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洋耗子

bookmark

說到探墓,葉九卿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人物,他的本事可真不是吹出來,埋在地下的墓,什麼走向什麼規格,墓道在哪兒,主墓室的具體位置,葉九卿只有走一圈就能瞭然於心,而且絕無偏差。

可懸棺和崖棺,並不是中原的葬制度,是西南地區古族的葬式之一,屬崖葬中的一種。

在懸崖上鑿數孔釘以木樁,將棺木置其上,或將棺木一頭置於崖穴中,另一頭架於絕壁所釘木樁上,人在崖下可見棺木,故名。

懸棺葬工程艱險,耗資大,主要在古族的貴族中盛行,這種葬制和中原看重風水截然不同,這裡的古族的文化傳承中壓根沒有風水這個概念,他們只所以選擇崖葬,夢寐以求的就是寧靜和太平。

這些古族堅信彌高者以爲至孝,高葬者必有好報。

因此把祖先安葬於凌空絕壁之上的懸崖上,讓祖先在一個青山環抱、碧水環繞、寧靜幽美的環境中得到永遠安息。

但崖葬這東西非但麻煩,最讓人頭疼的是,懸棺的墓主生前地位尊崇,儘管隨葬品豐富,但幾乎都是原始的陶器、骨器、以及竹木等,崖葬中幾乎看不見金銀,因此誰也不願意對懸棺打主意,畢竟這麼高,稍有不慎指不定命都會搭上,而且即便得手也不會有收穫。

所以行當裡即便沒人會去尋思崖棺,這也是爲什麼葉九卿如今也只能仰頭興嘆,卻一籌莫展。

“崖葬的辦法已經失傳很久,我前前後後詢問過很多人,沒有一個知道這些棺材是怎麼弄上去的。”葉九卿坐在地上,喝了一口水。“爲了這事我還專門請教過七叔,他老人家說,無非就兩種辦法,要麼從下面往上弄。”

葉九卿指着對面的神山繼續說,因爲能安葬在懸棺中的都是古族裡面身份和地位極其崇高的人,比如祭司或者首領,還有就是大鬼主。

這些人死後,族人會用竹片或者木材,在山底開始搭建雲臺,就如同依山建造高樓一樣,直到雲臺達到最理想的高度,就如同我們如今看到的這些洞穴,少說距離地面也有三百多米。

族人爬上雲臺直接在山體中鑿出洞穴,並且把棺槨安放其中,最後把火油澆淋在雲臺上,點燃後付之一炬,這樣懸棺便形成。

不過這種方法耗費的人力和物力難以想象,而且修建一個雲臺所需的時間漫長,有些鬼主從繼承首領後,乾的第一件事便是修建雲臺,這和中原帝王繼位後,首先着手修建自己帝陵如出一轍。

“雖然這個辦法勞師動衆,可仔細想想的確可行啊。”宮爵說。

“辦法是可行,但這裡的洞穴卻並非是用這樣的辦法開鑿。”葉九卿指着神山的下面,那是一條從山澗穿流而過的河水,山高谷深,水流湍急。“這些從大雪山流淌下來的河水終年不歇,最後注入怒江,要用修建雲臺的方式安置懸棺,山下必須先建造一處平整的地方,作爲雲臺的地基,在如此湍急的河水中,這是不可能完成的。”

“我在一些國外的文獻中看到過,還有一種說法,叫樓船安放法,就是在河水,把船隻相互連接在一起,並且固定在河水中,這樣就形成一個漂浮於河面的平臺,在此基礎上搭建支架。”薛心柔想了想說。

葉九卿搖搖頭說,樓船安放法同樣不適用,要採用這樣的辦法,首先必須選擇兩山之間的峽谷,首先得在峽谷之中修建水壩,然後讓河水上漲到一定高度,再乘船在懸崖上鑿洞安放懸棺。

不過這樣的辦法,可行性微乎其微,而且如今我們看見的神山,根本沒有建壩的地方,所以從下往上安放棺槨的辦法是行不通的。

至於從山頂上垂吊,葉九卿已經排除了這個可能,他在山頂勘查過,沒發現繩索的勒痕以及固定支架的地方。

“還有最後一個可能,七叔說叫後山挖隧法,顧名思義,就是從山體的另一側挖洞,直接挖通山壁,我思前想後,這是最有可能的辦法,可這幫古族的葬制和我熟知的截然不同,根本不清楚他們挖洞的特點和規律還有講究。”葉九卿撓撓稀疏的頭髮。“就是明知道這些懸棺是怎麼放上去,但這麼大一座山,到處都是參天大樹,誰知道洞穴的入口在什麼地方。”

“也是啊,這些懸棺少說也應該有幾百年,當初那些古族挖建洞穴留下的痕跡,早就被樹木草叢遮掩,就我們這幾個人,估計找一輩子也找不到入口。”田雞垂頭喪氣。

“如果這些懸棺是採用後山挖隧法的話,我倒是有辦法確定出入口大致的範圍。”薛心柔擡頭看着神山說。

“你們有辦法?”我們不約而同望向她。

薛心柔向葉九卿要來紙筆,一邊遠眺神山,一邊在紙上寫畫出一些線條和數字,我們一臉茫然的看着她,不明白她這是在幹什麼,薛心柔全神貫注的計算,估計是發現我們疑惑,耐心給我們解釋。

若是採用後山挖隧法,隧道的角度不可能低於山體的洞穴,這樣不但挖掘難度大,而且即便挖通後擡棺槨進去行走極其困難,同樣平行洞穴挖掘也不行,勢必會從斜角開始挖掘一條向下傾斜的隧道,當然,這條隧道的斜度不能太大。

因此,只需要簡單的觀測出神山的仰角,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識,這其中包括三角函數,就可以計算出神山的高度,其誤差不會太大。

但是計算山體中那些洞穴的高度,就得考慮斜率,這就需要計算仰角的正切值,那麼就要涉及到微積分,以及把神山曲線的方程解析式寫出來計算。

我們幾乎是張着嘴聽完薛心柔說的話,但估計其他人和我一樣,沒有誰明白和懂她說的這些是什麼意思。

但這並不妨礙薛心柔的認真,半個小時她信心十足告訴我們,入口大致的高度以及在神山的位置,我下意識看向葉九卿,他居然無奈的苦笑。

“管他是洋耗子還是土耗子,能找到入口就是好耗子,咱們就按照心柔說的辦法試試。”

薛心柔計算出入口大致的範圍,這幫我們節約了太多時間,在密林之中前行很緩慢,深山老林的夜晚最爲危險,不敢冒險日夜兼程,等我們到達薛心柔計算的位置,足足用了五天時間。

薛心柔說這樣的計算方法有正負五十米的誤差,我們必須在一塊大致的範圍中找尋入口的位置,我們在密林中兜兜轉轉摸索探尋了快一個多星期,帶來的乾糧已經快見底,可搜索的地方還不足十分之一。

好在我們發現山中的溪流,至少不用擔心飲水的問題,我們沿着溪流搜索,入夜前看見一灣不大的潭水,大家都精疲力竭,葉九卿說今天到此爲止,就在潭水邊休息一會,等吃完乾糧得趕緊找可以睡覺的大樹,如果明天再沒有發現的話,就必須返回丙中洛,重新補給後再來。

葉九卿蹲在潭水邊洗臉,忽然慢慢站起身,抹了一把水,來回看看四周,瞧他表情就知道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我連忙走過去,葉九卿指着水潭兩邊說:“好奇怪,這兩邊好像曾經有水道,從上山流淌下來的溪流,應該沿着兩邊的水道流淌纔對。”

我低頭看向葉九卿手指的地方,果然如同他說的那樣,水潭兩邊的植被很矮小,並不像其他地方長滿茂密的大樹,薛心柔拿出放大鏡,半跪在地上,用剷刀清楚掉植被後,用放大鏡查看了良久。

“這兩處水道不是天然形成的,有人爲開鑿的痕跡,這裡曾經有人活動過。”薛心柔擡頭聲音肯定。

“這條溪流由上而下,一直匯入怒江,幹嘛要在這裡修水道?”我眉頭一皺大爲不解。“沒有任何意義啊。”

“快到這裡來!”田雞在水潭的上游大聲喊。

我們快步走過去,田雞一臉興奮指着水流中的一塊岩石,經過長年累月的衝擊,那岩石異常光滑,透過水紋隱約能看見兩條交纏在一起的蛇在岩石上游弋。

我定睛一看,這才吃驚的發現,這岩石上竟然銘刻着靈山的圖騰,因爲沒入溪流之中,若不是田雞戲水根本不容易覺察到,我伸手想要把岩石拿出來仔細查看,可巴掌大的岩石怎麼也拿不動,如同鑲嵌在溪流之底。

我還想嘗試,被宮爵拉住,他把手按在岩石上,忽然眉目之間突出一絲豁然,手猛然用力往下一按,那塊岩石神奇的陷下去。

隨着一聲轟鳴,從溪流下面升起一道厚厚的石板,不偏不倚阻隔了流淌下來的水流,導致溪水無法傾瀉,只能從石板兩邊流淌,我們回頭這才漸漸發現,被阻隔的水流被引導向之前我們發現的水道。

而剛纔的潭水水面緩緩下降,一塊平整光滑的石板呈現在我們面前,薛心柔興奮不已走到石板上,敲擊幾下後擡頭露出笑意。

“下面是空的,這裡應該就是隧道入口!”

第25章 北邙嬰棺第637章 不期而遇第47章 九五方陣第183章 地宮琥珀第48章 人面蝠第299章 將計就計第721章 井卦第70章 捷足先登第630章 穆王西征第609章 黃河古道第578章 生離死別地三百九十一章 咬尾蛇第257章 海底龍脈第452章 苗巫第244章 開誠佈公第2章 惡人谷第457章 麒麟蠱第212章 劫後餘生第17章 不共戴天第384章 巫族第10章 玄武掛印第88章 七曜歷第468章 神的傑作第448章 身不由己第588章 自欺欺人第528章 單槍匹馬第493章 妖言惑衆第20章 當機立斷第105章 老而彌堅第258章 神域第483章 復仇第247章 關中匪事第182章 無人生還第598章 平生一片心第249章 輕車熟路第49章 殺父之仇第744章 在劫難逃第171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708章 萬人冢第206章 血尾帝蠍第558章 征伐四方第54章 詐屍第427章 死亡幻覺第706章 血土第667章 銀柱天池第638章 兵臨城下第755章 斷龍石第646章 不離不棄第701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第660章 聖賢之人第223章 真龍第442章 手足情深第399章 不同戴天第81章 屍骨牆第135章 遇襲第429章 疆場第491章 蛇眼人第248章 人骨海灘第588章 自欺欺人第227章 一刀兩斷第456章 蠱毒第594章 旁觀者清第109章 百密一疏第467章 巫蠱王第565章 血色之恥第190章 屍甲瀑布第486章 萬惡之源第25章 北邙嬰棺第306章 單挑第414章 山中方一日第646章 不離不棄第483章 復仇第315章 玉蟬第78章 大遷徙第707章 青銅通道第213章 地下基地第173章 遼東王第191章 一塵不染第537章 沙海古城第234章 借刀殺人第120章 日久生情第216章 消失的項鍊第610章 故人之子第654章 大海撈針第515章 身陷重圍第572章 傳承的記憶第282章 鳳阿嶺第636章 秦嶺龍眼第747章 劫後餘生第686章 禁忌的力量第47章 九五方陣地三百九十一章 咬尾蛇第294章 夫子廟第708章 萬人冢第158章 千佛洞第493章 妖言惑衆第138章 大當家第28章 白玉壁畫第718章 大隱隱於市第139章 利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