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享受其中
成了!
嘴角的笑容,上揚起來,肆意綻放,那種激昂與亢奮、那種熱情與昂揚,就這樣在胸腔裡膨脹起來。
熊熊燃燒!
金色陽光就如同火焰一般,漫天漫地地鋪陳開來,整個世界如此璀璨又如此明亮, 絢爛多姿地盛開。
高文一股腦地站起來,高高地跳躍起來,握緊拳頭,緊接着又原地輕輕跳躍兩下,目光灼灼地看向費德勒。
沒有慶祝,也沒有歡呼, 就只是沉浸在一種純粹的幸福和暢快之中, 井噴的腎上腺素在血液裡流淌。
他喜歡這樣的時刻。
更準確一點來說, 他享受這樣的時刻。
一種挑戰,一種極限,一種突破……那種博弈與對抗的滋味,着實太美妙。
在這裡,那些媒體的唧唧歪歪、那些記者的惡意揣測,全部都不再重要;甚至,就連勝負都不再重要。
不是說高文不在乎,而是高文更加享受和費德勒對決的過程,從迪拜到印第安維爾斯,這些變化這些成長這些對抗,這纔是競技體育最迷人的部分,真正沉浸其中的時候,那些噪音也就全部消失了。
後退, 轉身,高文將剛剛丟到旁邊的球拍重新撿起來——
在網球裡, 當球員摔倒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需要將球拍丟掉, 因爲球拍是硬物, 容易導致意外傷害。
丟掉球拍,這是一種自我保護。
第二件事則是順勢打滾完成緩衝,將衝擊力化解,避免硬接觸所帶來的潛在傷害,哪怕狼狽一點也無關緊要。
自我保護結束,低頭看看自己的膝蓋、手腕等等關節處,確定沒有問題之後,就朝着底線快速回去:
這一局,還沒有結束呢。
轟轟轟!
全場沸騰,幾乎所有觀衆全部忘乎所以地站立起來,鼓掌着、歡呼着、咆哮着、慶祝着、派對着。
說“幾乎”,那是因爲小部分觀衆依舊驚魂未定。
一些人,費德勒的鐵桿球迷,捂着腦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一分幾乎手拿把攥,居然丟了。
一些人,目不轉睛地注視着高文,擔心高文剛剛的摔倒可能受傷,但看到高文在原地跳躍了兩次,身輕如燕, 而後返回底線,準備下一分,
這才放鬆下來,然後他們也加入派對行列,紛紛歡呼起來。
不可思議!
此時,費德勒的球迷也好,高文的球迷也罷,“全球主場VS第二主場”的界限,正在變得越來越模糊——
因爲,唯一重要的就是精彩絕倫的對決,當比賽進入巔峰對抗的階段,其他事情就已經不再重要。
純粹享受比賽,這就已經足夠。
“30:40”。
破發點,再次出現,一旦高文能夠在這一局完成破發,那麼接下來,高文就即將迎來自己的發球勝賽局。
這一分的價值,很有可能就是一座冠軍獎盃,不是賽點卻堪比賽點。
歡呼聲,很快就平復下來,所有觀衆全部重新落座,然後屏住呼吸。
破發點,費德勒會如何處理呢?更重要的是,高文又會如何處理呢?
顯然,兩位球員都已經不止一次證明了自己在關鍵分上的表現——
兩週前的迪拜,費德勒正是憑藉着更加出色的關鍵分把握能力,兩個搶七擊敗高文;今天的印第安維爾斯也是如此,前兩盤的勝負也都是關鍵分的博弈。
現在,又又又一次來到緊要關頭了。
全場,萬籟俱靜,甚至就連呼吸聲都已經消失。
二區。
一發。
蹬地!揮拍!擊球!
內角!
時速200公里。
“啊!”
高文很狼狽,非常非常狼狽,從上一分到這一分,發球始終是費德勒掌握局勢的起點,準確來說,全場比賽都是如此。
這一分,高文的預判是正確的,在關鍵時刻,費德勒特別喜歡壓制高文的正手,因爲高文的正手不穩定。
上一分,減速。
這一分,提速。
變奏,依舊是費德勒最喜歡的變奏。
高文橫向移動的腳步還沒有來得及邁出去,發球就已經衝了過來,又快又重,標誌性的費德勒一發。
但是,經過三盤纏鬥,高文現在已經漸漸找到了一點點回發球的手感,不多,但一點點就足以嘗試。
他的雙臂完全舒展開來,儘管腳步沒有跟上,但依靠上身和手臂的延伸,依舊快速攔截回擋了一拍。
砰!
拋物線,非常糟糕,非常非常糟糕,又高又飄,而且沒有深度。
不過,高文着實不能要求更多了,因爲自己的回球順利進區了。
這也意味着,費德勒沒有能夠通過發球乾脆利落地結束這一分,回合球,就代表着機會。
費德勒,上網了。
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費德勒的腳步非常及時,看到高文回球的拋物線,第一時間就快速跟上進入底線。
高文的回球,因爲無法發力也無法控制,甚至就連收拍的動作都無法完成,呈現出一個開放式站位,所以只是阻擋了一拍而已,最後飛行回去的拋物線,也就是反斜線,朝着費德勒的反手位飛行過去。
落點,在發球區底線附近,基本相當於一個半場球。
所以,費德勒肯定不會錯過機會,主動也好、被動也罷,這都是費德勒上前壓迫的機會。
眼花繚亂的腳步跟進足夠及時,甚至依靠連續小碎步的移動,從反手轉移到正手——
側身正手進攻。
這也意味着,費德勒準備發力了。
那麼,直線?還是斜線?
以費德勒的能力,直線和斜線都沒有問題,他可以任意選擇。
高文快速判斷了一下自己的站位,完成接球之後,他的腳步就留在球場中央,保持輕盈,準備防守。
但整體而言,反手位是空檔,球場更加空曠;再加上自己接發球的移動慣性是正手,急停急轉防守反手位肯定更加困難。
也就是說,瞄準高文的反手進攻,應該是符合常理的選擇。
問題就在於,費德勒會選擇“常理”嗎?
亦或者說,打破常理?
一停!一跳!
高文朝着自己反手位晃動一下,但虛晃一槍,身體又回到原本的位置,繼續保持機動狀態。
然後——
直線!
就是這一點點欺騙與佈局的時間, 費德勒已經完成擊球,他選擇了直線,出人意料地打破慣性思維。
高文,逮了一個正着。
一個橫向大跨步。
正手,早早引拍。
但是!
又快又重!
儘管費德勒沒有能夠完全發力,但正手的犀利依舊通過球質展現出來,如同炮彈一般朝着高文衝撞過來。
其實,費德勒沒有完全把線路打開,回球落點落在高文右側半場的中間位置,但他保證了擊球質量。
高文一個跨步就能夠完成觸球,但回球的時候卻能夠感受到球拍傳遞過來的壓力。
抖抖抖!
抖抖抖!
甚至,還有強烈上旋,正在劇烈撞擊着拍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