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駕人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

梓潼,一張巨大的地圖鋪展開來。

法正正在向劉備講解進軍路線。

“下辨位於祁山道與陳倉道之間,是逆魏輸送兵馬、糧食往漢中的重要來源,如今的情況,是馬超進入了下辨城,張飛也率大軍馳援,而下辨城內有曹洪、楊阜、趙昂,還有馬孟起的剋星,那個叫做王異女人的駐守,更兼之雷定七部氐人坐鎮,外部,則有曹休率三萬精騎馳援,按照現有的情報,如今的局面大致可以分爲三種。”

劉備與法正並不知道下辨城如今的戰況。

他們還在做北上進軍的準備,分析種種可能。

“孝直接着說。”

劉備目不轉睛的盯着那地圖。

語氣雖是平靜,可心中的緊張感卻是油然而生,呼之欲出。

法正接着分析,“爲了守住下辨城,魏軍可謂是不遺餘力,現在的情報,其一,翼德與孟起均被圍於下辨城中,其二則是兩人被困於山巒之中,其三則是兩人分別被圍於不同的地方,若是前兩點還容易救援,若是第三條,則尤爲麻煩——”

說到這兒,法正手指從下辨城順着東側的“河池城”滑動到“陳倉道”,再從“陳昌道”順着往下繼續滑,滑動到勉縣、滑動到關城,滑動到陽平關。

法正的語氣中也透着擔憂:“況且,救援下辨城,不止是需要制定擊敗曹洪、曹休的計劃,更要防範魏軍漢中的兵馬隨時馳援,出兵若是少了,很難救下兩位監軍,出兵多了,萬一夏侯淵神速下關城,從那邊,直殺至葭萌關…如此三巴門戶大開,若殺至劍閣,則梓潼危矣!劍閣若失,則我軍就沒了退路,糧道也徹底斷了!”

法正細緻的分析,其實就是想表明一點,現在的局勢,去救下辨城,無異於虎口拔牙,是九死一生。

劉備臉色陰沉,其實,法正提到的這些,他如何想不到呢?

要知道歷史上,三巴、下辨、漢中這一系列的戰鬥是在足足一年之後纔開始打響。

這多出來的一年,劉備需要全力組織生產,調整益州官員結構,消化入侵佔領的民心問題,還有最重要的,徵兵與籌糧。

毫不誇張的說,張飛“三巴”拿下的太順利了,這讓整個征討漢中的進度加快了不少,但同時,對後勤…是巨大的考驗。

縱劉備有諸葛亮這等萬世難得一遇的治國、內政奇才。

可現在的劉備,他的儲備,他的底蘊,依舊是經不起一場大敗!

任何一場潰敗,都會讓整個蜀中的防線、士氣、戰意…還有那新興的政令,一切的一切都會瓦解。

故而,法正把困難都擺明,就等劉備做決定。

沉吟…

良久的沉吟。

終於,劉備艱難的睜大眼睛,這一次的北伐,他還是義無反顧…

他還是那個“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劉備。

且不說馬超。

單單三弟張飛一人深陷那鬼蜮莫測的戰場,他劉備就必須救。

“我知孝直說這些的目的,可我請教孝直的是如何進軍,而非進軍的困難,而非戰敗的後果,孝直只說行軍路線即可。”

劉備幾乎是咬着牙說出這一番話的。

他的心頭承受着莫大的壓力。

他得到如今擁有的一切有多不容易,他就有多不願失去這一切,但…他必須救張飛,那是桃園結義時的兄弟啊!

“好…”法正像是心頭嘆了口氣。

他其實已經算到,這位好基友會如此選擇,這也是他法正最看重劉備這個主公的地方啊——

法正調整了一下心情,然後一本正經的說:“主公,接下來我說的行軍路線與方略會有一些險,成功的把握也不足三成…但…”

法正一字一頓,特別是提到那成功過的把握不足三成時,法正的面色冷凝如紙。

或許,他已經意識到,這將是投靠明主後,最艱難的一戰,最艱鉅的考驗。

當即,法正…就開始一板一眼的講述起如何行軍,如何佈防,如何排兵佈陣。

這是他的強項。

梓潼,劉備的這一處行居的外堂,孫干與糜竺也是一副緊張的模樣。

兩人正在商量,如何調來一些糧食。

似乎,作爲劉備集團的老人,他倆一早就篤定,劉備一定會選擇北上,哪怕九死一生,也會這麼選擇。

這就是桃園哪!

就在這時。

一封急報,當先傳入他們所在的廳堂。

信使道:“接到三將軍於下辨城的急件,快馬加鞭的就送來了——”

“三將軍?”糜竺與孫幹一愣,心裡嘀咕着,這時候,還能送來急件?

“正是!”這已經是一路上換的第二個信使,前一個信使跑到驛館時已經累趴了。

這信使並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只說:“三將軍吩咐,六百里加急!”

糜竺沉默了一下,隨即一挑眉,“想來是三將軍與馬將軍都被困住了,否則…怎會這麼急?”

對於這件事兒,糜竺與孫幹都是有心理準備的。

所以,即便是天大的噩耗傳來,他們也不覺得驚奇,而是強忍着情緒,將這信箋展開。

糜竺是安漢將軍,地位甚至在軍師將軍諸葛亮之上,待遇也是衆臣最高,是劉備極其信任的人。

故而,劉備出征在外時,糜竺是要幫劉備處理一系列的急件。

將這些急件分出輕重緩急,按照事件的緊急程度,標註出重要的內容,然後分批遞給劉備。

可他展開這竹簡一看,糜竺的臉色變得怪異起來,他看到了許多字眼。

——潛入…被捕…策反…雷定七部歸降;

——內外夾擊…馬超神勇無敵…當地百姓衆志成城…

——間不容髮…斷曹休右臂…百步之外…矛刺黃金甲…半日征戰…大獲全勝…餘者遁逃…馬超首功!

這一個個字眼,看的糜竺有點暈。

作爲替劉備“劃關鍵詞”的重臣,他竟神奇的發現,整篇文書…完全沒有廢話,通篇都是關鍵詞。

短暫的驚愕過後,糜竺不得不深吸一口氣,細細的又讀了一遍,而後…他又沉默了。

臉色…帶着怪異!

這不只是一份捷報啊,這是一份天大的捷報,三將軍…不…通篇戰報書寫的就是一句話,馬超神勇無敵,三軍將士在馬超將軍的帶領下,殺穿了,徹底的把下辨城殺穿了——

糜竺忙是取來案牘上的茶盞,茶盞裡的水已經涼了,可他不在乎,一口喝下,透心涼…這也讓他能夠冷靜下來。

孫幹看着他臉色青一陣、紫一陣的,連忙問:“怎麼了?”

糜竺恍然想到什麼:“主公已經有兩天沒吃過一頓正經飯了吧?”

“啊…”孫幹一驚,他的話帶着不解。“主公,現在哪還吃的下飯?”

糜竺壓抑着心裡的激動,他終究不是個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人,於是,他笑吟吟的說,“是捷報,快去吩咐伙房,趁着這捷報,也把飯食送到主公面前,再沒有比這捷報更讓人開胃的了!”

孫幹彷彿聽懂了,『原來是捷報…』,他立刻就要去安排。

可他剛轉身。

“還有…”糜竺突然又想到什麼。

“不知?”

“讓伙房燒些豆芽來,翼德最喜歡吃豆芽,雲長又賣過豆芽,想必這個時候的主公,吃到這豆芽,該是回味無窮啊!”

豆芽在這個時代的學名叫做“大豆黃卷”,是記載在《神農本草經》中的。

此刻,聽得糜竺這麼說,孫幹也回憶起來了。

張飛特別喜歡吃豆芽,而知道張飛喜好後的劉備,每餐便常伴豆芽。

劉、關、張三兄弟,就好這口啊!

曹休與張既的敗軍已經逃回了漢中。

三萬人的精騎,只剩下一萬不到,丟失的戰馬、輜重、軍械、糧草…不計其數,就連祁山道與陳倉道的入口,下辨城也丟了。

也就是說,如今的曹魏往漢中輸送兵馬、軍輜、糧草必須走大秦嶺的崇山峻嶺和險關峽谷。

這是當年“明修棧道”的路,劉邦這條路都沒有走通…

而“暗度陳倉”的陳倉道,因爲下辨的失陷,此路不通。

此前運送軍輜的祁山道,也一併陷落。

而這,最直接造成的影響,便是長安、雍涼對漢中的支援,戰線拉長…莫說是兵馬與糧草的調度,就是書信往來,沒有五天…都做不到!

這是一場潰敗,一場極致的潰敗。

在夏侯淵看來,是比失去三巴更恐怖的潰敗。

夏侯淵聞詢,從內室出來的時候,很明顯是從睡夢中剛剛被喚醒,束髮沒有帶冠,內裡還穿着睡衣,赤足踏着一雙木屐。

站在他面前的有斷臂的張郃、曹休,有謀士張既,也有部將郭淮…

三個兒子夏侯衡、夏侯霸、夏侯稱也匆匆趕來。

“下辨城?丟了?這麼多兵?就回來了一萬?”隨着夏侯淵的一聲問話。

斷臂的曹休“啪嗒”一聲就跪下了,“叔父,孩兒萬死難辭其咎——”

張既連忙解釋道:“一切發生的太快,先是馬超潛入下辨城,成功的策反了雷定七部,然後用計害了楊阜,擒了趙昂,使得魏軍短時間內羣龍無首,然後…他奪了武庫,擒住曹洪將軍,致使整個下辨城失陷!”

說到這兒,張既看了曹休一眼,“文烈將軍率軍馳援,本是彈指可攻回下辨城,奈何那張飛埋伏于山道與馬超內外夾擊,那馬超猶如殺神一般,斷了文烈將軍右臂,兼之當地百姓馳援,搖旗吶喊,聲浪滔天…我軍不明所以,士氣大墜…故而…故而有此一敗,一敗…一敗塗地!”

夏侯淵悲壯的聽着張既的稟報。

他知道曹休帶來的是曹操特地調遣的一支精騎,其中還包括一萬全新重組的虎豹騎,可…哪怕如此…都輸了麼?還敗的這麼慘!

這…

夏侯淵定了定神兒,“也就是說,下辨城丟了,曹洪、楊阜、趙昂、王異…非死即俘,三萬精騎只回來了一萬…”

都這種時候了,張既不敢隱瞞,他沉聲道:“一萬都是往高處說的,究其原因,壓垮…我軍的是那數以幾萬計的當地百姓,我也只是聽聞,似乎…似乎是曹洪將軍私自增加強徵糧草之數量,中飽私囊,這才使得當地百姓怨聲載道,背棄我大魏啊!”

呼…

張既的話,讓夏侯淵的面色更添悲壯。

“那張飛與馬超攻下下辨城後?可還有動靜…”

“沒有!”郭淮如實道:“末將聽到消息,第一時間就派斥候去查探,蜀軍正在山谷中清理戰場,着重收繳那些戰死的馬兒…”

“戰死的馬兒!”夏侯淵重複一句,“那多半是他們缺少糧草…唯可惜…下辨城的徵糧還沒有運來,這是解了那馬超、張飛的大難題!”

隨着夏侯淵的快脫口。

夏侯霸單膝跪地拱手道:“父親,孩兒願領兵奪回下辨,重新打通陳昌道與祁山道。”

夏侯衡與夏侯稱互視一眼,也跪地拱手:“孩兒也願往——”

郭淮接着行禮,“末將也願往!”

看着幾個踊躍奮發的兒子、將軍,夏侯淵沒有半點興奮,反而是蹙着眉看着那地圖。

事後去覆盤,總是能看到更多的真相。

夏侯淵已經意識到,對方攻下辨,並非蓄謀已久,更像是靈光一閃的突然一擊。

可惜的是,下辨城沒有頂住,若頂住了…那如今發愁的想必就是劉備與諸葛亮了。

“唉…”

想到這裡,夏侯淵心頭又一次重重的嘆出口氣。

不過,作爲曹魏西部的“總指揮”,夏侯淵又一次展現出了他雷厲風行的一面。

“文烈將軍起來吧!”

“爾等也都起來吧!”

隨着夏侯淵的話,衆人起身,夏侯淵吩咐:“從現在起,各部都不允許在出戰,各種守好各自的關卡,張郃將軍、郭淮將軍何在?”

“末將在!”郭淮拱手,張郃卻只能擡頭。

“本將軍親自駐守陽平關,你二人則屯兵廣石,隨時協防陽平關以北的山巒…文烈將軍剛剛重傷,權且以修養爲主,至於張既先生,有勞你致信於魏王,陳明此間不利之局勢,討要援軍!”

隨着夏侯淵的話…

“援軍?”不等張既開口,兒子夏侯霸就張口道:“上次三巴失陷,父親就要援軍,如今下辨失陷,父親又要援軍?如此傳揚出去,還道是父親懼怕於那蜀軍?”

面對兒子的質疑,夏侯淵絲毫不介意,他一揮手,“一個神威殺神,一個活閻羅,他們屯兵下辨,這是如鯁在喉,如芒在背,沒有援軍?這陽平關萬一有個閃失,你這小子擔得起這份罪責麼?”

說到這兒,夏侯淵轉過身,背對着衆人。

他心頭暗歎:『這援軍,大哥可以不給,但愚弟卻必須得要啊!』

他必須把這邊的局勢告訴曹操,讓曹操知道…漢中戰場並不穩!

除此之外…

夏侯淵永遠忘不了這一次的軍事會議。

張郃與曹休一左一右,兩人各斷一臂,兩人站在一起,那是蜀軍…是這張飛、馬超對他最大的嘲諷啊!

他夏侯淵是個尚義之人,他不忍心再看到更多人斷肢殘臂,這仗打的。

每每心念於此,夏侯淵心頭就是一陣迷惘。

短短的幾個月,先失三巴,再丟梓潼,如今就連漢中一旁的下辨城也丟了。

看看眼下,諾大的漢中,還有幾人能用?

諾大的漢中還能靠誰?

靠斷了胳膊的張郃、曹休麼?

要靠一衆衝動的兒子麼?

還是靠他夏侯淵一人?

不誇張的說,夏侯淵比這裡每個人都看得遠,他看到的是漢中局勢的危如累卵!

梓潼,劉備的行房處,劉備與法正目瞪口呆的看着下辨城傳回的戰報,他們覺得…這有點太誇張了吧!

孫幹已經命伙伕呈上飯食。

糜竺則拱手:“一切,託主公仁義啊!”

“非我仁義,乃是我的福氣啊…”劉備直接打斷了糜竺的話,他心情激動的在這房間中來回走動,他萬萬想不到,是這樣的結果。

“翼德立功了,馬孟起更是不可多得的一員虎將啊…這是力挽狂瀾,這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劉備嘴脣哆嗦着,甚至激動的滿面通紅。

五千…

嚴格意義上,蜀軍就出動了五千,且沒有什麼糧草,就這樣…收編了氐軍一萬,氐人十萬,攻陷了下辨城,擊潰了守軍與三萬馳援的逆魏精騎,這簡直是神蹟了!

“主公莫要忘了…還有那《鬥戰神》,還有那關雲旗…”法正適時提醒道。

“是啊…”劉備紅光滿面,“雲旗這小子,不得不佩服啊,他身處荊州,卻能將時局的變化,韜略的運用,人心的向北一併寫入那《鬥戰神》中,沒有他…沒有他那《鬥戰神》,不會有翼德這一戰,也不會有馬超這神乎其神的發揮,真是…真是讓我深深的鬆了口氣啊!”

劉備此時的心情是澎湃的,他來回踱步,繼續道:“孝直啊,你提議的沒錯,礙於襄樊的局勢,雲旗到不了巴蜀,那麼…就應該把阿斗給送到荊州去,讓他多跟雲旗學學,雲旗一本《鬥戰神》讓翼德脫胎換骨,讓馬孟起如神似魔…阿斗在他身邊,定然也…也…”

劉備激動的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法正、糜竺、孫幹也均是聽得振聾發聵,面紅耳赤。

劉備的話還在張口:“我真想親自去見見孟起,去見見翼德,也去見見這個雲旗,噢…我記得…他這名字還是我爲他取的,是《楚辭》中‘駕人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他…他不負衆望,不負我與二弟的期盼哪!”

劉備還在亢奮中,亢奮的手舞足蹈…

這太提氣了…

至少對於現在的蜀中而言,太缺乏這樣一場以少勝多,振聾發聵的英雄般的戰役!

就在這時。

一名親衛快速的闖入屋中,連忙稟報。

“諸葛軍師已經到門外,說是…北上的籌糧有眉目了!”

呃…

此言一出,劉備一愣。

他下意識的笑了,法正、糜竺、孫幹都笑了。

籌糧?

這還籌什麼糧?

這還什麼籌糧?

這還籌糧什麼?

下辨這一戰已經打完了。

第340章 青龍刀再現,關某在此,公明受死!第452章 奸佞黃皓,漢之毒藥,魏之仙草第144章 這小子真狠哪!第726章 子午谷,這是又一個華容道啊第628章 豈有人子,能棄父安危於不顧?第365章 黃月英:他不就是我來此的目的麼?第625章 拖刀斬,春秋刀法,青龍嘯天第182章 關四公子,求你了,求求了!第427章 這世上,有人理解西涼的馬兒麼?第572章 理想邦麼?呵,此吾劉家麒麟兒!第441章 司馬家,藏着跨時代的大秘密!第629章 從今天起,他便是你親大哥!第654章 來自馬謖,那被踐踏的尊嚴第46章 冷豔鋸:你了不起,你清高第658章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啊第726章 子午谷,這是又一個華容道啊第357章 詩緣情而旖旎,我難道看不出情?第697章 睡出一個南蠻的安定第753章 關家逆子大結局(十五)第606章 接下來,孤要誅他大耳賊的九族!第707章 未知的 無限的恐怖第360章 怎麼着,你這身子骨也癢癢了?第262章 奪妻之恨,誓奪吾妻!弒誅曹賊第330章 這個逆子,終變成頂天立地的男兒!第52章 國事當前,某何惜命?第120章 一眸火眼照人寒第180章 陰陽五行治醫聖,逆子神算定荊州第512章 駕人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第363章 張飛:到底是哪個?退無可退?第551章 是不寒而慄,是毛骨悚然!第369章 塵埃落定,開卷下的蜀軍戰績第116章 曹子孝,我恨你,我要殺了你第567章 果然,魏王一如既往生性多疑!第227章 先帝創業未半,蹦迪花光預算第552章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不死何爲?第617章 你們這樣的,虎癡能打一百個!第154章 敵人的敵人,都是朋友第263章 如此精巧背刺,爾等師從何人?第331章 爲了大兄,爲了荊州,也爲了雲旗第420章 人有兩顆心,一者貪心,一者不甘心第295章 別回去了,全部都葬送在這裡吧第154章 敵人的敵人,都是朋友第49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第574章 儲位不定,蜀中不寧,大漢不興!第41章 語出驚人,不死不休!第672章 鬥戰神大鬧定軍山第15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66章 一個真敢說,一個真敢打第667章 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第231章 勸降劉曄之策,在此'進淄趕烤'之中第644章 清水淬其鋒,劉阿斗的逆襲第169章 船要燒,弩要奪,局勢間不容髮第108章 裝的逼,含着淚也要裝完第218章 江東密史,鴻雁南飛,雁過留痕第358章 頂峰見:淚灑梨花前,情愁隨花落第364章 哇呀呀呀,今,必斬汝馬下第560章 這不是演習,是實戰!這不是演習!第221章 關麟:這一杯我幹了,你們隨意第716章 截殺曹操的行動,怎少得了我?第168章 船若燒,我爹豈不淪爲襄樊笑柄?第143章 說着最狂妄的話,挨着最狠毒的打第437章 馬孟起,你究竟還要殺多少人哪?第707章 未知的 無限的恐怖第635章 偷樑換柱,瞞天過海,李代桃僵第217章 孤不殺伯符,伯符卻因孤而死第510章 是大廈將傾!可誰又能理解孤?第71章 建不世之功,立萬代之名第237章 他從來在乎的,只有嫂嫂啊!第200章 合縱連橫,方能以弱勝強第139章 好一個,傲氣勝關公的逆子啊!第601章 拼一次,榮你們家族的三代!第290章 苦其心志,這是天降大任於爾等!第464章 銀鈴失聲,錦帆已沉,恩逝仇還!第267章 雙生帝王家,一子去一子還第171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第437章 馬孟起,你究竟還要殺多少人哪?第516章 子龍也不想,一直做雜號將軍吧?第162章 你什麼檔次?跟我見一樣的人!第568章 子龍,把阿斗那逆子給我押過來!第54章 他就是咱們的倚仗第12章 三人成虎,人所共知第251章 你知道什麼是‘熬鷹’麼?第590章 能爲我自己做事的興奮哪!第501章 君幸食?爲官三十載,終無漢祿可食第558章 三分天下不再,吳主孫權謝幕第501章 君幸食?爲官三十載,終無漢祿可食第428章 無情無義?不,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第83章 麒麟兒御風乘龍,馬幼常搬石砸腳第18章 我要打十個第240章 梨花帶雨,柳絮迎風,一番愁債第476章 以城爲骨,雖千萬人吾亦鎮之!第212章 對影成三人,以後就只剩兩人了第695章 一蓑江表,扁舟五湖之志第27章 罪己書第367章 劉備的信仰,關家軍的前世今生!第100章 這個家沒他,得散!第409章 代號爲‘九五二七’的行動!第167章 老爹,咱能不能心裡有點數?第24章 鐵甲連弩車第212章 對影成三人,以後就只剩兩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