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養虎孫堅,鄭平的術與略

第246章 養虎孫堅,鄭平的術與略

“私信?”黃猗有些疑惑,詢問道:“需要小人再捎帶什麼話嗎?”

黃猗雖然雙耳殘缺了,但這辦事的個性反而比以往更機靈了。

若是普通的書信,鄭平不會特意加上“私信”二字。

“你倒是機靈。”鄭平搖扇輕贊,道:“若孫堅不肯同意信中內容,那就告訴孫堅,廬江郡太守陸康、豫章郡太守華歆、會稽郡太守王朗,三郡已經結盟並擁立青州飛軍營主將、東萊人太史慈暫領揚州牧。”

黃猗的雙眼陡然瞪大,愕然的看向鄭平:“三郡結盟、太史慈暫領揚州牧?這,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鄭平需要震懾黃猗和孫堅,半真半假地道:“孫堅剛離開廬江郡皖城,太史慈就抵達了會稽郡山陰城。”

“引孫堅北上淮陵,不過是給太史慈和三郡太守進攻吳郡和丹陽郡的機會罷了。”

“換而言之,孫堅的退路已經斷了,不要再妄想返回吳郡,絕道長江天險坐斷東南了。”

“揚州,終將由劉使君執掌;孫堅只有兩個選擇:臣服,或者,死!”

淡淡的話語,卻有不容置疑的凜威,黃猗忍不住有些顫抖。

鄭平看穿了黃猗的內心想法,話音一轉,略有磁性的嗓音有一種讓人如沐春風的感覺。

“這常言道,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劉使君仁德載世,即便跟袁術有仇隙,也不會禍及袁術的親眷。”

“對於劉使君而言,生擒袁術容易,但要令袁氏一族的門生故吏徹底心服,卻是不易。”

“黃猗,我一直認爲你是個聰明人。”

“在袁術的麾下文武,你是最有頭腦、也是最懂得趨利避害的俊傑賢士。”

“天下紛擾,野心之輩比比皆是。”

“然,自古天道有常,大漢立國四百年,非劉姓者不可王天下,汝南袁氏雖然號稱門生故吏遍佈天下,終究只能爲臣而不能爲君。”

“方今天下,雖有兩帝同天,但不論長安的天子還是涿城的天子,都只是權臣手中玩物,號令不了這大漢的天下。”

“每逢亂世,雄姿英傑就會應運而生。”

“而天下豪傑,能定天下者,唯有劉使君一人!”

“黃猗,以你的身份,想要求存於世,必然要立下蓋世奇功,方能將功補過。”

“這裡有一些遊說孫堅的話術,你可仔細揣摩。”

“我期待你的表現!”

鄭平輕輕拍了拍黃猗的肩膀,將記載了話術的左伯紙遞給黃猗,嘴角泛起一絲笑意。

而這一絲笑意,在黃猗眼中,卻如一股久違的認可。

再加上鄭平方纔贈送的仙人釀,黃猗內心不由滋生了一種千里馬遇到伯樂的興奮。

黃猗激動而道:“顯謀先生放心,小人一定不會辱沒使命!”

黃猗離去不久。

張飛大步而來,開口就一大嗓門:“顯謀先生,俺給你送好酒來了。”

這蹩腳的藉口,讓鄭平不由輕笑:“翼德,你拿我送你的酒,回贈予我,這又是何意?”

張飛臉皮厚,近前而笑:“既然顯謀先生都已經送給俺了,那這酒就是俺的,俺拿自己的酒送給顯謀先生,這難道不可以嗎?”

鄭平也不客氣,讓張飛斟酒。

清酒下肚,沁人心脾。

“說吧,又惹了什麼事,要我善後?”鄭平一邊飲酒一邊詢問。

對於張飛的個性,鄭平已經非常瞭解了。

無事不登三寶殿,若無要事,張飛一定不會如此遮遮掩掩的。

張飛大笑:“還是顯謀先生懂俺!俺就想問問,這戰事何時才能結束啊?”

鄭平拾起羽扇,輕搖問道:“翼德若想回臨淄城,我準你假期。”

張飛連忙解釋道:“顯謀先生,俺不是這個意思,俺沒想回去,俺就想問問戰事何時能結束。”

鄭平笑道:“世事如棋,乾坤變化難測,這戰事何時結束,我又怎麼能預料得到?耐心等待即可!”

“你如等不及,可以先回臨淄城。”

“正好。使君來信說,有人在冀州散佈謠言,袁紹令張郃屯兵邊境,意向不明。”

張飛揮了揮手:“既然在冀州邊境屯兵是張郃,那肯定是打不起來的。顯謀先生啊,你怎麼老讓俺回臨淄城啊。”

鄭平語氣不變,依舊是和煦的笑容:“翼德,是你在問這戰事何時結束。我准予你假期,讓你回臨淄城還錯了嗎?”

張飛泄氣道:“顯謀先生,是俺錯了!俺就想問,俺什麼時候能出城跟孫堅打一場。”

“俺在這淮陵城,每日裡除了舞刀弄棍、飲酒作樂,都不知道做甚了。”

鄭平端起酒樽,輕輕一晃,眼神之中睿智盡顯:“什麼時候出城跟孫堅打一場,取決於這淮陵城外的孫堅會如何抉擇。”

“這甕中之鱉,要麼翻個身四腳朝天,沒準還能當個寵物;要麼就只能清洗乾淨扔進鍋裡,熬上一鍋王八湯。”

張飛聽懂了鄭平的暗喻,吃了一驚:“顯謀先生,你竟想讓孫堅臣服大哥?這孫堅號稱江東猛虎,素來驕矜,若只是迫於無奈而臣服大哥,他日必反。”

鄭平輕笑:“孫堅是猛虎,難道翼德和雲長就不是猛虎了?”

“養虎爲患者,往往只注重猛虎的勇猛而忽略自身的羸弱。”

“然,使君身邊,有翼德、雲長、子龍、子義等諸多虎豹之士爲爪牙,孫堅再驍勇如虎,又如何敢對使君張牙舞爪?”

見張飛依舊擔憂,鄭平斂容而道:

“翼德,使君之志,在於天下。”

“而如今天下,尚有曹操、袁紹、馬騰、呂布等野心之輩妄想挾天子而立。”

“襄陽的劉表和西川的劉焉,又只是守成之輩,難堪大用。”

“孫堅雖然是袁術的部將,但跟袁術只是相互合作,而非主臣。雲長跟孫堅又有同討董卓之誼,使君跟孫堅亦無私仇公恨。”

“若能拉攏孫堅爲助力,使君對陣曹操、袁紹、馬騰、呂布等野心之輩,就多了一份助力。”

“最重要的是,拉攏了孫堅,就等於是拉攏了汝南袁氏在揚州的門生故吏。”

“這對使君穩定揚州,頗有助益。”

張飛尋思道:“可這袁術未死,孫堅和汝南袁氏在揚州的門生故吏,又豈會真心臣服大哥?”

鄭平目光灼灼、早已看穿了局勢:“袁術爲人殘暴,早已不得人心。汝南袁氏的門生故吏之所以還跟着袁術,也只是迫於無奈。”

“待押送袁術去長安後,我會請家父出面遊說,讓這羣人心服口服。”

“畢竟家父跟汝南袁氏,亦有不少交情。”

“伯安公如今也在朱虛隱居,若有必要,我會請伯安公也出面遊說。”

“以伯安公和家父的名望,再加上被優待的孫堅,這汝南袁氏在揚州的門生故吏,除非腦子傻了,纔會負隅頑抗。”

張飛的眼睛瞬間圓瞪。

竟然要,同時請康成公和伯安公出面?

“這,這,這”張飛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麼。

鄭平大笑:“翼德啊,這兵法有云,不戰而屈人之兵乃破敵上策。”

“這青州蹲着兩個天下名仕不用,豈不是暴殄天物?”

汝南袁氏名望的確不小,但因爲袁術的殘暴,早讓這揚州的袁氏門生故吏如芒在背了。

若不是沒有機會,這羣人早就脫離袁術了。

如廬江周氏,都已經暗地裡支持孫堅,對袁術陽奉陰違。

只要鄭平將袁術送往長安,再請鄭玄和劉虞出面遊說,這揚州的袁氏門生故吏,誰還會傻到拒絕?

軍爭,只是解決矛盾的一個簡單而直接的方式。

而名仕,纔是這個時代真正的遊戲規則。

如若不然,鄭平又何必費盡心思的保劉虞?

給鄭玄不斷揚名、讓劉虞來青州,這是鄭平對付搖擺不定的各州士人,最強的殺手鐗。

這是屬於名仕的玩法,也是鄭平才能玩的盤外招。

不論曹操及麾下謀士郭嘉戲志才如何揣摩鄭平在淮陵城的意圖,都是無濟於事的。

兩個寒門士子根本拿捏不了名門之後的鄭平!

郭嘉和戲志纔要鬥謀,可鄭平壓根不跟郭嘉和戲志才鬥謀。

鄭平就欺負郭嘉和戲志才只是區區寒門之後、名望太淺,玩不轉這隻有名仕才能玩的合縱連橫術。

郭嘉和戲志才重術,但鄭平重的是略。

這根本不是一個層面上的交鋒!

以大勢壓人,足以勝過任何的陰謀詭計。

因此。

在劉備來信說冀州有謠言的時候,鄭平連理都懶得理。

且不說來是跟劉備有舊的張郃,哪怕來的是顏良文丑,袁紹也不敢在覆滅公孫瓚之前,讓顏良文丑去招惹劉備。

這便是青州的戰略震懾!

招惹劉備,就等於是跟青州宣戰,而劉備又恰恰有跟袁紹宣戰的資格!

孫堅軍營。

黃猗再次到來。

不過這一次,黃猗卻讓孫堅屏退了左右,然後將鄭平的私信遞給孫堅。

見信內容,孫堅不由勃然變色,甚至於直接拔劍橫在黃猗肩頭:“黃猗,你到底在爲誰辦事?”

黃猗知曉鄭平的意圖,又在鄭平的恩威之下對鄭平產生了千里馬遇伯樂之情,此刻也是不畏懼地道:“孫將軍,我既然替顯謀先生送私信而來,自然是在爲顯謀先生辦事。”

“你將劍橫在我的肩頭,是準備跟顯謀先生徹底撕破臉皮嗎?”

孫堅冷哼:“想讓本將捨棄袁公而效力於劉備麾下,這是癡人說夢。”

黃猗亦是冷笑:“孫將軍,明人不說暗話。我讓你屏退左右,便是要跟你坦白直言。”

“你贏不了曹操,那意味着岳丈必然要被送往長安。”

“屆時,岳丈恨你,曹操要殺你,關羽要攔你,你還有何處可以安身立命?”

黃猗的話讓孫堅頗爲不爽:“若真如此,本將直接返回吳郡,誰又能奈何本將?”

“回吳郡?”黃猗輕笑:“孫將軍,你還沒得到江東的最新情報嗎?在你來淮陵城的時候,青州的玄德公已經委派飛軍營主將、東萊人太史慈南下、暫領揚州牧。”

“廬江太守陸康、豫章太守華歆、會稽太守王朗,三郡已經結盟響應了太史慈。”

“你想回吳郡,回得去嗎?”

孫堅面色大變,握住利劍的右手也忍不住顫抖:“黃猗,你以爲用這種謊言,能誆騙得了本將?”

“即便劉備有假節之權,可以委任親信暫領揚州牧,可廬江、豫章和會稽三郡的太守,又豈會響應?”

黃猗冷笑:“孫將軍,若我要說你是個武夫,你會覺得我在嘲諷你。可事實上,你的確只是一個有勇無謀的武夫。”

“廬江太守陸康,其從孫陸議如今在臨淄城康成公門下,跟諸葛亮義結昆仲,那諸葛亮不僅是康成公的門生,也是玄德公的門生。”

“豫章太守華歆,其弟華緝如今是顯謀先生的別駕府書佐從事,視顯謀先生爲兄。”

“會稽太守王朗,以前就是徐州的治中從事,跟玄德公一向關係友善,王朗的好友趙昱又是青州的功曹從事。”

“這三郡太守都跟玄德公結善,卻又跟岳丈結仇,玄德公委任太史慈暫領揚州牧,三郡太守又豈會不響應?”

有鄭平給的話術資料,黃猗這一番話說得那叫一個慷慨激昂,頗有戰國策士之風。

孫堅驚愕的看向黃猗,久久不能言語。

良久。

孫堅收劍回鞘,眼神複雜的看向黃猗:“那鄭顯謀,竟然會將如此多的情報告訴你?他就不擔心你向袁公告密嗎?”

“那可是你岳丈!”

黃猗冷笑一聲:“顯謀先生不介意我殘疾,反而厚待我,更是給我指明瞭未來的方向,我又豈會向岳丈告密?”

“岳丈被生擒,若是送往長安,岳丈的家眷按律都會被問罪。”

“然而,顯謀先生已經承諾,被問罪的只會有岳丈一人。”

“我雖然失信於岳丈,但卻保護了岳丈的家眷,我問心無愧!”

“孫堅,你若執意頑抗,必然葬身此地。”

“然,你倒是一死百了,可你是否想過你的家眷,會不會因你的死亡而遭受大難?”

“你有什麼資格,來諷刺我?”

(本章完)

第244章 鄭平坐莊,郭嘉計勝周瑜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156章 趙雲獻策,常山國的選擇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嘆,今天只能一更了。第174章 千里決勝,劉備鄭平論勢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259章 將計就計,荀攸反說荀諶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124章 南北之勢,結盟袁術陶謙第195章 反敗爲勝,袁紹誆騙公孫第128章 分治冀州,劉備勸和袁韓第156章 趙雲獻策,常山國的選擇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端午祭祖,請假一天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315章 五營齊出,孫堅顏良鬥勇第41章 謙雅之士,劉備盛禮敬賢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第287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248章 孫堅赴宴,驚呆了的周瑜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計懾服郡兵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129章 以仁驅武,亦知先登之勇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298章 劉備長子,夢日月故名昭第174章 千里決勝,劉備鄭平論勢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由於小孩反覆發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305章 智說呂布,曹家有子曹昂第218章 局勢變化,曹嵩死青徐禍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83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計榮辱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13章 妍妙輝光,青州人傑地靈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190章 劉備長女,積糧築城之議第6章 潛龍出淵,劉備出仕縣令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讚劉備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47章 皇室帝胄,平原王外甥女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128章 分治冀州,劉備勸和袁韓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41章 謙雅之士,劉備盛禮敬賢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