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

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

渤海。

在以幼子週歲禮名義,宴請了清河、河間、安平、中山、鉅鹿、常山和趙,諸郡國的太守國相後。

袁紹自信滿滿:“除常山國國相有遲疑外,其餘六郡國的太守國相,都已經同意響應我的號令。”

“韓馥愚兒,勸劉虞稱帝不成,竟敢當衆呵斥劉虞‘迂腐’‘鼠輩’,如此德行,如何能當這冀州牧啊?”

袁紹很得意。

韓馥越是愚蠢,袁紹就越是開心。

略施小計,就讓韓馥對劉虞破口大罵!

劉虞是什麼人?

漢室宗親、前太尉、容丘侯、幽州牧、大司馬!

即便袁紹出身四世三公,也不敢在劉虞面前公然表現出不敬之意。

對劉虞不敬,那是會寒這河北士民之心的!

逢紀立即拍馬奉承道:“恭喜明公!常山國雖然有遲疑,但有清河、河間、安平、中山、鉅鹿、和趙,再加上渤海郡的士民支持。”

“明公再以盟主之名,給韓馥一個勾結董卓、羞辱大司馬的罪名將其罷免,最後再由衆人推舉明公爲新的冀州牧,必然是衆望所歸,河北士人殷切期盼之主!”

讓韓馥跟劉虞起爭執,這計策是逢紀獻給袁紹的。

上回的獻計,還未開始就結束了,讓逢紀一度很受打擊。

苦思許久的逢紀,終於尋到了這個能助袁紹成大功的良策。

袁紹不吝讚賞:“元圖智謀過人,那韓馥愚笨如豬,如何能識破這等良策啊?哈哈,自取滅亡的鼠輩,也配擁有這冀州?”

而在一旁,許攸卻是沒有如袁紹和逢紀一般興奮,反而眉頭多了一絲擔憂。

“子遠,如此喜事,你怎麼也不跟我歡呼同慶?”袁紹有些驚訝許攸的反應。

這要是以前,許攸早跟逢紀一樣奉承自己了。

今日反而憂心忡忡?

“本初,劉備在三日前迎娶了平原王劉碩的外甥女。”許攸淡淡開口。

袁紹不以爲意:“那又如何?劉備跟平原王的外甥女,婚事早就定下來了,現在迎娶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逢紀此刻還沒意識到許攸擔心的地方,語氣依舊興奮:“子遠兄,明公即將立足冀州,還需要顧慮劉備作甚?”

“到時候劉備若對明公不敬,明公尋個理由就能斷了運往青州的糧食。”

袁紹哈哈一笑:“元圖言之有理!這糧食在冀州,我說給誰就給誰,劉備想要,那也得給我放尊重一些。”

許攸卻是搖頭:“本初,若只有劉備一人,我自然是不會有顧慮。但劉備身邊的鄭平是智謀之士,或許已經看穿了我們的圖謀。”

“倘若鄭平勸劉備支持韓馥,即便有本初冀州大部分士人的支持,也當不上冀州牧。”

袁紹表情一滯,臉色頓時有些難看:“劉備他敢?我兩次響應他的檄文呼籲冀州運糧,給足了他面子,他想忘恩負義不成?”

逢紀也道:“子遠兄啊,你多慮了!那劉備素來標榜信義,對明公只會有感恩之心,又豈會有阻撓之意?”

獻計成功的逢紀有些飄。

上次逢紀獻計失敗反而讓許攸得了威風,這讓逢紀多多少少有些心中不服。

因此,即便逢紀跟許攸是同郡人,此刻也有些不怎麼給許攸面子了。

大有一種得勢就忘卻故人的味道。

許攸不由心有惱怒。

“來渤海的時間越久,逢元圖就越來越不尊敬我了。”

“若無我許攸引薦,你逢元圖也只是南陽一個不得志的士人,豈會遇到本初?”

“哼!既然伱想逞能,那就讓你再次嚐嚐失敗的味道。”

“如此心計,也敢妄言謀略?”

想到這裡,許攸不再給袁紹解釋。

只有等逢紀失敗了,袁紹纔會相信他許攸纔是能真正能看穿天下大勢的人!

至於是否會因此而讓劉備搶得先機?

許攸完全不在意!

許攸只在意的是,袁紹能不能對自己言聽計從。

若不能受到器重,搶了先機也是替他人做嫁衣!

“或許,是攸多想了。”許攸淡然開口。

袁紹見狀大笑:“既如此!即刻起兵,一起往魏郡問罪韓馥!”

當即。

袁紹親率顏良文丑,舉兵往魏郡而去。

而有清河、河間、安平、中山、鉅鹿、和趙的太守國相,聞訊也紛紛前往魏郡。

常山國。

國相孫瑾卻是躊躇不決。

袁紹舉兵問罪,諸郡國紛紛響應,但孫瑾卻是不願意苟同。

可若不苟同,待袁紹罷黜了韓馥之後,他孫瑾這今後又該如何自處?

猶豫間,一個白袍青年健步而來,正是常山國中尉,真定人趙雲、表字子龍。

趙雲因才能突出而被舉薦出仕,職掌維持王國治安,督察軍吏、典領軍隊,與傅、相共同輔王。

“孫相,你忽然下令要我等聚兵,可是要出征黑山?”趙雲不明所以,以爲孫瑾是爲了舉兵征討黑山賊。

畢竟這常山郡時常遭受黑山賊侵擾,身爲一郡國相自然會聚兵征討。

孫瑾搖頭:“子龍,你來得正好。”

“上回我去渤海蔘加渤海袁太守的幼子週歲禮,但袁太守卻是另有目的。”

“袁太守認爲,冀州牧韓使君擅自勸幽州牧劉使君稱帝,是不忠;不救青州饑民,是不仁;被劉使君拒絕後又訓斥劉使君'迂腐''鼠輩'是不義。”

“如此不忠不仁不義之人,不配當冀州牧,希望我等一同舉兵魏郡問罪,罷黜了韓使君。”

趙雲面色一變,驚道:“韓使君是天子冊封,即便私德有虧,但也未釀成大錯,又有討董勤王之功,豈能說罷黜就罷黜?”

孫瑾嘆氣:“我亦是這般想,但除我之外,其餘郡國的太守國相,皆擁護了袁太守。若無意外地,韓使君被罷黜後,袁太守會被推舉爲新的冀州牧。”

怒氣自趙雲心底滋生:“如今天下大亂,百姓有倒懸之危,不去想如何救命護民,卻一心想要爭權奪利。”

“孫相,請恕雲無禮!”

“常山國的兵,可以爲了救民護民而跟黑山賊戰死,但絕不能因爲袁紹跟韓馥之間的權鬥而枉死!”

“若要聚兵討賊,雲責無旁貸,雖死無憾!但要聚兵去魏郡,請孫相先罷免雲的中尉一職。”

趙雲出自真定豪族。

跟太史慈一樣,都是自幼習文練武,知曉大義。

因爲才能德行過於突出,在真定頗有名氣,年二十就被舉薦出仕,擔任常山國中尉。

趙雲也沒有辜負士民百姓的期待,一直都在跟黑山賊兵作戰,保常山國一方平安。

若是要征討黑山賊,哪怕戰死趙雲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可要去魏郡,跟袁紹一起罷黜無大錯的韓馥,趙雲寧肯辭官!

“子龍切勿憤怒。”孫瑾本也是忠義慷慨之士,同樣看不慣袁紹和其他郡國長官的言行,凝聲道:“若罷免了你的中尉一職就能解決問題,那就簡單了。”

“當務之急,是設法避免韓使君被罷黜,避免冀州因此而動盪。”

趙雲怒氣漸消,拱手道:“孫相若有差遣,雲必定竭力。”

孫瑾來回踱步一陣,道:“若要阻止,須得幽州牧劉使君出面。子龍可辛苦一趟,去涿郡見劉使君,請劉使君出面斡旋。”

“袁太守替劉使君問罪,也唯有劉使君出面才能阻止!”

趙雲慨然道:“雲這就去涿郡,定然請來劉使君。”

當即。

趙雲立即返回家中,跟兄長趙風商議。

趙風一聽冀州出了這等大事,凝聲道:“子龍可速去涿郡!倘若常山國的兵陷入了內鬥,這黑山賊沒人阻擋,勢必會害我常山國士民。”

“家中諸事,自有我來應付。”

趙雲拜別趙風,星夜兼程的來到涿郡。

聽聞袁紹要聚兵問罪韓馥,劉虞大驚失色:“韓文節雖然對老夫無禮,但畢竟也是爲了國家公事,豈能輕言問罪?”

“老夫立即遣兵往魏郡勸和!”

這時,從事魏攸忽然道:“使君,冀州僅有常山國國相孫瑾反對,即便使君遣兵勸和,恐怕也阻止不了袁紹。”

“對付袁紹這種人,須得以武力震懾,才能讓其按捺野心。”

“不如請右北平太守公孫瓚率白馬義從南下,如此,使君的勸和袁紹纔不敢推諉。”

劉虞一向不喜公孫瓚,認爲公孫瓚一直在破壞自己懷柔烏桓的策略。

但魏攸則認爲劉虞因該善待公孫瓚,以公孫瓚爲爪牙才能震懾各方。

即便是懷柔烏桓,也是需要武力震懾的,因此時常勸誡劉虞。

劉虞沉默良久道:“若要武力震懾,未必就得公孫瓚南下,青州刺史劉備,驍勇善戰,麾下亦有精兵強將,子幹也在平原國!”

“若能請得青州劉刺史一同勸和,諒那袁紹也不敢胡來。”

魏攸還想再勸,但被劉虞打斷:“趙中尉,勞煩你替老夫去臨淄城送封信,讓劉刺史助老夫一臂之力。”

趙雲大喜拜道:“使君仁德,是冀州士民之福!請使君修書,雲即刻前往臨淄城。”

劉虞微微一驚:“趙中尉,何不歇息一晚,養好精力再去臨淄城?”

趙雲凜然道:“冀州士民即將有倒懸之禍,雲又豈能懈怠?使君替雲換一匹好馬就行。”

劉虞不由讚道:“趙中尉心懷士民之苦,真乃義士啊!”

見趙雲不顧自身疲憊,劉虞心中也頗爲欽佩。

當即,劉虞修書一封,又讓人牽來一匹健壯非凡的駿馬。

只見其渾身白毛,沒有一絲雜色。

馬眸炯炯有神,一看便有不凡之相。

“好駿的馬!”趙雲不由驚歎,越看越愛。

劉虞攆髯笑道:“此馬是老夫偶然得來,販馬的說,此馬雄駿,即便是草原上的獅虎也追不上,又因爲毛色雪白,能日行千里。因此名爲照夜玉獅子!”

趙雲連忙推辭道:“既然是使君的愛馬,雲又豈能奪人所好?還請使君換匹駿馬。”

劉虞哈哈大笑:“老夫又不擅長戰場征戰,這照夜玉獅子跟着老夫是明珠蒙塵。”

“正所謂寶馬贈義士,此馬能遇到趙中尉,纔是它最好的歸宿啊!”

“趙中尉,切勿再推辭了,否則老夫也只能換個人去臨淄城了。”

趙雲咬了咬牙,實在又捨不得這匹千里良駒,拱手拜道:“使君今日之贈,來日雲必有所報。”

當即。

趙雲也不再推辭,輕輕撫摸照夜玉獅子的鬃毛,隨即利落的翻身上馬。

照夜玉獅子似乎也感受到了馬背上的驍武,顯得極爲溫順。

“使君,雲先行一步了!”趙雲在馬上向劉虞行了一禮,隨即策馬往臨淄城而去。

看着趙雲那精湛的騎術,劉虞也不由想到了年輕的時候。

昔日的劉虞,亦是策馬快意。

只不過如今年齡大了,性子也變得溫和了,很少再有這策馬的快意了。

“真虎士啊!”

目送趙雲遠去,劉虞的眼神也漸漸變冷。

“天子蒙難,不思舉兵西進勤王,卻還在這冀州你爭我搶。”

“真當我大漢的宗室沒能人了嗎?”

劉虞雖然行事柔和,但並非是愚笨的人。

雖然來勸自己稱帝的一直都只有韓馥,但劉虞又豈會相信韓馥一個人就敢密謀這種大事?

這背後必然還有別的暗手。

而如今,袁紹忽然舉兵魏郡要藉機問罪韓馥,讓劉虞看出了袁紹的野心。

但同樣,劉虞也看出了公孫瓚的野心,因此駁斥了魏攸的提議。

兩個有野心的聚在一起,將會滋生更大的禍害出來。

這一點,歷經宦海的劉虞是很清楚的。

但魏攸的建言也沒毛病,對付袁紹這種人,須得以武力震懾,才能讓其按捺野心。

因此,劉虞纔會讓趙雲去臨淄城送信。

公孫瓚,劉虞靠不住。

但青州的劉備,劉虞有足夠的理由相信。

即便不相信劉備,劉虞也相信在青州的盧植!

“大漢風雨飄零,野心之輩此起彼伏,老夫也不知道還能坐鎮幽州多久。”

“劉玄德啊,你是不是漢室宗親中的麒麟兒,當不當得起子幹對你的期待,老夫拭目以待。”

“你可千萬,別讓老夫失望啊!”

看着青州的方向,劉虞的眼神變得深邃。

(本章完)

第228章 郭嘉鄭平,陶謙營寨起火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第319章 斬殺顏良,袁紹遷都鄴城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13章 妍妙輝光,青州人傑地靈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11章 師出同源,權謀蘊藏機變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266章 荀彧發狠,鄭平部署河北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266章 荀彧發狠,鄭平部署河北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讚劉備第298章 劉備長子,夢日月故名昭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341章 鄭平自污,劉備全明星戰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265章 關中大旱,劉協欲遷青州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253章 大賞特賞,劉備得青徐揚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326章 敵後戰法,袁紹心態炸裂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253章 大賞特賞,劉備得青徐揚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259章 將計就計,荀攸反說荀諶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47章 皇室帝胄,平原王外甥女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端午祭祖,請假一天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更新說明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230章 世事如棋,戰功寶寶袁術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221章 賈詡毒計,長安毀於一旦第4章 顯謀於世,制天命而用之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228章 郭嘉鄭平,陶謙營寨起火第330章 許攸定計,劉協被劫走了端午祭祖,請假一天第80章 兗州才俊,可知劉備之名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53章 黃巾來襲,平原戰事將起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192章 南下琅琊,鄭平忽悠曹嵩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182章 調虎離山,關羽計算袁術小孩發燒,今天兩點這章只能欠更了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47章 皇室帝胄,平原王外甥女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第172章 奇謀論勢,袁曹佈局兗豫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第199章 四海皆驚,公孫瓚殺天使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23章 論策黃巾,君必以民爲本第193章 引資招商,鄭平糜竺論勢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295章 張飛急了,大哥你留點啊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第69章 上架感言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6章 潛龍出淵,劉備出仕縣令第246章 養虎孫堅,鄭平的術與略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