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孫權豎子,不足爲謀,豬狗不如!

“嗚嗚嗚——”

寂靜的夜空中,那輕微到…可以稱之爲“低沉”的號角聲,顯得有些格外的突兀。

但這號角,又像是預示着什麼,或者準確的說,是引領着這支貫穿峽谷的軍士前進的路。

“踏踏踏——”

馬蹄聲響徹,緊隨而至的是一白馬銀槍的英武將軍以及他身後的三千精騎。

這聲音,也讓附近的山民,以及…徐盛留下的暗哨一驚。

“這?”

夜半無人,萬籟俱寂,這些東吳的暗哨本也要休息。

太累了,累到睜不開眼睛。

是啊,一場埋…伏殺退了糜芳與荊州追兵的同時,也讓整個吳軍有一股揚眉吐氣的感覺,就連探子都顯得有些懈怠。

可隨着這號角聲與馬蹄聲越來越近,直到…就在耳邊,那如虎嘯,如龍吟的聲音響徹。

幾名暗哨頓時打起了精神,再顧不得睡覺,連忙點燃了火把,撩開了那匆匆雜草,頓時…就有一股刺骨的冷風灌了進來。

“怎麼了?”

一個疲憊至極,睡得深沉的暗哨也被驚醒,睡眼惺忪的問道。

“噓,聽!”

這剛醒來的暗哨頓時閉上了嘴巴,側着耳朵認真的聽。

“嗚嗚嗚——”

“踏踏踏——”

一如既往的是號角聲與馬蹄聲,從若隱若無,到聽得真切,再到若隱若無。

“聽到了麼?號角…馬蹄…號角,這…這該不會是江陵那邊又派人追殺來了吧?”一名暗哨眼眸閃爍,不可置信。

“不該吧?”另外一名暗哨連連搖頭,“他們不是剛剛遭遇埋伏,大敗了一場麼?”

“敗了…就不能再追殺了?徐盛將軍可沒有再埋伏第二次啊!”

啊…這…

隨着這一道聲音,這些暗哨盡皆愕然,這時有一個年齡小的問:“埋伏之後沒有埋伏,可追兵之後還能有追兵麼?”

這話傳出,衆人方纔回過神來,“快…速速稟報徐盛將軍…敵襲,敵襲…讓他及早做準備。”

可…

這話吟出的瞬間,不知道從哪,一支銀槍突刺而出,在夜空中劃過一道絢爛的軌跡…

“啊——”

伴隨着一陣哀嚎聲,“嘎嘎嘎”,叢林裡的烏鴉四散而飛,不過很快…這邊又重新恢復了平靜。

然後這邊樹叢裡的暗哨,無一倖免,悉數殞命。

反觀那白馬銀槍的戰將,他看了眼這些暗哨特地生起的火把,再望了望天穹中,那可以俯瞰一切的熱氣球…

這白馬戰將笑了。

可以說,當敵人的暗哨點燃起火把的一刻起,這些暗哨的位置就暴露了!

空中的飛球兵有一百種方法能將敵人暗哨的位置報送給地下。

暗哨?呵呵,在他們看來,本就是不存在的。

倒是那白馬銀槍的戰將並不停留,他迅速的收斂起笑容,面頰上又恢復嚴肅,他一如既往的吩咐:

“繼續進軍,疾馳向前——”

嗚嗚嗚…

低沉的號角還在響徹,彷彿傳達命令的某種訊號。

月夜下,山谷間,一柄柄長槍、戰戟與夜風碰撞發出“呼哧、呼哧”的聲響,而這些長槍與戰戟的尖頭處,正——泛着寒光!

沒有人知道,不…是東吳的那支“得勝之際”、“得意洋洋”的兵馬,他們哪裡會知道,一支讓他們聞風喪膽,無限接近於小兒止啼的馬蹄聲,殺戮聲…就要來臨。

入夜。

徐盛帶着人馬安營紮寨,其實趕夜路的話,他們能在黎明之前趕到港口,踏上返程的歸途,但…沒有這個必要。

一來,徐盛需要安排兵士提前沿岸打漁,儲備退往廬江所需的糧草。

二來…熬了這麼十幾天,未有寸進,今日又埋伏了許久,打了一場殲滅戰,將士們也都累了,故而,徐盛讓三軍就地安營,休整一夜,明日一早再趕赴港口,拔錨起航。

月黑風高,寒風呼嘯——

徐盛躺在一個帳篷裡,身側擺放着幾本兵書,大多是《孫子兵法》的不同篇章。

話說回來,孫堅、孫策、孫權作爲孫武的後裔。

自然…在東吳,孫氏一族對祖輩孫武極至推崇,故而《孫子兵法》也被尊爲東吳將者必讀的篇章。

只是現在,徐盛完全沒有心情看兵書。

“唉…”

伴隨着一聲粗重的嘆氣,他無奈的搖頭,儼然替如今時局下的東吳擔憂。

——『區區一個糜芳,吾都攻克不下?就算至廬江,按照主公的吩咐,在那裡與關羽決戰,吾又贏得了關羽麼?』

正想到這裡…

賬外的篝火旁,突然響起了劇烈的爭吵。

“什麼東西?竟敢對本將軍沒大沒小?”

“你有能耐,你怎麼不攻下這江陵?擒了那糜芳?哼…一將無能,害死三軍,就是因爲有你這樣的將軍,我江東子弟才踏不入這江陵城內!”

喊話的是一名校尉與副將馬忠。

按理說,一個校尉不會與馬忠有如此爭執,但,這爭吵就是這樣發生了。

儼然,一場埋伏下的大捷並不能遮掩此番突襲屢屢受挫、屢屢受阻局面下的窘迫,再加上,那校尉喝了幾口悶酒,心裡悶悶不樂。

爭執隨之而來…

解決的方式也極爲簡單——角力!

“打打打…”

“看看誰能放倒誰?”

“馬忠將軍?他可是咱們軍中的大力士啊!”

一場角力的決鬥直接將吳軍的氣氛推至高潮,惹來了歡呼聲震震,極爲熱鬧…

更像是宣泄每一個兵士,對此番戰意結局的不滿。

徐盛聽着外面的喊鬧聲,有些不滿,臉上也閃過一絲不悅之色,也不知爲何,今晚他的心情很是壓抑,就好似…隱隱有一種大事不妙,卻又說不上來的感覺。

但糜芳的那支追兵已經敗了,他這裡還有兩萬多人,又能出什麼事兒?

徐盛百思不得解,索性把《孫子兵法》取來,強逼着自己去看…不時的琢磨着,如何在廬江戰勝關羽。

而離着這裡七、八里的地方,一支猶如幽靈般的騎兵正在迅速接近,他們只有三千人。

“噠噠噠——”

馬蹄聲低沉婉轉,卻好似有一種魔力一般,使人聽着心裡…也徒然一驚。

今晚月黑風高,正是殺人之夜。

馬忠的力氣比不過那被稱作“大力士”的校尉,但他技巧上明顯更勝一籌,與那大力士角力,對方是一力降十會,他則是利用腳步,利用巧勁…在與其抗衡。

三個回合…那大力士反倒是被馬忠摔翻在地。

潘璋也走到了這附近,駐足觀看着這一場精彩的表現,身旁的親衛露出一抹愁容,“沒有把敵人打趴下,反倒是自己人打起來了。”

潘璋不以爲意,擺了擺手,“大家心裡頭都有怨氣,讓他們發泄發泄吧…”

話音落下,潘璋索性轉過身子,不去再看那“角力”場,而是朝徐盛的軍帳處走去。

如何籌措退軍的軍糧?

如何繞開柴桑?

如何避免被關羽擊於半渡?這些都是問題,需要與潘璋一起討論。

哪曾想,就在這時。

“噠噠噠——”

馬蹄聲,突然響徹了起來,極爲乾脆,從那聲音上判斷,是有騎隊衝入了前寨…

潘璋的腳步一頓,“怎麼會有馬蹄聲?”

角力場上的馬忠也像是聽到了這聲音,他的動作一頓,然後“咚”的一聲被那大力士掀翻在地。

“馬將軍,伱也不怎麼樣嘛?”那大力士還發來了嘲諷。

馬忠卻咬了咬牙,目光朝向前寨方向,“還顧着打呢?這大晚上的這種聲音,是敵襲…有敵襲——”

因爲經歷過逍遙津被八百人“突突”的慘痛,故而每個東吳的將領,耳朵都極是敏銳,特別是晚上…時刻就等着

果然…

隨着馬蹄聲越來越響徹,連帶着前寨傳出的喊叫聲、哀嚎聲,所有吳軍兵士彷彿意識到了什麼,他們下意識的變得戰戰兢兢,很快…顫顫巍巍的踉蹌後退。

反觀此時的前寨。

“發生了什麼?”

“這大半夜誰的馬兒受驚了?”

“趕緊起來…啊…你…你們是誰?”

“不要,饒命…饒命…”

一道道慘叫聲不斷的響起,聽上去…好像這裡遭遇了什麼劫難一般。

“發生了何事?”大帳內的徐盛也迅速的走出帳門,看着整個慌亂的中軍,他不由得蹙了蹙眉,目露不解之色。

在他看來,前寨人數雖然不多,也好歹有四、五千人,再加上糜芳新敗,理應不會再度追擊?就算追來…敗軍之將,有何可懼?何況又是糜芳…此前埋伏的一次,讓徐盛意識到,這傢伙無論是統率還是武藝,其實並不強!

唯獨仰仗在城牆之內耀武揚威罷了!

只是…

慘叫、哀嚎聲還在繼續,且在迅速的蔓延,聽着就如同那陷入單方面的屠戮。

沒有人知道,在那一片黑暗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兒?

情況變得越發詭譎。

靜謐的夜色下,彷彿一場血腥殺戮的儀式正在進行,夜風奏響的也是屬於吳軍最後的葬魂曲。

馬蹄聲越來越近,彷彿催命的音節,整個前寨摧古拉朽,壓根就沒有遇到任何阻礙。

唯有嚎叫聲此起彼伏。

終於…

還在前寨待着的人連滾帶爬,就跟嚇破了膽似的逃回來之際,他們的面色煞白如紙,極其慘烈,這些都是…被嚇的!

“發生了什麼事兒?這般慌慌張張,像什麼樣子?”

潘璋大喝,要讓這些人冷靜下來。

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無奈之下,他只能拉過一人,“你看到了什麼?嚇成這副模樣!”

“他…他來了…來了…”

這人臉色煞白,全身都在顫抖不已。

“誰?”

“那些山西人,逍遙津時的那八百山西人…還有那爲首的…爲首的白馬銀槍的戰將!”

山西人?

很顯然,來的不是山西人,是糜芳的部曲,是徐州東海人。

只是…在糜芳的提議下,他們悉數扮成曹魏張遼麾下,那支山西軍團的模樣,就連裝備都分毫不差。

再加上在趙雲的引領下,在糜芳許諾出的巨大的賞賜下,一個人頭就是幾畝地…

這完全沒是“拼一次、富三代”的良機,沒有人會不盡全力。

故而,他們一個個太猛了,這份勇烈讓東吳不自禁的回想起當年逍遙津一戰的畫面。

——來了,來了!

那支十萬人被八百人整整砍了半天,最終砍得十萬吳軍喪膽還;

那支由張遼統御的山西軍團,讓東吳小兒止啼的軍團,他們來了!又回來了!

他們的裝束一致,他們“勇”的一模一樣,也“狠”的如此一則。

這從前寨逃回的兵士,顫巍巍的回話間,瞳孔猛烈擴張,還在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氣,他這副恐懼至極的樣子,很難讓人不信。

潘璋也是一驚,手一鬆就將這人放開,這人卻宛若得了失心瘋一樣,又哭又笑,一路連滾帶爬,繼續往後逃竄,還不斷地嚷嚷着。

“那張文遠來了,那小兒止啼的張文遠來了,山西人來了,快…快跑啊——”

時隔一年,逍遙津一戰依舊是所有吳軍心中的痛。

沒有人會忘記,曾經的這些山西人在逍遙津時,掀起了怎樣的血雨腥風。

無疑…在糜芳超常發揮的…“構想中”,追擊之後第二次追擊,除了他糜子方這個統帥變了;這些兵士裝扮的改變,也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是巨大的威懾。

更何況,趙子龍,在統兵與武藝上,又何曾弱於張文遠過?

“噠噠噠——”

很快,就在中軍剛剛開始混亂之計,就在徐盛、潘璋、馬忠總算碰面,打算點兵列陣抵擋之際。

一道道黑影已經縱馬殺來。

朦朧月色之中,這三千人身着寒衣,臉帶面罩,頭蒙黑巾,只露雙眼…

這等裝束,簡直與逍遙津時張遼手下的那八百人一模一樣。

唯一的區別,是他們乃騎兵。

是他們爲首的戰將沒有手持月牙戟,而是銀槍白馬的趙子龍,他揹負大弓,負箭三十一支,手中的龍膽亮銀槍格外的閃亮,那冷冷的槍鋒,還在往下滴血。

“嘶…”

幾乎所有的吳軍兵士看到這一幕都嚇傻了,整個陷入呆滯之中。

反抗?這種浸入骨髓的恐懼,還有那敵軍爲首白馬戰將的威懾,讓人只覺得兩個字——不詳!

就在這些吳軍還在驚愕之際。

趙雲與三千兵士已經衝入了中軍,就跟砍瓜切菜似的,將那些眼神呆滯,或是倉皇而逃的吳軍砍翻。

鮮血揮灑長空,只一會兒的功夫就屍橫遍野。

“啊…”

終於,一道眼前的慘叫聲,將失神的衆人喚醒,卻也沒有人敢去反抗,人…最恐懼的就是未知。

徐盛、潘璋、馬忠翻身上馬,就連他們下意識的反應也是——逃!

——逃出這是非之地!

一如逍遙津的那次!

可…纔剛轉身,他們就覺得後背一寒。

徐盛當先回過味兒來,“他張遼在淮南?曹魏在襄樊又大敗,張遼與他的部曲怎麼可能來得了江陵?他怎麼可能會突襲我等?”

話音剛落…

“嗖”一支箭矢穩穩的刺中了徐盛的肩肩部,“唔…”徐盛只感覺左臂一痛,再望向左肩時,已經有血水順着鎧甲流下。

“徐將軍…”

潘璋與馬忠同時開口…

嗜血的徐盛,彷彿突然間展露出狠辣、陰損、血腥的一面,他將肩部箭矢掰斷,擡起頭尋着這箭矢來的軌跡望去,目光所視之處,正是趙雲。

“突襲?哼!徐盛在此!汝休想——”

說話間,徐盛就要提刀去與趙雲對壘,他不知道對方的身份,但憑着這槍法,料想不是無名鼠輩。

潘璋連忙勸道:“徐將軍受傷,先行撤退,我與馬將軍去擒了這白馬賊將——”

也不知道是徐盛那一句『張遼在淮南,怎麼可能來江陵』,還是主帥中箭,引發的將士們的同仇敵愾。

一時間,原本奔逃的吳軍…悉數調轉馬頭,但並未追隨着潘璋一道殺上去。

馬忠性子急,徐盛的受傷,反倒是激發起他心裡邊的兇性。

“弟兄們隨我殺——”

他一騎當先,高舉着馬刀就縱馬朝趙雲殺去,還大聲呼喊着,想要有人能夠響應。

然而,除了潘璋外,哪裡還有人響應。

是,吳軍是止住潰逃之勢,可那是因爲,他們也懷疑,這些不是張文遠,不是山西人,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就會主動去送死,去當炮灰。

觀望…

所有人都在觀望。

『賊將,受死——』 終於,馬忠殺到了趙雲的近前,他心裡嘀咕一聲,趁着趙雲在與一名吳軍校尉拼殺。

馬忠並不認識趙雲,當年趙雲護送劉備赴東吳娶孫尚香時,馬忠與潘璋這種級別,是無法參加的。

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馬忠已經提起馬刀,衝着趙雲的脖子劈砍而去,趙雲彷彿沒有任何反應過來一般,馬忠心頭狂喜…

——『偷襲…看來要得手了!』

——『擒賊擒王,殺了這賊子,敵軍自潰!』

是啊,在《三國演義》中的馬忠堪稱“名將終結者”,關羽、黃忠、樂進、曹仁、許褚、張遼…悉數都是被他暗箭與下黑手所殺。

他的冷箭讓人畏懼…

他的黑手讓人膽戰心驚。

似乎,他很擅長這種不那麼正大光明的方式,擒賊擒王!

“殺了他,殺了他…”

緊隨在馬忠之後的潘璋也不禁興奮了起來。

“鏗——”

哪曾想,出人意料的是,就在馬刀即將捱到趙雲脖子的時候,趙雲手中的銀槍突然冒了出來,以匪夷所思的角度與力度擋住了這致命一擊。

連帶着還有趙雲淡淡的話語。

“這等拙劣的偷襲?傷得了誰?”

甚至…趙雲用的是“傷”得了誰,而非“殺”的了誰,侮辱…這是赤果果的侮辱啊!

啊…

馬忠一怔,他本是瞅準時機,瞅準角度,是無法格擋的致命一擊…

按理說,就是眼前這白袍銀槍的戰將腦後長眼,但長槍也收不回來呀。

話是這麼說沒錯。

但他忽視了一條——他的對手是趙雲!

七探盤蛇,人槍合一的趙雲!

莫說是腦後長眼,單單是馬刀襲來時的勁風,就已經讓他早有準備,且…準確的不是格擋,而是殺招——

果然…

就在趙雲張口之際,他手中的長槍極爲隨意的向下一劃,竟順着馬刀卸力時退卻的力量,順勢點槍出擊。

這一“點”…太鋒利,太刁鑽,也太難防了。

剎那間…龍膽亮銀槍從馬忠的下巴處貫穿而上,然後直挺挺的從馬忠後腦處刺出。

那槍頭處的倒刺,在馬忠的額頭內翻攪,隨着龍膽亮銀槍的拔出,汨汨鮮血直流,往外四濺…

這一幕,太過血腥…讓不少人驚呼出聲。

而趙雲的這一順勢的點槍,無論是反應,無論是槍刺的角度,無論是出手的迅捷都太快了,快到讓人咂舌的地步!

所有人,無論是糜家軍,還是東吳的水軍,悉數只感覺到四個字蔓延全身:

——“恐怖如斯!”

而趙雲,在刺殺馬忠之後,沒有停留半分,就宛若殺這馬忠如殺雞,殺任何一個吳軍的兵卒一樣稀鬆平常,微不足道…

他迅速的又投入了持續的殺戮之中,繼續用他的勇武感染着身後的糜家部曲,也威懾着江東羣小。

只是,唯獨…

一具屍體從馬上滾落,伴隨着“咚咚”的一聲,馬忠的脖頸處、後腦處兩個窟窿,正不斷的、洶涌的往外噴涌着鮮血,還有…那令人作嘔的腦漿。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眼睛是張開的,就像是自始至終,沒有瞑目一般!

見到這情形,潘璋差點就嚇尿了,何止是潘璋,就連徐盛也嚇了一跳。

儘管,他們已經可以篤定,來偷襲的敵人絕非“張遼”與那八百“山西大漢”。

可…這還重要麼?

很明顯,這爲首的銀槍白馬戰將,他的勇武…或許還在那張文遠之上!

能讓東吳小兒止啼的,又何止一個張遼?

一時間,潘璋慌了。

用腳指頭想想也知道,他又怎會是這白袍銀槍戰將的對手?可…已經衝來了,開弓沒有回頭箭,打不過…硬着頭皮也得上啊!

“爾…爾乃何人?本將軍手下不…不斬無名之將…”

潘璋顫巍巍的張口,這是心理暗示…暗示,他打不過,至少還能溜之大吉。

哪曾想,對方的自報家門,直接把他嚇尿了。

“吾乃常山趙子龍——”

呃…

人的名,樹的影…這趙子龍長阪坡七進七出的名號,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潘璋就是天性再放蕩,也不會自以爲是的覺得他…是趙子龍的對手,這差距太遠了!

趙雲可不慣着他,說話間,銀槍已經呼嘯刺來…

潘璋還在發呆…握住手中大刀的手都在顫抖。

終於,在那銀槍距離他的脖頸還有一尺之地,他迅速的脫口,“久聞趙子龍大名,我…我潘璋是來請降的呀!”

唔…

潘璋的話讓趙雲一愣,可隨着“鏘啷啷啷”的一聲,潘璋手中的大刀已經丟在地上,連帶着他身形如靈猴一般,翻身下馬,單膝跪地,“子龍將軍,我…我久仰劉皇叔大名,我…我是來棄暗投明的啊——”

隨着潘璋這麼一跪,登時,他的一干部曲悉數放下武器,悉數跪了,他們似乎發現了一種方法…只要跪下,就能在這修羅場中活下去!

活下去——

活着回去——

話說回來,潘璋山賊出身,本就是個莽夫,是在建安元年,十五歲的孫策任陽羨縣長時,開始追隨的。

他天性放蕩,喜歡喝酒,可家中貧窮,於是就經常賒賬酤酒。

債主上門討債,他就說:“等我以後富貴了再還。

後來,他的確富貴了,成爲了將軍,可那酒的賒賬卻至今未還。

類似於潘璋這種山賊、小人物出身,是很難受到孫權重用的。

副將…也就是他在東吳軍職的天花板。

這樣的人,其實對孫氏一族談不上如何忠義?他追隨的只會是強者!能鎮得住他的人,能讓他過上好日子的人!

當然…

歷史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轉移,這個在古籍文獻中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帶領部下馬忠擒獲關羽、關平、趙累,將關羽、關平就地斬殺的將軍,在如今建安二十一年,竟然率先投了…

局勢所迫也好,惜命也罷…

總而言之,潘璋與他所部就是投了。

是啊,他沒得選,那龍膽亮銀槍離他太近了,那龍膽亮銀槍也太鋒利了。

趙子龍的名聲太響亮了,除了投降?他…還能做點什麼呢?

一石激起千層浪…

隨着馬忠被銀槍點殺,隨着潘璋率衆歸降,整個吳軍可謂是兵敗如山倒。

這一仗,趙子龍三千破兩萬雖不及昔日張遼八百破十萬戰績輝煌,但無疑,也足以嚇破了東吳孫氏一族與衆大族之膽魄。

再說徐盛,面對如此潰敗,他知道…再抵抗勢必是死路一條,他當機立斷下令撤軍。

倒是,也不知道是肩傷,還是局勢使然下,雙腿、雙臂的癱軟無力,堂堂徐盛大將軍,竟是連續爬了幾次,總算才爬上馬背,與一衆殘兵敗將倉皇逃亡。

一如屁滾尿流一般。

這些吳軍逃竄留下的道途之上,一股子刺鼻的腥臊之味兒也隨之傳開。

結束了…

一切都結束了,三千糜家部曲,彷彿是提前受到了糜芳的安排,他們振臂高呼,他們齊聲吶呵:“破賊者,常山趙子龍是也——”

“破賊者,常山趙子龍是也——”

聽着這些震耳欲聾的歡呼,望着跪地不起的潘璋一部。

趙雲仰起頭,享受這勝利所帶來的別樣感受!

這一仗,無需兇險的七進七出…

也無需能進能退…

對付東吳鼠輩,只需略施小計,只需一名慨當勇武的將軍,三千破兩萬、八百破十萬,不過都是常規操作!

常規操作罷了——

一時間,“破賊者,常山趙子龍是也——”這聲音空谷迴響,餘音繚繞,震天動地,良久不絕!

一時間,趙子龍的名聲也將繼張遼之後,讓吳軍膽顫、心驚——

許都城,魏王宮殿。

秋季的窗外豔陽高照,蟬鳴此起彼伏,熾熱的陽光透過一處處奢華的竹簾映進來。

宮殿中擺着冰塊兒,桌上鋪開輿圖,曹操正微眯着雙眼,餘光不時的望向那輿圖之上…

賈詡則在與曹操侃侃分析着時局。

“關麟的主力兵馬悉數在襄樊,荊南與江陵無疑是空虛的,這種時候,孫權突襲的贏面很大…若孫權奪下江陵與長沙,那主公…便可以壽春換江陵,再以江陵…贖回被困在平魯城的徐晃與三萬魏軍兵士…如此,那關麟派諸葛恪爲使,設下的陽謀,讓主公失信於天下,失信於三軍的計劃,也就被主公悄無聲息的化解。”

——壽春一城換三萬魏軍!

隨着賈詡的分析。

曹操微微頷首,“文和說的,倒也不失爲一個破局的方法…那荊州使者諸葛恪說的一句話很對,徐晃與三萬魏軍兵士,關乎我大魏的軍心、民望,無論如何,孤也要救…只是,壽春…”

儼然,曹操還是有些捨不得“壽春”那處軍事要塞…

要知道,一旦將壽春也讓給東吳,那東吳可就徹底破局了,擺在孫權面前的北可進徐州,西可攻豫州、兗州,局面完全打開了。

賈詡如何看不出曹操的擔憂,他“唉”的一聲嘆出口氣,“大王,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東吳不過是疥癬之疾,荊州纔是心腹大患,從這點上看,失一個壽春,換取徐晃與三萬兵卒,保持着許都城現有的兵勇…這纔是更重要的。”

“唉…”

隨着賈詡的話,曹操又是一聲悶沉下的嘆息。

拿壽春與東吳交換,換江陵;

拿江陵與荊州交換,換三萬兵卒的性命,這事兒,曹操不想做,放在十年前…不,是五年前,他絕對不會做!

但現在,關麟那明謀之下,是要逼他曹操失了人心,他是不得不做!

唯獨慶幸的是,是把壽春割讓給孫權,而非把許都割讓給關麟,此間相差甚遠,判若雲泥!

“看來,孤也只能如此了…但讓出壽春,終究是一大隱患…”

曹操還是有些不甘心,卻迫於無奈,只能按照賈詡的提議這麼做。

當然,曹操與賈詡是想這麼做,但卻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東吳對荊州的偷襲奏效,江陵…已經落入東吳之手。

這時…

“大王,大王——”

一道沉悶的聲音從大殿外傳來。

是程昱…

看到程昱,曹操立刻提起了一分精神,他知道…程昱如此匆忙的來,定然有最新的情報傳來了。

果然,程昱迅速的行至宮殿,他拱手朝曹操行禮,然後迅速的稟報。

“南方傳來的三件事兒,其一…是淮南,既大王命淮南的曹真、張遼撤出兵馬,率軍馳援許都後,孫權也將淮南的三萬兵馬悉數撤出,馳援廬江…”

隨着程昱的話,曹操當即問:“爲何是廬江?”

孫權撤兵的行爲,曹操可以理解,畢竟現在無論是曹魏,還是東吳,都沒有過多的精力去放在淮南之上,可…怎麼會是廬江呢?這既非後方,又非前線?除非…

不等曹操仔細去想…

“這就要說後二件事了…”程昱繼續開口,“一個是東吳突襲長沙與江陵,背刺荊州的大軍徹底失敗,江陵處馬忠陣亡,潘璋投降,徐盛中箭敗走…長沙處,呂蒙奄奄一息,丁奉陣亡,面對兩千人駐守的長沙城,五萬吳軍損兵過半,如今…如今正直後撤,惶惶逃竄如…如那喪家之犬一般!”

因爲中間隔着一個襄陽、樊城、宛城,故而…有關荊南、江陵的情報,曹操是最後知道的那個。

這要比諸葛恪與諸葛瑾知道情報、掌握情報,整整晚了三天。

也正是這三天,讓曹操與賈詡浮想聯翩,甚至制定出了“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方案…

可現在…

“什麼?”曹操聽到這一條情報,豁然起身,他完全無法理解,更無法遏制自己的心情,“今日是什麼日子?七月十五是麼?這一天…是酒囊飯袋冒出來的日子麼?東吳的這羣文臣武將?都是飯桶麼?我大魏的兵士將荊州主力牽扯在襄樊,他們…他們如何連長沙、江陵二城也攻不下來?飯桶…飯桶!”

憤怒之下的曹操提起桌案上的“石墨”憤憤然的砸向地面。

石墨中本已研磨好的墨水頓時飛濺,整個一片地板上,悉數都是漆黑如墨的小圓點。

曹操已經盛怒到了極點。

然而,程昱接下來的話,卻又一次讓曹操的憤怒突破了瓶頸,朝着新一輪的極點迸發。

“大王,還有一事…東吳背刺荊州的同時,關…關羽也突襲江東,且…且關羽長驅直入,連破益陽、赤壁、樊口…如今,如今已經打到柴桑,據…據斥候傳來的消息,這封飛鴿傳來之時,孫權支援柴桑的兩萬援軍已經潰敗,武將董襲、宋濂陣亡…關羽…關羽他已經開始攻柴桑了。”

轟…

轟隆隆!

如果說方纔,東吳背刺攻不下一個荊南、江陵,已經足夠讓曹操驚訝、驚詫…乃至於不能理解。

那麼現在,關羽幾乎把東吳給殺穿了,這就讓曹操那驚訝的情緒迅速的升騰爲驚愕,不可置信,無法理解的驚愕。

“孫…孫權是個廢物!是個飯桶——”

曹操這輩子就沒這麼無語過,偏生,這次讓他無語的還是他曾經誇耀出那句“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

太無語了,簡直是大無語事件——

荊州主力在北,哪怕如此,數量寥寥的荊州軍竟然擋住了東吳的背刺;

哪怕如此…準備了四個月,乃至於半年的東吳,被…被關羽給突破到這種程度,都打到柴桑了。

是不是再給關羽一個月,就打到建業,打到吳郡了?

在曹操的眼裡…這已經不是某個人是廢物,而是整個東吳,所有人都是廢物,都是垃圾!

“孤…孤…”

曹操吟出了這一個字,可他突覺額頭恍惚,痛感傳來,心情也止不住的沉痛。

其實,孫權與關麟…雙方互相偷家這事兒,他曹操是提前知道一些風聲的。

可…知道是一回事兒,曹操並沒有太過在意。

畢竟荊州兵的主力,也就是關麟手下那大幾萬的兵馬都在襄樊…

荊南?江陵能有多少人駐守?

至於關羽的偷家?孫權就是再不懂統兵,他也定然會在必經之道上佈下兵馬,以防不測…可就這麼巧,三處全敗!

敗的一潰千里,敗的是真穩定啊!

長沙、江陵、後方…三處全敗,曹操覺得就是栓條狗去指揮,也無外乎這個結局吧!

“孫權豎子,不足爲謀,狗…狗都不如——”

曹操一邊捂着額頭,一邊踉蹌的後退,終於退到王位前,整個身子彷彿虛脫了一般,重重的砸了上去…

可他的口中不斷重複着這句話,“孫權豎子,不足爲謀,狗…狗一樣的東西!”

程昱與賈詡都看出了曹操的痛苦。

賈詡也無語了,這時局的發展與他判斷的是完全不一樣啊。

有那麼一瞬間,深深地無力感拍打在他賈詡的身上,讓他覺得他老了,時代變了,他完全無法推演現如今的時局…

他的判斷,全錯啊——

這種挫敗感,也正在深深的折磨着賈詡這個老臣。

程昱因爲提前知道了這些“情報”,他有心理準備,故而顯得更堅強一些,他連忙勸慰曹操:“大王千萬不要動怒啊,一旦動怒,那勢必牽扯到頭疾,孫權豎子不足爲謀,可千萬不能因此讓丞相頭風復發啊…”

“孤知道…可…可…”曹操幾乎每一句話都在動怒,怒不可遏,他真的就一種強烈想法,他大魏之主敕封的吳王簡直不如一條狗!

弱,弱,簡直太弱了!

“傳…傳那諸葛恪,傳那荊州使者諸葛恪——”

總算,過了半天,心情平復了些許的曹操,連忙吩咐。

是啊,東吳偷襲江陵的計劃已經失敗了,壽春換江陵,江陵換徐晃的計劃也隨之胎死腹中。

那麼,擺在曹操面前的最大難題就是…

就是用談判的方式,換回徐晃與三萬兵士的性命,否則,大魏的軍心與民望就徹底崩了!

門外的許褚自然聽出了曹操的急不可耐,他連忙答應,就派虎賁軍士去傳諸葛恪。

程昱眼珠子轉動,好似還有話說,他連忙將知道的悉數稟報給曹操。

“大王,在五日前,東吳使者諸葛瑾與荊州使者諸葛恪私下裡見了一面…校事府的人扮成酒肆跑堂,聽到了一些風聲,說是…是孫權用諸葛瑾全家性命去要挾諸葛恪,逼迫他…逼迫他救東吳一把?”

唔…隨着程昱的話,曹操的眼眸微微的閃爍了一下,然後他憤憤然的說,“他諸葛恪有什麼能耐能救東吳?”

程昱沉吟了一下,然後表情變得極致的嚴肅與一絲不苟,他鄭重的說,“東吳還真的提出了一個方法,可以使得三方罷兵,讓大魏與東吳緩一緩,留有轉圜的餘地…只是,若諸葛恪答應了,那他將變成整個荊州,乃至於整個漢室的罪人!”

這…

曹操頓了一下,他那細密的眼眸頓時睜到最大,他用極致沙啞的聲音問道。

“什麼方法?”

“還有,那諸葛恪會答應麼——”

第401章 一連四箭,四箭全中,黃忠來也!第539章 盡人事,聽天命吧!第531章 蜀中是個大染缸第375章 曹營無知己,夜夜思故人故人!第320章 守信者千里赴期,狐疑者杯弓蛇影第81章 逍遙津上玉龍飛,山西勇烈霸氣追第359章 未雨綢繆,張飛一生最大的滑鐵盧第30章 君臣和睦,兄友弟恭第690章 突敵陣子龍拌雄風(中)第24章 鐵甲連弩車第457章 痛的領悟,寶貝男孩劉禪的蛻變!第403章 如神似魔,黃漢升烈弓射白馬!第458章 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第337章 關羽:你們一個個的都好得很哪!第114章 風起雲飛揚,吾弟關麟鎮四方第460章 來呀,互相傷害啊!第694章 聖女 鬼婆 蠻女,還有花美男!第585章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第564章 從絕無可能,到無限可能第152章 星彩姐,這該死的安全感哪!大雨來了,緊急防汛,請半天假。第244章 父親,難道就不想更進一步麼?第422章 我打了半年仗,就不能享受 享受?第488章 像這種要求,關羽一輩子沒見過第473章 風雪壓我三四年,我笑風雪輕如棉第202章 二桃殺三士!第288章 魏公已經春秋六十歲了第502章 潁川荀氏忠於漢,不食魏祿不遷徒第682章 喪鐘因誰而鳴第232章 張飛:退後,俺女婿要開始裝逼了!第53章 你在教我做事嗎?第227章 先帝創業未半,蹦迪花光預算第28章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第252章 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第312章 三雄戰關公,關某在此,爾等受死第565章 火藥鞭箭,無可匹敵的硬解能力!第548章 江東一絲不苟,蜀中冷月如刀第192章 有云旗這個領袖在,年輕人可不好惹第739章 關家逆子大結局(貳)第544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750章 關家逆子大結局(十三)第100章 這個家沒他,得散!第194章 此子,非孔明不教,乃教不了也第140章 兩曹一死一暈厥,滿寵恨透黃老邪第291章 這關家四郎,能頂得住這份壓力麼?第702章 動了,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第705章 這注定是姜維最震撼的一天!第516章 子龍也不想,一直做雜號將軍吧?第396章 生義我所欲也,捨生而取義者也!第305章 伯言與我,是英雄所見略同!第120章 一眸火眼照人寒第743章 關家逆子大結局(六)第268章 田忌賽馬,孤有上馬足破雲長下馬第260章 這陸伯言,連演都不演了麼?第281章 把壓力給到東吳,也給到曹魏!第590章 能爲我自己做事的興奮哪!第547章 蜀中,竟是如此多事之秋啊第116章 曹子孝,我恨你,我要殺了你第262章 奪妻之恨,誓奪吾妻!弒誅曹賊第327章 關雲旗鬨堂大孝,上大刑刮骨療毒!第520章 吾兒是真擅偷家啊第376章 此前的關家軍是敗了,不是亡了第171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第103章 黃老邪,何許人也?何方神聖?第235章 靈雎:我不會害他,只是有事求他第705章 這注定是姜維最震撼的一天!第343章 一門父子,一筆寫不出兩個關字!第554章 這四海萬方,只能有一個聲音!第192章 有云旗這個領袖在,年輕人可不好惹第288章 魏公已經春秋六十歲了第43章 攻勢勿緩,不予敵喘息之機第214章 孫仲謀,你啥水平?有點逼數行麼?第671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604章 魏王?漢帝?良禽擇木而棲!第546章 巫山神女?不,是巫山雲雨!第357章 詩緣情而旖旎,我難道看不出情?第559章 曹魏的反擊,從帝王谷開啓第117章 這江陵城,我關麟就是王法第82章 江陵峰迴路轉,蜀中柳暗花明第291章 這關家四郎,能頂得住這份壓力麼?第495章 鼠輩離場,魏與蜀,當二分天下!第144章 這小子真狠哪!第263章 如此精巧背刺,爾等師從何人?第606章 接下來,孤要誅他大耳賊的九族!第460章 來呀,互相傷害啊!第7章 不入魔,不成活兒第498章 孫魯班:不是我,是咱們姐妹一起!第493章 豈不聞,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第636章 你就當幫幫朕?給朕自由,可好?第68章 手中的刀,心中的道第517章 這很符合,他那逆子的頭銜與身份!第278章 此誠東吳,危急存亡之秋也!第390章 關羽萬軍碎屍,誅魏狗以泄憤第225章 我纔是桃園結義的第四人!第108章 裝的逼,含着淚也要裝完第521章 他們堅守的又是個什麼東西?第91章 雲長莫怪,是你兒子給的太多了第255章 如神似魔,這一箭發之入魂!第280章 孫權:完了完了,孤全完了!第463章 以血換血,以命換命,白衣飄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