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孤不殺伯符,伯符卻因孤而死

第217章 孤不殺伯符,伯符卻因孤而死

雁過留聲,可人過,卻未必留名。

就算將這名字僥倖留下了,可史書上的寥寥幾筆,哪裡能寫得盡一些“英雄人物”絢爛的一生!

後世提起三國,往往想到的是魏、蜀!

這是因爲《三國志》是以魏爲本,《三國演義》是以蜀漢爲主角。

似乎…吳國,像是一個小透明一樣。

事實上,蜀亡於魏,魏又被晉所篡,明明吳國纔是三國中活到最後的那個。

可又有幾人在意呢?

《三國志》大抵是可信的。

這是因爲《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是個靠譜的人。

且,他本是三國時期的蜀人,後來去了晉國,許多事情都是親身經歷的。

不過,在涉及到“吳”國的歷史,陳壽並沒有切身經歷,他大多采用的是吳國官方編纂的《吳書》的觀點。

而《吳書》的作者是孫權手下的重臣——韋昭!

那麼?韋昭,或者說《吳書》又代表的是誰的立場?

一些有損於“孫權大帝”的歷史真相;

一些鬼蜮伎倆,陰謀算計;

他敢寫麼?

《吳書》中敢留下來麼?

這也是爲何,在孫策遇刺這件事兒上,《三國志》、《後漢書》、《江表傳》、《資治通鑑》有許多種不同的說法。

簡單點說,就是吳郡太守許貢被孫策殺了,然後許貢的門人要報仇。

《江表傳》與《資治通鑑》中記載,是孫策帶着侍衛出門,因爲馬快,落了單,突然遇到了許貢的三個門客,殺了孫策。

其實…這中間疑點衆多。

首先是許貢已經死三年了;

其次孫策是因爲等糧草,所以才突然停下來,去狩獵的,這是突然事件,且許貢的三個門客根本就不知道孫策會落單,沒理由提前埋伏。

這中間要說沒有內鬼?

怎麼可能?

而在《三國志》中,講述是許貢的兒子參與了刺殺,是早有預謀的,不止是三個門客。

《後漢書》中更是明確寫出,是其小兒子制定的計劃…

那麼問題又來了?

其小兒子哪來這麼大的本事?連孫策等糧草,閒得蛋疼去狩獵,都能算準?

孫策身邊——有壞人哪!

如果再考慮到孫權繼位之初的處境…

後人的影響,好像是孫策留下——“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然後兄友弟恭,江東上下精誠團結,鐵板一塊兒!

可實際上,截然相反。

張昭更讓孫策的三弟孫翊繼位,因爲孫翊與孫策的性格一模一樣。

周瑜在外面,還沒趕回來呢。

那時候的孫權可謂是地獄開局。

手中沒兵,沒糧,他打算靠親戚,結果親族孫暠第一個造反;

造反的原因是啥?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孫權想倚靠六郡太守,結果,廬江太守李術造反?原因是啥…咱也不敢問。

孫權的舅舅吳景有權有勢,駐軍丹陽,孫權想靠他…

但這位舅舅服孫策,卻不服孫權,孫策剛一死就擁兵自重。

唯獨,孫權的表哥徐琨,在這個時候伸出援手。

而這個“援手”還有個大前提,是孫權娶了表哥徐琨的女兒爲妻。

也就是孫權娶了自己的侄女兒,以此換得徐琨在政治上的同盟,。

從此…

徐琨那表哥的身份直接升級爲岳父。

從這時候起,孫權也纔有了制衡的砝碼。

那麼…爲何繼位之初,這麼多人叛亂?這麼多人不服?

有沒有,孫權得位不正?

有沒有孫策的死與他有所牽連?

這…別說東吳的史官不敢寫了?

她怕是問都不敢問!

只不過,從那時候起…

在孫權繼位的十年裡,東吳沒了十個“將軍”,卻是不爭的事實。

先是孫權21歲那年,他的表哥兼岳父的徐琨沒了。

徐琨手中的丹陽兵自然落到了好表弟,兼好女婿的孫權手裡。

還是這一樣,擁兵自重的舅舅吳景也沒了…

兵又落到了孫權的手中。

22歲那年,孫權那愚蠢的弟弟“孫翊”也沒了。

你們不是有人想扶持他爲主公麼?

沒了,看你們還怎麼扶持?

24歲那年,東吳的國中之國,統御整個揚州南部的太史慈也沒了,揚州南部被孫權收入手中,分發給江東氏族,以此推恩!

之後赤壁之戰,消停了幾年,終於在孫權28歲時,大堂哥孫賁也死了,孫權順理成章的收攏了他的兵馬。

周瑜也死了,孫權通過一系列方法,將這些兵馬轉交給了新晉的大都督魯肅。

然後就是程普,莫名其妙被安排養老,失了兵權。

二堂哥孫輔和曹操私通的書信也被孫權搜到…被囚禁終身。

自此,十年…孫權手下沒了八個“將軍”,其中不乏周瑜、徐琨這樣的心腹重臣。

同樣是這十年,孫權對所謂的“自己人”如此痛下殺手!

這又是爲了什麼?

只是爲了制衡麼?

還是在制衡的背後…他要掩埋某個真相?

如果再考慮到他稱帝之後,只給兄長孫策封了個“長沙桓王”,孫策兒子孫紹雖然被封了個“侯”,卻與他的母親大喬永遠的消失在了東吳的歷史中。

彷彿…就沒有存在過一般。

孫權的孫子孫皓更是毫不留情的將孫策的孫子孫奉殺害,徹底的絕了孫策一脈!

這中間又豈會沒有陰謀?

沒有手足相殘?

或許…

這位“孫權大帝”的殺伐,他的一切制衡,他這十幾年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爲了掩蓋這一個真相吧?

一個突然間又被呂蒙給提起,極有可能又從交州散播開來的真相!

冰涼的夜色,掩蓋不住傷心的過往;

皎潔的明月,拼湊不出思念人的景象。

蕭索的冬風,亦吹不走孫權心頭的傷痛。

此刻的他跪坐於那中軍大帳的竹蓆上,他眼眶中已經凝結出晶瑩淚珠。

他不經意的瞟到了那沙盤中合肥城的位置。

他深深的嘆出口氣,用極致沉重的聲音感慨道。

“大哥,若是你…當能攻下這合肥吧?”

言及此處,孫權那碧綠色的眼角,幾許淚滴流淌…漸漸地,這淚水宛若斷了線的珠鏈,“啪嗒”、“啪嗒”的往下流…將這個竹蓆浸溼、浸透!

呼…

呼…

愈發粗重的呼氣下,孫權雙拳握緊,他重重的砸在桌案上。

伴隨着“砰”的一聲…

他的心頭無限哀鳴。

——『大哥,伱莫要怪孤,孤當初也是…也是被他們利用、矇蔽了啊!他們告訴孤,他們只是想約大哥你談一談,孤這才告訴他們…大哥你的動向!』

——『孤…孤也不知道,他們要害你,大哥…孤…孤…孤這些年揹負的,過的何曾輕鬆過呢?』

一句話戛然而止…

孫權再也控制不住他的情緒,一時間,淚水洶涌的流出,宛若崩潰了的小河,宛若斷了線的珠鏈。

在江東,在東吳。

孫策從來都是個英雄,是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真英雄。

但…

若有一日,讓他在家與國之間做選擇,他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家,選擇他的家人!

正所謂他臨終前對弟弟的耳語:

——這江山你若要,我便讓給你!

可孫權卻是個“陰謀家”,是個總是在“算計別人”的男人…

同樣的情景放在他的手裡,他會說:

——孤給你的纔是你的。

——孤不給,你不能搶!

至於…孫策的遇刺,是個意外…或者說是個局,連孫權也算進去的局!

雖是被人利用了!

可孫權…又能向誰訴說?向誰解釋呢?

——誰又會相信,十五年前,他真的只是想調解大哥與東吳世家的仇恨!

——他從未想過要害大哥呀!

正所謂,孤不殺,伯符卻因孤而死!

長沙郡,驛館門前,圍滿了人。

大多是送上禮品,呈上拜帖,欲登門拜見關麟的官員。

不時有人竊竊私語。

“你說,四公子成爲江夏郡守,咱們送菊花,是不是有些太素了呀?”

“呵呵,你還沒聽說吧,咱們建長沙新城的錢都是關四公子出的?他會缺錢?”

“是啊…這份禮可不好送,送少了,好像咱們看不起這位‘小太歲’,送多了?咱們有嗎?”

一句句的話傳出。

緊鄰着這些官員的馬車內,韓玄聽的一清二楚。

說起來,這馬車內不止他一個,除了他之外,還有一名官員名喚鞏志,如今被任命爲長沙郡督郵。

要知道,這鞏志此前乃是武陵太守金旋的手下,後來劉備派張飛打武陵時,鞏志勸金旋投降,金旋不肯接受,後敗給張飛,被鞏志一箭給射殺了。

之後鞏志便帶百姓一起歸降了劉備,算是立下一功,被劉備任命爲武陵太守。

當然,這種特殊時期的“太守”任命,懂的都懂。

拉攏人心嘛。

就跟韓玄投降後,劉備任命他爲長沙太守一樣。

這種太守他們坐着都直覺得如坐鍼氈,於是紛紛藉故辭去了太守之位,如今兩人均在長沙做官。

至於…

那所謂金子雕築的“皇菊”,正是鞏志拿給韓玄的,目的是讓他引薦…看看能不能見到關四公子一面。

當然,這金菊也不是鞏志的…

他雖短暫的做過太守,卻也沒有這麼富庶!

是有人有要事要求關麟,拿這“金菊”拜託到鞏志的身上了,鞏志又拜託到“老油條”韓玄的身上。

這一層一層又一層,一朵大金菊,中間已經夾着三層了。

其實除了這一朵大金菊,還有一大堆小金桔…桔子的桔,用金子雕築的桔子。

這也是讓鞏志坐立不安的原因。

“韓老啊…我覺得,要不還是把那那些小金桔也獻上去吧!”鞏志腦門都在流汗,“這受人之託,終人之事…萬一…四公子要還不見,那…那可怎麼與那些交州人交代啊?”

“怕什麼?”韓玄一副老油條的樣子,“你做了這麼多年的從事,還沒有搞懂這爲官之道嘛!你得懂得這個關係啊…你放寬心,交州那邊的士家既爲了見四公子能拿出這麼一盆金菊,相當於十萬斛糧食,那他們求四公子的事兒必定大着呢!”

“後面的錢自是源源不斷,呵呵,這些日子,你還沒看懂麼?咱們這位關四公子是絕頂聰明之人,是機敏聰慧之人,在這一層之下,他豈會看不到這巨大的商機?又豈會不見你、我?這點上看,咱們送一盆金菊,或者再多送一筐金桔子,意義都是一樣的。”

韓玄語重心長的教授着眼前的後輩爲官之道。“剩下的金桔,你自己留三成,餘下的都交給我,交州要見關四公子這事兒…你放心,我來辦!”

韓玄這雲淡風輕的語氣…惹得鞏志毛骨悚然。

他連忙道:“這位關四公子看起來可不好惹,我…我…我的那份兒就算了。”

“鞏志啊,你這輩子不想一直當六百石俸祿的督郵吧?”韓玄繼續說:“你要學會有大局觀,這位關四公子的關係就擺在那兒,你要抓緊加入到這個關係裡來!如今,他是江夏太守,若是你有朝一日能去江夏,那從督郵到曹掾,從曹掾到郡丞,還不是這位關四公子一句話的事兒!這就像是一張網,會吐絲的就在這網上,不會吐絲的‘吧唧’它掉下去了。”

講到這兒,韓玄愈發的語重心長。

“一個人拿了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你做了多少事兒,做成了多少事兒?官場上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如今的‘六路’與‘八方’就是在這位關四公子身上,只管拉車不看道,那是很危險的!況且…現在這時候,明眼人誰看不出來,誰若是能替關四公子拉車,那就是前途無量啊!”

“無論是否能加入這層關四公子的關係,這些金子,該你拿的,一個子兒都不能少!你不拿,我怎麼拿?我不拿,關四公子怎麼拿?你、我都不拿,關四公子手中沒握着咱倆的把柄?他敢讓咱們拉車麼?他能信得過咱們麼?”

一番話…醍醐灌頂。

隨着關麟一躍成爲江夏太守,關家四公子這個身份也變得水漲船高。

要知道,無論是太守,還是關家公子,如此兩個身份單拎出來都沒有什麼,可合在一起,那就是四個字——前途無量!

那就是兩個字——炸裂!

便是爲此,整個長沙郡的官吏,一個個都望眼欲穿了。

誰不想加入關麟的麾下,搭上這一股順風車呢?

這也是,無數官員守在這裡的原因。

大家夥兒各顯神通,一朵朵菊花爭奇鬥豔,就看這個幸運兒是誰了?

“只是…”鞏志凝着眉,他擡頭看看天,“這都快要黃昏了,怎麼關四公子還不開門哪!我就擔心弄巧成拙…別讓關四公子對咱們有成見了纔是,那纔是花大價錢,辦了錯事兒。”

“呵呵…”韓玄笑了,“這麼多菊花,難免迷了眼睛…多看看,多品品,也是有的,再等等,再等等。”

就在這時。

隨着“嘎吱”的一聲,驛館的大門敞開,麋路走了出來。

無數官員連忙圍了上來,望眼欲穿的望着麋路…

連帶着,不斷有人問:“我們送的禮物,四公子可看到了?”

“我那拜帖…四公子看到了麼?”

麋路對這些官員置若罔聞,他只是扯開嗓子大喊道:

“韓玄先生何在?我家公子有請!”

此言一出…

無數官員的目光齊刷刷的望向韓玄那奢華的馬車處。

馬車內的鞏志都驚了…

韓玄笑着低聲道:“看看,同樣是菊花,金的跟普通的能一樣麼?”

說到這兒,他拍了拍鞏志的肩膀,“走了,去拜見下這位關四公子。”

鞏志連忙跟上。

“吾乃韓玄…”韓玄向麋路自報家門,不忘指着鞏志道:“我倆是一起來的。”

“我家公子有請——”

得知來人的身份,麋路的語氣頓時變得客氣了不少。

公子的客人,他一向尊重!

——“你怎麼來了?”

交州蒼梧郡,陸遜看到眼前的女人。

他的一雙眼睛剎那間瞪得渾圓碩大,先是驚詫,後是驚慌,再然後,雙腿一個踉蹌,若非眼前的女人拉住,險些跌倒在地上。

陸遜素來是個穩重的人。

這次,之所以會如此失態,是因爲眼前的女人正是他的夫人——孫茹!

“妾並未被軟禁,也未被關押,腳長在我腿上,我怎生就不能來了?”

孫茹反問道。

“糟了,糟了…”陸遜雙手捂住額頭…他凝着眉,“我如今帶陸家軍出征在外,連戰連捷…一個南海,一個蒼梧盡數歸陸家所有,我之所以駐軍不前,就是擔心吳侯猜忌,我陸家會藉此做大…而之所以吳侯放心,是因爲你還在東吳…可如今你來了,這讓吳侯如何放心?如何讓他不去猜忌?”

“我就不是人質,我管他呢…”對待這位族兄,孫茹展現出了她冷冽的一面,“我是他大兄之女?是他侄女兒?他還敢殺我不成?”

“他這些年殺的族人還少麼?”陸遜無奈的搖頭,“單單你們孫氏的族人,死在他手上的一隻手都數不過來,在這東吳…只要讓他動了殺機,那…那我們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陸遜是能看透真相的那個。

這些年,東吳的血洗,包括徐琨,包括吳景,包括太史慈,包括周瑜…這些,都是他親身經歷的,也可以說他是其中的受益者。

可…

那是因爲他極度小心…

時時刻刻去揣摩這位東吳國主的心思。

可現在…

一切功虧一簣了。

其實,陸遜尚不知道,還有“呂城”的事兒。

可,哪怕只是孫茹出現在交州,已經足夠敏感。

這種情形下,孫權若對他們陸家沒有絲毫猜忌,那就不是這位十年誅十將,“不漏聲色”制衡江東的國主了!

“呼——”

“呼——”

陸遜重重的喘着大氣。

如果說孫策的狠,是狠在霸道威猛,是狠在他江東小霸王的威懾,是狠在敵人身上。

那麼…

孫權的狠,就是那種和風細雨、不漏聲色的狠。

他可以做到下午下棋時還稱你一聲“岳父”,開着‘表哥變岳父’的玩笑,可晚上…就用一杯毒酒奪了你的性命,也奪了你的兵權!

哪怕,你的女兒還睡在他的懷中!

或許這位臨死前…都不知道,是誰害死的他!

這些事兒,陸遜的親身經歷過的,可謂是——觸目驚心!

似乎是感覺到陸遜真的生氣了。

孫茹伸出手拽着他的胳膊。“伯言,別生氣了…我來也是聽聞交州蒼梧,早就傳聞有一樁事兒,正好你打下來了,我特地…來聽一聽,查一查!”

“何事?”陸遜的口吻依舊沉重。

“夫君還記得十年前的‘鴻雁’麼?就是那個調查家父死因的‘鴻雁’…”

不等孫茹把話講完,陸遜一把捂住了她的嘴。

“你瘋了嗎?”

這句話脫口而出…

幾乎與此同時,陸遜的雙手,陸遜的聲音都在顫抖。

——“夫人,你…你這是要讓陸家毀於一旦哪!”

(本章完)

第439章 英雄記:從雍涼庶子,到神威漢將軍第525章 麒麟兒又教出一個麒麟兒!第595章 贏了一起狂,輸了一起扛!第26章 殺傲氣,滅氣焰第378章 又一個太史慈!又一個周公瑾!第669章 神器出山,堅不可摧,金石可鏤第750章 關家逆子大結局(十三)第602章 自古驕兵多致敗,從來輕敵少成功第466章 暴風雨來臨前,最後的寧靜第525章 麒麟兒又教出一個麒麟兒!第258章 鴻雁當頭,仁者不阻歸家之禽第47章 是他,是他,就是他!第335章 弟兄們,聽我號令,拉滿弦第348章 從今往後,關某再不是孤軍奮戰第12章 三人成虎,人所共知第210章 美人計,這份秀色可餐的危險第36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600章 此驚怖之語,天雷滾滾第702章 動了,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第672章 鬥戰神大鬧定軍山第651章 張郃的世界,陷入了徹底的黑暗第120章 一眸火眼照人寒第333章 死關羽,豈能嚇退活天人將軍?第386章 錘子而言,它的眼中只有釘子!第215章 你們就拿這個考驗幹部?第61章 吾,張文遠,歸也!第266章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第428章 無情無義?不,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第112章 魏巍虎豹騎,魂歸落日谷第308章 足下不死,孤不得安第147章 若他在,蜀漢的故事將改寫第721章 這輩子沒打過,如此富裕的仗第2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第410章 他射了第720章 勢要接住,這潑天的勝利啊第427章 這世上,有人理解西涼的馬兒麼?第675章 天譴已至,壓力給到曹操這邊第221章 關麟:這一杯我幹了,你們隨意第288章 魏公已經春秋六十歲了第151章 錢 權 女人,一時間風中凌亂第633章 糟糕的局勢,你真的很糟糕第312章 三雄戰關公,關某在此,爾等受死第35章 是他救了荊南,救了荊州第539章 盡人事,聽天命吧!第36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284章 獅子大開口,這是將孫權往死裡整!第577章 論安心立命,論佛釋道第361章 赴湯蹈火,請鞭撻我們吧,三將軍第660章 魏王虎目如刀,刀刀奪人魄第708章 空間狹窄,現在攻守易型也第698章 今朝座上客,它年階下囚第573章 陷嗣?不祥徵兆!陷嗣第324章 有的人活着,可他已經死了!第503章 誰會拒絕自己年輕時的模樣!第516章 子龍也不想,一直做雜號將軍吧?第247章 滿招損謙受益?不,是從陸者死!第262章 奪妻之恨,誓奪吾妻!弒誅曹賊第646章 不成功就成仁,畢其功於一役第461章 前奏:逼上梁山,甘寧誤入白虎堂!第369章 塵埃落定,開卷下的蜀軍戰績第70章 四公子是洞若觀火第231章 勸降劉曄之策,在此'進淄趕烤'之中第251章 你知道什麼是‘熬鷹’麼?第85章 蕩平江東,以血吾心頭之恨第338章 毒箭一支之仇怨,龐德四子來償還!第614章 好一個血腥殺戮的疆場第274章 你相信光麼?無影無蹤,殺敵無形!第601章 拼一次,榮你們家族的三代!第507章 此火可助我軍全勝,至敵死不瞑目!第321章 既是兄弟,那我爹,也是你倆的爹第395章 你 我兩不相欠了!第110章 荊州如棋,關四公子執棋爾第362章 哪個將軍,經不起這樣的考驗?第356章 洛陽城,鐵打的李藐,流水的公子第588章 你與那紙上談兵的趙括,有何不同?第650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237章 他從來在乎的,只有嫂嫂啊!第732章 張遼落幕,但英雄不死,更不會凋零第657章 彼時彼刻,不恰如此時此刻麼?第20章 荊州九牧王第211章 瞬間入戲——莫使金樽空對月!第350章 司馬懿:我若不爲他做事,會死!第285章 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第598章 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第296章 甕中捉鱉?原來鱉是他自己!第361章 赴湯蹈火,請鞭撻我們吧,三將軍第566章 黑暗的世道,何時才能幽而復明?第218章 江東密史,鴻雁南飛,雁過留痕第9章 虎嘯逍遙震千里第436章 世人齊誇信布勇,壯我神威錦馬超!第734章 父王被擒,是不幸,也是機會第326章 傅士仁公安雄起,龐令明無知無畏第369章 塵埃落定,開卷下的蜀軍戰績第587章 你們求生的意志有多強烈?第11章 慈母手中劍,遊子身上劈第116章 曹子孝,我恨你,我要殺了你第505章 魏吳水戰,那不過是演戲罷了第120章 一眸火眼照人寒第376章 此前的關家軍是敗了,不是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