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

bookmark

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

劉備凜然:“既是顯謀的姑丈,自當親自延請。”

徑直來到驛館,劉備見到了正在跟鄭玄敘舊的張逸。

“康成公!”

“父親!”

見鄭玄在場,劉備和鄭平急忙向前問禮。

劉備雖然是青州牧了,但在鄭玄面前沒有一丁點兒的傲氣,依舊是尊敬有加。

鄭玄見劉備和鄭平到來,捋着短髯笑道:“子賢,老夫剛纔說了,玄德若是聽聞你來,必定會親自來延請你。”

張逸有些受寵若驚:“託恩師之面,逸惶恐。”

鄭玄引薦道:“玄德,這位便是常山掾張逸、表字子賢,亦是北海高密人。年僅十三歲就出任縣中小吏,後來辭去職務,拜入老夫門下。家父見其聰慧好學,心甚愛之,便將小妹許配給了子賢。”

“子賢,這是青州牧玄德公,亦是子幹兄門下;這是老夫的次子顯謀,說起來你也有近十年未回青州了,可還能認得?”

鄭平笑道:“姑丈曾送君子德劍,小侄至今依舊佩戴,姑丈又豈會不認得?”

昔日鄭玄受黨錮之禍入獄,不少的弟子門人都來高密縣送禮慰問,當時的尚書左丞張逸也中途回鄉,贈了鄭平一柄君子德劍。

寒暄一陣。

張逸道明來意:“玄德公,此次來青州,是奉常山國孫相之命,欲跟青州結盟共抗袁紹。”

鄭玄聞言不由暗暗一嘆。

若說鄭家跟袁家的關係,其實也是剪不斷的。

鄭玄是馬融的門生,馬融的女兒是袁紹的嬸母。

本可以和平相處,如今因爲各自的利益權衡而變得敵對。

鄭平察言觀色,看到了鄭玄的眼神變化,於是提議道:“使君,既然是公事,還是去衙署設宴再議吧。”

劉備連忙向張逸一請道:“多虧顯謀提醒,這卻是我失禮了,子賢先生,且隨我一同去衙署如何?”

張逸不敢推辭,向鄭玄辭別後,就跟着劉備先行離去。

鄭玄見劉備和張逸離開,不由長嘆出聲:“顯謀,老夫亦知,這青州和冀州各有各的利益訴求,但玄德跟本初,真的不能以和爲貴嗎?”

鄭平輕搖羽扇、眼眸清澈:“大業未竟,難顧私情。鄭家雖然跟袁氏有淵源,但這只是私情,不能因爲私情而耽誤了大業。”

“方今天下紛亂,一半都因汝南袁氏而起,和解不了的。”

“孩兒只能保證,在不耽誤大業的前提下,會顧及些許袁氏舊情的。”

鄭玄長長的呼了一口氣:“顯謀,伱要成大業,爲父自然會不遺餘力的支持你。只是這天下的名流豪門,大抵都有些私情在。”

“切勿相逼太狠,留下污名。”

鄭平輕笑:“父親勿慮,孩兒知曉分寸的。要一起去衙署赴宴嗎?”

鄭玄搖頭:“既然是公事,那老夫就不去了。老夫雖然不知道顯謀你是如何佈局的,但常山國,能保則保吧。”

“待事情談妥,讓子賢再來尋老夫敘舊。”

送鄭玄上車,鄭平則是翻身上馬,來到衙署,劉備早已準備好了宴席。

“顯謀,康成公未至嗎?”劉備有些疑惑的看向鄭平身後。

鄭平笑道:“父親學堂授課疲乏,回去休憩了,此間事我等討論即可。”

劉備點頭,看向張逸詢問道:“子賢先生,可知這袁紹是如何得到冀州的?”

張逸嘆道:“公孫瓚假借討伐董卓的理由南下,想以假途滅虢之計進攻鄴城;韓馥自知不敵公孫瓚,於是將冀州牧讓給了袁紹。”

“隨後,公孫瓚就撤兵回幽州了。”

劉備吃了一驚:“伯圭兄?怎麼會這樣!”

公孫瓚配合袁紹南下,是劉備完全沒想到的。

鄭平雖然能猜到,但並未將這推斷告訴劉備。

畢竟劉備跟公孫瓚關係莫逆,若是貿然給劉備說,袁紹要奪冀州很可能會跟公孫瓚聯合,劉備是絕不會相信的。

張逸將瞭解到的情報逐一陳述給劉備。

“伯圭兄怎麼會如此不智啊!”劉備不由拍案:“無故攻伐鄴城,伯圭兄就揹負污名了,而袁紹卻能獲得救鄴城的美名。”

劉備心中憤慨。

對袁紹算計公孫瓚感到憤怒,也對公孫瓚輕易上當感到惋惜。

鄭平出聲問道:“元皓先生可曾去常山國?”

張逸點頭:“元皓公向孫相獻策,欲讓常山國依附大司馬,避免袁紹舉兵常山國。我臨行之前,元皓公跟趙中尉已經前往涿郡了。”

鄭平微微一捋,對幽冀局勢已經有了清晰的瞭解。

“公孫將軍南下鄴城,必然是受到了袁紹的蠱惑。”鄭平斟酌用詞道:“如今袁紹詐取了冀州,又讓公孫將軍揹負了污名,公孫將軍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幽冀戰事將起,使君還得趁早決斷。”

劉備一凜:“伯圭兄吃了這麼大的虧,肯定不會忍這口惡氣的。他有步騎兩萬,隨時都可能會進攻冀州。”

“這次是袁紹理虧,我得助伯圭兄討這口惡氣。”

鄭平見劉備來了豪俠氣,搖頭勸諫道:“使君,青州不可偏袒公孫將軍。”

劉備眉頭一蹙:“這是爲何?不偏袒伯圭兄,難道偏袒袁紹嗎?”

鄭平輕搖羽扇,凝聲道:“使君可曾想過,公孫將軍爲何會進攻鄴城?”

劉備不假思索:“自然是受袁紹蠱惑。”

鄭平微微斂容:“既然是受袁紹蠱惑,那袁紹也得拿出公孫將軍想要的好處才能蠱惑得了啊。”

劉備欲言又止,眼神頓時變得複雜。

公孫瓚想要什麼好處?

自然是鄴城了!

雖然公孫瓚被袁紹算計了,但那也是因爲公孫瓚有貪鄴城的心思纔會被算計。

“可即便如此,我總不能坐視不理。”劉備感到一陣糾結。

鄭平輕笑:“自然不能坐視不理,使君得去勸和。”

“勸和?”劉備眼神先是一喜、隨即一黯,然後搖頭道:“不可!我深知伯圭兄的個性,若我去勸和,他反而會以爲我忘恩負義、不顧往日舊情。”

鄭平明眸睿智:“勸和是需要平衡利益的。利益不夠,公孫將軍自然會怨恨使君;可利益夠了,公孫將軍只會認爲使君仗義相助。”

劉備頓時喜道:“顯謀,還請詳說。”

鄭平凝聲道:“袁紹自知算計了公孫將軍理虧,所以定然會先去大司馬處狀告公孫將軍無故攻伐鄴城之罪,希望大司馬能約束部下。”

“大司馬本就跟公孫將軍有嫌隙,如今見公孫將軍假借討董之名攻伐鄴城,必然會震怒。”

“然而,大司馬即便問罪,公孫將軍也不會理會的。”

“倘若使君不介入,最可能的是公孫將軍南下進攻冀州、大司馬引兵斷其歸路,腹背受敵的公孫將軍就會調頭攻打大司馬。”

“如此一來,袁紹禍水東引成功,而大司馬跟公孫將軍就會正式決裂。”

劉備忿忿不平:“袁紹禍亂冀州還不夠,還要禍亂幽州,簡直可恨!”

鄭平眼神微凜:“天子西遷,關東諸雄爭權奪利,這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如今的青州,尚不真正具備威懾羣雄的力量,只能以權謀之術儘可能的平衡各方利益。”

劉備無奈長嘆:“顯謀準備如何行計?”

鄭平看向張逸:“常山國雖然有意結盟青州,但青州卻不能直接跟常山國結盟。”

張逸心頭一緊:“賢侄,這是爲何?若不能結盟青州,如何能震懾袁紹?”

鄭平輕笑:“袁紹想禍水東引,讓大司馬跟公孫將軍的矛盾劇增,青州又距離常山國太遠;倘若袁紹真要舉兵常山國,不論是青州還是大司馬都難以策應的。”

“既然如此,何不讓常山國依附公孫將軍?”

“如此,公孫將軍得了利,而袁紹也不敢再輕易進攻常山國,大司馬跟公孫將軍的矛盾也不用激化,公孫將軍亦會感激使君。”

“同樣,幽冀兩州暫時也不用出現戰事,皆大歡喜。”

張逸凝聲道:“可公孫瓚得了常山國,想要進攻魏郡就很容易了,一旦有了衝突,豈不是讓常山國陷入戰禍?”

鄭平眼神一凜:“姑丈,公孫瓚跟袁紹的矛盾,只能暫時調和,是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的!”

“使君雖然有定天下之亂的大志,但青州目前需要時間來蓄勢。”

“亂世之中,想要保境安民本就不易,若不能放眼於天下大勢,即便能多苟延殘喘一陣,最終也只會被這亂世洪流埋葬。”

“有公孫將軍駐兵常山國,至少秋收之前不會再有戰禍波及。”

“青州能替常山國爭取的時間,也僅限於此了。”

“秋收之時,缺糧的黑山賊,同樣會讓常山國陷入戰禍之中。”

雖然有了解決之法,但不論是張逸還是劉備都高興不起來。

劉備眼神複雜:“顯謀,兗豫戰事尚未停止,幽冀戰事又不可避免,洛陽討董戰也陷入僵持,漢室天下相繼陷入戰禍之中,青州該如何抉擇?”

天下大勢越來越複雜,劉備內心泛起出一種無力感。

雖說勉強保住了青州,但天下大勢的變化太快,快得本就如履薄冰的劉備,不得不再次有了青州難保的擔憂。

哪怕麾下聚攏了大量的文武賢士、又有聖旨冊封青州牧,劉備此刻的心情也依舊沉重無比。

見劉備心氣有些低迷,鄭平大笑起身。

踱步輕邁,山河如在腳下,羽扇揮舞,江山皆在掌心。

“昔日周王室衰敗,諸侯皆看不起周天子,不尊王令、擅自攻伐,連周圍的夷狄也趁機進犯,周王室的權威被棄之如敝履。”

“於是齊桓公在葵丘會盟諸侯,以霸主身份宣告天下: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弒,抑兼併。若有侵犯周王室權威的事,齊桓公都會過問和制止。”

“這便是《春秋公羊傳》中記載的春秋舊事:尊王攘夷。”

“而如今,漢室權威同樣被天下羣雄棄之如敝履,各州郡國互不相服,亦是擅自攻伐、各逐私利。”

“當此之時,使君應當效仿齊桓公葵丘會盟舊事:尊漢室,攘夷狄,禁篡弒,抑兼併!”

“有任何侵犯漢室權威的事,使君皆可請詔問罪!”

“使君在勸和之前,可先遣人往長安請詔,將勸和的方案呈送給天子,並請天子寬恕越權之罪!”

“態度一定要謙恭,也要多誇誇天子的聰慧和仁德,要讓天子有參與感和成就感。”

劉備遲疑道:“可如今朝政有董卓把持,這奏疏如何能送達長安天子之手?”

鄭平笑道:“董卓雖然把持朝政,但他名義上依舊是漢室的臣子,他也需要這天下人都承認長安天子的正統。”

“遣劉艾來青州,本就存有拉攏使君的用意在。只要在奏疏上強調長安天子的正統,董卓就不會阻攔!”

劉備恍然大悟:“顯謀的意思,是想暫時利用董卓的權力來維護漢室的權威。借董卓之力反制袁紹等人?”

鄭平持扇拱手:“使君英明!董卓挾天子以令天下,使君亦可尊天子以制不服。”

劉備沉吟,思考這權略的利弊。

良久。

劉備詢問道:“但如今盧師正在洛陽討伐董卓,我這個時候上表奏疏,豈不是跟盧師討董背道而馳了?”

鄭平笑道:“使君多慮了!叔父討董,名義是董卓廢帝違背了人臣之禮。使君上表奏疏,尊的是長安天子,兩者並不衝突!”

“叔父並非迂腐之人,即便討董成功了,這天子也只能是長安的天子,而不會再變成其他宗室王。”

“使君現在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的讓長安的天子以及公卿大臣們,知道這天下還有一個會請詔的州牧!”

“當然,這青州的難處,使君也得在奏疏上儘可能多的提及。”

“民間有俗語: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懂事的孩子沒人疼。”

“天子雖然年幼,但對於臣子而言,依舊如衣食父母,得哄着!”

一旁的張逸已經看呆了。

這是要讓劉備學佞臣,去阿諛奉承嗎?

劉備沉思,他跟張逸的想法是不同的。

鄭平的理論:

高情商:讓天子有參與感和成就感,君臣融洽。

低情商:讒言媚上的阿諛之徒。

而劉備的理論:

恨不能跟天子把臂同遊、促膝長談、抵足而眠

十二點前還有一更

(本章完)

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紹謀爭遼東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211章 鬼才獻謀,曹操臣服劉協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279章 劉備發飆,擒文丑破南皮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69章 上架感言第129章 以仁驅武,亦知先登之勇第26章 十二策論,劉備立凌雲志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156章 趙雲獻策,常山國的選擇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121章 赤膽忠心,關羽戲耍逢紀第142章 苦肉奇計,玩戰術心都髒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227章 呂布勤王,曹操兵戮呂縣第323章 許都陷落,袁曹軍爭再起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28章 選將練士,關羽孤傲依舊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298章 劉備長子,夢日月故名昭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56章 略施小謀,劉子平的驚歎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59章 攻心爲上,鄭平長袖善舞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第182章 調虎離山,關羽計算袁術第42章 入平原縣,羣英薈萃之地第182章 調虎離山,關羽計算袁術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190章 劉備長女,積糧築城之議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88章 袁曹密謀,劉備名揚四州第259章 將計就計,荀攸反說荀諶請假一天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33章 白水草蓆,鄭平設宴立威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151章 定勢河南,劉備未雨綢繆第153章 潁川羣謀,沮授獨木難支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211章 鬼才獻謀,曹操臣服劉協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259章 將計就計,荀攸反說荀諶第210章 智威雲長,曹操心生嫉妒第195章 反敗爲勝,袁紹誆騙公孫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265章 關中大旱,劉協欲遷青州由於小孩反覆發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第266章 荀彧發狠,鄭平部署河北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231章 劉備假節,憋屈的曹阿瞞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315章 五營齊出,孫堅顏良鬥勇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210章 智威雲長,曹操心生嫉妒第63章 壯哉關羽,我輩義不容辭第164章 劉備議政,處處都要錢啊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254章 徵北將軍,臨淄侯劉玄德第227章 呂布勤王,曹操兵戮呂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