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人要好伴樹要好林,跟着關麟學關麟

滾滾長江東去,去舟已經停在碼頭。

卓榮、卓恕、淩統,一行三人終於還是到了要分開的時候。

卓榮要往壽春去,卓恕與淩統,前者要回江東會稽的老家,那邊還有一個約要赴,一者則要回合肥,面見他的主公孫權,歸於江東大地,再度踏上北伐的征程。

此刻,江上的去舟與陸地上的馬車並立。

就在這岔路河谷,三人就要分別。

淩統似乎還有話想說,他最後朝着卓榮道:“你還是決定用那關四公子的‘陳芥菜滷’去壽春城救那張文遠是麼?”

這已經是一路上,淩統不知道第多少次詢問這個問題,也因爲這個問題,他勸了無數次。

的確,用關麟的藥去救曹操的將軍,無論怎麼看…也有些不通情理。

何況,使用這藥去救張遼,卓榮也並未向關麟提起,只是以救一個病患搪塞過去,這算不算是騙了關麟,騙了仲景神醫?

再加上,自古便有“醫不叩門”之說,似乎,卓榮的行爲讓淩統完全不能接受,但無論怎麼勸,都無法動搖卓榮的決定。

她還是一如既往、毅然決然的要去救那個…

在八公山上才與他有過一面之緣的男人。

這讓淩統感到深刻的恥辱…但若是上升到“濟世救人”這四個字,淩統雖不能理解,卻還是佩服的。

想來,就是華佗在世,還是會去爲曹操醫治頭疾!

這一門師徒,或許他們的心境已經超脫了這個時局,看的更遠。

甚至…淩統不知道,若卓榮不是這般心善,他還會不會心儀這個女子呢?

當然,淩統更不會知道。

在三國末期,還有一段著名的羊陸之交,晉朝的羊牯與東吳的陸抗對壘,打的不可開交。

可羊牯得知陸抗重病後,反而停止進軍,送藥送醫爲其治病,等治好了再打…

不得不說,在這個禮樂崩壞的年代,會有卓恕這種“千里赴期”,將諾言看的比生命還重的人;也會有關二爺義釋曹操這般將道義凌駕於絕對理性之上的!

關羽是一個,卓恕是一個…卓榮也是這樣的一個。

“凌大哥,我知道我這麼做是有爭議的…”卓榮抿了抿脣,“世人會說我吃裡扒外,朝秦暮楚,也會說我沽名釣譽,更會說我以兩國百姓的性命去成我一人之美名,甚至會拿我師傅抨擊我,說他便是慘死於曹操之手,曹操的將軍是我仇人的幫兇,我救之視爲不孝、不義…”

“可…可若是師傅在世,明知這樣的病患,我想他也會去救的,甚至明知對方是曹操,師傅也會去救的…因爲他教授我的,是我輩醫者的天職就是治病救人…這無關乎身份、地位…我也沒辦法眼睜睜的看着那魏將張遼從我身邊離開,卻身患重病…不治而亡!”

卓榮的語調格外的堅定,像是他每一次回絕淩統時那般堅定。

“我…”一時間,淩統張大了嘴巴,卻最終還是把想說的話,悉數嚥了回去。

他其實想說,『其實我是擔心你啊!』

只是,看着淩統的面頰,卓榮彷彿體會到了一些,猜到了一些,她微微的低下頭,“等治好張遼將軍後,我就會回淮南,回到八公山…凌大哥放心就好!我不會有事兒的!”

淩統更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可莫名的,心頭的擔憂佈滿全身,這還是他第一次如此擔心一個人,不…是如此擔心一個女人!

這讓他整個人的情緒都不由得波動…

而淩統與卓榮,他們兩個的對話、表情悉數收入卓恕的眼裡。

淩統是該說的話一個字也不說,卓榮是該答的一個字也不回答,兩人默契的避開了“男女之事”,避開了“關心則亂”,反倒是糾結於該不該“治病救人”?

跑偏了呀——

念及此處,卓恕不由得搖了搖頭,“好了,看你們再說下去,反倒是要吵起來了,就先這樣吧,你們哪…該回去覆命的回去覆命,想治病救人的就去救人!”

話說到這兒,淩統只能與卓恕莊重的躬身互擺,卓榮也朝淩統頷首行禮,三人都還有別的事兒,有不同的旅途,果斷不再這邊耽擱了。

不多時,三人揮手告別。

淩統與卓恕登上船往合肥、江東方向行去;

卓榮則登上馬車,與過路的商隊一道趕往壽春城。

一支三萬多人的軍隊正穿過重重蜀道趕往巴郡的治所——江州!

那裡再往北就是如今曹、劉爭奪的焦點八蒙山所在的“宕渠”。

宕渠位於“三巴”之間,地理位置至關重要,張飛突襲瓦口…已經打響了第一戰,作爲劉備而言,他自然要第一時間跟上。

不裝了,劉備攤牌了,往荊州就是個幌子,此行的目的是——迷惑敵人,收服三巴!

此刻的劉備與法正坐在馬車中。

所謂好事成雙。

因爲關麟的部署、因爲糜芳、傅士仁超神的發揮,襄陽成功攻陷,這讓劉備在襄樊戰場佔據了主動權。

又因爲張飛突襲瓦口大獲全勝,首戰告捷,這讓蜀軍在爭奪三巴及其人口的過程中,又一次將主動權牢牢的握在手裡。

此刻,劉備的心情頗爲愉快,正在與法正議論着,荊州那邊的冊封。

“改封關麟爲襄陽太守,加封傅士仁爲輔漢將軍,加封糜芳爲輔國將軍;封陸遜爲護軍,侯音爲副軍將軍,依舊在關麟手下效力……”

劉備一連吟出了許多冊封,不止是關麟、傅士仁、糜芳,甚至包括廖化、諸葛恪、陸遜、陸延、劉曄、糜陽、麋路…甚至是蔣幹,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封。

而傅士仁、糜芳的輔漢將軍、輔國將軍,嚴格的論起來,在整個蜀漢的將軍地位中是能歸爲第四檔的。

僅次於第一檔的大司馬、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

第二檔的徵西大將軍、鎮國大將軍、南中大將軍;

第三檔的,前後左右四方將軍,與第四檔四鎮、四徵將軍齊名!

這對於糜芳、傅士仁原本只領着個江陵、公安太守,打打輔助、湊湊糧的身份已是截然不同。

“主公明鑑,如此冊封再好不過!”法正附和道。

劉備則感慨道:“我也沒想到,四年了…沒能打開局面的襄樊,竟因爲二弟的這個四子麟徹底的打開了局面,攻克了襄陽,看來,論及生的兒子,我這當大哥在數量上比不過二弟,在本事上,更是與二弟的兒子相差甚遠!”

越是讀懂了這兩封來自荊州的戰報,越是從中尋覓出最一致的描述:

——即關麟立大功!

——一切的功勞都是從關麟起向外締造!

正是因此,劉備對關麟這個二弟之子的讚譽之情溢於言表,可隨着這份讚譽,他難免想到了自己的兒子,那個劉阿斗。

一時間,原本高興的情緒不由得黯淡了許多。

這活脫脫的別人家的孩子啊!

話說回來,二弟崇倡武藝,素來無暇教授子女,這關雲旗更無名師指導,但他卻能妙計頻出,屢屢將危如累卵的局勢化解,並且讓曹操損兵折將,丟城失地…

可他劉備的兒子劉禪,武…劉備讓“大管家”趙雲親自教導,文…劉備交給諸葛亮教授,可教了幾年,似乎…完全沒有任何進境!

如果說關麟是不鳴則已,一鳴沖天!

那劉禪簡直就是,不鳴則已,然後…繼續不鳴則已…不鳴則已…則已…無限循環!

“唉…”

一想到這兒,劉備無奈的、深深的嘆出口氣,。

不能想,一想起來,劉備的拳頭就忍不住握緊…有一種趨於狂暴的心情。

話說回來…

兒子劉禪就別說跟關麟比了,就是跟個同齡人比,他的資質簡直平庸到讓人“髮指”的地步!

這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劉備都無語了!

他實在不知道,二弟雲長到底是怎麼培養出關麟這樣的麒麟兒?

劉備已經寫信寄過去了一封,就是求問二弟如何“教子有方”?

這封回信,劉備也是翹首以盼,望眼欲穿哪!

“人的資質是有高低之分的…”法正勸慰道:“或許是雲旗公子開蒙的早一些,阿斗公子還尚未開蒙…況且,阿斗還小,主公無需過早憂慮於此!”

因爲是好基友,法正隨着劉備也稱呼劉禪爲“阿斗”!

“唉…希望如此吧…”一聲嘆息後,劉備閉上眼感慨一聲,可偏偏閉上眼後,腦海中浮現的悉數都是“出色的關麟”與“不成器阿斗同框”的畫面…

這個畫面讓劉備有一種想掐死劉阿斗…然後再生一個,從頭練起的衝動!

可關鍵問題是甘夫人沒了…

孫尚香不像是能爲他生孩子的樣子?

咋生啊?

這時,法正的聲音再度傳出,“主公提到的了這關雲旗,倒是讓我突然想到了一事!”

“何事?”劉備望向法正。

“主公此前不是好奇三將軍爲何突然變得機智,變得懂韜略,變得‘三日不見當刮目相看’?”

法正的話迅速的引起了劉備十二分的好奇。

他的話還在繼續,“我特地去查了一下近來三將軍讀的書,果然,不是《春秋左傳》,不是《孫子兵法》,也不是《吳子兵法》,而是一本個人的傳記!”

“誰的傳記?”

“正是三將軍自己的,此傳記名爲《鬥戰神·張飛本傳》,是那關麟撰寫,其中記載的便是三將軍本人的事蹟…聽聞三將軍得此書後愛不釋手,讀了數百遍,還說什麼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這是大漢著名的儒學大師,人稱“儒宗”的董遇的話,那還是興平年間,天下大亂,董遇撿拾野稻子賣錢維持生計,可每次去打柴總是帶着儒家的書籍。

一有空閒,就拿出來學習誦讀。

後有讀書人向他求學,他不肯教,卻對人家說:“先讀百遍吧!”

於是,坊間就有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說法!

如今,這董遇可在整個中原與北方極其有名,是曹魏在學術界特別倚仗的儒學宗室泰斗。

只是…

這些故事,這“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故事劉備知道,張飛怎麼知道的?話說回來,他還真把那《鬥戰神·張飛本傳》讀了一百遍?

這麼有癮?

帶着茫然,帶着驚訝,劉備擡起頭問法正,“此事當真?三弟真的是讀了雲旗撰寫的書籍百遍,方纔脫胎換骨,讓人刮目相看?”

“正是如此。”法正解釋道,“便是行軍過程中,三將軍夜讀鬥戰神,許多兵士都知道,往往讀到高興處還大笑連連,讀到失意處,還情難自已,讀到發人深省的地方,也能沉下心來冥想…”

得了…都開始沉下心來冥想了!

劉備那不可思議的眼眸總算是睜開了,真相也解開了,而隨着真相的解開,劉備更加驚愕於這《鬥戰神》的作者——關麟!

——『這小子還會寫書?』

心念於此…

劉備不不由得感慨道:“果不其然,關雲旗這小子最大的本事,就是讓身邊的人都往好的方向改變,或許這纔是咱們以往忽視的地方,也是襄樊破局的關鍵吧!”

念及此處…

有那麼一個剎那,劉備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如果…真如他想的那樣,關麟可以把身邊的一切往好的方向引導與改變。

那麼…他劉備的兒子阿斗,是不是也能在關麟身邊得到改變,得到長足的進步與發展呢?

這個想法的出現,讓劉備的眼珠子連續的轉動…眼眸也是變得期盼了起來。

越是琢磨,越是期盼,越是覺得,此舉或許——可行!

就在這時。

“主公…”趙雲驅馬行至劉備、法正所在的馬車旁,隔着窗子稟報道:“方纔諸葛軍師傳來消息,他派遣黃忠老將軍護送着黃夫人、夏侯夫人去荊州,目的是見見二將軍的四子關麟關雲旗——”

唔…

此言一出,劉備的眼珠子一定。

他心裡嘀咕着:

——『又是關雲旗!』

而隨着這一聲嘀咕,劉備心頭…一個將兒子阿斗與關麟聯繫在一起的成語,不斷的在腦海中蹦出來“芝蘭之室”、“耳渲目染”、“蓬生麻中”,甚至是“近朱者赤”…

一時間…

那個想法再度浮現在腦海,且變得更堅定了不少。

說人話就是:

——人要好伴,樹要好林。

——跟着好人成君子,跟着壞人變小人。

『阿斗身邊的人,特別是年齡相仿的人,太重要了!』

『這…』

伴隨着劉備的又一聲暗想…

他不由得揣起了下巴。

似乎,桃園之情在前,他劉備的兒子與二弟的四子麟多親近、親近,這似乎很合理嘛——

一艘烏篷船去勢如飛,盪開了翻涌的波濤,起伏於一望無際的江面。

船頭,卓恕正在與淩統聊着什麼。

卓恕說:“你呀,枉稱是江東的英豪,枉被稱做是東吳年輕一輩的翹楚,怎麼…在戰場上,面對生死存亡時,能死戰不退,寸步不讓?可面對我妹子,就遲疑再三,扭扭捏捏,活脫脫的像是個大姑娘似的!”

儼然,辭別了卓榮後,淩統變得心神不寧,而這一抹心神不寧中,最多的是擔憂,是對卓榮深深的擔憂!

而卓恕則是目睹了淩統的全部表情,無奈的搖頭…到現在,索性把話說開,問問他到底怎麼想的?對他妹子有沒有進一步的想法?

淩統目光望向波光粼粼的江面…“我不知道她是怎麼想的,我也怕一時衝動,毀了卓榮姑娘的一生…”

卓恕聽出了淩統的顧慮,他連忙解釋道:“她救張遼只是出於醫者的本心,許多時候,醫者的想法是你、我無法揣摩的,我們總是覺得當今天下是魏、蜀、吳的爭霸…中間橫插個大荊州,可在我妹妹看來,這當今的天下,是萬千黎庶,是漢人的天下…是同胞的天下,魏蜀吳終究是要一統的,而在她眼裡,每一個漢人都不該被放棄…當然,這種想法很天真、很傻…”

卓恕的話方纔脫口,淩統直接道:“但這想法又很可貴,或許,這也是我爲她深深着迷的緣故吧!”

淩統父親死的早,死在了甘寧的手上。

原本他與甘寧不共戴天,可因爲兩人一起劫曹營的那次,他心頭那報仇的堅守突然就鬆動了一下。

他覺得東吳皆鼠輩,唯獨甘寧是條漢子!

敢做、也敢當!

也正是那時起,他淩統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立場!

他是不是該被立場束縛住?

比如,他在東吳,就不該想去報仇!

比如,他父親凌操曾與甘寧各爲其主,他們本就是你死我活…這無可厚非。

以至於如今,卓榮的行爲深深的影響着他,卓榮的行爲很傻,但…如果放眼天下,在魏、蜀、吳一統後…那些曾經爭鬥的不都是漢人,又不是胡虜…不是異族,這些受傷的都是同胞啊!爲何就不能救呢?

如果天下本是一統的,大家本只有一個鮮明的立場,那他的父親又怎會死在甘寧的手上?

潛移默化中,淩統突然想的就多了…

經過了在合肥,在淮南,在江夏,在江陵,淩統遇到了許多人,經歷了許多事兒,他的心態也潛移默化中被影響,甚至發生了一些變化。

他…就一定屬於“吳”麼?

他是不是也應該屬於這凌駕於魏、蜀、吳之上的“漢”呢?

淩統在歷史上被評爲“國士之風”,從這個角度,他與卓榮都一樣,都有着悲天憫人,超越立場,救濟世人的宏願。

“你在想什麼?”見淩統許久沒說話,卓恕好奇的問。

淩統搖搖頭,“我不是不敢向你妹妹表明心跡,實在是這亂世之中,我又經歷瞭如此奇遇,我尚不知回去後將會如何,我的前途未卜,在我身邊,或許註定要動盪不安,註定是紛爭不斷的危途險境啊!我怕…”

“你怕個毛毛蟲!”卓恕直接打斷:“你以爲所有這亂世的女子都想要安穩、太平?自打華佗神醫殞命後,我妹妹何曾安定?她不也是一樣動盪不安麼?兩個動盪不安的人,就不能成爲白首不相離的知心人麼?也許最後…不是這世道成全你們,倒是你們一起,去影響,去主宰自己,甚至敢於去改變這世道…”

淩統愁道:“這只是眼下一廂情願的幻想…婚姻不是這樣的!”

“唉…”卓恕不再說話,只是搖頭感慨:“真是一個悶葫蘆碰到另外一個悶葫蘆,兩個人也都夠悶的…”

就在這時…

突然,前方几艘小船攔住了淩統、卓恕所在的烏篷船的路。

這讓淩統變得謹慎了起來,身子蹲下,手下意識的按在了背後短刀的刀柄上…

就在這時。

“將軍,你可回來了——”

對面的船內,幾十兵士亢奮的大喊了起來,淩統這纔看清楚,來人不是壞人,是他的一干親衛。

“你們知道我回來?”淩統驚訝…

這幾十兵士連連點頭,你一句,我一句的張口。

“將軍,你可回來了,可想死我們了。”

“魯大都督寄信回來說,說將軍身受重傷?將軍的傷…可…可好了?”

“將軍,你若再不回來,我們都打算散了,分散開來去尋將軍!”

這就是東吳的兵制…

主僕的身份、將軍與部曲的身份是恆定的,淩統的兵只效力於淩統一人,哪怕淩統不再了,這些兵只能被淩統的後人、或是家人繼承。

孫權若要奪過去,必須扶持一個淩統的家人,然後經過漫長的時間去過度這些部曲的身份。

“回來了,回來了…”看到一干兄弟,淩統也感慨連連,感慨萬千…

終於回家了呀!

終於能再去拜見他的老孃,去見到他的部曲,他的族人!

就在這時,突然…一名親衛哭泣着吟道:“少將軍,不好了,少將軍的家人與族人都…都被吳侯給…給軟禁起來了!”

此言一出…淩統的眼眸驟然變的疑惑,變得充斥着擔憂。

彷彿,剎那間他就意識到了什麼——

“她們在哪?她們可好?”

只一個瞬間,淩統的語氣就變得慌張與凌亂,變得擔憂與焦急。

吳侯對他的家人動手了?爲何呢?

淩統的眉緊緊的凝起,這位吳侯的手段,淩統縱年輕,也是有所耳聞的——

第735章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第327章 關雲旗鬨堂大孝,上大刑刮骨療毒!第597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108章 裝的逼,含着淚也要裝完第531章 蜀中是個大染缸第409章 代號爲‘九五二七’的行動!第698章 今朝座上客,它年階下囚第134章 關麟的答卷,衆人原地爆炸第4章 心中無女人,出刀自然神第223章 感覺身體被掏空,你在教我做事麼?第603章 打仗拼的是戰力,更是補給第312章 三雄戰關公,關某在此,爾等受死第450章 疾風勁草,這將是男兒的戰場!第660章 魏王虎目如刀,刀刀奪人魄第700章 盡起蠻族之兵,只爲少主之仇第25章 天晴了,雨停了!第477章 明明看不順眼,但就是無可奈何!第335章 弟兄們,聽我號令,拉滿弦第343章 一門父子,一筆寫不出兩個關字!第165章 貂蟬怒敲登聞鼓第373章 魯肅:我賭的是曹操的猜忌心!第578章 今日只有斷頭的曹丕!第734章 父王被擒,是不幸,也是機會第697章 睡出一個南蠻的安定第700章 盡起蠻族之兵,只爲少主之仇第534章 江東就快被釘在恥辱柱上了!第69章 孫權碧眼兒,我恨你,我恨你!第157章 孫魯班:若能會會這關麟,就好了!第663章 劉備:蜀將何在?隨我衝鋒第67章 久仰啊,關麟公子第722章 曹操整個人都麻了第746章 關家逆子大結局(九)第421章 絕情關雲長,揮淚斬關興第311章 擒賊擒王,此關雲長死活不論第726章 子午谷,這是又一個華容道啊第634章 熟悉的味道,逆子的味道第95章 足下不死,吾不得安第179章 這一言,這一跪,瞬間炸裂第466章 暴風雨來臨前,最後的寧靜第205章 關某之麟兒,人所不能,謂麒麟兒第622章 關羽:孟德,好久不見第186章 又一個邪氣凜然的鳳雛,龐士元!第157章 孫魯班:若能會會這關麟,就好了!第473章 風雪壓我三四年,我笑風雪輕如棉第12章 三人成虎,人所共知第297章 這是多麼痛,多麼深刻的領悟!第555章 這,就是偏愛第273章 時辰已到,死神,來收人了!第512章 駕人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第242章 大耳賊,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第99章 魚兒上鉤,神器問世第456章 詐死,這是孫劉聯盟一貫的手法!第451章 交代?去哪給關麟這小子交代?第37章 英才卓越,功蓋一國第367章 劉備的信仰,關家軍的前世今生!第583章 明攻陽平關,暗取定軍山!第572章 理想邦麼?呵,此吾劉家麒麟兒!第130章 禰衡的悲鳴,李氏一龍的覺悟第259章 正道的光,灑在了蒼茫大地上第529章 鐵索橫江,公無渡河,公欲渡河第148章 侄兒這,窮的就剩下錢了第669章 神器出山,堅不可摧,金石可鏤第683章 伯約,我是你爹呀第213章 季漢中興,最要命的兩塊拼圖!第247章 滿招損謙受益?不,是從陸者死!第501章 君幸食?爲官三十載,終無漢祿可食第78章 何謂丐幫?重諾守信,一心向北第283章 江東密史,孫家兄弟相愛相殺第74章 藍田生美玉,大喬藏何夕?第236章 沒有人比曹操更懂寡婦!關於“趙雲”的爭議,解釋幾句。第202章 二桃殺三士!第110章 荊州如棋,關四公子執棋爾第216章 這江山你若要,我便讓給你第53章 你在教我做事嗎?第633章 糟糕的局勢,你真的很糟糕第385章 臥龍崗上,孔明不在,再無炊煙第661章 水無常形,但魚要上鉤了第433章 神威天將軍,從來是箭無虛發第121章 關大王月下斬貂蟬第237章 他從來在乎的,只有嫂嫂啊!第619章 大魏河山,德衡,你替我守護!第150章 我關麟,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527章 真兒子知易行難,假兒子如雨得水第7章 不入魔,不成活兒第241章 雲旗,你纔是孫劉聯盟的基石啊第115章 四公子,還真是強大呀第108章 裝的逼,含着淚也要裝完第281章 把壓力給到東吳,也給到曹魏!第469章 夜黑風高,漫天飛球,三城盡取!第655章 攻心術 讀心術,智者巔峰的對決第559章 曹魏的反擊,從帝王谷開啓第731章 關羽:孟德兄,許久不見了第335章 弟兄們,聽我號令,拉滿弦第742章 關家逆子大結局(伍)第506章 大虎?小虎?真是這兩支老虎?第734章 父王被擒,是不幸,也是機會第84章 既當又立,曹賊的婊子牌坊!第527章 真兒子知易行難,假兒子如雨得水第142章 父親又想下罪己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