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節:不破不立,破而後立!

秦楓想了想,沉聲說道:“復興中土儒道,在乎‘知’與‘行’二字!”

顏賜聽到秦楓的話,不禁詫異道:“老師,您不是一直都致力於經世致用嗎?爲什麼要改弦易轍?”

秦楓搖了搖頭,笑道:“並非改弦易轍,行在知先,正是經世致用的基礎。”

面對顏賜不解的眼神,秦楓解釋說道:“經世是爲‘知’,致用是爲‘行’,只是以往我不曾分出‘知’在‘行’前,還是‘行‘在‘知’前罷了。”

顏賜這一下聽得更加是一頭霧水道:“老師,那究竟是行在知前,還是知在行前?”

秦楓正色說道:“雖是知行合一,但毫無疑問是行在知前。”

面對顏賜依舊懵懵懂懂,一知半解的表情,秦楓繼續說道:“孔聖若無周遊列國之經歷,不能做《春秋》;孟聖若無二十年奔走於齊魏列國之間,爲仁義鼓舞,何以成《孟子》?”

秦楓見顏賜似有所悟,他便說道:“所以真正的大學問從來都不是鑽故紙堆裡看書看出來的,乃是從‘行’裡而來的!如此看來,中土儒道如今再無一書,反而是破而後立的好事情啊!”

顏賜聽到這裡,終是眼神熠熠生彩,對着秦楓說道:“老師,您想如何去做?”

秦楓想了想,開口說道:“我要先在大澤聖院講學,然後召集門徒,隨我周遊天下,佈道四方!”

顏賜聽到“周遊天下,佈道四方”八個字時,只覺得心緒激盪,僅是聽到,都感覺是不得了的偉業,他激動道:“老師可要通知大澤聖朝協助我們什麼?”

秦楓卻是搖頭說道:“我此次周遊天下,非是以中土世界的大帝身份,亦不是大澤聖朝先帝的名義,並非是武破虛空的強者……”

他沉聲說道:“而只是以中土儒家聖人也是中土儒家罪人的身份出行,爲天下儒道學子排疑解惑,身體力行,宣揚‘經世致用’與‘知行合一’之道!”

那一年,中土世界的儒家史書這般寫着。

儒道焚書十五年後,至聖秦楓自天外天而返,睹儒道廢弛之

慘狀,嗆然自責,以中土儒道罪人自居,發宏願“周遊天下,佈道四方”以興儒道。

於大澤聖院收首徒顏賜,得門徒七十二人,始周遊於天下,其門徒與秦聖皆不食珍饈,不襲華服,布衣草鞋行走四方,宣講“知行合一”與“行爲知先”之道,並重寫儒道經典。

天下學子得其激勵,出書齋而經世務,儒道氣象一新。

可能秦楓自己都沒有想到,後來的中土儒道竟然以焚書前後作爲發展的分水嶺。

焚書之前,讀書人以博覽羣書爲榮,以經世出仕爲恥,焚書之後,學人皆以走出書齋,以一腔學識能經世致用爲榮。

不破不立,破而後立,便是如此。

秦楓在中土世界周遊三年,天仙界剛剛過去三天時間。

他也想要重振儒道,不是一朝一夕,三年時間不過杯水車薪。

中土儒道傳承數千年,十五年都不曾徹底毀盡,所以想要重振儒道,也絕非是三年五年可以做到。

秦楓轉世後再興儒道之所以幾年成功,是因爲儒道缺失的只是修煉之法,其他的都還在。

現今卻是什麼都沒有了,要依靠秦楓在廢墟之上,重建一個新的,屬於他秦楓的儒道來。

這可能需要三年,甚至三百年的時間。

所以,即便他從中土世界回來,依舊將自己的儒道化身留在了中土世界繼續周遊天下,佈道四方的大業。

秦楓從《天帝極書》之中走出,天仙界纔剛剛過去了三天時間而已。

姜雨柔不在書房之內,顯然是看到桌上放着秦楓的《天帝極書》,猜測他可能進書中世界去了。

從《天帝極書》出來,秦楓在其中餐風露宿,勞碌了整整三年,卻不曾覺得有絲毫地疲憊感覺,反而是神清氣爽。

就好像是大夢一覺睡了三年一般。

他心念一動,閉目內視,只覺得自己的元神似起了一些有意思的變化。

他將神念凝聚於元神之上,就“看”到一幅畫面,兩座高塔,一黑一白,聳立雲端之上。

中酷似秦楓自己的元嬰小人,身穿儒服,渾身散發淡淡清光,盤腿端坐於白塔中。

看之令人覺得清新澄澈,心定如水。

塔中兩壁皆寫有文章金句,其中“知行合一”、“行爲知先”與“經世致用”幾個詞彙最爲顯眼。

黑塔高約三丈,白塔高約四丈。

最有意思的是,元嬰小人面前有一方池塘,其上不見水波粼粼,卻見浩然紫氣升騰。

池塘不深,僅四尺,水還不滿,僅有兩尺。

秦楓只覺得這黑白兩座塔的造型似曾相識,略一思量,恍然大驚。

“王道塔,霸道塔!”

秦楓元神之上浮現出來的兩座高塔,一黑一白,竟然是上清學宮著名的王道塔與霸道塔。

白塔爲王道,黑塔爲霸道。

白塔爲儒道,黑塔爲武道?亦或是黑塔爲儒道之外的所有外道?

秦楓悟性了得,瞬間就理解了其中深意。

王道塔的高度,就是秦楓之前在《氣理太玄》之中理解的文氣的上限,體現在王道塔的高度之上。

秦楓因做出大成詩篇的緣故,增益了三十年苦讀的文氣上線。所以王道塔比霸道塔高處一丈,一丈十尺,一尺高度等於三年苦讀。

那麼眼前王道塔內一方池塘,應該就是秦楓如今可以使用的“文氣”了。

塔高四丈,塘深四尺,水有三尺。

至於這三尺文氣從何而來,答案不言而喻,正是秦楓在中土世界三年周遊天下,佈道四方所得。

以秦楓之前的經驗,三尺浩然氣是他在寫出大成詩篇之前的上限,也就是說,秦楓現在的浩然氣,如果全部耗盡,可以再支撐他完成一篇大成詩作。

只是文光能否達到三尺,就要看臨場創作時能否有靈感妙手偶得,既能夠符合大道,又能夠切題應景了。

“一篇大成詩作,應對尋常文會應該不難……”

秦楓在心內思量道:“只是對付上清學宮儒家志在將經世家趕出學宮的曲水流觴文會,夠嗎?”

第五百八十一節:先禮後兵,該用兵了!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節:看我來對付秦楓!第三百七十四節:算不算見家長啊?第一千七百八十節:你們實力也就一般!第五百一十七節:兵敗如山倒第二百七十八節:強者爲皇,弱者爲罪!第五百零九節:原來你是哈士奇啊!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節:聖裁武院到!第六百一十一節:秦楓這妖孽!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節:文會魁首!第七百四十六節:你,你沒死?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節:層層後手,誰爲黃雀!第五百三十五節:稷下學宮的野望!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節:下個是誰?第八百一十九節:誰是螳螂,誰又爲黃雀?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節:《秦楓傳》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節:有本事你進來!第兩千七百四十節:憶當年第一千零二十二節:躺在擔架上的廢狗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節:人設崩塌的詩才子!第一千八百六十節:浩然吼!第九百八十七節:就因爲我是一條狗?第兩千六百五十八節:我仙道聯盟,降了!第一千一百零六節:各方後手,戰局劣勢第二百六十節:您睡醒了嗎?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節:山河倒懸天地碎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節:我自往夢域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節:故園情深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節:誰說書生無用第一千五百九十節:你能奈我何!第一千五百零六節:誰死定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節:命不該絕第五百八十二節:兄弟,兄弟!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節:從太古活到今日的人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節:鴻蒙鼎玄黃氣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節:項籍算什麼東西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節:敢叫聖人低眉!第二十八節:一條經脈四虎之力第一百一十五節:現在該我了!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節:有賊心沒賊膽第四百六十九節:兵道小世界第兩千一百零二節:知己知彼,想輸都難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節:弱冠將軍李幼澤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節:雷劫還沒有結束!第五十四節:殺豬英雄譚大哥第九百一十七節:秦楓來攪動風雲!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節:散修古楓!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節:風家覆滅!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節:有些想你沏的茶了!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節:《鬼道論》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九百八十四節:九五至尊大陣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節:誰能說得過秦楓!第三十九節:天生大奸商第四百五十二節:我可是大學生啊!第九百零三節:真把自己當澠池盟主了!第六百六十三節:機關神威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節:錯失機緣不自知第兩千七百五十四節:一處相思兩處閒愁第兩千零七十一節:鬥劍守拙峰!第一百一十四節:這是什麼武脈!第一千二百九十節:裝逼失敗!第二百零五節:“火”字訣!第四百六十八節:這裡怎麼會有哈士奇!第兩千四百零九節:第七層,十籌!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節:唯死戰而已!第一千零四十九節:狼族來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節:秦楓的後手! “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節:有點欺負人啊!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節:層層後手,誰爲黃雀!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節:錯在我秦楓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節:聽說要去聯姻?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節:要人!第六百六十節:儒武皆無用的小世界第七百四十一節:以眼還眼,以血還血!第八百五十六節:從墊底到最強!第兩千兩百六十九節:是誰陰溝裡翻了船!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節:天鶴宗的下馬威!第兩千六百九十七節:全打輔助誰輸出?第三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節:秦宮夜議第兩千七百一十五節:蒼龍一閃二閃三閃!第九百七十三節:道門反了!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節:秦楓好卑鄙!第六百九十五節:籌備天道半聖試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節:室中室,密中秘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節:這哪門子的道理?第二百八十節:姓墨,名老子!第七百四十六節:你,你沒死?第三百八十九節:劇辛世家的異動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節:我的人,一個不許死!第七百四十四節:誰敢侵我大燕一寸領土!第七百二十三節:平安脫險!第一千二百零九節:你知他是誰嗎?第七百二十三節:平安脫險!第五百三十五節:稷下學宮的野望!第一百七十四節:看來有故事啊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節:衆帝之前,因果自結第二百三十節:說秦楓,秦楓到!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節:這天仙元神,大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