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

bookmark

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

劉備看向漸行漸遠的鄭平,不由感慨:“竟是北海康成先生之子,真乃奇士也!”

這時,關羽和張飛跟了上來。

“大哥,鄭都尉怎麼離開了?”關羽眯着丹鳳眼,頗有些疑惑。

“鄭先生之事,容後再議!”劉備微微斂容:“這次我們中了黃巾賊的埋伏,必有奸人通敵。”

雖然疑惑“鄭都尉”怎麼變成了“鄭先生”,但關羽和張飛識趣的沒有多問。

而奸人通敵,則讓關羽和張飛十分的惱怒。

關羽眼中飽含殺意:“大哥說得對,這次我們本來是去奇襲黃巾賊的營地的,卻被黃巾賊半道埋伏。若無奸人告密,黃巾賊怎麼可能提前部署?”

張飛大怒:“俺也是這般認爲!怪不得前幾任縣尉都死了,敢情這其中還有貓膩。”

劉備閉眼靜思片刻,囑咐道:“雲長,你親自去趟平原,將此事告知陳相。另外,再向陳相打聽一個人。”

關羽點頭:“大哥想打聽誰?”

劉備看向鄭平離去的方向,語氣凝重:“北海鄭玄之子,鄭平!”

另一邊。

鄭平辭別劉備後,繼續踏上了返回高密縣的行程。

今日偶遇劉備,見識了劉備的權謀機變、待人接物以及當前志向後,鄭平心中的熱血又漸漸沸騰了。

天下間的人傑,劉備絕對算得上一個。

起於微末,一生飄搖,在曹操佔天時,孫權佔地利的雙重壓力下,硬生生的拼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江山社稷,續漢四十三年。

跟大部分的士人一樣,鄭平一開始着眼的目光,都在袁紹、曹操等公卿身上。

倒不是鄭平不清楚史書的記載,而是鄭平依舊懷有史書記載可能跟穿越的這個世界有出入的想法。

畢竟史書只能參考,不能偏執的認爲那就是真實。

倘若能輔佐最強者,結束亂世就會更快。

如同西漢末年,劉秀一枝獨秀,二十八歲白手起家,三十一歲稱帝建立東漢,用十一年的時間就平定天下,結束了亂世。

因此鄭平纔會在十六歲的時候出遊諸州郡,遍識天下雄才。

少讀萬卷書,當行萬里路。

道聽途說可能是假,親身見聞方能定真。

但結果卻令鄭平心寒。

如史書記載的一般,優柔寡斷的袁紹、多疑成性的曹操、輕而無備的孫堅

沒有一個符合鄭平對明主的要求!

至於劉備……

雖然劉備符合鄭平對明主的要求,但命途多舛,前途未卜。

因此鄭平一開始並未去考慮劉備。

即便在劉備有求賢之意時,鄭平也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給了劉備一個求賢的下限。

縣尉,是沒資格求賢的。

想求賢,至少得是縣令一級。

而且得是縣令,不是縣長!

縣滿萬戶者,其長官稱令,不滿者稱長。

以高唐縣的戶口和田地,認真治理,是可以打造一支千人規模的精兵的。

這是鄭平的最低要求了。

想在這亂世中稱雄,唯有執掌一縣軍政,纔有施展羽翼的可能。

若是顛沛流離,只能以客將或僞職的身份託庇於諸州郡牧守,是難以搶得大勢的。

自高唐入高密,鄭平一路有驚無險的回到了故居。

得知出遊四年的次子平安歸來,一向沉穩的鄭玄,連著書的平和心情都沒有了。

“顯謀,這一路,可有收穫?”

鄭玄今年六十有三,雖然兩鬢斑白、佈滿了歲月的痕跡,但身材硬朗、精神矍鑠。

千言萬語,在見到鄭平的一瞬間,卻又化作了一句對鄭平出遊的簡單詢問。

言語雖然簡單,卻自有慈父深情在。

鄭平笑而答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

鄭玄捋了捋美髯,欣慰道:“《老子》有言: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磨礪四年,顯謀銳氣內斂,更有古之賢士之風了。”

“這次回來後,就留在家中隨你兄長一道研讀經書。”

“再過三年,就可以舉孝廉了。”

“你的婚事,也該考慮了。”

“北海孔文舉有一女,已經到了及笄之齡。知書達禮,頗爲賢淑,若顯謀有意,爲父便尋人說媒。”

及笄之齡……三年起步……

鄭平下意識的打了個寒顫,斂容道:

“父親,不論是跟兄長研讀經書,還是婚事,都不是暫時要考慮的。”

“青州即將有禍事,父親要早作準備。”

鄭玄一愣:“青州殷實,軍革尚衆,焦使君亦是此間名仕,何來的禍事?”

鄭平輕輕搖頭:“焦和好立虛譽,清談高論。吟詩作賦,註解詩文,或許有些才能,但要牧守青州,卻是青州的不幸。”

見鄭平直呼焦和之名,又對焦和言語鄙視,鄭玄連忙提醒:“顯謀,這話可不能在外人跟前提及!青州黃巾不是一時之患,焦刺史要掃平黃巾,也是需要時間的。”

“父親,伱太樂觀了!”鄭平對焦和心存鄙夷:“我回來的途中,曾多次遇見黃巾劫掠城邑。但各郡縣官兵,少有能擊賊的。”

“甚至還有縣中官吏,勾結黃巾賊清除異己,劫殺過往行商。”

“焦和身爲刺史,有監察郡縣官吏職權,卻賞罰不明,崇信巫祝,軍政諸事,竟然要詢問巫祝才能決斷。”

“真是可笑至極!”

“今年的青州,雨水奇少,倘若旱災持續,幾乎可以預料今年的秋收,將會何等的悽慘!”

“百姓無存糧,官府又徵稅,昔日張角舊事,恐將在青州再度上演!”

張角舊事?

黃巾再演?

鄭玄搖頭輕笑:“顯謀,你的斷言,是否有些誇大其詞了?青州雖然不怎麼太平,但也不至於鬧成張角舊事!”

雖然知道青州有黃巾,但鄭玄一直都認爲青州的黃巾只是昔日張角黃巾之亂殘存的部分,如鄭平這般的斷言,讓鄭玄難以置信。

鄭平斂容:“父親,你專注於著書立說,極少探聞天下事,自然難以相信。但父親可知,青州境內,已有黃巾‘屠城邑’?”

屠城邑~

鄭玄的笑容戛然而止。

(本章完)

第246章 養虎孫堅,鄭平的術與略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221章 賈詡毒計,長安毀於一旦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115章 賢才齊聚,擁韓馥制袁紹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199章 四海皆驚,公孫瓚殺天使第253章 大賞特賞,劉備得青徐揚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253章 大賞特賞,劉備得青徐揚第104章 賢才來投,劉備聲名漸起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第286章 李通文聘,張飛薅瘋了啊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86章 劉備傳檄,君子行以大義第269章 渾水摸魚,鄭平乘船北上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請假一天第227章 呂布勤王,曹操兵戮呂縣第104章 賢才來投,劉備聲名漸起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42章 入平原縣,羣英薈萃之地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221章 賈詡毒計,長安毀於一旦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319章 斬殺顏良,袁紹遷都鄴城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更新時間調整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第47章 皇室帝胄,平原王外甥女第33章 白水草蓆,鄭平設宴立威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由於小孩反覆發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第79章 大漢良將,忠臣心在社稷第184章 生擒劉岱,劉備權謀心計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287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33章 白水草蓆,鄭平設宴立威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第66章 破賊殺敵,關羽初顯帥才第88章 袁曹密謀,劉備名揚四州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69章 上架感言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107章 琅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更新說明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