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驚變千里 泰然如山嶽

壽春崔氏,歷代望族,被滅九族,江東震驚。

百官紛紛竄門打聽。

各種上書逞到林川御前。

多是說,崔家雖有劣跡,但罪不至此,崔氏世代望族,影響深遠,在江東盤根錯節,不誼妄動。

由於林川在江東的聲望,所有上書都不提主公的不是,有的也是一筆帶過,只說主公也有失察的地方。

大理寺、刑部、監察臺這些林川親手成立的各部衙門聯合,主動提出要複查。

當然也有冷靜觀望的,這些人都是與喬公關係不錯的,時下大喬因爲林川,已快速升到部門主事。

所以喬公在江東的勢力也不容小覷。

時任監國的陸績,喬府百官絡繹不絕。

陸績開始很煩,他的心思都沒在這個上面。

“報!有主公玉匣到!”

陸績怔了怔,這個時候主公給自己來信?

看着放到案上的匣子,他不知道如何迴應,他的所有動作都已經在運轉。

還是匣子中的信,信是絕密,更有一竄佛珠。

陸績一看佛珠,頓時落下淚來,這竄手珠是主公時常戴在手上的親隨之物。

現在賜給了自己,陸績知道其中意思,這是在表示主僕之情。

打開信,林川在信中大談國之昌盛,爲君者的自覺,又說了什麼做錯事沒關係,我永遠是你的主公,懂適可而止。

相信陸績是知道的,會處理好國政,做一個本份的臣子。

陸績見信中多是主公講感情講教導,呆呆地出神。

主公這是什麼意思呢?難道崔家與自己的事讓主公知道了,勸自己去認罪?

陸績這時箭在弦上,他害怕一旦去認罪,就會萬劫不復。

他再次想到林川對自己的預判。

就象是一把懸在頭上的刀,不寒而慄。

人!爲了自己,有時真的不顧一切,會去賭,會去拼。

無論輸贏,至少比死了好吧!

林川帶了兩個錦衣衛,出了荷院,直奔壽春府大牢。

刺史大人入獄,壽春暫時由原壽春司馬與長史主政。

聽說主公駕到,長史大人趕緊迎出府外。

司馬在外協助徐盛料理崔氏一案,並沒有來。

“見過主公!”

“起來!帶本牧去見崔家!”

壽春府大牢,早已人滿爲患,多是崔氏一族。

一進大牢重地,崔氏幾族人見長史陪着一個少年進來,馬上猜出是主公來了。

因爲江東能有這麼大身份,而且這麼年輕的只有主公。

這些人心裡恨林川,但林川的聲望與仙家子弟身份,讓他們不敢恨,害怕死後入阿鼻地獄。

什麼叫碾壓,就纔是,讓你死都不敢恨。

牢裡瞬間靜了下來。

林川一間間看過去,每一間都擠了數十人口。

婦人抱着自己的孩子,孩子哭叫着。

做孃的細心安慰,也是淚流滿面,只有低聲抽泣。

“主公!我們冤枉!”

終於有富商打扮的男子喊出聲來。

“叫什麼,都本大人老實點!”

長史大人出聲喝止。

大牢裡當然都是愁雲慘霧,林川看得也有點不忍心。

長史大人帶着林川,走到最裡間,最小的牢前,這裡關押着主犯崔家。

“你知罪嗎?”

林川冷聲道。

崔家伏地咚咚瞌頭:“罪臣罪該萬死!……”

罪該萬死唸了無數遍。

“你罪在哪?”

崔家道:“主公說罪臣是什麼罪,就有什麼罪!”

這句話也可以理解成,他本沒有罪,是主公要加罪。

林川哼了一聲,致死不認啊。

“你所以一直不認罪,是你以爲你身後會有人保你,是不是?”

“罪臣不敢!”

“而且這個保你的人來頭大,以爲本牧也要就着點,是不是這想法!”

“罪臣不敢!”

“本牧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你日後會造反,所以你必須死!”

崔家會造反,他自己都不信。

但主公既然這樣說了,他自己都開始懷疑自己。

難道這就是主公要拿自己的原因?

他也知道自己犯有很多事,但不至於滅族,何況一個崔氏。

“罪臣哪來的能力造反?”

他說了心中的疑惑。

“你當然不是主事的,不能理解嗎?”

崔家無話可說!

“想死還是想活?”

崔家怔住,難道自己還有活的希望?自己能活,這滅族的事自然也能免。

這可是從來沒聽說過滅族這種事也能免。

崔家伏地道:“只要主公給條活路,罪臣什麼都願意做,什麼都願意說!”

“那好!將你所犯罪事實詳細寫下來,給你一個時辰!”

“記住!漏掉一條,仍然無免!”

身後長史大人,將準備好了的紙筆遞進鐵欄,命人守在一則監視。

林川回到荷院,有下人來報,大喬明顯加快了速度,不時將到壽春。

至少到現在,對這個案子,大喬還沒接到林川的意思。

也不知道他有什麼想法。

就連喬公也沒給自己來信。

一個時辰沒到,長史大人親自送來崔家的招供罪狀。

林川認真讀,觸目驚心,這裡不但有他如何爲喬府張羅賣官的事,也有如何通過喬府的關係,將人滲透到天下公司各分部的事實。

從內部偷天下公司的經營理念與技術。

崔氏更有與喬府一些合作協議,喬府以支持入股盛豐三成股份。

喬府以些來達到招財的目的。

喬府答應在商業各處安排崔氏人員,已達到比天下公司更快的佔有。

各種事……

招待比較詳細。

當然,林川看重的還是崔氏插手江東官職安排,買賣官職,強迫軍屬做務勞役,剋扣軍餉這事。

畢竟關係到天下公司的事,那與江東無關。

翌日!

林川回到壽春。

大喬進入行院見林川。

林川知道大喬要來,召集大臣一同議事。

行過禮,大喬道:“相公!”

林川微笑將他拉起,道:“我封禪歸來,是天下順心,萬民景仰,這是歷史上的大事!”

“昨日,我又接到劉表派來使臣的事,這事本歸主公管轄,無奈荊州不願與相公商議,今天想聽聽大家的意思!”

他們有時間在一起,這話自然是問自己了。

林川拿出一冊子道:“我自被封主事以來,沒有什麼敬獻天下的,這是我一直在寫的一篇大論,請各位過目!”

第一百五十四章 生死瞬間事 而我只伴甜蜜心第三十九章 分割包圍戰 太史慈立功第三百二十三章 閒來無事空嘆息 一得用滿座友第一百八十五章 欲戰還退 背後襲擊第一百七十七章 天下之勢 冰火兩重天第一百八十四章 總有刁民害朕總有壞蛋想成佛第三百七十四章 吳氏救兒 林川佈局第一百一十三章 說聯盟利益 士元大論第一百三十一章 淩統隱山林 林川戲奸相第九十五章 收軍政大權 孫權領將命第三百四十章 民爲食爲天 再創民食盛譽第一百二十五章 欲秘進白帝城 斷敵之援第四百一十一章 試臣心 驚心表惶恐第八章 人算不如林算 人鬥不如智鬥第十三章 太史慈薦將 林縣令估亂世第二百四十一章 萬事俱備 只欠將軍血第二百零一章 被懟無語 出訪江夏第四百八十一章 苦心爲喬氏 羣臣有冷眼第七章 無恥之人行無恥之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沿江入曹地 水師欲建功第一百七十八章 學院講話 固定國策第二百六十三章 快刀斬亂麻 先平府亂第三百三十七章 借和拖戰事 呂布會賈詡第五百零四章 林軍齊奮勇 進逼漢中原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風吃醋 林川紙醉金迷第六十六章 去信曹營 坦然相對第一百三十三章 袁軍推進 孫策守勢第一百一十八章 誓師大會 共商軍情第一百二十章 一語破敵 孟德安排聯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心爲血仇 原作仇人奴第四百七十二章 路駕一別過 空城引轟動第三百四十九章 兵多兇險事 指揮使遇兇難第七十九章 過信河 挾威歸鄉第四百九十二章 公堂爭議 一語定音第四百六十三章 林川行意外事 江東無人識第三百一十七章 軍中退伍兵 不得善後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欲秘進白帝城 斷敵之援第二百五十九章 心有天下策 奇論生帝相第四百五十八章 勇當遇劉軍 會流擊無敵第四百七十九章 翼州兵退 江東進逼爲諸葛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將衝萬軍 將軍鐵血還第九十七章 拆分各將 軍中聽訓第五百二十六章 牆頭草 兩邊都相誼第四百九十章 一顆丹心 兩身忠義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七十七章 百姓守望 曹營佈陣第二十一章 一謀千里外 二謀禍廬江第二百六十二章 恨鐵不鋼 林川欲暗陳倉第三百五十八章 身在局中不知局 奈何有天命第一百三十二章 戲說曹操 皖縣整風第三百八十章 血洗金陵城 追前事因後果第二百六十七章 欲訂盟約 外強中乾第三百一十一章 爲聖主獻舞 萬民喜安樂第一百八十八章 陸氏有佳才 小兒善謀第三百五十六章 心中有信仰 無懼人間惡第二百零七章 異士東來 單騎挑西昌第二百四十六章 皖縣亂如麻 爭利和州政第四百五十六章 馬不停蹄奔荊州 諸葛用謀第二百三十章 驚聞將軍傷 孔明勝中猶忐忑第二十七章 改進戰法 整訓三軍第三百八十一章 模仿社會 林川再創報第九章 寒刀照蒼涼 重騎如背芒第二百四十章 一夫當關 萬夫莫當第四百七十六章 禍來不敢恨 悔恨不當初第三百五十七章 狂士薦美人 林川正室第二百四十九章 爭權奪利 禍起蕭牆第三百二十三章 閒來無事空嘆息 一得用滿座友第五百一十五章 著理論立說 展望世紀夢第四百七十章 爭寵爲利 大喬用功第三百三十五章 江東悍將 萬夫莫敵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將衝萬軍 將軍鐵血還第二百五十六章 傾國大案 斷人手臂第八十一章 初構四方軍 林氏軍初成形第二百二十七章 關羽顯威 沒有三回之敵第三百四十三章 吹風大會 新制度法第二百七十六章 軍事前進一寸 商業推進一地第三百四十三章 吹風大會 新制度法第三百一十八章 治亂象 正王道正氣第二百九十一章 諸葛亮用謀 呂布失招第二百三十章 驚聞將軍傷 孔明勝中猶忐忑第一百一十八章 誓師大會 共商軍情第三百一十八章 治亂象 正王道正氣第十一章 雨夜摧戰馬 時不造霸王第一百八十九章 喬府風頭 百貴雲集第二百六十一章 甄宓欲和事 充作中間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爲得軍物 捨身走險第三百五十六章 心中有信仰 無懼人間惡第三百三十三章 興亡之役 豫州之險第四百九十章 一顆丹心 兩身忠義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語驚衆人 始料不及各人臣第三百二十九章 縱使千萬謀 我只一路行第三百四十四章 親信掌權 三公無私第一百章 欲摸底細 話中有話第七十五章 只爲一信念 血染信水河第五百零二章 歌舞興平 百姓歡慶第二百七十七章 觀奇蹟 敢叫日月換新天第一百六十一章 兩腳如飛 行如風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眼天下 唯我獨尊第三百一十七章 軍中退伍兵 不得善後事第三百三十九章 前方捷報 林川初定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