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

秦瑱給諸葛亮上的第一課,主要是社會運轉的底層邏輯問題。

看起來頗爲複雜,實際上每個大學生上大學之後都會接觸。

簡單來說,就是生產力和社會運轉本質關係。

很多人都學過,但是因爲這些東西過於抽象,因而很難解釋清楚,更別論要和一個古人講清楚其中道理。

因而秦瑱並沒有直接給孔明講解什麼是生產力,而是對其笑道:

“孔明若想知生產力爲何物,便須明白人爲何物!人生來又當做何事!”

對於這兩個問題,諸葛亮自是覺得十分新鮮!

人爲何物?各種古籍之中寫得很清楚,人爲萬物之靈長。

但人生來要做何事,這個卻非古籍所論之事。

這個問題聽起來簡單,實則思考起來極爲複雜!

他想了一會兒,又搖了搖頭道:

“先生此問,學生不知也!”

他一說罷,秦瑱便笑道:

“此事孔明不懂,自也正常,常言道人者爲萬物靈長。”

“然則卻無人論之人爲何便能成爲萬物靈長。”

“故要知人到底爲何物,須知人之所以爲人之本質。”

“以我觀之,人所以爲人,乃因人有七情六慾,有逐利之心,而獸類沒有。”

“因而要論人之本質,又當推及人爲何會有逐利之心。”

“而人爲何會有逐利之心?乃因人習耕作,以勞力獲取糧食,由此產生多餘之物。”

“又因食色性也,故人皆欲將其佔爲己有,故生逐利之心!”

“可論及此地,又當思慮人爲何會別於動物,習耕作之理!”

“須知以耕作求食,等待時間極長,春耕秋收,似若動物如此,恐怕纔將播種,還未秋收,便已化爲枯骨。”

“而人則不然,人善合作,分而作之,他去狩獵,我即採果,似汝種地,由此合作共食數月,待得秋收之時,便將糧食儲藏,及於冬日難獵無果之時,便食耕者之物。”

“由此可知合作將人聚集一起,組成了人世!”

“在人世之中,吾之所以爲吾,孔明所以爲孔明,皆非尋常。”

“似如孔明,乃葛公之子,子瑜之弟,因有此關係,孔明方纔爲孔明。”

“除去此重關係之後,孔明便非孔明,而是其他人之子弟。”

“換而言之,天下萬民皆有其定數,互相獨立,卻又互相聯結。”

“故人非生而爲人,先有人世,而後有人,人爲一切人世關係的總和。”

“若無合作,便無人世關係傳承,於是我等便當茹毛飲血,只爲獸類,而不爲人也!”

因爲此時尚無社會一詞,故而他選用了人世一詞來代替。

而諸葛亮聽着此言,不由暗自點頭,秦瑱此言十分複雜,可推論過程卻又十分順暢。

壓根不同於以往他所接收到的任何經驗知識!

思慮之間,他急忙從袖中取出了一塊小木牌,記上了一句話:

“人乃一切人世關係的總和!”

他正記着,秦瑱卻又繼續道:

“先知人爲何物,便可知人所爲之事。”

“人世所以組成,乃因人聚居一處,由此開始分工合作,強者負責守衛家園,弱者負責耕田種地。”

“古人有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百姓因勞作而足倉廩,因勞作而足衣食。”

“便知勞動使人之間產生人世關係,也使人區別於獸類,獨立出來成爲萬物之靈長。”

“由此可知,勞動是人的本質活動,也即爲人生而要爲之事!”

諸葛亮聽着,繼續暗自點頭,思慮其中邏輯,又忙在木牌上記道:

“勞動是人的本質活動!”

如此記下之後,他便體會到了其中妙處,整理着思緒道:

“似先生如此解釋,那學生或許知矣!”

“若依先生之言,人世即爲一整體,而勞動即人之本質活動。”

“那便可知因百姓勞動,人世方可維持,土地兼併之患,在於讓人失其勞動之本質。”

“由此方纔導致產出不足維持社會運轉,百姓不能吃飽,以至於人世失衡,漢室衰落!”

“而壽春災民之所以無田亦可維持,乃因先生賦其勞動之本。”

“百姓因勞動而產出,故可維持現狀!”

“壽春維持之故,就在於以勞動換取外地糧食,由此循環往復,故不須耕者有其田,百姓亦可生活下去。”

如此說着,他頓感豁然開朗,似乎在一瞬間,就搞懂了秦瑱以工代賑的本質邏輯。

而他一說罷,秦瑱便即點頭笑道:

“孺子可教也,若知此事,便算得道矣!”

“現在孔明可知生產力爲何物了?”

諸葛亮聽着,不由深思了一會兒,經過秦瑱兩次提點,他好像時局有了更本質的看法。

但總覺得還是隔了一層薄薄的紗!

不過他卻不是那種不動腦筋之人,直接沉吟道:

“先生方纔曾言,人組成人世,便開始分工合作。”

“由此觀之,勞動並非單一之事,無論出征作戰,還是治國理政,亦或是田間苦作,只要其維持社會運轉,便爲勞動。”

“只不過是其所爲之事不同!”

“似耕者需要其田,似商者需要其貨,爲官者需要其才。”

“彼等總和即爲社會勞動,故學生以爲,生產力便是社會之中所有人維持社會所需所出之力!”

“因爲耕者失其田,導致百姓該出之力無處可施,進而導致整體生產力不足,以致於百姓捱餓!”

他這一番話說罷,秦瑱自是再度點頭道:

“誠如此言,由此可知生產力由三者組成,一者勞動者本身,有如你我一般;”

“二者勞動資料,如耕者用其力,商者用其行,兵者用其勇;”

“三者勞動對象,耕者須有田,商者須有貨,兵者需有敵。”

“漢之所以衰也,非是簡單土地兼併,而是生產力不足,無法再維持社會穩定!”

“先秦之時,一畝田地畝產不到兩石,百畝之田,不奪其時,數口之家方可無飢。”

“故須重農抑商,保證生產力足以維持社會穩定。”

“而如今數百年過去,畝產已然倍增,可百姓越發窮困,何也?”

“乃因百姓之力不加多,無爲之人成其衆。”

“居廟堂者,不思改制安民,整日貪圖享樂,故彼等要滿足此欲,便要侵佔社會財產。”

“世家豪族,不思進取增益,只知強取豪奪,收別人之土,增自家之本!”

“故老子云: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似此等諸患,如不一一解之,便天下再復一統,百年之後,亦會再度分崩離析!”

“我如此言之,孔明可知其理也?”

說到這裡,秦瑱便將目光轉向了諸葛亮。

諸葛亮聽着這話,頓時便是身子一顫。

他本來讀書多年,自以爲已經參透了國家問題的本質。

可現在經得秦瑱一番深入淺出的講解,他才發現,其實他從未了解過這個人世的真相。

漢朝衰落的本質真的是因爲一兩個昏君造成的麼?

還是因爲貪官污吏橫行所導致?

看起來卻是如此,可其本質,壓根就不是一兩個人的問題。

而是一個階級與另一個階級問題。

漢朝衰弱的實質,不是昏君與貪官污吏的問題,而是被剝削階級,已經養不起剝削階級了!

由於生產力短缺,導致了上層越發貪斂,而上層貪斂又進一步加劇了生產力不足。

如此循環下去,即便沒有桓靈作死,整個大局早晚也得崩潰!

同理,若是依照他原本的想法,即便重整朝綱,只要生產力的問題不解決,那早晚會讓這種階級矛盾再度爆發!

這也是剛纔秦瑱只是略微一點,就能點出他問題的原因!

想到此處,孔明自是眉頭直皺道:

“若依先生之言,那學生知矣!”

“要解決當世所存之患,不可只管表象,而應該解決生產力之事!”

說到此處,他便又再度詢問道:

“但不知我等又該如何解決生產力短缺之事?”

直到現在,他已然進入了秦瑱的辯論邏輯之中,搞懂了最基本的社會矛盾。

而秦瑱見狀,便即微微一笑道:

“此事卻不當問我,孔明須得自己思慮,生產力短缺之患,該如何解之!”

諸葛亮自是非同常人,一聽短缺二字,便沉吟道:

“若論生產力短缺之患,似乎便如錢糧不足。”

“以學生愚見,須得採用開源節流之法!”

“先進行節流之舉,而後開源。”

“依先生之言,生產力所以短缺,乃百姓空有勞動資料,卻無勞動對象!”

“以當下壽春爲例,便需要多建工坊,打壓豪族,減少土地兼併!”

如此說着,他突然感覺自己似乎掌握了一種新的看待問題的方式。

實則在與秦瑱交談之前,對於壽春城外建立工坊之舉,他並不能理解。

畢竟重農抑商,乃是數百年以來的主流觀點。

秦瑱如此舉止,便如軍隊經商,與之前治國主流觀點相悖。

但現在聽了秦瑱的邏輯推導之後,他突然發現興建工坊,不是什麼突發奇想,而是出自秦瑱的治國理念。

秦瑱建工坊,就是從本質上解決生產力短缺問題的一個步驟!

想到此處,他便是恍然大悟,猛然看向了秦瑱道:

“先生之所以在城外開建工坊,莫非是爲了容納多餘的勞動力?”

見諸葛亮說出多餘勞動力幾個字,秦瑱自是點頭笑道:

“吾於此處以工代賑,正是爲了吸納多餘勞動力,創造更多的財富!”

“實則直至如今,大漢早已不需要如此之多的農民!”

“世家之所以能兼併土地,便是因爲我大漢耕者太多,糧食過於豐裕,導致糧價過低。”

“似亂起之前,百姓辛苦勞作一年,五口之家,共做五十畝田,可得餘糧百石之多。”

“可百石之糧,卻只能作價數千錢,除卻田賦、算賦、口錢之外,便只餘千錢。”

“糧價如此之低,使百姓家中無有積蓄,一逢災年便只得賣田爲奴。”

“故要增進生產力,便要將多餘勞動力集中,發展經濟產業!”

“如此,即便不再重農抑商,只要能保證百姓勞動力不浪費,便能維持家國穩定!”

諸葛亮聽到這一番話語,不自覺便搖頭感慨道:

“先生真乃天縱奇才也!亮此前觀商君之書,只覺農業爲國之本也!”

“若縱容百姓離其田,則天下便會大亂!”

“可如今思之,以農爲本雖有其理,卻也是禍亂之源。”

“以農爲本,抑制工商,雖穩定了大局,卻也抑制生產力發展!”

“大量勞動力由此空轉,不僅難以富國,還會使得家國越發貧困!”

“亮本來對此困惑已久,如今聽得先生之解,方知何爲治國之道!”

說到此處,他便對着秦瑱躬身一拜道:

“先生今日剖析此事,讓亮多年疑惑爲之一解,還望先生受學生一拜!”

實際上他提出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時候,他心中是存在疑惑的。

因爲他提出的理論,乃是根據現象進行的經驗總結。

天下爲什麼合久了就會分開,這其中的底層邏輯,他不明白!

而現在他懂了,合久必分之理,在於政策施行跟不上勞動力發展的腳步。

由此激化了社會階級之間的矛盾,導致最終分崩離析。

這也就說明爲什麼國家剛開始建立之時,一定會出現一段時間的興盛。

而隨着國家不斷髮展,卻會慢慢開始進入停滯,直到衰敗!

歸根就底,就是因爲國家剛建立之時人口稀少,勞動力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直到國家人口越來越多,大量的勞動力由於和土地綁定,導致生產力發展停滯,最終反倒讓整個社會變得越來越窮!

這些道理,要不是秦瑱的分析,他可能永遠都不知道!

現在知道之後,他才發現以往瞭解到的治國觀點有多麼的落後。

可以說,之前他對秦瑱印象還只是能力出衆的長者。

而現在秦瑱在他心中地位已然超過諸多上古先賢了!

別的不說,光憑參透了生產力與人世運轉的邏輯關係這一點,就已經爆以往的思想家十條街!

在這種參透了治國本質而施展的治國之政,他壓根不敢想象能打造一個多強盛的王朝!

因而現在,他只想通過一拜,來表達自己內心的震撼之情。

不過秦瑱見狀,卻是微微一笑道:

“孔明自也無須如此,今日之言,不過你我論道之語!”

“現在孔明既然已知節流之法,可知當如何開源?”

他將這些告知孔明,不是單純教授知識,而是希望孔明能理解他的改革思路!

現在孔明已經主動提出了第一種改制手段,那接下來就要孔明理解第二種手段了。

諸葛亮聽聞此言,自是再度沉思。

雖說他現在已經理解生產力和社會運轉的關係。

可如何發展生產力,卻是一個困難的問題。

生產力這種抽象的東西,當如何通過政策來推動發展?

除了調整產業結構之外,他暫時想不到任何辦法。

思慮及此,他再度發揚了自己不懂就問的精神,再度下拜道:

“學生亦不知也,還望先生解惑!”

116.第116章 劉家二郎,順道攀親141.第141章 當家之難,合夥做個大生意207.第207章 能屈能伸,祭天何禮196.第196章 情報機構,監察之要第27章 當爲軍師,火中取栗204.第204章 人之常情,不講武德56.第56章 陷陣襲營,請君入甕169.第169章 爲妻爲妾,橋蕤訓女168.第168章 初見二橋,文藝青年51.第51章 請攻劉備,陳宮獻計第8章 什麼叫格局,這就叫格局!78.第78章 孫 呂兩面進軍,爾敢謊報軍情?135.第135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水軍之難第34章 陳氏之謀,惆悵的老曹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難195.第195章 收穫滿滿,君即無子第34章 陳氏之謀,惆悵的老曹133.第133章 少女心事,大才前來148.第148章 玉璽風波,劉協之喜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195.第195章 收穫滿滿,君即無子91.第91章 羣英會,周瑜的警覺174.第174章 棋逢對手,戰略決斷90.第90章 袁術傻眼,孫策抵達168.第168章 初見二橋,文藝青年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第20章 閒居小沛,劉備上門149.第149章 襲承祖爵,荀攸之謀127.第127章 袁術之怒,雖勝尤敗200.第200章 荊州才俊,魏延來投172.第172章 存人失地,收縮防線198.第198章 人生之喜,春風幾度第24章 未卜先知?老劉的決心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197.第197章 糜竺的謝意,紅顏易老180.第180章 教育問題,劉寵遇刺123.第123章 智取汝陰,關羽用兵71.第71章 猘兒狂傲,陳宮:帶不動,真的帶不動43.第43章 秦瑱勸學,先生真乃神人!70.第70章 同謀五家,軍師果有鬼神不測之能!第8章 什麼叫格局,這就叫格局!122.第122章 建立水軍,招攬魯肅193.第193章 當局者迷,鄭玄之威205.第205章 治亂之賊,緩兵之計71.第71章 猘兒狂傲,陳宮:帶不動,真的帶不動42.第42章 擒獲張勳,張飛服輸197.第197章 糜竺的謝意,紅顏易老46.第46章 膨脹的呂布,混淆視聽193.第193章 當局者迷,鄭玄之威175.第175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151.第151章 淮南大治,劉寵危局69.第69章 與老曹搶時間,秦瑱設謀151.第151章 淮南大治,劉寵危局162.第162章 周瑜再謀,魯肅設伏第16章 秦瑱南下,程昱慌了161.第161章 大開殺戒,孫策蒙了155.第155章 軍師知我,梅成之用150.第150章 朝堂之爭,主臣生隙105.第105章 袁渙薦才,細節決定成敗186.第186章 內憂外患,曹操出兵182.第182章 大儒鄭玄,明公莫慌130.第130章 返回壽春,家有賢妻130.第130章 返回壽春,家有賢妻第31章 囤積糧草,別有用心146.第146章 意料之外,南轅北轍第4章 目標小沛,荀彧的警覺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難189.第189章 棄守小沛,袁術之死第11章 秦瑱用兵,老曹慟哭154.第154章 趙雲擒將,先服其心第36章 糜竺的魄力,騎兵剋星96.第96章 心理暗示,聰明反被聰明誤74.第74章 袁術遷都,張 徐二將顯威69.第69章 與老曹搶時間,秦瑱設謀203.第203章 士所不容,明珠暗投127.第127章 袁術之怒,雖勝尤敗202.第202章 劉表之意,王粲報信141.第141章 當家之難,合夥做個大生意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163.第163章 兩路皆破,劉勳敗走143.第143章 招太史慈,遣使蔣幹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128.第128章 時光荏苒,再見曹操173.第173章 上善若水,周瑜的智慧178.第178章 全才孔明,臥龍培養計劃第18章 中原亂局,劉備求賢136.第136章 廬江攻略,能人劉馥174.第174章 棋逢對手,戰略決斷52.第52章 欲取先予,陳宮的反擊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206.第206章 不按套路,當真妙人149.第149章 襲承祖爵,荀攸之謀75.第75章 張飛穿針,敵有所隱174.第174章 棋逢對手,戰略決斷第30章 軍中立威,着手佈局171.第171章 情報之差,黃雀在後183.第183章 出兵陳國,駱俊詐降208.第208章 辯駁羣儒,奇物淮書140.第140章 保甲制度,招攬孔明137.第137章 治理班底,野人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