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海底龍脈

看到這裡我們恍然大悟,紀天華提及的紀家曾經出過一個大人物,想必說的便是紀林,世代掌握石匠技藝的人,搖身一變成爲當時炙手可熱的方士。

紀林受到信衆追捧,自然是名利雙收,可讓紀林一直沒有忘懷的,始終是曾祖在回憶中提及的蓬萊仙島。

在絹布上,紀林記載自己曾經多次從海,試圖探尋蓬萊仙島的位置,期望能和曾祖一樣,登上仙島見到神仙,可最終一無所獲無功而返。

然後秦軍橫掃六合,最後滅掉的便是齊國,紀林被秦軍所俘,因爲坊間傳聞秦始皇喜好神仙之說,便上奏告之蓬萊仙山一事,並且將秘而不宣的蓬萊仙島圖一同獻給秦帝。

看到這裡,事情終於和秦始皇聯繫在一起,我連忙接着往下看。

秦始皇在得到蓬萊仙島圖後,對此並不相信,但推敲整件事的始末,那些工匠出海的始作俑者是齊王,由此可見,齊王或許知道事情的真相。

當時齊國國君是田建,在秦國攻伐齊國時,齊王建聽從國相的建議,帶兵不戰而降。

秦帝將齊王建,秘密囚禁在共地,並親自前往審問,同時也帶上了紀林,試圖從齊王建口中探知到和蓬萊仙島有關的線索。

但齊王建對於蓬萊仙島一無所知,只知曉齊國先王歷來都有入海求仙的愛好,但並不清楚,蓬萊仙島居然真的存在。

秦帝不信田建所言,嚴刑逼供並且斷其食物和水,田建最終難以抵禦,終於吐露出一件令人吃驚的事。

田建告訴秦帝,齊威王統治齊國時,據傳齊國得神人相助,國力突然強大不可一世,而神人所居便在渤海深處,因此齊國從齊威王開始,舉國深信神仙方士之說,並多次派人入海探訪。

歷代齊國國君心口相傳,都是爲了找尋海中仙人的蹤跡,但沒有任何人得償所願過,紀林聽到田建所述,更加相信和肯定自己的曾祖見到過蓬萊仙島。

秦帝想從田建嘴裡逼問出蓬萊的下落,田建是真不知道,但秦帝最終還是把齊王建活活餓死。

“齊王建繼位後,齊國處在遠離秦國的東海邊上,秦國日夜攻打韓、趙、魏、燕、楚五國,因此齊王建繼位四十多年未經受戰爭。”我摸了摸下巴深思熟慮說。“齊國國勢不弱,卻在秦軍兵臨城下時,不戰而降,可見齊王建毫無血性,如此貪生怕死之人,若真有秘密,被秦帝嚴刑逼供,恐怕早就吐露。”

“這麼說,蓬萊仙島是子虛烏有?”田雞問。

“齊王建不知曉,不代表沒有,他透露過,齊國在齊威王時期曾得海中神人相助,使得國力突然強盛,這段話倒是有點意思。”我說。

齊威王即位伊始,齊國並不強盛,而且他好爲淫樂長夜之飲,國之重事均委政於卿大夫,導致百官荒亂,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

由此可見齊威王並非是一代名君,可偏偏就是這個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結束了齊國八百年只爲諸侯國的局面,於臨淄稱王。

從一個平庸君王到成爲當之無愧的第一雄主,並且讓齊國成爲諸侯六國中最強盛的國家,齊威王僅僅只用了三十年的時間。

“齊王建透露齊威王曾得神人相助,未必就是空穴來風的傳聞,萬一真是呢?”我擡頭看看宮爵他們說。

“我們推測秦帝稱霸六國,背後或許是有神秘的十二祖神相助,那幫助齊國的又是誰?”宮爵蹲下來小聲問。

“絹布上記載的這些事,雖然匪夷所思,但和文獻中記錄的也有吻合的地方,齊威王讓齊國躍居羣雄之首,可這樣的局面僅僅持續了幾十年,齊宣王后齊國國力突然衰落,要知道齊國可是當時,唯一沒有經受戰禍的國家,衰落的時間和崛起的時間同樣突然和快速。”我想了片刻細聲說。“這中間一定發生過什麼事。”

“傳說中協助齊國的神人離開了。”凌芷寒也跟着蹲下來。

“什麼意思?”我問。

“齊王建所說中,協助齊國的神人居於海中,而從齊威王之後,齊國便開始接連不斷派人入海尋仙,如果真有神人的話……”

“對,我怎麼沒想起來這個,說明協助齊國的神人離開返回海中,因爲失去神人的幫助,齊國纔會突然衰敗,這也是齊威王之後,齊國國君迫切想要找尋海中仙人蹤跡的原因。”我頓時恍然大悟。

“你們還記不記得,在萬象神宮中,我們看見的九州龍脈圖?”凌芷寒問。

我們點點頭,不明白凌芷寒突然提及這個的用意。

“上面除了我們找到的萬象神宮外,還有兩條隱藏的龍脈,而其中一條,我看山脈走勢,大致是向東海延伸而至。”

“這和蓬萊仙島有什麼關係?”宮爵問。

凌芷寒小聲回答,看九州龍脈圖上的山勢,來龍應該屬於燕山山脈經東走向,而燕山龍脈有西邊出自太行山,坐落幽燕平原,以華北平原爲明堂,以中嶽嵩山作案,餘脈再往東走一直臨大海,樹起三叉筆架,俗名六品頂。

“此格局雄壯,來龍久遠,氣勢磅礴,大海廣闊無邊,驚濤洶涌而至,有精英薈萃之氣概,山與海交匯,形成雄觀。”凌芷寒如數家珍,談及風水玄學胸有成竹。“可這條龍脈卻被抹去,而中斷的地方恰巧在東南沿海,我之前沒敢肯定,如果說來龍入海的話,這條龍脈便成爲海龍,藉助海底山勢綿延。”

凌芷寒說到這裡,從解天輝哪兒要來地圖,手指在上面移動,信心十足說,在老龍頭上,她就勘查過風水地勢,絕非是龍脈的方位,但從地圖上看,從渤海出一路向南,便是東海。

方位剛好和被抹去的那條龍脈一致。

“被隱藏的兩條龍脈,其中一條一定在東海某處。”凌芷寒在地圖的海域上畫了一個圈。“紀林曾祖那批工匠入海後,五十年下落不明,如果他們沒在渤海,而是出渤海灣南下進入東海呢?”

宮爵一愣,手指將消失在海岸的來龍,和凌芷寒所畫的海域連接起來,剛好是一條直線:“難道傳聞中的蓬萊在沒入海中的龍脈上!”

“別管什麼蓬萊,修建在龍脈上的建築!”我嘴慢慢張開吃驚的說。“你們還沒意識到這是什麼嗎?”

“崑崙金闕、萬象神宮,然後是蓬萊……”田雞眼睛一亮,剛想張嘴立馬反應過來,壓低聲音激動不已說。“難道蓬萊和月宮九龍舫有關。”

多麼熟悉的故事,我們已經知曉過一次,十二祖神讓九黎壯大崛起,並且勢如破竹攻伐四方,到秦朝的時候,一切都沒有改變,只不過九黎人變成了大秦虎狼之師,而蚩尤變成了秦王政。

但這個故事中,撥亂反正最終勝利的黃帝,卻沒在秦朝得以延續,十二祖神不會無緣無故出現在秦朝,他們出現的唯一目的,就是月宮九龍舫也出現了。

齊威王得神人相助,如果沒猜測錯,月宮九龍舫應該亦如幾千年前扶持黃帝一樣,扶持了齊威王,只是這一次,月宮九龍舫只是短暫的停留,但也足以讓齊國在三十年內稱霸羣雄。

可隨着月宮九龍舫的離開,齊國也因此快速的衰敗。

“黃帝爲月宮九龍舫修建了崑崙金闕,而齊威王修建了……”我深吸一口氣,終於把所有事連貫起來。“蓬萊是被修建出來的,就是被派人海中那些工匠修建的,根本不是仙島,作用和崑崙金闕一樣,都是月宮九龍舫的停泊的地方。”

“這也能解釋爲什麼那些被派遣的工匠,消失了五十年但容貌沒有絲毫改變。”宮爵點點頭說。“月宮九龍舫最吸引人的秘密之一,恐怕就是讓人長生不老的能力,仔細想想,但凡和這艘船有關的人,都能活很長時間。”

我也跟着點點頭,從我們最先發現的姬渠,雖然到現在,還不清楚他和月宮九龍舫的關係,但似乎他知曉和接觸過這艘神秘的船,結果他活了七百多年,還有凌璇,沉睡在萬象神宮千年不死。

可那些工匠在返回後,就迅速的衰老,這說明這種神奇的功效和能力,只會在月宮九龍舫的範圍內纔有用,一旦離開後就會失去作用。

至於所有人都無法記起發生過的事,就更容易解釋,沒有人知曉崑崙金闕和萬象神宮的所在,這兩處龐大的遺蹟居然沒有丁點傳聞,因爲參與修建的人記憶都被抹去,就亦如宮爵和田雞他們,在祖神之殿被抹去所有記憶一樣。

這樣的事還發生在葉九卿他們的身上,我一直無法理解,四十年前到過崑崙金闕那批人,爲什麼沒有一個能記起當時發生過的事,現在算是明白,有人用同樣的辦法,抹去了他們關於崑崙金闕的記憶。

“那爲什麼我們去崑崙金闕沒事,什麼都能記得?”田雞疑惑的問。

田雞把我問住,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我們和四十年前那批人,在崑崙金闕經歷都是相同的事,爲什麼他們失去記憶,而我們卻能保留,相隔四十年的兩次探險中,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人數,他們去了十二個人,咱們就去了三個。”田雞插諢打科說。

宮爵和我突然同時愣住,他應該和我想到同一件事,月宮九龍舫不過是一艘船,它不能抹去人的記憶,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會是月宮九龍舫上的人。

崑崙金闕不用說,月宮九龍舫一直停泊在崑崙之巔,黃帝修建完成後,會被月宮九龍舫上的人,順理成章抹去記憶,而萬象神宮也一樣,凌璇就是月宮九龍舫上的人,她具有這樣的能力。

我驚愕不已的說。

“四十年前,那十二被招募去崑崙金闕的人中,有一個是月宮九龍舫上的人。”

“十三個人!”宮爵和田雞,還有凌芷寒同時看向我。

我明白他們看我的原因,第十三個人就是那個神秘的招募者,那個和我長的一模一樣的人,宮爵目光落到我戴着的那條項鍊。

項鍊中有羽龍的圖案,那本該是凌璇所戴的東西,仔細想想,我身上所有的點滴似乎都和月宮九龍舫有關。

“別這樣看我,你們該不會認爲,我是月宮九龍舫上的人吧。”我想笑,可他們目光裡沒絲毫的笑意,我無奈搖頭。“那艘船上的可都是神,你們看我這樣子像神嗎?何況凌璇活了千年不死,我是被葉九卿收養,四方當鋪的人看着我長大,我怎麼可能和月宮九龍舫有關係。”

第263章 同歸於盡第569章 大錯特錯第255章 千年絹布第285章 重見天日第724章 畫龍點睛第593章 承諾第390章 日月同天第621章 玉石棺底第55章 逃出生天第59章 絕密檔案第383章 神使第115章 不速之客第30章 殺人滅口第432章 憧憬第566章 毀滅之力第207章 唯神可進第704章 有緣無分第571章 龍伯國主第545章 卸甲第556章 最後的屏障第632章 天子遺詔第164章 佛手拈花第131章 心細如塵第701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第490章 囚禁第579章 高塔頂層第691章 永無止境第584章 贗品第256章 舊地重遊第578章 生離死別第88章 七曜歷第739章 風水大陣第90章 祭品第129章 重見天日第236章 秦磚第226章 禮賢下士第467章 巫蠱王第226章 禮賢下士第686章 禁忌的力量第292章 付之一炬第436章 東海龍宮第401章 117第662章 函谷著書第685章 冥頑不靈第525章 青丘國第213章 地下基地第397章 巴蛇第240章 大明日月旗第644章 英雄淚第672章 急中生智第732章 月牙城第295章 晚晴樓第51章 華夏共主第230章 大隱隱於市第560章 魔塔中的人第224章 座山雕第90章 祭品第278章 衆矢之的第61章 約定第79章 神之禁地第294章 夫子廟第52章 龍骨第189章 死亡陷阱第723章 抽絲剝繭第4章 南蠻子第44章 青銅鐘第624章 石門地圖第724章 畫龍點睛第249章 輕車熟路第601章 投其所好第6章 冤家第226章 禮賢下士第509章 暗藏的地點第2章 惡人谷第303章 後會無期第253章 暗涌第281章 神廟第314章 八仙庵第655章 引火自焚第18章 鬼谷機關第518章 神門第532章 試煉之牆第164章 佛手拈花第3章 九龍船第205章 蠍巢第259章 青銅鑾駕第146章 鯨吞水第58章 耳聽八方第679章 功虧一簣第382章 雕青第695章 知無不言第20章 當機立斷第255章 守株待兔第132章 顧五的名字第156章 分贓不均第399章 不同戴天第488章 血腥地牢第536章 強者和弱者第629章 欲蓋彌彰第395章 萬蛇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