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自古以來

而在劉繼年滿十五歲後,他並沒有進入錦衣司,他的性格也不適合作爲探子去探聽各種消息。

因此,劉繼最終被安排帶領約莫二十人的小隊,駕御着小型海船前往海外尋找稻種。

離開之前,劉繼還是個風華正茂的少年,時隔三年有餘,如今滿臉風霜的劉繼看上去甚至比劉備顯得還要蒼老年邁。

這一刻,劉備也滿眼心疼地開口說着。

“苦了你了,你爲大漢,爲萬民立下了莫大的功績。”

儘管桃園衆的孩童甚多,劉備不可能將每個孩童都視如己出一般對待,但卻也是清楚地記清了每個孩童的特徵面貌,甚至連每個孩童的大體性格都有所瞭解。

而劉繼歷經三年有餘,披荊斬棘,不知闖過了多少洶涌波濤……

所爲的卻並非是大漢,也不是萬民,而是報答劉備與李基的活命飽腹之恩,想要得到劉備與李基的認可。

因此,劉繼這個曾被一場暴風雨卷得在大海上迷失方向,且水糧近乎斷絕了三天三夜,意志都沒有絲毫動搖的漢子。

此刻,卻是在劉備的一聲充滿肯定的誇讚下,淚水止不住地往外溢出。

不過前往大海歷練了三年有餘,劉繼的性格不可謂不堅韌,僅僅是片刻便恢復了沉穩,但臉上下意識還是掛上了欣喜的笑容。

旋即,劉繼便是簡略地講述了前往海外尋找稻種的過程。

劉繼所率領的二十人,別說是放到廣闊無垠的大海之中,就算是放在交州中部往南一直延伸下去的漫長海岸線,與一隻螞蟻也沒有任何區別。

尋找稻種的過程,也純粹就是一個不斷碰運氣的過程。

沿途記錄海圖之餘,每隔一段時間就靠岸深入約莫三十里的範圍尋找有沒有稻種的存在。

因此,類似於劉繼這些前往海外的小隊,所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大海上的危險,還有前往陌生且未知的土地之中隱藏的各種危險。

前期所遭遇的艱苦,劉繼幾乎是一筆帶過,僅僅只是從所帶的二十人死了十五個人之中略見一斑。

就連後續維持海船正常航行的船員,都是劉繼在航行之中重新招募的青壯。

而劉繼可謂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一路就這樣堅韌地往南沿着海岸線不斷尋找各種稻種,想要找到符合李基描述的高產糧種。

直至劉繼抵達了一處名爲“林邑”的國度,發現了他們的稻種在沒有如同大漢那樣精耕細作的情況下,甚至隨意種在一些貧瘠荒地上都能成活,且所結出的稻粒產量卻是遠超大漢一籌。

這一刻,劉繼便意識到他們找到了,然後劉繼連夜偷偷割了那些還沒有成熟的水稻,儘可能地裝滿了小型海船的船艙,便是瘋了似的往回趕。

聽到這裡,李基已然徹底肯定了劉繼所帶回的,便是後世所言的占城稻。

劉備在聽聞劉繼帶回了整整一船的稻子,同樣也是興奮莫名地追問道。“大概有多少,大概有多少?”

“請主公恕罪,由於船艙位置有限,所帶回的水稻恐怕不足百石。”劉繼答道。

“百石?”

劉備琢磨了一下,喃喃道。

“也差不多了,差不多了,帶回來的這些稻粒好好培養一下,裡面或許還能成活相當一部分作爲糧種,再經過一兩年的栽培,說不準就能初步慢慢推廣開來了。”

只是說着說着,劉備的語氣之中難掩幾分失望。

劉繼帶回的稻粒距離成熟還不夠,成活的可能性便會大大降低,百石稻粒能夠成活一石便是蒼天保佑了。

因此,這無異於是在劉備的心頭潑了一盆冷水,讓劉備有種眼看着就能入洞房了,硬生生被拉着出去再編幾雙草鞋的感覺。

而一直在旁聽着的李基,此刻卻是驟然開口道。

“海圖可有記錄?”

“在這裡,子坤先生。”

劉繼一邊連忙回答着,一邊從懷中掏出了好幾張布帛。

李基將這些布帛都取了過來,然後在就近的石桌上按照劉繼的提示,對這五張布帛進行了拼接。

林邑國的位置,也隨之出現在了李基的眼前,約莫位於後世所說的猴子國南部。

劉繼一路在沒有任何海圖的情況下,能從長江口一路摸索到猴子國南部,也確實是爲難他了。

不過,劉繼所記錄的海圖儘管並不細緻,但無疑已經足夠用來指引方向了。

李基摩挲着下巴,喃喃地道了一句。“有點遠,但往返的速度足夠快的話,趕得及來年的春耕,耽擱不了。”

“什麼?”

劉備依然還沒能反應過來。

李基的臉上則是露出了幾抹笑容地開口道。

“主公,劉繼所帶回的水稻尚未成熟,用來充當稻種培養無疑太過於勉強,並且數量遠遠不足以支撐在揚州進行推廣不假。”

“可,在林邑國之中還會缺少這種水稻嗎?”

頓時,劉備的眼睛猛地一亮,隱隱已經猜到了李基的意思。

“吳郡距離林邑國的距離確實不近,倘若是從地面行軍的話,或許耗費個一年多的功夫都走不到。”

“但若是從海上行軍,且有海圖爲引的話,抵達林邑國最多不超過兩個月。”

“屆時,林邑國那邊大體也不過是剛剛將稻穀收割起來,正好能爲我大漢所用。”

這一刻,劉備忍不住一拍大腿,大讚道。

“子坤所言妙極了!”

儘管吳郡已經有了相當先進的海船技術,但劉備不僅思路顯然還沒有徹底轉變過來,就連思維也始終相對仁德保守。

大漢沒有,劉備下意識所想的就是如何自行慢慢培育出來。

可李基所想的,那就是我煌煌強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海船所抵達之處便是大漢領土。

既然得知了林邑之中有着所需的稻種,在確認位置之後直接派人去取就是了,何須勞心勞力地重新一點點地培育糧種出來。

劉備急匆匆地開口道。“備這就讓子仲速速組建一支商隊,然後前往林邑國大量採購稻種回來。”

“主公莫急。”

李基搖了搖頭,此刻在腦海之中已經浮現了與林邑國相關的信息,開口答道。

“林邑本爲日南郡象林縣所屬,曾於順帝永和二年(137年)有一功曹區連作亂,起兵攻佔縣衙,殺害縣令,自稱‘林邑王’建立林邑國。”

“什麼?竟有此事?!”

劉備瞪大着眼睛,對於此事還當真是一無所知。

畢竟對於大漢而言,交州本就是放養且完全不重視的狀態,區區一個縣功曹作亂自立,不亞於有隻螞蟻在腳指甲上咬了一口。

當時正值朝綱混亂,順帝正試圖從宦官外戚收回權力的激烈鬥爭時期,說不準此事根本就沒有上呈到順帝的眼前,更別說引起朝廷的重視了。

且朝廷就算重視了,以林邑的距離,朝廷也不可能直接派兵行軍兩年前去討伐,最多也就是下令交州官吏自行平亂。

可若是交州當地官吏有所作爲的話,也輪不到一個小小的功曹都可以作亂稱王。

鞭長莫及……

所說的無疑就是這種情況,且也是因此讓林邑國成功地獨立了下來,且似乎在交州以南形成了一個不小的國度。

“沒錯,林邑國自古以來便是我大漢疆土,只不過一小小賊子竊而自立罷了。如此之國,焉有資格與我大漢貿易?”

李基沉聲地表態道。

劉備聞言,手指在腰帶處摩挲了一下,緩緩地開口道。

“子坤,既然如此,不若緊急召甘寧、蔣欽、徐盛過來議事吧。”

第503章 嘴硬症(第三更)第319章 凌駕神明之上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112章 無稽之談第531章 黃忠?不足爲患(第三更)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74章 大漢基瘟?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406章 惑敵之計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45章 管亥!管亥!!第472章 那林邑國欺人太甚啊!第453章 占城稻?第89章 斬草除根?第453章 占城稻?第81章 流民問題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225章 僅剩七日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183章 對策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217章 陽謀第14章 真罵戰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427章 席中策第470章 大漢沒有忘記日南郡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383章 引蛇出洞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305章 驚喜?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183章 對策第393章 莫須有?!第94章 變化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378章 國士侯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296章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第412章 策與瑜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520章 大都督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502章 繼續躺着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280章 節哀順變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518章 滿堂唯我一個聰明人?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418章 所謂“遵循祖制”第316章 勝負已定!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82章 三成?兩成。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503章 嘴硬症(第三更)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459章 主帥人選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定發揮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第431章 可有自信?第543章 腦後反骨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590章 誰人鎮荊州第625章 調度第557章 羣雄並起(第三更)第113章 血包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457章 願爲先鋒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178章 養寇自重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433章 八百個心眼第371章 獻言外戚第316章 勝負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