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勸說

bookmark

第929章 勸說

都說寺廟的知客僧能說會道,看菜下碟,英王心中不無戲謔地暗想,原來到了住持這個級別,竟是更甚一籌啊。

道虛沒有明說,只是呈上了一部地藏經,說是供在佛前將近兩百年的法寶。願以此法寶,替太后指引前路。

坐在他面前的道虛,是世人心中德高望重的遊玄法師,並不是英王認識的道虛和尚。他呈上來的經文,英王自然恭敬收下,這是洛陽白馬寺給肅宗的敬意。他一個沒有實權的王爺,當着衆人的耳目,當然要按着規矩行事了。

送好經文,道虛並沒有多坐,更沒有多說什麼無關的事情,就帶着衆人的虔誠敬意離開了。

送走了道虛,看着供在高處的地藏經,英王鬆了一口氣。

這些日子以來,他私底下的確做了不少。但是沒法明面上做事,很多方面就不容易展開。而今道虛從暗轉明,就在他管着的洛陽城,英王想到這一點,心中十分安定。

只是這個骨節眼上,讓他離開自己經營多年的洛陽,前往京城,再夾着尾巴裝模作樣地過日子,英王心中,已經有些不情願了。

京城有方太妃在,英王礙於這一層養育之恩,也不能丟下她,不進京城。更何況,而今肅宗安然無恙,萬事在握,他這個做弟弟的,自然要乖乖聽話。

所以,英王府的人,一早就準備好進京的行李車馬,只等着肅宗的諭旨一到,就速速趕去。

聖旨到的那一刻,已經是年關將近的深冬雪夜。洛陽的大雪紛紛揚揚,英王站了窗前,看着雪一撇一捺,就這麼的鋪天蓋地地下,心中頗有幾分悲涼。

顏元初和蔣宇成一早就趕回洛陽王府了,陪着英王領了旨意,送走了傳旨的內官,這會兒正忙着帶人準備啓程。英王這個正主兒,反倒得了片刻的空隙。

肅宗的幾個兄弟,死的死,廢的廢,就剩下了幾個完全無害的王爺。雖然無害,肅宗也不願意分封了他們去藩地。英王能來洛陽,很大程度,是借了監視洛陽王的理由。他在洛陽經營多年,一地霸主做的久了,再低頭俯首地進京,心中難免有些憋氣。

而且,現在經常局勢大變,鄧太后一死,鄧家算是徹底完了。英王深知自己兄長的習性,眼下多半是不會出手,只是日後呢。而且,肅宗做事並不願意髒了自己的手,這些個沒名沒譽的事情,多半要落到英王頭上。在京城耽擱個一年半載,也是極有可能的事情。

英王想到這點,就有些莫名的煩躁。道虛來的時候,礙於府中耳目,他什麼都沒來得及問。而今想起來,英王總覺得,自己彷徨不決,卻被事情和他人推着,一步步往既定的事情上走。心中的無力感,夾雜着煩躁不安,英王不禁拍了一下窗棱。

“王爺……”

身後有人喚了一聲,英王聽出是顏元初,就回頭看去。

“長史,”英王的聲音,多少泄露了一些他的心思。

“王爺,”顏元初看了一眼站在書房外面的蔣宇成,知道眼下不用忌憚隔牆有耳,“那事,我們雖然沒有打聽個十足十,可是也差不離了。”

“太后?”英王自然知道,顏元初說的那事,究竟是什麼事情。

本來,肅宗和鄧太后在宮中頻繁過招,這事英王一直清楚。爲了權勢,父子相殘,母子成仇的事情,別的地方可能不多,可是皇宮中,卻是個傳統。所以,鄧太后爲了後宮的權勢,頻繁跟肅宗過不去,英王並不奇怪。只是人家母子過招,他這個漁翁,總想獲利,所以關注他們的動態,也很正常。

自從昭陽公主對徐婉如下了手,肅宗跟鄧太后之間的矛盾,突然就無法調和了起來。宮中數得上號的內監宮人,也死了不少。一切的一切,都指向宮亂,甚至謀逆。

顏元初當時就留了心眼,讓人去查黃敏學的死。只是宮中知道舊事的人,本來就沒有幾個,剩下的,也被肅宗和鄧太后死死握在手中。英王這邊,雖然有所猜測,卻始終沒有證據。直到肅宗乾淨利落地處理了鄧太后,慈寧宮的人,才落到了顏元初的手中。

只是當年的真相,已經沒有人知道全貌了。英王不笨,顏元初更是聰明人裡面的聰明人,連線成珠,倒是真把當年的事情,給猜了出來。既然猜到了真相,英王這會兒,就更加不願意進京了。到時候,肅宗要維護孝子賢孫的形象,不對鄧家這個外家下手。可是他心中的恨意,卻需要別人替他出手。英王眼下,實在不願意久居京城了,更不願意,當人家的劊子手了。更何況,他知道的秘密越多,肅宗越不會放過他。

顏元初看了一眼英王的神態,知道他的心中,並不情願。只是眼下的京城,正是勢力分配的好時候,英王不想進京,也身不由己。

“王爺,北疆那邊,最近有些異動。”顏元初長話短說,“只怕謝家人的心思,已經有變。”

“他們的家人老小,不是都在京城嘛,”英王有些不以爲意,“那個謝三郎,不是還在京城備考嗎”。

“哼,”顏元初冷笑,“王爺知其一,不知其二。”

“哦,長史何出此言?”英王的心思,倒是一時半會兒,從京城和皇宮那一攤子煩心事上面挪開了。

“謝家的祖墳,”顏元初說道,“王爺知道是在哪裡的吧。”

如果說是其他京城權貴,英王不見得知道,可是這個鎮國公家的祖墳在哪裡,京城的人裡面,八成是聽說過的。

這事還得從前朝說起,那時候的謝家,還不是鎮國公府,是定北侯。當家做主的,也不是今日的鎮國公謝克定,反而是他的兄長謝克寬。謝克寬在北疆駐守,他的家人妻兒,自然應該住在京城。

可是有一天,謝家的人藉着出京祭祖,呼啦啦滿府的人走了一個精光,一夜間奔赴了北疆,自此投靠了當朝的太祖皇帝。

(本章完)

第585章 道虛第567章 閒話第229章 吳歡第140章 曇花第110章 八字第1057章 耽誤第18章 手掌第351章 撕咬第187章 馮徵第878章 過繼第133章 思量第151章 舊地第199章 錯誤第18章 手掌第11章 竹君第738章 巧合第966章 逼婚第791章 早膳第997章 姚宣第763章 偶遇第383章 挑唆第129章 搜查第1056章 被擒第412章 竹馬第312章 美人第610章 淪陷第324章 舊恨第20章 柳色第742章 父親第704章 打算第594章 真假第82章 卦辭第792章 小心第92章 熱鬧第466章 原委第725章 人手第258章 美名第179章 筵席第522章 吃醋第214章 偷閒第585章 道虛第887章 挑心第887章 挑心第233章 塵網第338章 公子第983章 失玉第1048章 質問第739章 人爲第548章 出發第1034章 傳話第768章 盯梢第1009章 字條第320章 落水第954章 添妝第869章 懷疑第262章 帝師第73章 冤枉第200章 阿文第211章 緋聞第427章 解圍第703章第192章 親家第410章 紅梅第464章 相逢第544章 護衛第412章 竹馬第758章 夫人第562章 生死第298章 門外第254章 歸去第114章 平衡第710章 女兒第212章 紅梅第128章 栽贓第134章 秋語第403章 相見第36章 嫡長第462章 求證第918章 浮生第188章 姚氏第467章 家人第951章 快意第706章 和好第239章 大雪第583章 陷阱第915章 愧疚第985章 舊事第183章 謝二第531章 姐妹第718章 玩笑第597章 出家第504章 驚訝第74章 謊話第797章 祝華第876章 無視第801章 局勢第34章 羅裙第1032章 傳話第607章 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