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第58章 入長安

bookmark

第58章 入長安

城外郭汜等待着城頭變換大旗,城牆之上張遼也是滿心猶豫。

照理說呂布去城內尋所謂的“軍師”也到了返回之時,眼看着即將錯過同郭汜的約定時間。

張遼自是有意不換旌旗,令城外叛軍不得入城,只是顧及高順駐守城門,哪怕自己仍用長安旌旗,到時郭汜領兵而來,高順會將其拒之於門外嗎?

若非城門校尉肆意欺壓降卒,長安不至招此之難啊!

張遼嘆息不已,呂布入城時機,可謂是佔盡人和。

趁着城內士卒起事,城門守衛相互消耗之下,基本沒有再戰之力。

因此呂布只是稍稍遭了些抵抗,便得以輕鬆入城,而也正時這點反抗,引得呂布懷疑自身露出馬腳,方有後面種種。

陰差陽錯,亂象橫生。

人算不如天算,像這般巧合之事,也許當真是,漢失……

張遼及時收住自己腦海中“大逆不道”的思緒。

杜鵑一聲聲啼叫在如煙如霧的濛濛細雨中,遠遠望向城外,天與地如同被白紗裹住,雨絲穿過雲層,縫合泥土,人於之這浩渺天地,渺小勝飛蟲,無知無覺粘黏在這鋪天蓋地的羅網之中。

渾然天成的意外往往由最精心刻意的設計編織而成。

“將軍,溫侯下令換旗。”

張遼循聲望去,登上城牆的是呂布身邊的副將,他記得此人名叫“王方”,跟在呂布身邊將近有一年時光,平日寡言少語,很受呂布青睞。

這名字倒是常見,溫侯頗爲欣賞的那個李蒙似乎也有個好友叫做“王方”,只是不知曉是否同字?

張遼不由自主聯想起審問投降的西涼士卒時,得到的信息。

李蒙原是帶領這些降卒起事之人,而非呂布以爲的城門校尉。

敢於在諾大的長安城中,憑着幾千西涼士卒起事,張遼也忍不住敬佩對方是個漢子。

這般論起來,溫侯雖不喜西涼人,軍中西涼出身的士卒將領卻也不算少……

“可有溫侯憑證?”張遼表面謹慎,似乎是吸取了賈詡的教訓,實際內心抱着拖延之念,等待百官下朝,也許事情還有轉機。

呂布爲人如何,張遼也是清楚的,若是司徒出面,呂布多半會選擇重歸長安,背刺郭汜。

城中約莫有三萬守將,配合溫侯手下將近四萬士卒,堅守長安也並非難事……雖說這四萬士卒中還有幾千郭汜麾下,但若是稟明司徒,便是隻調南軍也夠用了。

至於爲何只提司徒,不提陛下……在他們這些參與誅董之事的人眼中,司徒權傾朝野,乃是“心向漢室的太師”。

皇帝,皇帝有司徒權勢大嗎?

不單呂布麾下士卒如此,那怕城中城中守將也知道司徒掌控兵權,他們是歸屬於司徒領導,自然口中大多隻言司徒,而不知皇帝。

王方面露爲難之色:“張將軍,溫侯只是隨口吩咐於方,方想着時候已至,將軍應當已該換旌旗纔是,哪裡想得到……”

他這話難免有些埋怨之意,本是以爲張遼既然知道要提前換旗,自己接了呂布之命,過來提醒聲,做個樣子也就罷了。

哪裡想得到張遼竟然真的一直只是等待,不曾有一絲想要改換旗幟的意思。

王方縱然無奈,也不得不上城牆再拿呂布的命令說事。

“將軍,溫侯親口下令,他歸來前,城頭旗幟一定要改好……否則,將軍你也知道,溫侯若是發怒,到底還是要尋底下那些士卒發泄……難免生亂啊。”

張遼一時語塞,心中暗恨賈詡。

當日他雖率先提出投降,可到了郭汜軍中,賈詡反而對他防備最多。

這次謀劃之中,張遼作爲中軍,麾下大半是受了郭汜之命“前來監視呂布”的士卒,原先跟隨他的那些軍士,一部分被打散進後軍,一部分則被郭汜以“熟悉地勢”的名頭掉到他的西涼軍中。

張遼作爲“降軍”,自是無法違逆郭汜安排,而呂布知道這般分佈,更利於自己掌控全軍,當然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賈詡動作調配。

他輕輕吐出一口濁氣,再度望了眼西南方那在雨幕中若隱若現的鴟吻,扶住經過修繕,顯得更爲堅牢的城牆:“……換吧。”

“是。”

繡着巨大“呂”字的玄色旗幟緩緩升出城牆,剛在風中飄搖展開,便遭了細密的雨絲一點點地沁潤,不多時布料吸足了雨水,逐漸失了輕盈,重重垂下,貼在旗杆之上,皺巴巴蜷作一團。

張繡眼見城頭變換旗幟,知道已是入城之時,他有些心潮澎湃。

長安,皇帝,權利。

當今天下,還有這三個詞更令人目眩神迷的嗎?

被雨水模糊了輪廓的城池近在咫尺,彷彿樹上成熟到極致,垂懸於枝頭的甜美果實,只須伸出臂膀,便可握在手中。

萬物生長於雨露精化,雨水也滋養天地生靈幼種。

包括慾望。

張繡終歸還是年輕,氣血翻涌之下,胸中竟然也生出些不切實際的野望。

若是我……

不,叔父還在城中受苦,與其在此處妄想,不如趕快入城去救叔父!

麾下只有那點士卒的現實,很快將張繡從那點子剛冒出頭的野心幼芽中喚醒。

“爾等且在此處等待郭將軍。”張繡吩咐一聲,轉入營帳之中,復又坐下,提起長槍擱在腿上,仔細擦拭起來。

長安旌旗變化如此明顯,郭汜派出的斥候自然也立即有所注意,忙分出一人回去稟告將軍。

郭汜在帳中,早已經等待得有些不耐煩,人一旦空閒下來,就忍不住胡思亂想。

他倒是也將賈詡的話聽進了幾分,只是翻來覆去許久,郭汜依舊選擇相信誓約之力,雖然心底難免忐忑,但一概歸咎於呂布動作過慢,自己太過着急罷了。

就在他情緒即將達到頂點之時,斥候終於姍姍來遲,跪地回稟:“將軍!城上大旗已改!”

“好!”郭汜右手握拳,重重擊打在左手手心,面色潮紅,已是按耐不住激動之情。

“隨我入城!”

沉重的城障被移開,郭汜騎馬立於城門外,盯着那古樸大氣的城牆,凝視了許久。

終於又回到了此處。

鼻間縈繞着混合着雨水的土腥味道,他彷彿再次回到董卓在時的情形,無論董卓在士族口中的名聲有多臭,對於他們這些西涼人然而。

提起“董卓”二字,胸中最先涌出的還是敬佩。

沒錯,敬佩。

原來皇帝也是可以被我們這些“西涼蠻子”攥在手中,肆意揉捏的啊……

董卓可以說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打碎了皇權那至高而神秘的形象,如同一場雷霆暴雨,滋養出天下人心底隱秘而不可宣之於口的慾望。

然而這些權欲幼種,往往與貪婪相伴而生。

有些人只顧着奪取雨水,卻完全不曾考慮幼芽生長所需的土壤,最後貪婪野草般肆意滿生,反噬其中,連同着血肉也當做養分汲取,只餘滿地骷髏。

而有些人則能在芽胚探出種皮的那一刻,及時遏制住貪婪,略微沾溼幾滴雨水維持住生機後,便蜷縮住芽葉,一點點開拓土層,待到養分足夠時,方纔當初這嫩芽,由它生長。

那時要考慮的,反而是如何修剪枝葉,不使這植株過於繁茂了。

“郭將軍!”張繡點齊兵馬,做出一副對郭汜背反全然不知的模樣,一上前,便向着郭汜行個大禮,姿態恭敬無比。

“郭將軍也是得了將軍之令,先行攻伐長安?”

張繡特地詢問這個敏感話題,以落實自己“被蒙在鼓中”的形象。

郭汜嘴角笑意一僵,他低頭示意賈詡回覆張繡。

他反叛李傕,要說一點不心虛那時不可能的,只是權欲野望紮根心中,將那些愧疚不安全數壓倒,只餘下不顧一切向上生長的本能慾望。

現在讓他後退?癡人說夢!

賈詡還能如何,只能整理衣冠,躬身行禮,代郭汜將自己腹中打過的草稿,稍加潤色,當做託詞:“郭將軍受了將軍之命,同詡共圍呂布,早早在高陵設下埋伏,只待呂布入甕。”

“呂布此人輕狡反覆,見勢不利,當即投靠郭將軍。”

“詡以爲這乃是攻長安的絕妙機會,因此一邊飛馬傳遞消息給將軍,一面先與郭將軍藉着呂布爲內應,先入長安。”

賈詡說完,安靜退至一旁,將張繡留給郭汜。

郭汜順着賈詡所言捋乾淨思路,自覺沒有什麼破綻露出,方纔繼續笑道:“佑維,我聽說你叔父失陷在長安城中,然否?”

郭汜文縐縐的說出這句話,內心深覺自己有大將之風,然而賈詡卻是頭痛不已。

這般直白的戳張繡痛處,郭將軍是要現在城外跟張繡做過一場?

先消耗一番已方兵力,對我等有什麼好處?詡當真是想不通……

張繡眼角抽搐一瞬,因着心中已做好要在郭汜身邊做小伏低的準備,竟是生生將怒火壓制下去。

不料正是他這般反應,反倒讓賈詡生疑。

若是張繡當真不知道郭汜已經反叛,信了自己的說辭,那此時他與郭汜同屬於李傕麾下,甚至張繡還破得李傕看中。

這樣這個人,視若親父的叔父被侮辱,竟然能夠無動於衷?

只有兩種可能。

要麼張繡生性涼薄,壓根不曾將張濟放在心中。

要麼就是張繡情知自己勢弱,只能依附郭汜,故而不發一言。

什麼情況下張繡覺得自己要與郭汜“發生衝突”呢?

唯有立場不同,也就是說,張繡已經知曉郭汜背叛了李傕。

賈詡想到此處,忍不住對張繡生出些讚許之意,又回頭看了一眼郭汜。

嘖。

對比實在慘烈。

若是張佑維……詡倒可以替他謀劃謀劃。

賈詡垂首整理自己衣袖,只當做不曾察覺出張繡話中的破綻,耳觀鼻鼻觀心,泥偶似的站在後面。

“佑維啊,來,隨我一同入城!”

那邊張繡郭汜已入長安,這邊呂布跟在楊奇身後,思緒雜亂。

雖然先前決意迴歸長安,然而現在意外死了種伯衡,難保司徒心中沒有隔閡。

再說這楊奇……總歸呂布是戰場上一路廝殺下來的,楊奇身上殺意,自己又怎麼覺察不出?只是不想得罪士族,最後落得個身敗名裂,身首異處的下場罷了。

呂布可能智力不高,但這不代表他真的一點謀算都沒有。

至少趨利避害這件事,目前爲止他還是玩得很溜(指哪邊好處多就跳到哪一邊)。

“侍中,吾等至南軍領兵,到底爲何事?”

呂布見楊奇悶聲不響,只顧往前走,終於忍不住發問。

楊奇停下步伐,側身讓呂布與自己並肩而行。

現在宮中情勢不知如何,哪怕楊奇不待見呂布,也知道不能在這時刺激呂布,若是讓呂布再度反叛,這長安城可就真的守不住了。

楊奇回想起被那些西涼蠻子支配的恐懼,後頸寒毛炸起。

這些人可不管你士族不士族的,個個都是些茹毛飲血,心智未開的野人,只顧着自己快活。

殺起朝中公卿大夫,與同屠起雞鴨來也不曾有任何區別。

董卓……

此人當真是罪大惡極!

楊奇再次在心中鞭屍董卓,沉吟片刻,選擇只告訴呂布部分真相。

“這幾日城中士卒無端作亂,奇準備調南軍鎮壓,若溫侯相助,想來定然事半功倍,奇也好替溫侯在司徒面前美言幾句啊。”

“哦……如此倒是……”

呂布當即便提起了心,他攻入城的時候可沒見到什麼叛亂,“城門校尉”李蒙還在自己手上呢,若是士卒作亂,怎麼會收降那些西涼軍時,沒有一絲反抗?

這楊奇對我有所欺瞞,只是不知道他隱瞞的是何事?

如此渴求我手下兵士……莫非,長安城中出了什麼大事,而南軍不足以平定嗎?

呂布難得智商上線一回,硬生生是從一堆錯誤的事實中,推出了正確的結論。

手中既然有了倚仗,呂布底氣也足了起來,他邊猜測着朝廷中到底發生了何事,邊衝楊奇笑道:“朝中還需多仰仗侍中提攜,布這便先去整理士卒,侍中以爲如何?”

楊奇一頓,有些訝異。

他之所以一路上不言不語,就是想先將呂布誆到南軍。

再怎麼無敵之姿,面對數千訓練有素的羽林軍,呂布也不可能全身而退,只要自己擒住呂布,還擔心手兵力不足嗎?也不必再憂慮呂布背反的可能性。

這般周密謀算,呂布怎會在此時突然提出要離開?

楊奇尚且不知自己身上殺意外泄,引了呂布戒備。

畢竟作爲士族子弟,楊奇的表情管理可以說是完美無瑕,他確定自己臉上不曾泄露出絲毫心中想法,不由對呂布這超出他意料的反應感到迷惑。

他凝視着呂布雙眼許久,找不出任何不對之處,最終也不得不得妥協。

“那就拜託溫侯了。”

楊奇無奈之下,只得“委曲求全”,朝呂布一揖到底,懇切請求。

郭汜呂布如何,暫且不提,種平這邊越過重重阻礙,總算進得王允府中。

“太史令請稍待,主君不在府中,且容我等回稟女公子。”

王允府中的奴婢並非都曾見過種平,但種平的確是生得一副好顏色,寥寥幾個爲王允近侍的婢子只是驚鴻一瞥,就再難以忘懷這張面容。

是以沒帶官印又“行跡猥瑣”的種平,能夠輕易入得王允府內而不招至誤會阻攔。

“麻煩了。”

種平眉間難掩焦躁,他無法確定張濟此時已做到各種地步,朝堂之上的局勢又是如何。

他不由得懷疑自己來王允府上這個決定到底是對是錯。

可如今除了求助掌控過兵權的王允,他還能求助於誰?

“太史令久等。”

種平等了約莫一盞茶的功夫,已是有些坐不住,方聽聞側廊傳來幽若黃鸝出谷之聲。

他循聲望去,入目先是女子素淨的鵝黃裙襬,隨後纔是一張眉青翠,脣似血,眼眸盈盈似水的美人面。

王允家的女公子,應當便是傳說中的貂蟬了吧。

種平無意分心去欣賞這女子的美貌,他草草行了一禮,迎上去詢問:“見過女公子,平冒昧來訪,情勢緊急,難以多言,不知可否借司徒押印一用?”

貂蟬聞言一驚,她不知外邊情況,雖知曉種平身份,亦知王允素愛種平,時有稱讚,但押印乃簽署官文所用,無論如何,也不能輕易借出。

她是個善於觀色之人,看出種平神色緊張,目露焦急,猜出恐怕是城中出了什麼大事,只是尚未波及司徒府罷了。

正是上朝時候,種平不至別處,卻來司徒府,難道是先前修牆之事,又起了騷動?

可若是士卒動亂,太史令怎麼如今失態,甚至隱隱有幾分走投無路的模樣。

……莫非,是有人暗中點火,利用西涼軍起事不成?

貂蟬向來聰慧,在王允身邊,亦不時聽聞幾句朝中瑣事,此時沉思片刻,竟將長安城中發生之事猜出了個七七八八。

她神色自若,沉聲道:“押印雖在府上,但太史令無父親手書,縱然有印,也做不得什麼,不若尋越騎校尉伍瓊。”

“妾附書一封,或能有所助益。”

“多謝!”

種平欣喜不已。

貂蟬情知時間緊迫,也不回內室,伏在案上略略寫好書信,想了想,又吩咐奴婢去取王允私印,蓋在末尾。

“城中兵禍四起,女公子在府中多加小心。”

種平接過書信,他這時纔有些奇怪於貂蟬對他的信任,但已來不及多問,只能提醒一句,便又一陣風似的離了司徒府。

(本章完)

160.第158章 時勢未明159.第157章 悔之晚矣155.第153章 別來無恙127.第127章 想跳槽的種平63.第63章 此真吾婿也146.第145章 蟲豸第188章 英雄柔腸第29章 陰雲第30章 張喜:萬萬沒想到133.第133章 對岸何人162.第160章 局中人第34章 蔡琬182.第182章 聰睿絕性第189章 以誠待人20.第20章 戰91.第91章 真香第18章 各懷鬼胎101.第101章 忽悠大師第38章 操之過急第221章 嘔心瀝血第40章 修城牆第29章 陰雲150.第149章 姍姍來遲的郝萌第18章 各懷鬼胎第39章 你可算問對人了177.第175章 硬餅硌牙第210章 唯悵久離別141.第141章 道德譴責第231章 離間110.第110章 勞心勞力賈文和149.第148章 莫非王臣42.第42章 密謀起事第25章 背刺第66章 混世魔王曹子脩129.第129章 醫學奇蹟104.第104章 最樸素的,往往是最有效的173.第171章 力有盡而人無窮90.第90章 平地驚雷102.第102章 接着忽悠159.第157章 悔之晚矣138.第138章 中庸之道第36章 形勢逆轉127.第127章 想跳槽的種平第33章 種平的小心思第12章 夜襲第199章 侍中朱展第218章 庭中芫荽第223章 悠悠天地內第14章 北地張濟第49章 軍師,布來了!第201章 密謀誅曹164.第162章 察舉之弊第208章 出逃(下)131.第131章 烽火降敵第227章 袁術稱帝167.第165章 若可乘風136.第136章 小小的,也很可愛116.第116章 平原劉備第28章 不合禮樂則不敢行41.第41章 二一添作五第31章 被坑得猝不及防(修)184.第184章 尋常語166.第164章 蓄婢之資164.第162章 察舉之弊168.第166章 焦土仍留111.第111章 奉詔勤王152.第151章 老實人高順第214章 江畔何人184.第184章 尋常語110.第110章 勞心勞力賈文和71.第71章 理想主義者第49章 軍師,布來了!第212章 因何尊神163.第161章 圖縣行賄111.第111章 奉詔勤王第207章 出逃(中)177.第177章 系統獎勵的規律156.第154章 堵不如疏第224章 一半的榻上策第203章 所謀所忠第18章 各懷鬼胎124.第124章 詐病132.第132章 年齡優勢125.第125章 假病成真82.第82章 應敵之法157.第155章 吃不吃?如吃第4章 宴飲(修)145.第144章 不配爲人161.第159章 軼聞趣事133.第133章 對岸何人110.第110章 勞心勞力賈文和121.第121章 社死的種平143.請假157.第155章 吃不吃?如吃149.第148章 莫非王臣第218章 庭中芫荽第190章 當事人表示十分後悔145.第144章 不配爲人41.第41章 二一添作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