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治城布民法 布軍治殘軍

周瑜森嚴的雙眼掃視衆將,不怒而威,衆將都不吭聲,誰願意去管個城池,做個太守,那不是自己降職了嗎!

周瑜繼續道:“一些將領不以大局爲重,私自出兵,這事州府自有公論,本週將軍就不再多說!”

“而打下的這些城池,你們都不願意去管,由荊州人去管就不現實,而吏部一時也派不出這麼多文官,大家可有什麼想法?”

這確實是個現實的問題,軍裡全是武將,能管得一時,總不能讓武將總下去一個城池吧。

而州府又派不出人。

要派人也一下來不了。

周瑜道:“這事大家沒個主意,以本週將軍看——我們也管不了,大家談下下一步的方略吧!”

太史慈道:“如今劉表懼戰,退回宛城,荊州主力駐紮宛城城以北的上女山,既然我們管不了那麼多城池,不如直接去宛城!”

“曹操正從西面出軍,不日將抵達豫州,我們完全有能力先拿下宛城,再對付曹操!”

“我們贊同!”

周瑜道:“兵分數路,太史慈去豫州,其餘明天出兵,直抵譙城。”

“呂布領軍五萬爲先鋒!”

呂布大聲道:“未將領命!”

周瑜看向周泰:“你領兵五萬,沿淮水南下。”

“太史慈領兵五萬往西,進抵安息!各位將領要認真領會上意,佔領全境後,本週將軍將暫兼領荊州州牧一職,等州府派人來接替爲止!”

衆將心領神會,主公這意思就是要將荊州併入江東地圖了。

第二日,呂布率呂蒙、淩統南下,直逼宛城,一路上所遇城池雖有抵抗也不劇烈,荊州主力全部在宛城的上女峰。

不過十天,呂布率兵距上女峰不過三十里。

哨兵來報,始終沒看到劉備有調兵跡象。

呂布立即下令淩統率兵一萬,試探上女山。

宛城城衙門內。

劉備大聲怒吼,舉起長刀不停揮砍,將宮室貴重擺設砸得希爛,一邊大吼道:“全是反賊全是反賊,亂臣誤州!”

旁邊諸葛亮道:“主公,生氣已沒用了,如今江東主力一到,我軍已無鬥志,而曹操人進軍拖延,不知道他們在打什麼主意。”

劉備眼神噴火,狠狠看着西邊。

“主公!決不能答應西邊,我們寧願對江東稱臣,也不能讓他們得逞。”

原來曹操王雖然進軍,但派來使者,聲明如果打退林軍,要他們割讓淮水以北地界。這純是將荊州一分爲兩半。

所以荊州王氣得冒火,這是窩裡反啊。

“主公,江東禮儀之邦,如果我們歸附江東,主公仍能得存,荊州也能完整。如果要打,曹操人也不一定是江東的對手!他們連西涼人都打不過!”

“本牧只有投降的路了嗎?”旁邊的劉表快哭了出來。

很明顯,打是打不過的,先前林軍就那點人,都接連氣虧,丟城失地,如今是林軍主力更不要說了。

能打的勇氣都沒有了,本想有曹操人幫忙,結果他們在自己背後桶刀。

而且劉備不說,心裡卻一直怕江東的運兵技巧,他們確實非常詭異,有各種方法治人。

這些東西,就是曹操也是沒有的。

“好吧!本牧就按江東使臣的說話,獻上降書順表,對東稱臣!本牧無罪,奈何天不容本牧,是本牧沒有盡心敬佛!”

劉表哭臉說道。

“主公英明!”

其實這些官員沒一個想打的,如果投降不但保命保自己財產和嬌妻美妾,還能再繼續當官。

畢竟江東也不可能不用自己這些官員就能治理荊州的,前程還是美好的。

如果打下去,那就是什麼都沒了,可能要做奴隸。

“主公!”諸葛亮道:“我們現在只要承認江東的公州,並願意說服周邊衆州,再稱臣,荊州必然還可以存在,我們準備美女百名,黃金五十箱送給他們的將軍,他們見到我們的美女和黃金必然會答應我們的請求!”

劉表道:“那就如此吧,我立即寫降書順表!”

劉表一面下令上女峰全軍不得原地待命,並且全部降下英雄旗,一邊命諸葛亮代表自己去和林軍談判。

他知道,無論怎麼談,這個荊州已經是由江東說了算。

能不能保住荊州這個架子,還得看運氣,他心裡很沒底。

州府傳出要投降的風聲,頓時整個宛城城一陣大亂,所有百姓走向街頭大聲抗議,甚至說要自發組織抵抗軍。

無數請命傳到州府。

更有許多百姓逃出城外,然後他們不知道,已經沒有自己民族掌控的城池可以落腳了。

有人站在屋頂上大叫大嚷,整個宛城城亂了套。

劉表看到這景象,大哭出聲,下令後宮女人全部遣散,自己又到父親陵前跪地哭訴。

有荊州這麼英雄的民族爲何會有江東的霸道。

他始終不明白,自己荊州人差在哪裡,怎麼就受人欺負呢!

滅州之痛,在整個荊州人頭上如陰霾不散,有志之士寧願自殺,也不做亡州奴。

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貪生的仍然是多數。

劫是在所難免的。

淩統帶兵一萬直接開到上女峰荊州兵營一里處,擺開陣勢,只等他們來戰。

卻一直不見動靜,心中納悶,這都打到譙城城了,他們難道都在睡覺,看不起我們江東?

淩統一聲令下,下令直接突襲他們大營,到營門口,刷地一下,對面營中全掛起白旗。

淩統愣住,掛白旗是什麼意思,不象是荊州戰旗啊,事有奇怪,找來一荊州降兵一問,才知道這是他們投降的方式。

淩統即令全軍就地等候,一邊去報與呂布。

呂布聽說荊州開始投降,命淩統收兵回營,等候周將軍來處理受降。

周瑜還沒到,從譙城城來了一隊人,牽着百名美女,外加數十箱金銀送到營邊,來使在營口只叫要見王將軍。

呂布迎出營門,那使臣恭敬以漢禮拜道:“聽說將軍大軍來城,我王沒能遠迎失在失禮,將軍辛苦,這點禮物不成敬意,還請收下!”

說完手一擺,一百美女哭天喊地被送到面前。

“將軍!這都是我荊州美人,聽說將軍還沒成室,這些是送與將軍的!”

第五百一十章 講玄知藥理 此物只應天上有第四百八十九章 童心受唆使 林中遇罪賊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步即登天 幸運天星照第二百二十一章 辱仙皮肉 兩不猜測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勢天成 曹將投誠促一統第四百五十章 心中有鬼 半路吐心機第五百一十八章 集衆臣 衆口議上策第四百三十四章 卓裳春花傍嬌麗 十里亭下惜別第四十二章 精於商道 皖縣初改制第四百零八章 貨走八方 財行天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兵多兇險事 指揮使遇兇難第三百六十三章 小人物有雄心 美女子有豪氣第四百三十六章 荒漠客棧 衆隊躍龍門第二十七章 改進戰法 整訓三軍第三百一十章 目睹繁華無盡意 跳出井底看風景第五百一十六章 議戰前事 江東多俊才第一十九章 袁術挑撥 兩縣歸心第九十一章 各謀自利 駐足觀望第八十五章 溜一圈 得壽春第三百章 隱於市 超乎大義第四百七十章 爭寵爲利 大喬用功第三百二十六章 謠言四起 江有兵屍第八十九章 孫策回營 活捉周泰第四百六十七章 夫人的秘密 江東的司馬昭第三百一十九章 爲江東大業 呂氏議八縱八橫第五百零九章 神術一貼奇 奇妙萬法靈第五十章 劉備求教 林川會曹操第二百三十六章 再戰豫州 三軍之勇第六十章 比臥龍 照妝容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陵巨案 舉朝震驚第二十四章 折筷成信 徐盛詐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計中有謀略 進逼使得曹地慌第五百三十二章 將軍功成萬骨枯 火器威不可檔第一百七十四章 同是英雄 相逢何相殺第八十五章 溜一圈 得壽春第一百零七章 好友相逢 各言威脅第一百零三章 鞏固後方 公瑾初出兵第三百四十七章 血染朝堂 羣臣進逼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中佈局 孔明三策謀林川第九十五章 收軍政大權 孫權領將命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萬軍援白馬 懷遠危急第四百零八章 貨走八方 財行天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身在三千外 心在一城內第五百三十章 周瑜學演講 林軍欲一鼓作氣第三百三十六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四百三十四章 卓裳春花傍嬌麗 十里亭下惜別第一百八十三章 改革路難 難於人心第一百九十三章 後宮爭 純不過三日第二百九十六章 死戰退奇兵 進戰收兩地第四百零三章 湖塘觀風波 一波稍平一波起第三百八十七章 金陵要建朝廷 暗中欲稱王第四百五十九章 血染當空日 勇士無知懼第七十二章 一曲散軍心 三百勇士永恆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種改革 應對危機第四百五十六章 馬不停蹄奔荊州 諸葛用謀第二百六十章 妻妾兩相儀 一朝生嫌疑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下競爭 外有邪道第一百一十章 作主留使臣 孟德反覆第一百零六章 誓言先鋒 只求得益第三百零四章 不堪壓力 崩潰獻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吳地驚變 奈何奪位不知命第五百零三章 現代文化啓蒙 物理統佔高地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事好商量 一邊趁火打劫第一百七十章 兵臨城下 待勢欲發第一百一十章 作主留使臣 孟德反覆第八章 人算不如林算 人鬥不如智鬥第八十九章 孫策回營 活捉周泰第三百二十四章 沿江入曹地 水師欲建功第四百二十一章 爲得軍物 捨身走險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農田 各種苦想第四百六十八章 後室密語 心有不足蛇吞象第十三章 太史慈薦將 林縣令估亂世第三百二十六章 謠言四起 江有兵屍第十一章 雨夜摧戰馬 時不造霸王第二百八十六章 馬蹄馳如一清風 縱橫三百里第六章 孫候勸降 周郎妙計安皖縣第三百五十章 追根索線進谷地 一面之緣山中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江東悍將 萬夫莫敵第一百二十八章 執卿之手 愛美之性第二百四十九章 爭權奪利 禍起蕭牆第三百一十章 目睹繁華無盡意 跳出井底看風景第二百二十二章 天像明星落 劉備怯水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舒縣行 生化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 曹劉無法救大局第九章 寒刀照蒼涼 重騎如背芒第五十九章 算死郭嘉 曹操中計第八十一章 初構四方軍 林氏軍初成形第一百六十三章 情況總是不妙 孔明欲走又擊第二百三十三章 新器驚得三軍寒第八十二章 得軍情 胸有成竹第四百四十章 初見異地主 雄風無日還第一百八十二章 老師講課 認真聽的神級學生第二百四十五章 楊州來犒軍 暗示州府事第三十三章 兵行險着 一人值數萬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任呂氏掌權 喬公站州門第九十二章 小霸王退身 孫權欲調兵第四十八章 才士歸來 偶遇芳蹤第三百八十五章 尋她三萬裡 卻在燈火通明處第五十四章 一夜度春風 人前送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