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喜見商部重臣 羣臣議法典

金陵城內,書房。

林川看着所有奏摺,依舊多與大夫人有關。

胡昨進來稟道:“主公,這是翼州聖女的摺子!請主公過目!”

林川奇道:“這與外邦的事不是都交與主公處理嗎?”

“主公看了就知道了,小人也不知道!”

林川打開摺子,筆跡清秀,先看落尾,果然是翼州使臣印籤,想是那聖女親筆。

摺子中無非是大談兩國本友好近鄰,無奈何主公好戰,和談不歡而散,治民爲了不至於滅亡,只有與中原一戰。

另不辭而別是國內有急事,主公急調,又教內出現驚變,匆匆先回。

林川看了,知道昨天的和談沒有成功,這是意料中的事。

但此人不辭而別,走得這麼匆忙,林川一代明主,馬上想到和談可能還出了別的變故。

“走了就走了吧!我也沒想會談下去。”

“主公回來,有時間讓他來見我!”

林川回到牧府,就見客廳內怔怔坐着一人,正是吳景,林川一見大喜。

“吳大人你來了!”

吳景恭敬見過林川,說道:“聽說主人從邊境回來,早就想面見主人!”

“嗯!有話慢慢說,隨我來!”

兩人來到書房,胡昨命丫環遞上好茶。

“在楊州一切還好嗎?”

吳景道:“奉主公令,經營錢莊,一到楊州鹽商也很是配合,再個主人財力大,這事就是隨便差個人也能做到。”

這是客氣!

“嗯!這種大事,唯吳大人不能成,本候會記你一功!那鹽商楊雄還算識相吧!”

吳景道:“此人一回楊州,也不知主人給他施了什麼法,在楊州號召各大商人,都存款進我錢莊!”

“他帶頭使用我們的銀票,各大也開始使用,後來發現其中的好處,現在我們錢莊銀票能行天下,所有現銀都存在我們錢莊!”

“嗯!你回來可有什麼打算?”

“第一,由於錢銀過多,建議造大的金庫!”

這是應該的!

“第二!朱然在錢莊借了兩百萬,不知要不要算到帳上!”

林川明白,朱然是自己人,他是不知道如何處理,來問個明白,也好有個根據做法。

“這是當然,親兄弟明算帳,就是一家人,這帳也要明白,各部之間各算各的,朱然借的錢也要還的!”

吳景放下心來。

“第三,金陵有幾個借了我們的錢,一直沒還,這次回京,想稟告一下主人!”

“羅謙,此人乃合肥刺史大人之子!此人好經商掙錢,在商道少有名氣。”

兩人閒聊正歡,胡昨進來道:“主公,夫人要見你!”

應該是問談判的事,這事也確實要給羣臣報告一下了。

安頓好吳景,林川徑直回了宮中。

胡昨早候在宮門口,見到主公,趕緊禮道:“羣臣在議政殿,羣臣都來了,就等主公大人了!”

羣臣都來了,看來朝廷對這個是戰是和蠻關心啊,自己不是早有論調嗎?

怎麼在議政殿?這裡可是一個很正規的地方。

進入議政殿,只見殿內兩排坐着十數個大臣,江東政治核心圈都在內了。

左右將軍、御吏臺、太學院、三省六省六部,全部在坐。

這陣勢比過朝會了。

林川靜坐在案後,正中地上,跪着一個身着囚衣的男子,他滿臉鬍渣,雙眼呆板。

蓬頭垢面,衣袖凌亂,伏在喬公懷裡哽咽。

羣情表情嚴肅,都不忍心看他。

龐統更是一臉怒容看着那男子。

原來是喬府親信喬松。

此時他仍然是大總管,因爲林川並沒有明令廢去他大夫人一職。

林川見對侍衛輕聲道:“賜座!”

有侍衛忙碌。

林川坐下,道:“各位愛卿,今天還有別的事?”

喬公嗯了一聲:“我今天準備在這裡開個內部小朝會,請你來,是有許多要事說啊!”

說時看了一眼在坐的大理寺卿,道:“你先說吧!”

大理寺卿起身道:“總管謀反一案,臣調查了主公手中所有證據,再加主公親見親歷,鐵證如山。”

“臣又審問過參加謀反都尉、喬府侍從等人,一致認爲,總管謀反久有圖謀,大夫人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輕信叔父說有人意欲在主公回京的路上行刺,這才帶兵前往救駕,被人誤認爲謀反!”

“這樁樁件件,都有相關口供與來往書件爲證!是以!大理寺憑着依民法典公正廉明原則,認爲大夫人有失誤,但不是謀反主犯。大夫人自己也不承認參與謀反!”

“所以,這一切是一個陰謀,陷害大夫人的陰謀,依江東律,大夫人無罪只有過!”

大理寺卿又詳細說了一些證據,周瑜在旁邊聽得頭皮發麻,孫策只是低頭看着地板。

聽他說完,丞相龐統怒道:“雖然事情查了個明白,但大總管乃未來重臣,行爲有失,仍然不能放過,請主公下令,先囚禁喬公三月,以觀後效!”

羣臣無語!

林川道:“衆位愛卿以爲如何?”

魯肅道:“既然總管無罪,就當回原,臣等無異議!”

“臣附合!”

林川轉頭看去周瑜,細聲道:“將軍以爲呢?”

周瑜躬身道:“末將聽主公的!”

林川不高興的哼了一聲。

“主公!末將恨啊!悔不應該聽了總管的饞言,才犯下大錯!末將以後定好好讀書,正三觀,請主公看在末將還有孝心的份上,原諒末將吧!”

喬松流淚痛哭!

喬公只是抱着他,默默流淚,不時偷偷看向林川。

林川看向林川道:“主公以爲如何?”

林川道:“既然大理寺有公論,末將無話說,一切聽主公判定就是,末將想江東百姓也要主公一個明示!”

林川點點頭,道:“此事天下議論日久,是要有個結果了!”

“我看了這次叛逆細節,大夫人性本善良,奈何入了岐途,本性還未泯,擬令:削去喬夫人權職!搬出喬府!”

羣臣齊聲道:“主公!不可啊!大夫人只是從犯,稍加教導仍可大用!”

林川擺手道:“這事不準再議!”

“總管喬松,心懷謀逆,違祖宗之法,實爲大逆,削爲庶民,發往武陵城充軍!”

“他在京閒着沒,也應該爲江東做點事了!”林川補充道。

“主公聖明!”

喬公知道對喬松這個判定,是最好的結果了,她在林川枕邊吹了多少風,也無法改變。

這個判定,她是早就知道的。

喬松哭着謝恩。

周瑜一臉陰沉。

孫策心思重重。

第二十六章 陸績歸順 重回舒縣第三百二十三章 閒來無事空嘆息 一得用滿座友第三百一十章 目睹繁華無盡意 跳出井底看風景第二百八十七章 槍佔章陵一日下荊軍喪軍魂第二百八十章 不覺天人到 江夏要路權第一百六十四章 夜襲林軍 孔明巧設伏兵第四百七十七章 各種安排 預計日後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關羽顯威 沒有三回之敵第二百九十一章 諸葛亮用謀 呂布失招第三百一十五章 任呂氏掌權 喬公站州門第一百三十四章 以弱對強 稍有失策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戰驚四方 袁紹欲滅火第二百零四章 平亂賊 初戰失當第九十一章 各謀自利 駐足觀望第三十四章 兩處設伏 紀靈窮途第三百七十九章 深藏深宮夫人則第五百章 最後通諜 勿謂言之不預第九十三章 忽聞天人到 單騎相見第四百七十七章 各種安排 預計日後事第七十五章 只爲一信念 血染信水河第九十四章 以數相逼 心硬如鐵第四百七十八章 總有亂賊害忠良 林川護犢子第四百零七章 再發奇物 做歷史麻將第二百六十三章 快刀斬亂麻 先平府亂第四百八十七章 自古弱地無外交 談判桌有高論第九十五章 收軍政大權 孫權領將命第一百九十二章 派中有派 勢中有勢第三百零七章 夫人慾自裁 要成忠孝名第三百六十八章 落難深山處 忽入情人懷第三百一十九章 爲江東大業 呂氏議八縱八橫第四百九十四章 攻舊學 林川立新論第三百一十八章 治亂象 正王道正氣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人鬥智 一人鬥勇第二百三十三章 新器驚得三軍寒第一百一十八章 誓師大會 共商軍情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林之心不死 結賊行內亂第二百九十八章 殘陽如血人如鐵第八十二章 得軍情 胸有成竹第二百九十章 鐵騎奔騰如雷 萬軍齊進如虎第一十九章 袁術挑撥 兩縣歸心第三百九十七 興到高時有天籟 香女嬌俏驚聞音第一百八十一章 共商大計 舉賊衆首第二百六十七章 欲訂盟約 外強中乾第十八章魯紹造弩第一百四十二章 路遇親人 州府家宴第四百五十八章 勇當遇劉軍 會流擊無敵第三百零六章 軍中自有強中手 名捕護主如虎第二百四十章 一夫當關 萬夫莫當第四百零八章 貨走八方 財行天下第四百零二章 居得琉璃間 盡得諸候樂第三百三十五章 江東悍將 萬夫莫敵第一百章 欲摸底細 話中有話第四百八十章 多久的冷落苦悶 今日吐盡爲夫君第五百零五章 兵不厭詐 將不勝敗第三百零六章 軍中自有強中手 名捕護主如虎第四百二十三章 口吐芬芳 人心炎涼第五十章 劉備求教 林川會曹操第一百四十三章 林川親解圍 死士守渡口第四百五十四 易主震動天下 曹操側目第四十九章 埋暗劍 欲借刀殺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語驚衆人 始料不及各人臣第三百二十七章 震怒斥近臣 嚴令進曹營第一百九十四章 立規之人 不破立規之矩第三百九十四章 滿城盡是豪族 一殿都懷冤恨傷第二百九十三章 惜人間浩劫 呂軍放縱萬人屠第三十一章 張飛醉酒失徐州 劉呂聯軍破裂第一章 孫策早夭,周瑜短命第九十七章 拆分各將 軍中聽訓第一百一十九章 數林川之罪 羣雄激昂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接再厲 呂布鋒芒掃百城第六十三章 曹操實話直說 天下風雲涌動第六十一章 古今溶合 得驚世之藝第三百四十三章 吹風大會 新制度法第二百二十章 坦白交待 真相出人意料第四十二章 精於商道 皖縣初改制第四百六十四章 不忘天下糧 引以是根本第二十七章 改進戰法 整訓三軍第二百七十五章 物理的奧秘 百姓傳唱第四百七十二章 路駕一別過 空城引轟動第二百三十六章 再戰豫州 三軍之勇第七十章 頭頂皎月如神 孟德怒發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袁軍推進 孫策守勢第三百七十一章 只要功夫深 天下不負卿第一百一十二章 士元助敵 孟德更迷惘第三百七十四章 吳氏救兒 林川佈局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步即登天 幸運天星照第二百八十章 不覺天人到 江夏要路權第一百章 欲摸底細 話中有話第四百五十五章 天下大動 各路齊用功第四百六十四章 不忘天下糧 引以是根本第三十九章 分割包圍戰 太史慈立功第一百四十四章 虎女送信 袁軍舉棋不定第一百零三章 鞏固後方 公瑾初出兵第三百四十二章 齊天下威望 金陵設宴第三百八十三章 樹靜風不止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四百四十二章 主家心計 一度王候第一百六十章 禍起蕭牆 暗流涌動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中佈局 孔明三策謀林川第四百五十一章 兵逼幽州 曹操慌神急召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