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張榜

自那篇《人》之後,接下來的百餘篇試卷中雖也有作品讓人眼前一亮,卻再也沒有出現過扣人心絃的大作。

枯燥的閱卷一直持續了一天有半,在閱卷的最後一天,百無聊賴的蔡琰閒得發慌,正一邊撥弄桌上的卷宗,一邊轟趕着身邊嗡嗡不休的蒼蠅時,眼睛的餘光卻發現一名閱卷官臉上忽的露出狂喜的神采。

蔡琰立刻意識到這名閱卷官必然是看到心儀的美文了,可是就在她想要索取文卷,也來一飽眼福之時卻看到閱卷官的眉頭又猛地皺了起來,先是露出痛恨的表情,恨不得將試卷撕碎,在憤怒到及至的邊緣又呼的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表現出欣賞的神態。

時至此刻,文章已經閱到結尾部分,在這個該給文章最終成績的時刻,考官忽憂忽喜,忽而析疑忽而哀怨……跟瘋了似的,一副陰晴不定,甚爲糾結模樣。提起筆來哆嗦許久,愣是半天沒敢落筆。

思量半天,仍舊舉棋不定,只得將試卷捧到蔡琰面前,道:“尊敬的主考官。這章試卷辭藻之華美百年難遇,讀起來亦是朗朗上口如歌似曲。只是其中言語太過犀利,觀點亦是聞所未聞。下官甚是許久難以品評,還望主考官親自過目給出最終答案。”

方纔閱卷官反覆不定的心情已然勾起蔡琰濃濃的興趣,毫不猶豫把試卷攢在手中,逐行閱讀。

眼前這篇大作,且不提別的,僅這手文字就足以讓人拍案叫好。文字的字體乃是當下流行的飛白體,也就是蔡琰之父蔡邕蔡飛白一手創造的書寫模式。但是與蔡邕手書不同,眼前這篇文字更大氣、更豪邁,每一個文字都彷彿一隻盤踞紙上的游龍,一副隨時準備沖天而起的模樣。而這纔是飛白體的真正內涵。

與之相對應的,欒奕作爲蔡邕的徒弟平日也喜歡用飛白體。只不過他的飛白體更傾向於蒼勁有力。每一筆都似有千斤重,彷彿泰山壓頂一般,表現出一覽衆山小的氣勢。想來,欒奕乃是在長久率領千軍萬馬,戰場上廝殺不經意間這種氣場融入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來的,隨後又通過文字表現了出來。

一筆一劃中的氣勢之宏大,以至於飛白體這種文體都難以承載其中豪邁。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將飛白體比作一隻麻袋,那麼欒奕豪邁的情懷就是一支巨熊。麻袋裝米可也,卻裝不下這隻巨熊。如果將巨熊硬生生塞進麻袋,那麼巨熊龐大的身軀必然將麻袋撐得千瘡百孔,最終四分五裂。

因此,欒奕的字總給人一種殺氣騰騰的感覺,壓得人喘不上氣來。

想到這兒,蔡琰再次將目光移到眼前的卷稿上。一筆一劃收放自如,是那麼的自然,彷彿漲了眼睛一樣。就精神層面而言,作者的字比欒奕還漂亮。

看完字體,蔡琰纔開始關注文章的內容。文章的題目叫做《以公振國》。

文如其題,在第一部分便開門見山,提出“只有維持國家穩定的基礎是建立公平的社會制度”。

隨後,他又對這一理念進行詳細闡述,表示所謂公正就是《聖母經》提到的,同爲生母的子民,無論貧富富貴都應享有相同的權力。而實現這一前景的本源,便是真正實現人人遵守發令。

看到這兒,蔡琰挑了挑眉毛。這還是她迄今爲止看到的第一篇帶有濃厚法家思想內涵的文字。

在接下來的第二部分中,答題者又說道,讓每個人都遵守發令聽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這需要整個大漢全體百姓,特別是國中手握大權的高層人士率先垂範。以他們爲榜樣,引領社會鑄造出公平、公正的社會氛圍。反之,則會上樑不正下樑歪,將整個國家推向墮落的深淵。

當今大漢雖然走上了良性發展的道路,世道也呈現出一派公平。可事實是,仍有大量不公平事件存在,哪怕是英明神武的教主並非完全公平。就比如齊王的堂弟——欒遺,世人皆知其作惡多端。他所犯下的罪孽,斬首十次都難以償還,卻仍然逍遙法外。這便是教主斷世不公的最佳體現。

教主乃是天下表率,他若徇私枉法,世人必效仿之。時日一長,世風日下,國無法讀,家無安寧,混亂的時代即將來臨。

在文章第二部分結尾部分,作者還不忘提醒欒奕,必須懸崖勒馬,緝拿欒遺歸案,還那些欒遺禍害過的百姓一公道,率先垂範,引領大漢重回公平、公正的道路。

看到這兒,蔡琰終於知道剛纔閱卷官爲什麼那樣神情複雜了。在看到華美文字的那一刻,他先是欣喜。在看到文章的作者選用聖母教公平天下思想爲主題的時候他又深深贊同。但是在發現作者竟然膽敢委婉指責教主處事不公的時候,這讓對教主無比崇拜的閱卷官萬分憤怒。

然而,在看到作者以欒遺爲典型做出範例之時,他又沉默了,覺得作者說的也不無道理。面目表情霎時掛上一片茫然,“難道教主在這件事上真的做錯了?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教主英明神武。他所做的事情都是對的!沒錯,都是對的!”

與那位閱卷官相對的,看到這份考卷,蔡琰沒有一絲茫然和糾結。因爲她知道,這篇文章的作者——那名考生說的都是對的。長久以來,欒奕確實太過縱容欒遺了。

這種縱容表面看起來是在關懷,實際卻是害了欒遺。正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不懲。正是因爲欒遺在犯下小奸小惡時得不到應有的懲罰,纔會養成現在無法無天、作惡多端的德行。

在這方面,欒奕錯了,錯得離譜。雖然情有可原,但法不容情,本應以身作則的他,儼然成了負面典型。

通篇文章蔡琰讀了足足三遍,越看越有味道,她開始覺得,自己身爲欒奕的妻子,齊王身邊最親近的人卻未能及時勸阻欒奕繼續縱容欒遺,害無數百姓因此受苦,害欒遺向罪惡沉淪。她罪莫大焉,

在最後給文章評分的時候,她懷着濃濃的自責,毫不遲疑在試卷上寫了大大的優。寫完還不過癮,又在“優”的後面,再加一“優”。

閱卷官對此頗爲不解,問蔡琰“主考官,此卷對教主多有詆譭之處,焉能得如此高分?”

蔡琰想了想道:“你難道忘了教主最近提出的‘自由’思想嗎?其中最核心的一點便是言論自由。而言論自由的根本就是對人評價自由。只要不是空穴來風,任何人都有談論他人的權力。對教主同樣如此。今天,我之所以給這篇文章高分,就是在鼓勵大家言論自由啊!”

考官一聽,隨即釋然。於是乎《以公振國》的成績就這樣定下了——雙優。閱卷流程也逐漸接近了尾聲。

張榜那日,圍場周邊接踵摩肩、人言鼎沸,都是前來查看成績的考生。

此時諸葛亮、黃月英和楊修便在人羣之中,奮力向圍場大門外側的聖榜擠去。

走了許久好不容易看到聖榜巨大的邊框,又走數步,纔看清黃底黑字的榜文。榜文第一列,手書八個大字,“一甲第一名諸葛亮。”

看到“諸葛亮”三個大字,諸葛亮和黃月英終於把心放回肚子裡,這就意味着楊修必然是“搶親”賭局中的落敗者。諸葛亮清楚,之所以自己可以在考試中獨佔鰲頭,並不代表自己的文辭造詣比楊修強上多少。而是自己計謀得逞,借那篇《以公振國》吸引了閱卷官的眼球。

如果這名閱卷官爲人公正,必會被文章感動,給打個高分。反之,閱卷官若是維護齊王,則試卷很有可能直接被剔除,諸葛亮不但會因此落榜,還會失去青梅竹馬的未婚妻。

諸葛亮在賭,顯然,他賭對了,成了最後的贏家。

正當諸葛亮爲之慶幸和暗喜的時候,身邊忽然傳來一陣驚叫,“明哥,我也中了。第二名……我是第二名。”

諸葛亮定睛一瞧。可不!聖榜上僅排在他身後的不是別人,竟是黃月英,“月英,恭喜你!考了一甲第二名。”

黃月英正是那篇《天》的作者。

諸葛亮、黃月英嬉笑之餘,恰見楊修一臉落寞的走了過來。這個時候,諸葛亮作爲獲勝者,擺出了應有的高姿態,“博彩者,遊戲而已,楊兄莫要沮喪。相反的,此次大考楊兄三甲中位列第三,亦是成績斐然,應當高興纔對。”

楊修擠出一絲微笑,衝諸葛亮、黃月英誠心一禮,“修本以爲有些才華。今日一考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考覈下來,不但輸給了孔明,連月英一介女子都把我比了下去。實在……汗顏。吾必引以爲戒,日後不可再狂妄自大,當自勉自立發奮圖強。”

諸葛亮一臉欣賞,道:“楊兄此間得此警世之悟將來必貴不可言。小弟亦願仿效楊兄,自強不息。”

“哈哈……”楊修豪邁大笑,“得孔明這樣的對手吾三生有幸。正所謂‘不打不相識’,不知孔明、月英現在可有閒暇,我等去小酌幾杯?”

“恭敬不如從命。”諸葛亮回。

“你不怕吃吃喝喝間,我把你的月英拐走?”楊修挑了挑眉,問。

“不怕?”諸葛亮迎向楊修疑惑的目光,道:“能拐走的,就算鎖在屋子裡也留不下。拐不走的,就算你拿八頭牛拉也拽不走,不是嗎?”

楊修立刻悟出諸葛亮這句話的精髓。道:“孔明此乃警世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