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小喬新練妙曲 神翁要造奇物

就住這裡?

“不瞞先生,我叫林川江東來的,想請先生一起參悟醫道!”

華陀怔怔地看着林川,許久才道:“全城都在傳林公子!”

“都說林公子全才,天下事無所不知,今日一見,果然!”

“有幸遇見公子,公子和我都是醫道中人,既然如此,就打擾公子了。”

他其實也想學林川的醫道。

可惜林川只知道有那些東西,如果要他做,那就是立馬露底。

進了軍營,林川先讓徐盛好好安頓華陀,給他個人一個帳篷。

回身從車內接了甄宓回帳。

“相公和那老先生談得興起,他是什麼人?讓相公如此看重?”

“是個寶啊,你想想,日後多有戰事,他的作用比得過十萬人馬!”

“進去見了小喬,希望你們兩也談得興起……”

甄宓笑道:“相公放心,我會事事讓着她!”

林川點點頭,有妻如此夫復何求,最怕的是她們爭起來,那自己就裡外不是人了。

到了自己帳外,老遠就聽到琴聲。

林川和甄宓站住,琴聲有點悲涼幽咽。

甄宓有點愧意看一眼林川,林川輕輕拉住她的小手。

兩人站了一會,林川對帳篷外值守的一近侍道:“去叫徐盛!”

不一會徐盛匆匆趕來。

“我讓你做的東西呢?”

徐盛道:“我加了錢也趕做半天加一夜了,應該差不多了,我這就叫人去取!”

“親自去,我就在這等!”

等徐盛走了,林川拉着甄宓進入帳房,見小喬撫着琴絃絲毫沒察覺到自己。

顯然!她正沉浸在自己創造的一種氛圍中。

林川走上前,一手放到她的肩頭。

小喬怔了一下,猛地回頭看到林川。

“相公!”小喬伏到林川懷中,泣道:“相公一去幾日,怕是把我早忘記了!”

“哪裡會!我這不回來看你了嗎?”

也不知道這丫頭是看到自己喜極而泣還是早就在傷心哭了。

“這裡荒涼,我想家了,想回去!”

林川安慰道:“過幾天就回,還有點事得做!”

“他會讓你回江東嗎?”

小喬說的他,自然是指曹操。

這可能也是她一直當心的。

“小傻瓜,你相公要去哪這天下難道還有誰能攔?”

小喬哧的一聲笑出來,她總是喜歡林川這種驕傲和自信。

“來!介紹個小姐姐給你認識!”

小喬擡起頭,看到帳門口的甄宓。

兩人對視……

甄宓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看着小喬。

小喬怔怔地打量甄宓……

林川在猜小喬下一步會做什麼。

卻沒想到小喬跑了過去,盯着甄宓左看右看,看得兩眼發直。

“姐!你這是什麼妝!”

林川差點笑出來,這個天真無邪的小姑娘,也是醉了。

甄宓道:“妹妹如果喜歡,我今天教你!”

甄宓並不說是林川教的,怕她吃醋。

小喬道:“好!你現在就教我,難怪相公喜歡你,原來你真的好看,連我都喜歡看!”

甄宓抿嘴一笑,道:“相公說今天要教你一個絕活呢!”

“真的!”

小喬自從學了林川的青花瓷,早傳遍江東,自然知道林川的絕活必不是一般。

林川道:“今天教你二胡,這是我新創的樂器,總有天,我要讓你的二胡震驚天下!”

小喬大喜道:“真的!快教我!我什麼都要學。”

三人閒聊一會,徐盛這才趕來,手中果然多了一把二胡。

小喬看了二胡,也果然是沒見過。

林川其實並不會二胡。

但他相信小喬應該會掌握。

林川只知道二胡的音節是如何拉出來的。

他也喜歡二胡那種滄涼感音質。

二胡本是唐朝時遊牧民族發明,結構非常簡單,以馬尾製成,弦是常用的琴絃。

林川給小喬講解用法,並能拉出音律。

這一天,林川哪裡都沒去,三人在營內練二胡。

外面軍士聽到今日的曲風變了,都感希奇。

小喬果然對音樂有天賦,一天內,就能拉出音律,並能掌握二胡。

她也是越來越興奮。

畢竟天下她是第一個拉二胡的。

第二天,林川開始教小喬真正的曲子。

這就是《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十八世紀中國最有名的二胡名曲。

相傳是一悲慘瞎子,在街道賣藝時創造的。

這曲子非常悲傷,拉得好確實可以讓人聽哭,林川穿越前就非常喜歡這曲子。

曾經整日單聽。

所以他對這曲子有非常深的印象,也能哼出來。

再由小喬拉了出來。

林川聽到有不對之處,即耐心講解,他自己對曲子知道的並不多,只有讓小喬努力體會,拉出那種質感。

林川很累,一邊指導小喬兩人,又得去找華陀。

他的努力終於讓華陀願意在他營中暫住下來,和他繼續深討醫術。

在林川的指導下,華陀也開始研製抗生素。

抗生素相比現代藥,卻是最簡單的東西,只是在起黴的食物中精煉出黴的生物。

再過慮涼幹。

自己知道的,全部告訴華陀。

華陀深深驚訝這種常見的黴竟然是絕世良藥。

這種東西通常人一看都會覺得是有害的。

華陀爲了創造驚世奇藥,果然一心全投了進去,那是廢寢忘食。

再不要林川去哄了。

只是告訴徐盛,華陀要什麼,全力採購,全力支持。

徐盛自從跟來汝南,也是一天累過一天。

這日,兩女依舊在營內練二泉映月,林川走出營房,準備透口氣了。

徐盛見林川終日勞累,內心感動,上前道:“主公!聽說離這五十里處有一處獵場,不如去放鬆一下?”

“是要出去走走了,別在我身上起了黴!”

“諾!”

徐盛當即領兵兩百,這次來汝南就帶三百親隨,留下一百看守營房。

兩百人朝北進發,林川背上覆合大弓,二百兵全部是林氏刀,連弩弓。

除了鐵騎,這支隊伍是最強的精兵。

裝備自然都是最好的。

而穿着都不同一般的兵,全部是貼身勁裝,統一的服飾。

獵場各地都有,山中野獸並不如現代希少,都是用來給貴族娛樂用。

到了獵場邊,見有軍營駐紮,守衛森嚴。

林川看了一眼,即道:“原來曹操也在!”

這些兵都是曹操的親兵,一眼就看得出。

槍明甲亮,曹字旗迎風飛楊,顯得肅殺。

第五百章 最後通諜 勿謂言之不預第二百七十七章 觀奇蹟 敢叫日月換新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路遇親人 州府家宴第五百二十五章 曹洪出戰 欲折林軍東翼第一百八十六章 家有二三事 窗下聽私語第二十五章 調虎離山 徐盛立功第二百二十章 坦白交待 真相出人意料第一百一十八章 誓師大會 共商軍情第六十七章 臨行天問 指點江山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語驚衆人 始料不及各人臣第三百一十七章 軍中退伍兵 不得善後事第三百六十四章 半路有逆賊 返路傳警示第一百八十章 改革之痛 各地欲開花第二百二十二章 天像明星落 劉備怯水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上有紈絝 不知平民傷第一百五十一章 陷火陣 四面是敵第五百二十五章 曹洪出戰 欲折林軍東翼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種改革 應對危機第四百三十七章 箭撥弩張 不識天主第二百六十四章 呂玲綺出策解圍 林川明暗兩手第二百五十九章 心有天下策 奇論生帝相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般訴求無用處 圖窮終見匕首第一百八十九章 喬府風頭 百貴雲集第六十二章 小喬新練妙曲 神翁要造奇物第二百二十八章 八百里傳令 呂布不識軍令第一百九十七章 皖城血案 又風起雲涌第四百四十七章 諸公將相 嘆息金陵亂如麻第四百五十四 易主震動天下 曹操側目第四百二十七章 治下有良臣 苦思得方物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藏禍心 露了狐狸尾巴第十三章 太史慈薦將 林縣令估亂世第五百三十四章 望風而逃曹將軍第五章 春宮鎖二喬 皖縣跑鐵騎第四百七十九章 翼州兵退 江東進逼爲諸葛第一百六十一章 兩腳如飛 行如風第一百七十一章 言語起風雲 一語退敵第二百五十章 你情我願 暗起陰風第七十一章 怒髮衝冠 憑欄處第九十六章 呂布送女 林周扮紅黑臉第三百九十五章 看中孫氏尚香女 吳氏嫁女第六章 孫候勸降 周郎妙計安皖縣第七章 無恥之人行無恥之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夜襲林軍 孔明巧設伏兵第一百八十八章 陸氏有佳才 小兒善謀第四百八十四章 風雲中忽起變數 諸葛起神謀第八十八章 吳郡謀反 強逼孫策第二百九十二章 虎狼師 一路勢破竹第五十二章 舌戰羣雄 一覽衆山小第三百九十二章 江湖有險惡 錦衛遇艱難第三百零八章 長劍的如龍 無賴天不佑第一百八十四章 總有刁民害朕總有壞蛋想成佛第一百八十三章 改革路難 難於人心第六十四章 曹林對拼 心生詭異策第二百二十章 坦白交待 真相出人意料第二百零三章 南擊山越 路遇空城第三百八十章 血洗金陵城 追前事因後果第三百六十章 暗流洶涌 密謀不忠事第四百一十九章 傳徐盛 林川尊民法第三百七十四章 吳氏救兒 林川佈局第五百二十五章 曹洪出戰 欲折林軍東翼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器展天威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八十九章 孫策回營 活捉周泰第一百六十四章 夜襲林軍 孔明巧設伏兵第二百九十三章 惜人間浩劫 呂軍放縱萬人屠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語驚衆人 始料不及各人臣第三百一十三章 夫人獻計 以夫人守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奇人奇才 主擔一方第四百六十章 兵敗如山倒 棄甲退三百里第一百二十九章 舒縣行 生化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普天下莫非王土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劉聯軍救亡 將軍先折腰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種改革 應對危機第二百五十九章 心有天下策 奇論生帝相第三百二十二章 獻媚江東 各州表忠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軍中退伍兵 不得善後事第四百一十五章 訓軍只爲將 絕才只爲國第五十三章 驚世之器 曹操索鐵第三十章 呂布起貪心 袁術破呂布第三百六十一章 身在三千外 心在一城內第四百五十六章 馬不停蹄奔荊州 諸葛用謀第三百零九章 心中有奇妙 出圖有利器第二百六十九章 談約露敗像 荊州無高士第三百六十五章 揮刀猛如廝 血照殘陽輝第八十章 說書人胡謅 林川逛百合院第一百一十九章 數林川之罪 羣雄激昂第三百三十五章 江東悍將 萬夫莫敵第五百二十二章 羣將急求見 一波不驚從容對第四百九十六章 戰時前夕 驚豔羣臣第三百一十一章 爲聖主獻舞 萬民喜安樂第四百三十九章 一言不合撥刀 生性無憐埋異士第四百一十章 不拘一格薦人才 左右相見兩相誼第一百八十一章 共商大計 舉賊衆首第三百七十二章 後門走馬伕 朝陽從東出第三百九十九章 吳氏年老病 天有神藥治第六十章 比臥龍 照妝容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勢天成 曹將投誠促一統第四百四十七章 諸公將相 嘆息金陵亂如麻第一百零二章 林氏軍威 武裝到牙齒第三百六十五章 揮刀猛如廝 血照殘陽輝第三百一十章 目睹繁華無盡意 跳出井底看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