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改進戰法 整訓三軍

“這個你就不必管了,如今皖縣不是當年的皖縣。”

說完拉起太史慈進入自己書房。

林川想了一下道:“我知道一種馬其頓方陣,我稍加改動,稱之爲林氏方陣,今天傳授於你。”

太史慈一直都知道林川心中所學,都驚天地泣鬼神,聽說林川教自己用兵,不禁大喜,雙腿一軟,伏地道:“叩謝大人栽培,末將願終生認大人爲師。”

師,在那時有半個父親的意思。

乃天地君親師,在人心目中地位絕對地高。

一個人可以對上官不忠,也可以造反皇帝,但你如果對父親對師不尊,那就真是人人看不起。

可惜林川並沒有收徒弟的打算,只不過是想教他一個陣法,這個太史慈就順杆子爬,想自稱弟子。

林川有點尷尬,道:“我這人性懶,以後還是好好做官吧!”

林川委婉推卻。

太史慈失望,只有謝恩起身。

“這林氏戰陣,其實就是一種步軍混戰時一種攻擊防衛結合的法子。”

林川拿起桌上圖紙,開始爲他講解這個林氏陣的結構。

步軍混戰時,以三人一組,每人手持長矛,相互背靠背,逞品字形,相互支援,統一以長矛刺敵。

每組之間又可以相互照顧。

如此一來,每人的壓力頓時減去大半,不要考慮背後,可以你攻我防,或你防我攻。

每三人爲一組,一個百人隊就可以分爲三十多組。

這樣在守勢上佔了大便宜,相對在進攻上,就差了一點。

這就要變化,衝鋒時,三人也可以相互配合。

最重要的是,這樣訓練下去,士兵都會有組織感,不會自己顧自己。

人人配合,再不會雜亂無章,戰力會瞬間大增。

這是一種非常簡單的陣法。

也是林川從西方的馬其頓方陣上領悟出來的。

當年希臘就是以馬其頓方陣所向無敵,滅國無數。

但照搬馬其頓顯然又不可取,因爲這種陣法機動能力太差。

防守卻是有獨到之處。

林川簡化它,兼顧機動,用在步軍上。

這也是一種發明。

林川也想到了步軍面對騎兵的弱勢。

於是又將林氏方陣一分爲二,前面所講是步軍對步軍,可攻可守。

如果對面是騎兵……

林川道:“如果對面是騎兵,如我方是步軍,就只有全採取守勢!”

“此陣一旦採取守勢,威力更大。”

守時,馬其頓方陣就基本上不需要改動,以一個百人隊爲一個方塊,分前排後排,三排四排……

前排半蹲,後排士兵長矛駕在前排肩頭上,每一排相隔兩人加一盾兵。

第一排倒下,後面一排立即補缺。

大家是一整塊,講究齊心協力,不被騎兵衝散。

因爲是一個整體,沒人敢逃,因爲你逃就太顯眼了,逃者身邊伍長可以立即執法。

如果一塊方陣全部倒下,則邊或後邊方陣補上,及到全軍覆滅前,源源不斷。

這樣,改變了步兵防守時,雜亂無章,自己顧自己。

畢竟一個將軍指揮作戰,不可能指揮到每一個人。

而這方陣卻可以。

這方陣其實也是一種強大的指揮加團結機構。

當年亞歷山大帝聰慧過人,發明這種陣法,那是所向無敵。

敵人談起,那是一說就怕的事。

“我發明此陣,主要是讓我軍知道相互配合,不各自爲戰,能做到照顧兄弟。”

“不至於處於弱勢時,一觸即潰,處於強勢時,也大大減少我方的損失。”

太史慈喜道:“此陣極妙,大人將改寫戰爭史!從此戰法煥然一新。”

林川笑道:“不要胡吹,那也不至於,只是可以大大增加我們士兵的戰力而已。”

太史慈道:“大人奇才,我一回舒縣,當在軍中推廣,日夜操練新陣法。”

“呵呵……這陣法其實太過簡單,用了一次,別人也能學!主要還是要強調兄弟們心理,這纔是重中之重,這纔是此陣的精髓。”

“此陣雖然厲害,曹操、劉備、諸葛亮等人,一定會琢磨,他們也不蠢。”

“有了精髓,別人就是學了表面,也學不了內涵。”

“大人高明。”

太史慈一直對林川佩服得五體投地,如今知道了這種陣法,也不以爲奇。

大人隨時都可能有什麼絕妙的東西出來,也是平常。

“你去舒縣後,一定要記住,練軍精髓中的精髓,是士兵的思想,這是我林軍的中心!只有思想強大,纔是真正的強大。”

太史慈道:“末將明白了。”

說是明白了,林川也不知道他到底明白了幾成。

自己也懶得去教他,一切靠他自己的領悟。

教出來的,和自己領悟出來的,絕對是兩碼事。

“你要記住,所謂士兵思想,主要是解決他們爲誰而戰,絕不是爲我林川打仗,這方面你自己去想,我也不多說了!”

“我只會給他們一條路,告訴他們怎麼走,具體的我無法再說。”

太史慈如有所悟,有點發怔。

林川又道:“你去舒縣後,面對的主要是袁術,他不犯你,你也不必理他。”

太史慈明白,如今的皖縣,一日強過一日,時間在自己這邊。

林川又叮囑一陣,太史慈這纔回舒縣。

在舒縣,林川一反漢朝以來的地方官掌軍的做法,開創了軍民分離的先例。

陸績管民,手中並沒軍隊,太史慈管軍,卻沒地方權利。

這樣,兩人可以相互制約,誰也離不開誰。

一個需要地方的錢糧養軍,一個需要軍來找安全感。

林川在書房坐了一會,想起二喬,揹着手來到後花園,真是絲竹聲聲入耳。

遠遠一看,小喬帶着一幫樂手,及一羣少女,以青花瓷爲曲,在訓練一支歌舞。

林川昨日聽她說,她要給自己一個驚喜,瞬間就明白了。

這娘們的驚喜就是這個呀。

登時不好去打破,揹着手出了喬府。

到了街道上,人聲喧譁,林川東轉西轉,來到東欄市場。

東欄市場是林川特地建起來的市場,以交易馬爲主。

第一百三十三章 袁軍推進 孫策守勢第二百七十四章 提新學 深改舊制第一百八十二章 老師講課 認真聽的神級學生第八十九章 孫策回營 活捉周泰第一百二十六章 罪罰淩統 爲後計先行第二百三十章 驚聞將軍傷 孔明勝中猶忐忑第四百零五章 橫刀忙逼供 可憐下人賤第三百三十五章 江東悍將 萬夫莫敵第三百四十九章 兵多兇險事 指揮使遇兇難第一百六十三章 情況總是不妙 孔明欲走又擊第三百五十二章 普天下莫非王土第二百九十六章 死戰退奇兵 進戰收兩地第九十五章 收軍政大權 孫權領將命第九十八章 世間之貴 林川字帖第四百六十五章 羣臣借禪推位 割據欲先稱帝第三百七十六章 江東唯主威 一聲號令震金陵第五十四章 一夜度春風 人前送密信第一百零七章 好友相逢 各言威脅第五十六章 曹阿瞞自比風流人物 徐盛誆郭嘉第三百零七章 夫人慾自裁 要成忠孝名第六十一章 古今溶合 得驚世之藝第四百九十七章 奇葩公子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二百九十三章 惜人間浩劫 呂軍放縱萬人屠第二百三十五章 驕縱曹營 忽然反目第三百九十一章 夫人惹禍 林川明罰暗助第五百一十八章 集衆臣 衆口議上策第五百零二章 歌舞興平 百姓歡慶第三百四十四章 親信掌權 三公無私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劉聯軍救亡 將軍先折腰第三百四十一章 四海有狂士 飽讀名士獻國策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百零五章 橫刀忙逼供 可憐下人賤第三百九十三章 精於帝王術 操弄於股掌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下競爭 外有邪道第四百三十七章 箭撥弩張 不識天主第三十一章 張飛醉酒失徐州 劉呂聯軍破裂第四百一十八章 密謀下計 酒中議蛇影第四百五十八章 勇當遇劉軍 會流擊無敵第六十八章 一人檔萬騎 路中詭異笑第一百一十章 作主留使臣 孟德反覆第四百六十七章 夫人的秘密 江東的司馬昭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五路大軍 志在必得第一百零二章 林氏軍威 武裝到牙齒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劉聯軍救亡 將軍先折腰第一百七十六章 軍前定約 共破袁軍第四百三十章 前去我農園 農家遇貴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新器驚得三軍寒第六十章 比臥龍 照妝容第一百三十一章 淩統隱山林 林川戲奸相第四百二十章 孤證難自圓 巧言辯高堂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軍如泄洪 唯快不破第二百五十一章 口水四濺 民間說書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軍誘伏 白虎陷絕境第一百四十五章 血戰壽春 鐵騎逞威第五章 春宮鎖二喬 皖縣跑鐵騎第一百六十章 禍起蕭牆 暗流涌動第五百二十五章 曹洪出戰 欲折林軍東翼第一百四十一章 示弱引敵 計取彭城第四百二十五章 會上爭論 公瑾遇激第三百九十章 蓄意起事 只因一腔怨第五百三十一章 水陸齊進逼許昌 洛陽失守第四百二十七章 治下有良臣 苦思得方物第四百二十五章 會上爭論 公瑾遇激第二百四十一章 萬事俱備 只欠將軍血第三百九十七 興到高時有天籟 香女嬌俏驚聞音第三百一十五章 任呂氏掌權 喬公站州門第三百六十章 暗流洶涌 密謀不忠事第二百六十章 妻妾兩相儀 一朝生嫌疑第五百零四章 林軍齊奮勇 進逼漢中原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劉聯軍救亡 將軍先折腰第九十八章 世間之貴 林川字帖第三百三十八章 規法三章 勿謂不預第四百二十四章 爲國安 上門求賜婚第三百五十章 追根索線進谷地 一面之緣山中人第二百零三章 南擊山越 路遇空城第二百一十九章 半路遇劫 白虎遇難第三百一十八章 治亂象 正王道正氣第四百章 世間皆幻像 魔術爲神術第五百二十八章 河邊東西軍 小地盡顯謀第三百一十八章 治亂象 正王道正氣第四十八章 才士歸來 偶遇芳蹤第二百零二章 狂士罵路 林川招攬第五百一十一章 三句不離錢 羣臣難知其中昧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萬軍援白馬 懷遠危急第四百五十章 心中有鬼 半路吐心機第三百二十六章 謠言四起 江有兵屍第二百七十三章 州會起爭執 喬氏鳴不平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事不拘小節 大戶人家終惹禍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陵巨案 舉朝震驚第五百二十五章 曹洪出戰 欲折林軍東翼第三百二十三章 閒來無事空嘆息 一得用滿座友第四百一十三章 人生幾何 每日須盡歡第一百零五章 名士之舌 劉備之運第五十七章 見獻帝 血淚和血書第四百零八章 貨走八方 財行天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執卿之手 愛美之性第一百四十二章 路遇親人 州府家宴第三百八十一章 模仿社會 林川再創報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將衝萬軍 將軍鐵血還第六十一章 古今溶合 得驚世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