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以德服人

【時有長史賈詡率部先行抵達瀛洲,得一名曰狗奴國國度禮遇相待,主動贈予一地以做漢軍駐軍之地,後經由長史賈詡查實,狗奴國國王卑彌弓達實爲倭國後裔……】

截止到這裡,似乎還是很正常的。

然而,後續的記載明明是事實,但又有着似乎不完全是事實的感覺。

書冊之中將漢軍抵達狗奴國一事,描述得就彷彿是壺漿簞食以迎王師。

更重要的是,賈詡所一手策劃的狗古智卑狗叛亂之事,幾乎是完完全全地將賈詡從中給摘了出來,將狗古智卑狗描述成主動叛亂謀害國王卑彌弓達的叛臣。

而後,由李基所率領抵達瀛洲的漢軍王師,在繼任國王卑彌弓呼亮明瞭倭國印信以及不斷卑微哀求之下。

李基感其崇敬大漢之心,又哀其國度愚昧不堪,所以才率兵爲卑彌弓呼平定了國內叛亂,又爲狗奴國帶來了先進的制度、技術、文化等等事物。

僅僅是從書冊之中的文字描述來看,這簡直就是將李基所率領的漢軍描述成了無私奉獻且慈悲爲懷的大善人。

這讓賈詡的神色,忍不住微微有些抽搐。

即便是作爲經略瀛洲的親身經歷者,但是賈詡一時竟有些難以反駁書冊之中的存在明顯謬誤。

起碼,拋開某些事實不談的話,確實是如此書冊中所記載的一般無誤。

隨後,賈詡又是粗略地翻看了後續的內容,不自覺地越看越覺得津津有味。

卑彌弓呼在使節李基的見證下認祖歸宗,狗奴國正式恢復倭國之名……

隨後,爲了維護瀛洲內部的和平,亦是爲了保護附屬國的安危,李基派遣使者前往時時攻打倭國的邪馬臺國。

從書冊之中的角度來看,李基的目標無疑是純粹且美好的,希望以大漢的名義爲倭國與邪馬臺國搭建一個友好協商以及和平共處的橋樑。

【漢使被辱,一隊漢卒失蹤,疑似被邪馬臺國所害……】

簡短的一句話,陳述了結果,也給了李基出兵征討邪馬臺國的藉口。

與此前詳細陳述了漢軍王師在倭國所受的禮遇不同,征討邪馬臺國的過程僅僅只有的一句話。

【漢使基討不臣者,一日,破國,毀其宗廟;三日,賭雨,滅其信仰。】

這句話看得賈詡都有幾分激忿熱血起來,原本不知不覺斜躺着的賈詡忍不住換了一個姿勢,翻了翻身,將書冊靠得離油燈更近些許。

書冊之中後續的內容,看上去不可謂不痛快,大大地滿足了身爲漢人的賈詡某種自豪感。

偉光正的漢軍王師沒有直接佔領瀛洲土地,主打一個不索取原附屬國的一捧土壤一條麻線原則,將宗主國該有的氣度展現得淋漓盡致之餘。

打着傳播先進制度爲藉口,在書冊之中隱晦地教導瞭如何系統性肢解瓦解一個異族精神的法子,讓倭國永尊漢庭而不敢正視之。

而對於瀛洲源源不斷往吳郡運送金銀礦產之事。

則是被形容成是出自“禮儀之邦”的漢使李基憐憫瀛洲物少且資源匱乏,所以秉承着公平、友愛、和諧等等原則,吳郡與瀛洲進行長久海外貿易,互通有無。

“tui~無恥!”

就算是賈詡的厚臉皮,看到這裡都忍不住鄙夷一番此書作者的臉皮之厚。

互通有無,就是這麼一個互通法子?

一些不值錢的茶葉、瓷器以及爛穀子去貿易一船又一船的金銀?

這讓賈詡都有些好奇到底是誰,又是在什麼心態之下,可以如此昧着良心寫出這等將春秋筆法用到極致的東西。

旋即,賈詡將書冊翻回到正面。

《以德服人》

——作者:李基,李子坤。

當即,賈詡就沒了吭聲繼續批判下去的心思。

當賈詡看到李基已經敢雙標得將“以德服人”四個字充當書名之時,賈詡就明白說什麼恐怕都是沒用的。‘這到底是哪門子的德啊?’

賈詡暗自地道了一句之餘,思索起此書作爲改良紙張與活字印刷術的第一本成書,恐怕會先天就產生無與倫比的影響力。

爲了將與之相關的影響力深深地與劉備集團綁定在一起,李基爲此特意著作一書,爲劉備集團歌功頌德,賈詡可以理解且相當的讚許。

可問題是,此書之中所蘊含的“德”思想,怕不是會將大漢士子們的思維逐漸帶偏到一個更離譜的境地。

倘若李基知道賈詡此刻心中的疑問,必然會回答一句。

“什麼德?那當然是德意志啊,難不成是道德?”

戰場上,國與國的交鋒上,需要哪門子的道德?

只可惜,李基一時還沒機會與賈詡進行關於“德”的心得交流。

而是第二日早早起來後,李基就收到了昨夜在距離虎牢關不遠的地方,袁紹、袁術所派騎兵與孫堅本部精兵大戰了一場的消息。

結果是孫堅慘勝,連夜率軍離開了虎牢關直奔荊州長沙的方向而去。

袁紹、袁術麾下的騎兵則也是損失慘重,一時失去了繼續追擊孫堅的能力。

不過孫堅的決絕反應,則也幾乎是明牌地告知了二袁,傳國玉璽就在孫堅的手中!

否則,孫堅不可能不惜直接與二袁開戰,也要率軍強行離開司隸。

隨後,在劉備與李基逐一拜別了還在洛陽城中的其餘諸侯,準備也率軍離開司隸之時,那股風雨欲來之勢已經逐漸明顯起來。

紙無疑是包不住火的!

二袁與孫堅驟然撕破臉皮戰了一場的導火索,逐漸也有其餘諸侯開始慢慢地反應過來。

不過,這一渾水已然與劉備無關。

在拜別了其餘諸侯後,此番討董已然是賺得盆滿鉢滿的劉備直接就率軍離開洛陽,在出了虎牢關後,便是不急不緩地朝着潁川郡的方向而去。

在孫堅、劉備相繼離開後,其餘盟軍諸侯幾乎也是呈現着一鬨而散的狀況。

在接下來的短短數日內,幾乎就接二連三地全部離開了。

待所有諸侯盡數離開後,陳宮這才徹底舒了一口氣,迅速地提醒呂布派兵完全接管洛陽以及虎牢關、汜水關等重要關隘的城防。

不過對於這些事情,對於劉備與李基而言已經不再在意。

隨着抵達作爲大漢人口密度最高,且也是真正中原腹地所在的豫州,這裡明顯比其餘地方要來得繁華不少,僅比洛陽、吳郡要稍微遜色一籌。

尤其是抵達了潁川郡後,郡中幾乎是偶爾便能見到二三相聚在一起談論經典的士子。

那濃郁的文化氛圍,彷彿在其餘地方已經肉眼可見出現的亂世,彷彿完全還沒有影響到潁川似的。

與之相比,吳郡之中的士子數量同樣衆多,但無疑卻是有着一種缺乏底蘊的暴發戶感覺不說。

更重要的是吳郡的士子超過九成都是集中在仁德書院周邊,潁川郡卻是各處都有着大大小小的世家建立私學吸引着一個又一個士子。

因此,那濃郁的文化氛圍幾乎是籠罩着整個潁川郡,而不僅僅是受限着郡中的一城一地。

而劉備率軍途徑潁川的消息,也幾乎是如一陣風似的卷席潁川各地。

然而,潁川各個世家、私學、士子的態度,卻遠遠沒有劉備所預想的那麼熱情,反倒是保持着一種相對冷淡的態度。

潁川郡的世家望族之多,同樣也是冠絕整個大漢。

因此,在抵達潁川后,劉備便是親自帶着李基上門拜訪了多個名聲赫赫的世家。

只是這些世家對於劉備、李基均表現得相當尊敬禮遇,沒有在禮儀上有絲毫有缺之處,但也僅僅只是如此。

主打一個熱情禮貌,但一問三不知,始終保持着相當的距離,沒有向劉備真正靠攏的意思。

這也是劉備首次有種魅力失效的感覺,對於劉備甚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打擊。

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513章 益州出兵第166章 家國之事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497章 兩個極端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708章 堅壁清野第679章 即日發兵,討袁!!!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670章 老師必砍汝頭第265章 似乎是個盡興的機會第70章 開擺第708章 堅壁清野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49章 漢!威武!!!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577章 逆勢袁紹第461章 同心同德第323章 親爹哪有亞父香?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377章 白疊子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281章 蹋頓第475章 正奇相合第439章 以揚州爲起點的變革第282章 燕人張三爺在此!第479章 誰人敢擋?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457章 願爲先鋒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87章 借刀殺人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392章 討吳聯盟第608章 一合之敵第486章 漢爺爺來找孫子問罪了第42章 針對的正是常理 (上架求訂閱)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721章 一物降一物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87章 借刀殺人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527章 荊州困境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194章 緩稱王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87章 借刀殺人第513章 益州出兵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561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679章 即日發兵,討袁!!!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578章 攻守易形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276章 戰略上的誘餌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378章 國士侯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280章 節哀順變第562章 又慫又自信第472章 那林邑國欺人太甚啊!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369章 陷陣營!141.第141章 無牆之城第599章 界橋攻防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338章 西涼馬兒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338章 西涼馬兒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436章 李曦第374章 主公不提,其他人怎麼提?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