個原因才能說得通,就是出題者已經有了新的答案,而且他認爲這個答案是正確的。
更關鍵的地方在於,當時孟子的答案只是代表了儒家的看法,未必就是唯一的答案。
因爲按照歷史記載,問題的提出者淳于髡就對孟子的答案並不滿意。
簡青書的心思,一下子開朗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