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父親,難道就不想更進一步麼?

不愧是雲旗公子啊!

頂撞關公,讓關公下罪己書還不夠,連劉皇叔,他都敢揚言“眼瞎”。

委實是百聞不如一見,名不虛傳哪!

傅士仁眼睛都直了。

不過,對於他而言,他內心中就吶喊出一句。

——『雲旗啊,你說的漂亮啊!他劉玄德可不就是眼瞎麼?否則,豈會讓跟了他三十年的老兄弟,心寒!』

——『雲旗啊,你說的太對了,太特喵的漂亮了!』

從傅士仁臉上的動容。

關麟能察覺到什麼。

當然…

對於關麟而言,他太懂傅士仁了。

這就像是後世中,一個人,他跟着公司一步步的成長,歷盡千辛萬苦,身邊的人走了一波又一波,幾次公司差點就毀於一旦,唯獨你堅持下來了。

突然到最後…又有兩撥人入股,公司也逐漸壯大了…

所有人都很高興,除了你!

因爲你突然不受重用了,你被踢出核心決策圈子了。

曾經山盟海誓中,給你的那“宗室”頭銜,此刻竟淪爲一張張廢紙了。

你心態崩了呀!

而對於傅士仁,就是如此。

老生常談的話題,在關麟的經驗世界裡,老爹關羽之所以會敗走麥城,有很大程度是皇叔的“制衡”徹底崩盤的緣故。

且不說小透明的益州派、投降派,單單元老派、荊州派與東州派,劉備就徹底的玩不轉了。

而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

一個集團內部的元老級人物,或許幫不到集團,但若是使壞,讓集團崩盤,他能有一千種、一萬種方法。

大伯劉備與老爹關羽就是在這個“關係”上面吃了大虧!

不誇張的講,劉備但凡有孫權制衡本事的三成,有孫權狠辣的三成,這個問題就不會存在,可沒辦法,誰讓他是劉備呢?

那麼,按照關麟的思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不是把這些“元老級”人物徹底罷黜、廢棄,而是讓他們煥發出新的生機、勃勃生機。

讓他們自己個兒站起來,老樹發新芽,讓劉備側目,也讓劉備再度側目…委以重任。

心念於此,關麟繼續加重語氣:“傅將軍,我再說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我大伯、我爹或許眼瞎,看不到你的才能,但你不能自暴自棄啊!大伯讓你守公安郡,沒有啥立功的機會,那麼咱就啥也不做了麼?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咱也得上啊…無法上陣殺敵,那麼咱們就用另外一種方法攻城陷地!”

關麟的話愈發的一絲不苟,愈發的語重心長,“你受的委屈,我大伯看不到,我爹看不到,可我最清楚了,可自怨自艾沒有什麼卵用,咱得支棱起來了,咱得用咱們自己的方式讓他們看看,誰纔是棟樑?”

“等到未來,等到有朝一日,咱們的貿易戰、商業戰大獲全勝,咱們兵不血刃的讓那曹魏丟盔棄甲,狼狽不堪的時候,論功行賞時。你去想想那時候的畫面,當你走向我大伯、我爹身前,你昂首闊步、趾高氣昂,而你在對着那些荊州人、東州人時,你一覽衆山小的告訴他們,‘我不是針對某個人,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如此豪情,如此氣魄,這纔是我輩英豪應該做的!應該證明的啊!”

一時間,關麟爲傅士仁描繪出了一個宏偉的藍圖。

也可以說是一張大餅。

可偏偏,這張大餅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說到傅士仁心坎裡去了。

活到這個年歲,追隨了劉備這麼多年,忠誠與信仰自是沒什麼說的。

傅士仁就是想爭這一口氣,就是想讓劉備意識到,他這些年是多麼的眼瞎?

讓劉備意識到,不是趙雲,不是黃忠,不是馬超,他傅士仁纔是劉備的第四個兄弟啊!

終於…

“砰”…的一聲。

短暫的沉默後,傅士仁拍案而起,他像是內心中受到了某種感召。“雲旗若是那齊小白,那本將軍就要學管仲,老子要打商業戰、貿易戰,老子要賺他曹操的錢,拿他曹操的錢買他曹操的糧,買他曹操的鐵,然後奪他曹操的地,老子拿錢砸死他曹魏!”

隨着傅士仁的表態。

關麟眼眸微眯,心頭暗道:

——『成了!』

“那…”關麟正想開口。

傅士仁已經搶先道:“雲旗放心,北方的商賈我認得的多了去了,只要有錢,我有一百種辦法能搞到北方的糧、草,就是馬匹也不在話下。至於這生意,雲旗公子放心,既能一本萬利,又能立下功勳,還能讓我傅士仁支棱起來,揚眉吐氣,這世間,哪裡還能找到這麼好的生意?幹了,幹了!”

說着話,傅士仁提及酒樽,“子方、雲旗,來…這一樽我傅士仁敬你們,從今往後,咱們三個就是一條船上的親兄弟了!”

呃…傅士仁是情緒到了,說話已經不顧及那麼多了。

關麟卻是微微一怔。

他心裡嘀咕着——『咋又多了一個親兄弟?你若是我親兄弟,那輩分兒就亂成馬了!』

倒是糜芳,聽着傅士仁的話,他一點兒也不介意,還推波助瀾呢。

“哈哈哈,是啊…可不就是親兄弟嘛!”

“來,幹了這一樽,這一樽過後,還有三樽!”

高興…

今兒個,無論是關麟,還是糜芳、傅士仁都十分的高興!

特別是傅士仁,因爲這一張“大餅”,他一改往昔的抱怨、沮喪、自暴自棄,突然就像是找到了前進的希望。

一時間,他的血液再度激盪,宛若流淌起了一如這三十年般,毅然決然、堅持到底的那份嵌入骨髓的“不拋棄”與“不放棄”。

——他的熱血在燃燒,他的心情也變得炙熱與沸騰!

樊城,曹丕那激昂的聲音從書房內傳出,驚醒了幾隻本已經睡下的雀。

“……賊勢便是再兇猛,可襄樊之憂,淮南之患,南陽之脅,不過是芥蘚之疾,真正威脅曹魏的乃是內部,乃是中原與北境那些氏族與孫劉賊子相勾結。倘若勾結,內憂外患,如此將動搖曹魏根基,此方爲父親的心腹大患!”

“便是爲此,孩兒呈上此《九品官人法》,以此法替代察舉制!父親曾屢次教導,國之根本在於用人,爲何漢室選舉如此混亂?爲何選人一定要等民間風評或是名士推舉?爲何父親不能制定出一套嚴格篩選考覈人才的法規?讓有才者進,讓無才者退,將人才考評分爲九等!”

聽到這兒,曹植心頭悸動連連。

——『原來這纔是二哥深夜求見父親的目的啊!』

曹丕亢奮的還要說下去,曹操忽然驚呼“等等”。

曹丕嚇了一跳,看着曹操那複雜的表情。

曹操也是第一次聽到這《九品官人法》,他彷彿想到了什麼,那稱公路上的掣肘,那一直縈繞在眼前的黑暗,彷彿劈出一道光來,讓他看到了稱王…乃至於稱王后的那一步的希望!

他止住曹丕的話,又快速的看了一眼竹簡,又看看曹丕,繼而再把眼眸凝望着竹簡。

他輕聲念着這竹簡上的文字。

“——由各州郡分別推選大中正一人,所推舉大中正必爲在朝廷任職官員,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選出小中正,大、小中正產生後,由他們將人才分爲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如此,將各地知名人士無論是否出仕皆登記其中,表內詳記年藉各項,分別品第,並加評語…如此一來,選官就有了標準!這《九品官人法》乍一看,的確解決了時政之弊,可唯有一條,這些中正從哪出?”

“若這些中正出自那些世家,那要不了幾年,這《九品官人法》必定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那些世家大族的能量會越來越大…好一個《九品官人法》,吾兒這是要孤用選官之權換取我大魏的精誠團結麼?你就沒有想過,你的根在哪?你譙沛的叔伯?他們會如何看這《九品官人法》?”

面對曹操的質問。

曹丕略微沉吟,他的話再度響起。

“父親,眼下最大的困局不是宗室啊,父親稱魏公,荀令君反對,崔尚書反對,荀令君死了,崔尚書也死了……這些年死了多少人?可反對父親的聲音尤自不絕,稱公都如此,那稱王呢?那…那…最後的稱…”

曹丕的聲音戛然而止,又連忙轉移話題,“孩兒不知道父親的身邊還有多少敵人,孩兒只能想辦法把這些敵人變成朋友,至少消減他們的恨意…讓他們獲得切實的好處,如此父親的後方才能穩固,父親才能騰出手來一統天下呀!”

曹丕的話讓曹操沉吟了一下。

——『這就是那李藐獻給子桓的《九品官人法》麼?他是要讓孤向士族妥協麼?哼…』

曹操胸腔中的怒火,一下子升騰。

可只是剎那間,這股怒火再度熄滅。

曹操突然想到。

——『會不會,這李藐本就不是在幫子桓呢?他的目的是讓子桓觸怒孤,他其實要幫的人是子健?』

心念於此,原本就要震怒的曹操,他的心情一下子平復了下來。

他一雙虎目凝視着曹丕。

“你需要威望,需要輿論,需要可用之人,而這些都是孤不能給你的,所以你就選擇自己去爭取,必要之時,還要拿這些來對抗孤?”

曹操的話,直擊曹丕的心靈深處。

強烈的恐懼伴隨着興奮一起襲來…

在曹丕看來,若比拼寵愛,他一輩子也比不過曹植,可他卻已經找到了爭奪世子的另一條路,另一個方法,找到了那能讓父親都忌憚的威望輿論所在,找到了通往一個新的時代的道路啊。

他甚至想長嘯一聲來抒發胸臆。

可面對父親這冷然的目光,曹丕頓時膽怯了,“父親用人本就多出於胸臆,或者同鄉同學引薦,或出於風評推舉,兩次‘求賢令’其實收效甚微,根本的癥結在於,父親將用人之大權牢牢掌握在親信手中,可這也是父親稱公後,羣臣無法與父親一心,羣臣反對父親的癥結所在啊!”

“孩兒獻上此《九品官人法》,是父親向氏族的妥協,卻也是氏族向父親的投誠啊!這是爲父親一統大業考量…漢高祖有言,非劉姓者不得稱王,孩兒卻希望父親…有朝一日能更進一步!孩兒更希望,魏之選賢之法遠勝過漢之察舉,在有朝一日,父親稱王之時,得到的是百官的朝賀,而非抵抗與以死明志,父親難道就不想再進一步麼?”

曹丕已經拼了…

儘管李藐“善意”的提醒過他,這《九品官人法》曹丞相未必會欣賞,甚至會勃然大怒。

可曹丕從一開始看到這《九品官人法》,他就決定,要把他的將來賭在這個上面。

他賭的從來都不是父親曹操的態度,他要爭取的是羣臣的支持,是氏族的支持啊!

這一股力量何其磅礴?

曹丕篤定,只要將這一股力量牢牢的握在手裡,在爭奪世子之位上,他曹丕就能夠無往而不勝!就能夠左右父親的想法,甚至是抵消掉一切的憎惡!

就在這時。

“嗖”的一聲,曹操突然回身拔劍,挑開了曹丕的外衣。

曹丕跪地咬牙,任由外衣剝落,露出這些年跟隨父親征戰傷痕滿布的胸膛,令人觸目驚心。

曹操怒極反笑,“好,好!”

他的眼神犀利,“爲達目的,都學會聯合外人跟孤來對抗了!很好,你這樣,纔像是孤的兒子!你的目的既已達到,且退下吧,這《九品官人法》要不了多久,就會在整個曹魏傳得沸沸揚揚,哈哈哈…孤今日,倒是見到了一個‘敢於挑釁孤’、‘忤逆孤’的兒子啊!退下…”

隨着曹丕的告退…

一時間這屋子裡只剩下曹操與曹植兩人,曹操收回了寶劍,他淡淡的問:“方纔子桓說的《九品官人法》,子健你怎麼看?”

曹植拱手:“孩兒來此是請罪的,不敢私自揣摩父親的心思。”

“哈哈哈哈…”曹操大笑,可笑聲中難免添得了幾分失望。

——『果然,在權謀上,子健差子桓太遠了!』

不曾想,就在曹操想到這裡時。

曹植拱手,“然,孩兒今日除了請罪外,還有兩件事稟報,其中一件便是如今局勢下的破局之策,其實…父親無需推行二哥的《九品官人法》,更無需向士族妥協…”

“如今的局勢之所以不利,癥結根本不在於氏族,而在於三軍將士的士氣,倘若三軍士氣得以恢復,倘若曹魏之兵源不絕,倘若三軍將士忠心於父親,那無論是襄樊、淮南、南陽局勢,還是那些氏族的掣肘…都不過是一觸即潰!父親要的是軍心哪!”

曹植的話讓曹操的虎目睜大,一時間,他眼芒中的失望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對這位曹衝之後,最疼愛的兒子滿懷的期待。

“子健說說?如何提振三軍士氣?”

曹植頓了一下,毅然張口:“孩兒斗膽獻計,近年來兵荒馬亂,紛爭不斷,各郡多有孤寡之婦,父親大可將那些寡婦徵召,強行斷絕關係,悉數獎賞給所有‘士家’、‘兵戶’!”

“如此一來,從軍得妻,自少不得大量的男人徵召入伍,那些光棍的兵戶也可以分配妻室,立下大功者,更可以再額外獎賞一位妾室!”

“如此這般,三軍將士豈會不心悅誠服?豈會不對父親忠心耿耿?士氣如何能不高漲?乃至…只要如此政令在,這些‘兵戶’之後依舊是‘兵戶’,曹魏將代代‘兵戶’、‘士家’充盈,只要雄兵尤在!誰還能動搖得了曹魏的根基!”

隨着曹丕的一番話。

曹操的眼眸中盡露驚喜之色。

他心頭不足的喃喃。

——『這便是李藐獻出的計謀麼?』

——『好一個李藐,他哪裡是在幫子桓,他是子健的人哪!身在子桓,心在子健,很明顯,這徵召寡婦之法要遠勝於那《九品官人法》,哈哈…子健的身邊,總算有了能與子桓那‘鷹視狼顧’的司馬仲達匹敵的人!』

——『他可比楊修強多了!』

心念於此…

“哈哈哈哈哈——”

曹操大笑…

而隨着曹操的大笑,刻意放慢腳步的曹丕也聽到了曹植的這一番“真知灼見”…

——『四弟一貫仁孝?慈愛?這一次…怎會…獻出如此計謀?』

雖是這麼想,可曹丕的眼簾幽深似海。

他知道,這樣一條“獻策”更符合父親一貫的霸道作風;

也更符合父親平素的做派。

曹操太懂寡婦了,也太懂寡婦的價值了。

他不止喜歡寡婦,更能用中榨取出巨大的利益啊!

“哈哈哈哈…”

曹操的笑聲還在持續,持續了許久,這笑聲方纔落下。

他重重的拍了拍曹植的肩膀,卻對他的提議不置可否。

倒是曹植,隨着“啪嗒”一聲,他跪倒在地。

“兒臣還…還有一事懇請父親。”

“子健可是向孤請罪?”

“不!”曹植拱手,“孩兒無罪,何必請罪?孩兒是…是請父親嚴懲那…那楊德祖…是他僞造父親手書私自調動兵馬,致使江夏以北失陷,孩兒…孩兒…”

說到最後,曹植實在無法張口。

他做不到,把一切的罪責都推到楊修的身上。

曹操很驚喜的望着曹植,他將曹植扶起,看着曹植的眼芒感慨道:“幾個月不見,子健長大了,也懂權謀了!倒是…你本心依舊是仁孝善良,爲難你了!”

漢江上。

閃爍的漁火,透過稀疏的烏篷,在江面上撒下點點碎碎的銀光。

一艘烏篷船,正帶着紅色的燈火,悠悠徐徐地在浮動。

這是來自交州的烏篷船,船槳盪開,將映照在水上那圓月的鏡像打碎,一個三十餘歲的婦人正坐在船頭,幽幽的嘆息。

女子白衣白裙,漆黑如墨的三千青絲如瀑布般的披散而下,垂至那纖腰間。

雖已過了芳華,可那張絕色的面頰,依舊透出最潔淨的顏色。

就猶如山中那不問俗事的花仙,處處充斥動人的空靈之美…

雙眸流轉,眼中擁有的,僅僅只是那種沁入骨髓的輕風雲淡。

此白衣女子正是大喬。

她的兒子孫紹從烏篷中走出,徐徐走到了她的身後。

“娘…把你送到江陵,我與太史兄,就沒有什麼後顧之憂了,鴻雁就可以——”

一句話斷在了當緊之處。

大喬眸光似水,她幽幽的轉頭,滿是擔憂的神色,“你知道的,娘…娘不想你們如此!”

“鴻雁是沉寂了幾年,卻不是沒了。”孫紹語氣堅決,“何況,父親的死疑點重重,太史兄已經找到了一些切實的證據,證明父親遇刺與二叔…不,是與那孫權脫不了干係!這件事兒不能這麼算了!”

“可…你父親臨終前,是親口將這位子讓給仲謀的!”

大喬喃喃張口。“他還說外事不決問公瑾,內事不決問子布啊…”

“鬼知道,那孫權是以什麼威脅父親。”孫紹已經認準了,孫權與他父親的死脫不了干係,哪怕是幫兇。“或許,孫權正是以娘,以我,還有…以三個姐姐的安危威脅父親呢?”

這…

聽到孫紹這麼決然的話,大喬沉默了。

她又豈會不知道。

此行紹兒的“鴻雁”再起,整個江東…將會席捲出一陣何等磅礴的勁風?

這裡…又會怎樣的風聲鶴唳?

可…

如果說大喬一點兒也不想知道孫策遇刺的真相,那也不盡然哪!

——那是她的夫君哪!

“你們…你們…千萬小心。”

“娘放心的住在江陵城就好,我與太史兄不會離開交州,‘鴻雁’有一百種方法能讓那孫權身敗名裂!”

孫紹的眼眸中添得了無限的冷冽,他語氣決然。

“更何況,這些年死在他手上的又何止是父親一個…”

“他的手中本就沾滿了鮮血——”

第461章 前奏:逼上梁山,甘寧誤入白虎堂!第733章 大魏動盪,黃雀在後,螳螂捕蟬第246章 靈雎獻上投名狀,李藐怒斥曹孟德第537章 等太陽升起,江東即進入嶄新時代!第267章 雙生帝王家,一子去一子還第711章 諸葛亮,究竟是個怎樣的人?第724章 曹操:孤,信不過他們第448章 碟中諜,計中計,謀中謀第4章 心中無女人,出刀自然神第703章 姜維:此計得成,乃天命也第5章 來自父親的七匹狼第132章 這一次,吾欲向死而生第443章 狗屁寒蟬?普通的世家聯盟而已!第170章 千鈞一髮,關二爺風中凌亂第488章 像這種要求,關羽一輩子沒見過大雨來了,緊急防汛,請半天假。第214章 孫仲謀,你啥水平?有點逼數行麼?第388章 何其懷念與劉關一道的崢嶸歲月!第235章 靈雎:我不會害他,只是有事求他第102章 那敗走麥城的源頭,殘酷的真相第535章 本手 妙手 俗手,還有神之一手!第122章 親上加親,張翼德喜聞樂見第406章 兵者詭道也,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第709章 花關索紅袖添香,諸葛亮支身截蠻第544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457章 痛的領悟,寶貝男孩劉禪的蛻變!第724章 曹操:孤,信不過他們第124章 兒子不給,當爹的不能搶第274章 你相信光麼?無影無蹤,殺敵無形!第256章 這錢花的,真特麼的值!第582章 賈詡賈文和,這老頭子陰着呢第359章 未雨綢繆,張飛一生最大的滑鐵盧第701章 破六丁甲陣,姜伯約獨掌軍權第279章 光之博弈,張文遠再戰東吳天團第584章 定軍山連着山外山第660章 魏王虎目如刀,刀刀奪人魄第598章 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第289章 竟有這麼一天,關某被迫打輔助?第669章 神器出山,堅不可摧,金石可鏤第738章 關家逆子大結局(壹)第89章 可知我諸葛一脈,家學淵源第623章 老爺挑袍識奸計,關公撇刀斬蔡陽第316章 三足鼎立,只有這個局面是平衡的第341章 大兄勿慮,愚弟詐死賺襄樊!第427章 這世上,有人理解西涼的馬兒麼?第99章 魚兒上鉤,神器問世第486章 可知我琅琊諸葛一氏,家學淵源?關於“趙雲”的爭議,解釋幾句。第136章 那是吾摯愛親朋啊!拿命來!第103章 黃老邪,何許人也?何方神聖?第544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281章 把壓力給到東吳,也給到曹魏!第171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第609章 明明如月,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第142章 父親又想下罪己書了?第49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第308章 足下不死,孤不得安第675章 天譴已至,壓力給到曹操這邊第191章 藍田美玉?倒當得起吾兒雲旗的人第454章 夜黑風高殺人時,幾人殞?幾人存?第455章 關家四郎,千古第396章 生義我所欲也,捨生而取義者也!第135章 蜀漢就是個大染缸!第119章 他老人家,豈會沒有後手?第28章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第60章 孫權小兒,納命來!第40章 這洪七公,還真是強大呀第440章 駕人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第387章 誰?當得起華夏第一勇烈?第370章 掃秦川爲平壤,蕩逆魏作丘荒!第33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39章 好一個,傲氣勝關公的逆子啊!第628章 豈有人子,能棄父安危於不顧?第610章 難道?是孤錯怪他們了?第583章 明攻陽平關,暗取定軍山!第354章 人要好伴樹要好林,跟着關麟學關麟第550章 斷了的弦?要怎麼連?第375章 曹營無知己,夜夜思故人故人!第386章 錘子而言,它的眼中只有釘子!第134章 關麟的答卷,衆人原地爆炸第206章 有朝一日刀在手,屠盡天下斷章狗第105章 爲父竟給這小子,做了大冤種第749章 關家逆子大結局(十二)第92章 關雲旗搭臺說書,引蛇出洞第534章 江東就快被釘在恥辱柱上了!第360章 怎麼着,你這身子骨也癢癢了?第625章 拖刀斬,春秋刀法,青龍嘯天第61章 吾,張文遠,歸也!第502章 潁川荀氏忠於漢,不食魏祿不遷徒第137章 嗜血的修羅場,襄陽城的公堂第94章 關雲長一朝悟道:強弱,形也!第527章 真兒子知易行難,假兒子如雨得水第621章 雲旗!他的後手可多着呢!第336章 弩陣之下,血的氣息瀰漫其中!第486章 可知我琅琊諸葛一氏,家學淵源?第471章 四個月,那臭小子佈下的星落棋盤!第263章 如此精巧背刺,爾等師從何人?第151章 錢 權 女人,一時間風中凌亂第720章 勢要接住,這潑天的勝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