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潘繡

bookmark

第413章 潘繡

朱時雨無可奈何地出去應付蘇夫人了,徐婉如靠了臥榻,隨手抽了份邸報看着。

因爲朱自恆剛回京,這屋子裡的邸報,什麼時候的都有。徐婉如看的這一份,剛好是去年年底的。上面記着肅宗的起居言行,上諭朝旨,官員升遷,徐婉如看的無趣,剛想丟開,卻看見了一個熟人的名字,柳好問。

徐婉如趕緊又抓了幾分時日相近的邸報,果然,肅宗的局已經布好了。只等着時機一到,就要收網對付那些站在高位的勳貴權臣了。

這個柳好問,就是新上任的刑部侍郎,等肅宗清洗好朝廷,這個劊子手就要坐上刑部尚書的位置了。

跟柳好問同爲嘉和四傑的還有三人,一個就是徐婉如的舅舅,吏部侍郎朱自恆,一個就是戶部侍郎陳漁,另外一個就是工部侍郎胡清明。

除去被潘知遠這些道士霸着的禮部,還有被武將世家霸佔的兵部,其餘四部,肅宗的人馬都已經準備就緒,只等着前面的尚書告老還鄉,或者獲罪折在位子上,他們就能馬上接替上任了。

吏部和戶部首當其衝,六部中最關鍵的,就是這兩處。現在的吏部尚書是內閣大學士湯懷瑾,他年紀不小,卻戀着內閣的位置不放,眼下還沒致仕的打算。

可畢竟年紀大了,精力有限,所以湯懷瑾在吏部的事情,就管的比較鬆。因爲這一層關係,朱自恆在吏部做的也還自在。

戶部就完全不同了,戶部尚書是淑妃的父親安定侯沈允。沈允是冀魯武將世家出身,雖然家裡祖傳是管輜重軍需的,可畢竟是刀口上舔血過來的。

而今握着戶部,肅宗要是沒有合適的理由,只怕很難打發了沈允。而且,沈允在肅宗上位的過程中,居功至偉。而淑妃的五皇子比起太子,在很多方面都佔優勢。

就這麼些因素在,就決定了沈允不可能輕易下去。日後肅宗和沈允之間的明爭暗鬥,就由這個戶部侍郎陳漁來做。這陳漁原是江南一個錢糧小吏家的孩子,科舉一路順風地中了進士,打起算盤來,連沈允都要誇上幾句。

只是薑還是老的辣,最後陳漁仍舊輸在沈允手中。五皇子也因此,差點就能幹掉太子了,只可惜最後被英王截胡了。

工部侍郎胡清明倒是順利上位,可那也是肅宗最後幾年的事情了。而這四人,因爲鼎力支持肅宗新政,打擊舊日權貴,很被衆人記恨。

徐婉如以前就覺得,舅舅是得罪了太多人,才被人下黑手暗殺的。可究竟是誰,眼下她是毫無頭緒。

再想想,今年年初大雪,黃河眼看就要決堤,天災人禍,再加上朝廷動盪,到真是私底下養兵起事的好時機啊。

徐婉如歪在榻上,卻看見邸報裡面掉出來一封信。她舅舅素日謹慎,書房裡的東西有條不紊,更不可能亂了規矩,把書房的文書混到起居側廳的邸報裡來。

徐婉如覺得,應該不是什麼重要書信,就順手撿了起來,誰知,這信封裡面的信,就這麼直直地落了下去。這下子,徐婉如也不知道,該不該撿了。

猶豫了一會兒,徐婉如還是伸手去撿了書信。誰知,一拿到手裡,徐婉如就看見了上面的內容。大概,是朱自恆去調查了一個叫潘繡的人,出身以及父母的情況。

徐婉如無心細看,正打算放回去,卻突然想起自己昨日喊過的阿繡,阿繡兩字配上潘姓,怎麼念怎麼順口。

“潘繡,”徐婉如起了好奇心,展開書信,細細看去。徐婉如隱約覺得這個名字熟悉,等她細讀下去,才知道爲何朱自恆要去調查此人。

徐婉如的外祖母姚綺霖,以及姚小夏的父親姚霑,都是大梁朝宣府守備馮徵的孩子。只因外家斷了香火,才把他們過繼給了姚家。

這些事情,徐婉如很小的時候就聽母親說過。因爲姚小夏的關係,徐婉如對京城這支姚家的過往,也有所耳聞。

只是她從來就不知道,馮家竟然還收養了一個養子,叫做潘繡。不過也是,馮家的人早已經戰死,過繼出去的姚霑和姚綺霖又十分年幼,對於當年家中的情形,想來知道的不多。

這書信甚短,寥寥數行,只說潘繡原是山西潘家的長子,只因潘家捲入藩王叛亂,全家被押送進京,男子斬首,婦孺發賣。馮徵的妻子進京救了三歲的潘繡,帶回宣府,收爲養子。

只是九年之後,這潘繡突然不見了蹤跡,後來再沒人見過他了。事情倒是簡單,可徐婉如總覺得,這潘繡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馮家全都戰死了,也不見這個養子出來善後,可見是個薄情寡義的。

又或者,這少年出門的時候遇到了意外,畢竟,潘繡離開宣府的時候,也不過十二歲。說起來也奇怪,馮家怎麼會讓一個十二歲的少年就這麼出門了呢,不是故人之後嗎,怎麼也不照顧一些。

總之,這潘繡跟馮家有舊,卻消失的很是奇怪。徐婉如收起書信,也沒多想,就放回了邸報堆裡。

雖然朱自恆對徐婉如翻看他的東西,並不怎麼介意。徐婉如總覺得,有些做賊心虛的感覺,收了邸報,就到後園子裡曬曬春天的太陽。

朱時雨帶了蘇繼芳去書房,姚小夏就在花廳裡陪着蘇夫人說話,朱秋語喜愛熱鬧,自然也跟着姚小夏去花廳了。

徐婉如無所事事地半靠在走廊的躺椅上面,拿了把團扇半擋了臉,窩在太陽底下暖烘烘的。她在忠順府裡,總覺得手裡有忙不完的事,打不完的仗,可是一到舅舅家裡,她就躺在那裡動都不想動。

就算天塌下來,也有舅舅頂着,再不濟,還有朱時雨呢。徐婉如也沒發現,自己對少年的朱時雨,已經這般依賴了。只是話再說回來,前世若非朱時雨替她收拾了陳家,徐婉如很可能死不瞑目。

所以,即使現在的朱時雨只是個十四歲的少年,徐婉如對他的信賴,卻十分堅定。

(本章完)

第136章 蟄伏第210章 符文第189章 違和第176章 疑心第1060章 聽命第98章 說客第606章 失望第523章 舉薦第233章 塵網第958章 祭拜第37章 懲罰第462章 求證第559章 救美第412章 竹馬第581章 情敵第877章 蕭俊第750章 爭風第12章 賜婚第820章 郭氏第645章 喬遷第416章 生病第169章 師父第564章 重逢第109章 外家第657章 醉酒第927章 夫妻第202章 生辰第620章 打聽第1018章 池魚第48章 烤鴨第1041章 憑仗第24章 開脫第706章 和好第649章 炫耀第959章 託孤第829章 帝王第935章 楚白第355章 舊仇第405章 怒起第629章 得罪第272章 首輔第505章 出城第413章 潘繡第461章 夜色第35章 頭疼第315章 碼頭第835章 等待第415章 懷疑第610章 淪陷第427章 解圍第259章 地動第39章 衚衕第578章 後怕第315章 碼頭第900章 問答第368章 告狀第715章 出門第688章 打算第921章 開門第52章 口諭第740章 楚白第1029章 生母第681章 耳熟第1003章 舊畫第303章 隱忍第787章 報信第46章 正事第92章 熱鬧第742章 父親第349章 探病第412章 竹馬第300章 母親第801章 局勢第227章 姐弟第473章 伯母第858章 邀請第1027章 擔心第945章 消息第939章 衝突第848章 同情第612章 心累第206章 救贖第859章 秋意第328章 嬌娘第769章 熱鬧第82章 卦辭第408章 寄託第1035章 虎符第313章 爭吵第782章 幫忙第52章 口諭第434章 晚膳第55章 打聽第690章 舊恨第896章 閒話第782章 幫忙第284章 春寒第624章 緣分第956章 昭陽第388章 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