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求旨

bookmark

第280章 求旨

得了承恩公的話,王錦鵬自然要把這事告知宮裡的肅宗。肅宗聽了鄧如光的話,知道他讓太子祭奠太后生父是假,讓太子親近鄧家纔是真的。

肅宗正猶豫呢,畢竟鄧如光找的藉口十分體面,只說替太后盡孝。太后的生父德英公整壽,太后體弱多病又久居後宮,她的孫子去替太后祭奠,再合適不過了。

到底,該找個什麼藉口拒絕了此事呢?肅宗正琢磨着,鄧皇后卻來求見了。

他們夫妻,結婚的時候,正是肅宗當了太子開始有些悔意的時候。肅宗不滿鄧家的做法,鄧皇后卻也覺得,肅宗是過河拆橋,沒有仁君之範。

兩人彼此都生了芥蒂,可鄧皇后畢竟是被動的一方,生了太子之後,佔了中宮皇后的位置,只求兒子以後能繼承大統,對肅宗那些鶯鶯燕燕,也一概無視了。

素日裡,鄧皇后只在鄧太后宮裡朝夕陪伴,日夜盡孝,淡的就像不存在一樣。儘管鄧太后退居慈寧宮,把六宮的權力交給了鄧皇后。可是鄧皇后絲毫不取,就像一箇中轉站一樣運行,無論什麼,事無大小,全都問過鄧太后。就這一點,鄧太后對這個侄女,是十分滿意的。

可是,肅宗對這一點,卻越發惱火起來了。他本來就想奪了鄧太后的權力,讓母親頤養天年,別整天指手畫腳,想幹預他的朝政。

可偏偏這個皇后太過軟弱,手裡拿着權,卻一股腦兒地全往慈寧宮送。可是再一想,肅宗也明白過來了,在鄧皇后眼裡,唯一的靠山就是鄧太后,而不是他這個結髮夫君。

想明白這一點之後,肅宗心裡越發生氣。可鄧皇后做事也有依據,一個孝字,就能把責任推的一乾二淨,肅宗也奈何不了她。兩人之間,就越發淡漠了。

鄧皇后跟肅宗之間的關係雖然冷淡,卻事婆母至孝,對六宮妃嬪也一視同仁,沒有挑刺沒有打壓。在百官看來,這樣的皇后,倒是算得上母儀天下。

肅宗就算不滿,也沒有任何名頭,去動自己這個結髮妻子。更何況,太子今年已經二十歲了。到了弱冠之年,又在太子的位置上坐了這麼久,這樣的繼承人,已經根深枝茂了。爲了太子,肅宗自然也不會去動鄧皇后了。

所以,鄧皇后突然來找肅宗,肅宗倒是有些吃驚的,趕緊讓魏明把皇后請了進來。

鄧皇后一進書房,就給肅宗行了大禮,夫妻之間,生疏至此,倒也算得上一件可笑之事了。

行好禮,鄧皇后脫口而出就是一句,“皇上,別讓太子去給德英公祭奠。”

肅宗一愣,他雖然也不願意太子娶個鄧家的女兒,可鄧皇后這麼反對,他就得問個清楚了。

“德英公是朕的外公,雖然是外姓,太子去祭奠他,於情於理也說的過去啊。”肅宗開始了打哈哈。

鄧皇后聽了,突然落淚,跪在地上,猛地磕了三個頭,說道,“若是太子這次去了,母后的懿旨就能跟着下去了。”

鄧皇后說的懿旨,就是鄧太后給太子和鄧潔賜婚的懿旨。這道懿旨,很多年以前就在商量了,只因鄧皇后一直暗中阻攔,肅宗的態度不明,所以才一直拖延至今。

肅宗跟鄧太后周旋了這麼多年,對自己母親的短視和貪心,也是看得一清二楚了。他對鄧皇后雖然有所不滿,卻也知道,鄧皇后跟自己的母親不一樣,她只爲太子的利益着想,心思並不貪。

肅宗沉吟了一會兒,鄧皇后卻哭的滿臉是淚,“皇上,你我夫妻一場,只得這麼一個孩子。別的事情,臣妾也不強求,可太子的婚事上面,還請皇上慎重考慮。”

肅宗和鄧皇后的想法,其實是差不多的,他也不願意,鄧家再把手伸到自己周家裡面來。只是,鄧皇后多了一層爲太子謀利益的考慮。

“皇后,你先起來吧,”肅宗示意魏明扶起皇后,“這事朕自有決斷,你先回去,莫要走漏了風聲。”

“謝皇上,”鄧皇后對肅宗,一向沒什麼指望,也沒什麼期望,可這會兒,卻在丈夫身上,看見了希望,心裡倒是百感交集的很。

等魏明迴轉,肅宗突然又問,“十三那天寫信回來,說是何時能到京城?”

這十三,自然是肅宗的十三皇弟英王了。肅宗登基九年半,卻從來沒有封藩。活着的三個兄弟,福王管着宗人府的事,此後再沒希望離開京城了。

大楚和大梁都有慣例,留一個八面玲瓏的王爺,在京城負責宗人府的事情,免去就藩一事。

而福王在兄弟裡面,又是居長又是活絡。所以,這宗人府的位置,肅宗理所當然就留給了福王。福王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得在這宗人府的位置上面,一干就是七八年。

而那個又驕傲又臭屁的榮王呢,肅宗乾脆就擱置他不理睬了。榮王本就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模樣,肅宗只是擱置他,他就沒有別的法子了。

有些人就是如此,他覺得別人就該理所當然地來搭理他,可真等別人回過神來,不理他了,他又無可奈何,榮王就是這麼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爲此,榮太妃不知道哭了多少次,可肅宗理由十分正當啊,讓榮王親自來說,否則,他不說話,朕怎麼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榮太妃試過許多法子,攻擊肅宗的,挑唆皇室宗親的,最後無可奈何走鄧太后的路子的時候,已經走不通了。母子兩人,就這麼被肅宗留在了京城。

當然,百官裡面也有不長眼睛,偶爾問起三位王爺就藩之事。肅宗也理直氣壯地回答,十三年幼,總得等他行了加冠禮,否則,鄧太后跟方太妃都不放心啊。

你看看,這答的多兄友弟恭,還得等英王過了二十,纔去就藩。

按理說,藩王十七八歲就可以去就藩。只是自古有舊例,受寵的王爺,有些都是年紀一大把了,纔出京就藩的。

所以,肅宗的回答合情合理,至於榮王嘛,大家就琢磨着,他這個當兄長的,大概要等英王長大了,一起出京就藩吧。

(本章完)

第10章 負心第172章 沅芷第252章 分歧第927章 夫妻第723章 秦二第385章 蠢貨第395章 規矩第912章 稀客第450章 刁難第871章 夜話第603章 謎團第819章 混亂第1061章 冒險第537章 才俊第239章 大雪第1032章 傳話第261章 談話第384章 拱火第97章 端午第733章 施曠第1012章 芳心第158章 梨月第15章 衣裳第222章 記仇第413章 潘繡第249章 歸位第766章 施曠第703章第190章 沈家第960章 鬧事第1014章 落雪第106章 情敵第301章 撞見第470章 醒來第1003章 舊畫第923章 利誘第470章 醒來第793章 苦茶第970章 暖房第324章 舊恨第641章 姐妹第538章 芳菲第1033章 動靜第176章 疑心第866章 賞月第841章 長史第803章 盤算第434章 晚膳第924章 求救第423章 家人第532章 出宮第651章第573章 殺意第136章 蟄伏第524章 交手第172章 沅芷第246章 去留第86章 波瀾第351章 撕咬第20章 柳色第224章 客人第69章 簪子第326章 追查第652章 趕人第153章 偶遇第956章 昭陽第410章 紅梅第215章 師門第759章 道理第331章 無奈第1025章 可惜第761章 回府第246章 去留第275章 脫罪第385章 蠢貨第1052章 御醫第946章 栽贓第152章 前朝第827章 晚風第798章 祖母第804章 拜訪第89章 開解第190章 沈家第122章 被逐第74章 謊話第983章 失玉第148章 歷下第349章 探病第795章 隨行第604章 人言第460章 歸一第685章 貴妃第845章 過往第613章 母后第761章 回府第61章 書信第591章 身世第310章 沈周第793章 苦茶第424章 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