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小霸王退身 孫權欲調兵

兩人一想到林川可能有什麼陰謀,都心裡生出寒氣。

林川號稱詭計之神,還真不是吹的。

兩人幾乎同時想到,孫策在皖城縣認林川爲主時,就已經想到今日此節,於是早早就埋下了伏棋。

周瑜就是例子。

雖然這是孫策和魯肅兩人的臆想,但這兩人也寧願相信有。

魯肅道:“林大人想讓天下人認識他,可我們或者還不認識他。”

“無論我們如何高估他都不會有錯!”

“太夫人實在是被一些人蒙弊了。”

孫策道:“事已至此,還是希望你能拿出個萬全之策。”

魯肅道:“我並不反林大人,只是隨將軍,將軍如反我則反!”

“如將軍想要個萬全之策,我有一計,可保將軍無恙。”

孫策道:“請說!”

魯肅道:“我看將軍也並沒有反林大人之意,忠孝難兩全,都是被人相逼!”

“將軍不如辭去所有職務,將江東交給孫權。”

“林大人年少性急,脾氣火暴,如果一旦得知吳郡易旗,必然立即做出決定!”

“如此一來,不出數天吳郡就會看到林大人反應。”

“無論江東存亡,將軍已辭去所有職務,哪邊得勝都不會怪罪將軍!”

“如果林大人因爲袁曹盟軍壓力而無法討伐吳郡,我們也可以等他們出個結果再做定奪。”

“到時將軍或重新出山,或另做打算,將軍都可以保得全身!”

孫策想了一下,這種以退爲進的法子,確實是最好的辦法了。

但這有不顧孫權和母親的想法,看上去有點不孝。

可自己也無能爲力。

孫策道:“如此!我立即見母親,交出所有軍權及治權,並向朝廷辭去烏程候。”

魯肅點頭道:“這是明智之舉,將軍可暫時退隱山林,日後再做打算。”

“但周泰,將軍千萬不能得罪,更不可以殺害!”

孫策道:“你是說將他送回皖城縣?”

魯肅道:“這事不急,如現在送回周泰,就顯得將軍有易旗不夠堅定之嫌。將軍將他關入牢內是明智之舉!”

“你先回府交出兵權,後面等我找回周瑜一起商議再做定奪!”

孫策道:“那一切就勞子敬了!”

兩人相互拜別,孫策立即回府。

孫母聽說孫策要交出兵權,自削烏程候,將兵權交與孫權,孫母吃了一驚。

孫母怔怔地看着孫策許久,道:“看來你寧願不孝,也不願意和母親站到一起了!”

孫策道:“孩兒不孝,自古忠孝難兩全,孩兒只有這個折中的辦法!”

孫母道:“你不是已經決定易旗了嗎,爲何出爾反爾,魯肅小人!”

孫策一見過魯肅,態度又變了,孫母自然知道這是魯肅搞的鬼。

“母親,這不是魯肅的主意,是我思慮再三後的決定,望母親諒解。”

孫母哼了一聲,自然不信。

“你當真要交出兵權?”

“我意已決!”

“好!既然你不顧母子親情,我也無話可說了,你愛去哪就去哪。”

孫策召集文武大臣,宣佈自己退位,以後江東軍民政交與孫權。

在衆臣目瞪口呆之下,孫權接過印綬,接江東之主。

在衆人和孫權苦苦挽留之下,孫策毅然辭別了衆人,飄然而去。

沒人知道他去哪裡躲清靜去了。

孫權一接權,即道:“天下盟軍,以袁紹爲主帥,如今袁紹和曹操都不見動靜,前天接到袁紹軍令,讓我江東爲先鋒,先行去攻皖縣拿下林川,大家有何想法?”

諸葛瑾道:“這事萬萬不可!我們不與林川爲敵,林川不來討伐我們,則是我們的大幸。”

“先不說林川這幾年招兵買馬,實力大增。鬼知道這個盟軍是實還是虛的。”

“如果袁紹自己兵不出,我們決不可以衝在前面!”

衆人齊聲稱是。

張昭道:“主公不可太急,連易旗都要拖一段時間。爲防止林川來伐,主公可先召黃蓋回守吳郡。”

“大軍去討伐秣陵本是林川的意思,現在卻沒這個必要,還是先回防要緊。以備不時之需。”

孫權道:“就依你們之言,讓黃蓋回來吧!”

張昭道:“我們不旦不能出兵皖縣,還要把周泰的一千鐵騎和周泰送回皖縣。”

“以表明我們雖然易旗,但並不與林川爲敵。”

孫權道:“我看極好,就依卿之言!”

孫策出了孫府,帶着幾個親隨,一身的鬱悶,正準備出城,忽見前面一人攔在路中間。

那人一身平民布衣打扮,像個樵夫,拱手對孫策道:“將軍去哪?”

“北城門外有一故人想和將軍述述舊!”

孫策怒道:“你是何人,敢攔我去路!”

那人道:“北城那位貴人等候將軍多時了,只想和將軍說說易旗的事!”

說完獨自走了。

孫策奇怪,易旗之事只有一些心腹文武知道,這人是如何知道的?

既然是故人,也不作多想,立即策馬往北門而去。

出了城門,到城外一農田邊,見一少年,着白袍英氣颯颯,手搖摺扇,不禁大驚。

急下馬跑了過去,伏地道:“罪人孫策見過主公!”

林川看着田間風景,並不回身,旁邊太史慈譏諷道:“原來我家主公還是你的主公!”

孫策急道:“末將從未有反主公的意思,只是家母之命難違,被逼不得已,如今我已交出兵權,甘願爲一農夫,望主公明察!”

太史慈道:“做了這種事,就想一走了之?”

“主公是何等信任你,當初你歸順主公時,依舊讓你帶江東之兵,天下有這麼好的主公,你不思報效,反而有起兵謀反之意!”

“如今出了事,就想一走了之,何謂忠人之事?你有一點半點嗎?”

“如主公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放你一條生路?”

孫策大叫道:“我有罪,請主公殺了我吧!”

孫策也是被太史慈說得慚愧。

太史慈怒道:“好大膽!明知主公仁慈,不忍心殺你,還口出要挾之意,主公饒你,我可不饒人!”

太史慈嗆啷一聲撥出佩劍……

“孫策!臨死之時,我最後問你一句,周泰在哪?”

第五百一十一章 三句不離錢 羣臣難知其中昧第一百八十八章 陸氏有佳才 小兒善謀第二百一十一章 西進還是北伐 軍中爭論第三百一十一章 爲聖主獻舞 萬民喜安樂第四百六十五章 羣臣借禪推位 割據欲先稱帝第三百三十九章 前方捷報 林川初定都城第四百二十章 孤證難自圓 巧言辯高堂第二百四十章 一夫當關 萬夫莫當第三百三十九章 前方捷報 林川初定都城第十六章 周瑜迷信 孫策回營第四百三十八章 異地初遇險 會得俠中士第一百六十五章 險地詐呂布 孔明計中計第三百六十五章 揮刀猛如廝 血照殘陽輝第四百一十五章 訓軍只爲將 絕才只爲國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風吃醋 林川紙醉金迷第二百一十三章 對陣赤壁 一決命運第一百七十四章 同是英雄 相逢何相殺第二百三十三章 新器驚得三軍寒第二百三十九章 陰雲密佈 一觸即發第四十八章 才士歸來 偶遇芳蹤第三百八十六章 聊時才知天子室 今壎落在民間第三百零八章 長劍的如龍 無賴天不佑第三百九十六章 多少怨恨不復有 一朝得寵得勢第八十四章 二將詐城 張飛攔路第一百二十九章 舒縣行 生化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羣臣借禪推位 割據欲先稱帝第五百零一章 軍前齊調軍 假義埋降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揮毫描瘦金 美人書法兩相誼第四百六十九章 商有競爭 林川設商業法第二百六十章 妻妾兩相儀 一朝生嫌疑第一百八十六章 家有二三事 窗下聽私語第五百二十二章 羣將急求見 一波不驚從容對第三百七十二章 後門走馬伕 朝陽從東出第五百一十六章 議戰前事 江東多俊才第三百六十一章 身在三千外 心在一城內第二百零八章 爲事不擇手段 連騙帶哄行昧心事第三百六十一章 身在三千外 心在一城內第二百九十一章 諸葛亮用謀 呂布失招第一百五十章 設伏呂布 孔明初用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臨軍布將 發勢取荊州第四百三十九章 一言不合撥刀 生性無憐埋異士第三百六十二章 劍在如王在 何人可爭鋒第五百一十七章 喬公淚目 天下第一婿第七章 無恥之人行無恥之事第一百零三章 鞏固後方 公瑾初出兵第二百零九章 可憐梁山英雄 共赴黃泉招義部第二百四十章 一夫當關 萬夫莫當第三百四十一章 四海有狂士 飽讀名士獻國策第二百六十一章 甄宓欲和事 充作中間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他強任他強 我自春風拂山崗第三百三十三章 興亡之役 豫州之險第四百二十九章 狂妄有資本 天下不識公第四百一十八章 密謀下計 酒中議蛇影第九十四章 以數相逼 心硬如鐵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般訴求無用處 圖窮終見匕首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萬軍援白馬 懷遠危急第六十九章 鼓舌忽悠 動三軍之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揮刀猛如廝 血照殘陽輝第四十六章 西行汝南 袁紹定策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器展天威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一百八十章 改革之痛 各地欲開花第五十六章 曹阿瞞自比風流人物 徐盛誆郭嘉第二百一十四章 處心積慮爲破敵 一圖勾成破萬第五章 春宮鎖二喬 皖縣跑鐵騎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事好商量 一邊趁火打劫第二百五十四章 亮相壽春 全城粉絲第一百一十二章 士元助敵 孟德更迷惘第七十五章 只爲一信念 血染信水河第五百二十七章 膠着戰事 獨路勇者勝第四百八十二章 爲府奴 四方齊進言第四百五十章 心中有鬼 半路吐心機第一百二十八章 執卿之手 愛美之性第三百三十二章 置死地而後生 張遼有奇謀第二百五十九章 心有天下策 奇論生帝相第二百八十章 不覺天人到 江夏要路權第三百七十一章 只要功夫深 天下不負卿第四百八十章 多久的冷落苦悶 今日吐盡爲夫君第一百六十六章 玄武勢危 程普不敵張飛第一百八十一章 共商大計 舉賊衆首第三百八十五章 尋她三萬裡 卻在燈火通明處第二百七十四章 提新學 深改舊制第二百三十九章 陰雲密佈 一觸即發第二百一十八章 延誤戰機 怒斬黃蓋第一百四十三章 林川親解圍 死士守渡口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手能檔劍 雲山不知深第六十章 比臥龍 照妝容第五百零一章 軍前齊調軍 假義埋降兵第一百四十七章 兵圍尚村 高順勸降第二百三十四章 孔明泣血劉備膽寒投曹軍第六十三章 曹操實話直說 天下風雲涌動第一百零八章 爲相看卦 州平遭慢待第三百三十七章 借和拖戰事 呂布會賈詡第一百六十四章 夜襲林軍 孔明巧設伏兵第八十一章 初構四方軍 林氏軍初成形第三百七十七章 萬事俱利衆夫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盛之兆 天下農業之始第四百四十二章 主家心計 一度王候第三百八十一章 模仿社會 林川再創報第三百二十九章 縱使千萬謀 我只一路行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農田 各種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