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明確一點:
網球的比賽用球,真的有差異嗎?
答案,是肯定的。
不是“可能”,而是百分之百,差異是客觀存在的。
而且,暫且撇開批產次數不同所導致的細微差異不說,不同品牌的網球本身就是不同的,因爲不同場地都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用球,和所有職業競技體育一樣,級別越高就越專業,並且延伸到裝備上。
目前市面上,職業網球的賽事用球品牌非常繁多,史萊辛格()、威爾遜、鄧祿普(Dunlop)、百寶力()、海德(Head)、佩恩(Penn)、泰尼飛(Techifibre)等等等等。
其中,威爾遜和海德也是球拍的兩大頂級供應商。
整體而言,溫網一直使用史萊辛格,美網和澳網都是威爾遜,法網以前是鄧祿普、現在則演變爲百寶力。
ATP巡迴賽裡,印第安維爾斯、邁阿密、加拿大和辛辛那提都是佩恩,年中總決賽、巴黎、魔都則都是海德。
草地賽事,基本就是史萊辛格一家獨大;紅土賽事則主要是鄧祿普和百寶力兩分天下。
從這裡就能夠看出來,不同場地類型,對於網球的要求不同,自然而然,賽事用球也有細微的區別。
而且,同一個品牌往往也會根據不同場地製作不同網球,但技術工藝和產品質量的差距也是客觀存在的。
目前市面上的網球品牌,每個品牌底下都有不同系列,少則三個五個,多則十個二十個,不同系列的擊球感覺也都不同。
但是,職業網球賽事全部都是商業活動,“贊助”是核心關鍵詞,這也意味着,每一個網球供應商都在竭盡全力擴大自己的版圖,所以賽事更換比賽用球的事情時常會發生,而伴隨而來的連鎖反應也始終客觀存在。
就好像每次世界盃的時候,所有人都會討論,今年的用球“更輕”、“更重”、“更飄”、“更滑”、“不好控制”一樣,網球也是同樣的道理。
史萊辛格,被譽爲“貴族”。
這是最適合草地球場的用球,一直都是溫布爾登的官方用球;同時,這也是最好打、同時最昂貴的用球。
許多人都普遍認同,史萊辛格是最好打的網球,手感好、彈性佳、氣壓合適、羊毛含量好,彈性和轉速都好;但缺點是,不耐打,非常耗球,哪怕是業餘比賽,打完一場之後,基本就已經不能再繼續使用了——
更不要說職業比賽了。
“貴”,就一個字。
鄧祿普,其實和史萊辛格是一個廠家,做輪胎出身,所以網球內膽的製作工藝非常出色。
相較於史萊辛格來說,耐打是一個標誌性特點,但球氈質量一般,打着打着基本就擼禿了,看起來像是一個被拋棄的豬尿泡。
儘管特色不明顯,但在紅土賽場非常受歡迎。
海德和佩恩也是一個廠家——佩恩後來被海德收購了。
整體來說,兩種用球就是“藍領工人”一般,全方位的特點非常平均,沒有特別有點也沒有特別短板,而且物美價廉,對於普通網球愛好者來說非常合適,肯定是首選。
但對於稍稍進階的球員來說,就失去了魅力,因爲沒有特點,自然也就沒有亮點,甚至可以說是“平庸”。
值得一提的是,北美賽事基本都是使用佩恩,NCAA賽事基本也都是,這也是高文最熟悉的比賽用球。
百寶力,法網官方用球。
這也是一家做球拍起家的品牌,他們的網球,最大特點就是:耐打。
非常非常耐打。
所以,百寶力的網球,在新球的時候,非常硬,基本就相當於乒乓球,球氈也非常服帖非常緊實,自然而然,球速飛起,增加球員的控制難度。
對於新手來說,百寶力的網球非常不友好,基本無法控制,然後擊球全部荒腔走板;但對於職業球員來說則是另外一回事,因爲在紅土場地,多拍回合球特別多、地面摩擦力也特別大,這種用球的耐性就能夠發揚光大。
最後,威爾遜。
全球最大的球拍供應商,同時也是全球硬地賽事最普遍的用球,澳網和美網的共同供應商。
儘管兩項大滿貫賽事都使用相同的牌子,但正如高文剛剛所說,兩種網球之間存在着客觀的區別。
整體而言,美網用球更軟更鬆,而且更不耐打,一旦長回合多拍對決起來,打着打着,網球就容易飄;所以,對於借力打力的球員來說,往往更加不利,但相對而言,主動發力的力量型球員就能夠佔據一些優勢。
澳網用球更硬更緊,耐打性能更上一層樓,在硬地賽事裡的長回合對決裡,基本就相當於百寶力的水準,越打就越堅韌,而且內膽始終保持彈性,多拍拉鋸戰也能夠保證借力打力過程中的力量傳遞。
當然,這些區別非常非常細微,而且並不是絕對性的。
那麼,肯定有人就會說,只要實力足夠,絕對碾壓, 無論什麼用球都能夠勝利,這纔是真正的王道。
但競技體育卻是這樣的,越是頂尖對決,細節就越重要。
簡單舉例,德約科維奇,被譽爲“墨爾本公園之王”,截止到2022年,他在澳網九次奪冠,但在同樣都是硬地的美網,他的冠軍次數一直停留在三次,沒有能夠更進一步,僅僅只是比法網多一次而已。
另外,德爾波特羅,職業生涯表現最好的就是硬地,暴力正手被譽爲史上最佳正手,美網,一次奪冠、一次亞軍、一次四強、三次八強;但在澳網,只有兩次八強,甚至第四輪的表現都只有再加一次而已。
德約科維奇和德爾波特羅,這兩位球員的直接對比,就非常明顯。
由此,就能夠看出,澳網和美網,雖然都是硬地,但適合的球員類型與風格,卻還是有着些許區別。
從紐約來到墨爾本,需要適應的,不僅僅是氣候和環境而已,整個賽事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微妙的變化。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在科學研究裡是如此,在競技體育裡也同樣如此。
剛剛,高文就注意到了張帥的擊球,盲目發力,試圖形成對抗和壓制,但缺少控制,整個球感和手感都還是欠缺一些,所以擊球頻頻出界——
不是下網,全部都清一色出界。
這也意味着,球感不對勁,弧線控制沒有問題、但力量和旋轉控制都不對。
所以,高文才暫停了練習,點出了這件事。
但認真想想,張帥也已經在巡迴賽裡打滾如此之久,這也不是她首次參加澳網了,難道她比高文還不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