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

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

少年姓禰名衡,自幼就表現出了卓越的文采和辯才天賦,博覽羣書,有過目不忘之能,辭賦文章亦是精彩絕妙。

但禰衡的性格急躁、傲慢、怪誕,指摘時事、點評世人時往往不分場合、隨興而言,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常被同縣士人孤立。

以至於別的士子都漸漸揚名,或是被官吏舉薦,或是被大儒稱讚,而禰衡卻是污名蓋過才名,連族人都不肯跟禰衡親近。

堂堂一個般縣世家子,活了十七八歲,除了這兩袖清風,家中都沒有多餘的錢糧,也算是一個奇聞了。

但禰衡我行我素,對旁人的指點絲毫不當回事。

大有一種“衆人皆醉我獨醒”“世人污濁我自清”的超脫之態。

恃才傲物這四個字,在禰衡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喲,這是不禰少嗎?怎麼禰少也想來求官?你加冠禮了嗎?”

“禰衡,你可千萬別來摻和了,你那張嘴除了會損人還會做什麼?”

“郡丞大人可是會統兵殺人的,胡言妄語別害了自己,還牽連了我們。”

“滿口文章,卻無一點經世才能,就別來禍害百姓了。”

“真是晦氣,怎麼會跟禰衡這傢伙同列。”

“.”

一見禰衡也來到縣衙求官,衆士子紛紛表現出了對禰衡的厭惡之色。

畢竟在場的士子,就沒一個沒被禰衡給罵過的。

偏偏禰衡罵人,還引經據典、文采斐然,讓這些士子難受不已。

有心欣賞文采辭藻,卻發現這文采辭藻是在罵自己,這是個人都覺得彆扭。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禰衡傲目仰視,對周圍的士子不屑一顧。

但漸漸的,禰衡有些着急了。

這士子在縣衙進進出出,但就是沒有喊禰衡的名字。

即便是比禰衡晚到的,都已經離開了。

衆士子雖然罵不過禰衡,但卻能耍些小手段去孤立禰衡。

眼見這時辰都到了亥時了,禰衡還在吹着夜風。

秋風蕭瑟,讓禰衡越發的覺得孤冷。

ωwш•Tтká n•co

這若是以前,禰衡早就揮袖離去了。

可今日這麼多的士子都見到禰衡來求官,若是不見一見鄭平就離去,禰衡這面子就掛不住了。

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口氣。

尤其是禰衡這樣高傲的人,同樣要爭一口傲氣。

“這鄭平,也是個俗人!”禰衡心中有些不耐。

直到這場中只剩下禰衡一人,散吏這才通知禰衡入內見鄭平。

“哼~”

禰衡輕蔑的掃了一眼散吏,整了整衣襟,將詩禮對士人的儀容步伐的要求表現到了極致,盡顯儒士儒雅之氣。

禰衡已經在腦海中想好了辭藻,準備怒斥鄭平一頓,然後揮袖離去,以求念頭通達。

但到了內堂,禰衡卻沒見到鄭平,只有鄧旭在內堂靜候。

“禰先生,顯謀先生已經歇息了,請伱明日再來。”鄧旭一臉的笑意,這看似無禮的話卻說得十分的自然。

禰衡臉色一變,語氣也多了慍怒:“歇息?那你們喚我進來作甚?”

吹了大半夜的秋風,正準備開罵了,卻發現正主讓明日再來?

禰衡感覺一腔熱血全都堵在了喉嚨,上不上,下不下,難受極了。

鄧旭將一封書信遞給禰衡,笑道:“禰先生勿怪!顯謀先生知道此舉有些無禮,故而給禰先生留下了一封書信致歉。”

“顯謀先生連日征戰,今日又見了諸多求官的士人,早已疲憊不堪,還請禰先生體諒!”

禰衡看向書信,心中卻是通達。

有寫書信的時間,卻無見自己的時間,這話也就能忽悠忽悠傻子了。

哼!

我倒要看看,這鄭平如何致歉。

禰衡也不離開,直接當着鄧旭的面拆開書信,一掃內容。

但下一刻,禰衡的雙眸變得驚駭,下意識的退後一步。

這書信的內容,說是致歉信,但卻是四首詩。

詩仙李白的四首月下獨酌組合詩。

其一: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其二: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其三:三月咸陽城,千花晝如錦。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

其四: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

這四首詩,描寫的是鬱郁不得志的士人在月夜花下獨酌,但卻無人親近的冷落場面,雖然心中愁悶卻只能以月爲友,對酒當歌。

但士人看似能自得其樂,但內心深處卻有無盡的淒涼之意,有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有失意中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豪放。

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去看同樣的詩,感觸是不同的。

若是鄧旭來看這四首組合詩,估計只會覺得辭藻華麗,但沒什麼共情。

然而禰衡卻不同!

這四首組合詩,不正是禰衡的內心寫照嗎?

“北海鄭顯謀,竟知我禰衡?”

雖說對同縣士人的鄙視不屑一顧,但禰衡內心依舊是希望得到認同的。

若真的不在意周圍人的想法,禰衡早就歸隱山林,而不是時常出來點評時事、評斷世人了,更不可能今日來求官見鄭平。

然而,鄭平故意不見,卻贈禰衡這四首月下獨酌組合詩,讓禰衡驚訝之餘又生羞愧之意。

畢竟禰衡是準備了大量的華麗辭藻,要來怒懟鄭平的。

結果鄭平卻以詩相贈。

而這四首詩,不論是辭藻還是意境,都讓禰衡驚爲天人!

“禰先生,禰先生——”鄧旭見禰衡愣在原地死死的盯着書信,出言提醒。

禰衡驚醒過來,整了整儀容,不失禮儀地道:“既然郡丞大人行軍勞頓,晚生就不叨擾了。勞煩轉告,晚生明日一早,便來拜會。”

隨即,禰衡作揖倒退出了內堂,這才轉身離去。

晚生?

鄧旭目光驚訝,看向禰衡離去的背影,彷彿聽到了什麼奇怪的言語。

“不是說這禰衡恃才傲物嗎?他剛纔自稱晚生?”鄧旭看向右邊的散吏,這散吏是剛招募的士子趙瑞。

趙瑞此時的表情,也極其的複雜。

同爲般縣士子,禰衡是什麼樣的性格趙瑞是非常清楚的。

上至公卿下至小吏,這天下間的士人除了北海孔融得到過禰衡的讚譽外,其餘的士人在禰衡口中都沒句好話。

但現在,禰衡僅僅見了鄭平的書信,就自稱晚生,甚至在離開的時候,都是作揖倒退,這謙恭之意也太明顯了。

若非親眼所見,趙瑞都不敢相信這是禰衡!

趙瑞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都尉大人,可知郡丞大人給禰衡的信中內容?”

鄧旭點頭:“先生說,禰衡自負狂才,所以就寫了四首詩給禰衡點評。”

詩?

趙瑞更是驚訝。

雖然看不慣禰衡的傲慢,但趙瑞對禰衡的辭藻水平是相當推崇的。

禰衡是恃才傲物,並非是金玉其表。

然而,正是因爲趙瑞知道禰衡有才華,心中才驚訝。

能讓一向自恃文采辭藻的禰衡,謙稱晚生,這鄭平的詩到底有多精妙?

內屋。

鄭平將今日來求官的士子名單,一一進行了標註。

僅僅只是治理一縣,這般縣來求官的士子,已經足夠用了。

鄭平不要求這些士子能有多大的政績,只需要這些士子能嚴格的去執行劉備下達的政令即可。

而這些士子中,讓鄭平能眼前一亮的,則是禰衡了。

禰衡雖然恃才傲物,但卻是真有才的。

不過禰衡的才能並非是牧守一方、治民安民,也不是位列公卿、決策國家大事。

禰衡的才能,在於文書!

在做文書方面的事,孰輕孰重、孰疏孰親,禰衡都處理得很恰當。

禰衡是個善於寫公務文書的奇才!

例如要出榜安民,禰衡可以將這榜文寫得讓看榜文的士子百姓心情愉快、挑不出半點兒毛病。

若是要上奏上官,禰衡也能將文書內容的輕重緩急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只不過這樣的奇才,偏偏管不住自己的嘴。

明明可以寫出高情商的公文,但一旦跟人辯論,往往就變成了低情商。

以詩贈禰衡,並非鄭平心血來潮。

早在高唐縣的時候,鄭平就已經想好了如何善用禰衡的才能。

在文書的水平上,禰衡是可以跟陳琳分庭抗禮的。

劉備這個平原相,畢竟只是試守,是陳紀讓出來的,沒有得到朝廷的正式冊封。

即便今後劉備被推舉成了青州刺史,同樣只能是僞職。

不論理由如何充分,劉備的位置都是名不正言不順的。

因此,鄭平需要一個能言善辯、又善於公務文書的奇才,來專門負責撰寫文書來堵住悠悠衆口,以及給長安的天子,送上一份真誠的奏表!

而禰衡,非常適合這個位置!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只有將人才放置到合適的位置,才能讓其發揮真正的才能。

若是隻衡量禰衡的才氣而不衡量禰衡的綜合能力,就讓禰衡來治理這般縣城,那對般縣城而言,無疑是一種災難。

棄城而逃的上任般縣令,在當縣令方面都比禰衡強!

但禰衡這個人太狂傲,若是直接讓禰衡負責文書,反而會讓禰衡覺得懷才不遇。

因此,鄭平纔會在洞悉了禰衡的心境後,將詩仙李白的四首組合詩贈給禰衡。

論辭藻華麗和詩詞意境,這古今才士,誰又能跟李白一戰啊?

雖然當文抄公有些心臟,但鄭平本就是謀士,又有哪個謀士心不髒?

以李白的詩來壓禰衡的傲,讓禰衡之才能爲劉備所用,這是鄭平的心術權謀,即便當了迴文抄公又能有什麼壞事呢?

“先生。”

鄧旭來到內屋,敲響了鄭平的房門。

得到同意後,鄧旭推門而入,將禰衡的反應逐一彙報。

“禰先生說,明日一早便來拜會。”

“只是,都說這禰衡恃才傲物,今日卻是自稱晚生,令人驚訝啊。”

鄧旭的語氣中多了好奇。

鄭平笑而不答,將手中的士子名單放下,目光則是落在了平原九縣的地圖上,詢問道:“降卒的審訊結果如何?”

鄧旭一凜,收起了好奇,斂容道:“自今日審訊的黃巾降卒中得知,進攻厭次、樂陵和般縣的黃巾,都隸屬於一個自稱地公渠帥的渠帥麾下。”

“此人自稱是地公將軍張寶的傳人,在三縣地界傳教,要替天行道,但無人知道此人的真名。”

“今日逃走的賊首,便是那地公渠帥。”

鄭平眸有諷意:“地公渠帥,傳教,看來又是個跟張角一樣不得志的士子。可惜空有才氣,只會玩這些歪門邪道了。”

“利用百姓黎庶的恨意,卻行利己自私的事,也敢自稱地公渠帥,妄言替天行道?”

“呵~,賊便是賊,格局也就這點大了。”

將一枚石子落在樂陵縣的地圖一處,鄭平凜然下令道:“鄧都尉,你帶兩百人,星夜前往此處。依託山林險阻、水泉林木構築營壘陣地,務必在三日內完成!”

“注意藏兵匿行,有任何膽敢窺視營壘者,格殺勿論!”

見鄭平下達了新的戰術指令,鄧旭不敢怠慢,領命道:“先生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待鄧旭離去,鄭平卻是褪去了長衫,又將懸在肘後的香囊取下。

雖然跟孔素的婚姻是摻和了利益的聯姻,但對於這個初見面就贈送香囊的少女,鄭平心中亦是有感動的。

“時間和距離,最是能考驗感情的深淺。”

“雖說是聯姻,但感情亦是可以經營的。”

鄭平略微感慨一陣,將香囊重新掛回了肘後。

吹滅燭火,鄭平很快就陷入了沉睡。

鄭平平日裡的事務是很繁忙的,想要時刻保持精力的充沛,跟良好的睡眠是分不開的。

十年如一日的自律訓練下,鄭平可以在短時間內進入睡眠狀態。

雄雞報曉,鄭平起身來到院中,開始了日復一日的晨練五禽戲。

唯有身體強健,才能日理萬機。

雖然人皆鄙夷司馬懿,但不得不承認,司馬懿在養生長壽方面做到了極致。

同樣是日理萬機,卻能比諸葛長壽十幾年。

剛打完一套五禽戲,門吏入內來報:

“郡丞大人,禰衡求見!”

(本章完)

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59章 攻心爲上,鄭平長袖善舞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計懾服郡兵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53章 黃巾來襲,平原戰事將起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51章 盧植尚在,恩師厚德如父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咳咳,新書發了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227章 呂布勤王,曹操兵戮呂縣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330章 許攸定計,劉協被劫走了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207章 豫州事變,曹操陶謙結怨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第259章 將計就計,荀攸反說荀諶第80章 兗州才俊,可知劉備之名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101章 剛毅大節,關羽拜師盧植第69章 上架感言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第164章 劉備議政,處處都要錢啊第187章 兄弟相會,劉備獲得玉璽第269章 渾水摸魚,鄭平乘船北上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62章 縱橫捭闔,蘇秦張儀之能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28章 選將練士,關羽孤傲依舊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208章 少年三傑,劉備用兵徐州第323章 許都陷落,袁曹軍爭再起第295章 張飛急了,大哥你留點啊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305章 智說呂布,曹家有子曹昂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107章 琅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150章 邊讓陳宮,兗州止戰之策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234章 螳螂捕蟬,鄭平黃雀在後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78章 盧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紹謀爭遼東請假一天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319章 斬殺顏良,袁紹遷都鄴城第174章 千里決勝,劉備鄭平論勢第86章 劉備傳檄,君子行以大義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6章 潛龍出淵,劉備出仕縣令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104章 賢才來投,劉備聲名漸起第286章 李通文聘,張飛薅瘋了啊第151章 定勢河南,劉備未雨綢繆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52章 漢家宗親,青州劉氏底蘊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第137章 九原鳩虎,本侯智勇雙全第205章 人才濟濟,劉備喜得三傑第246章 養虎孫堅,鄭平的術與略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