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元十四年至十五年,草原上混亂的境況讓久經戰火的大漢得以安逸的休養生息。
在這兩年時間裡,右北平至鄴城分段的大運河全面竣工,實現了從右北平至長江北岸的全面通航。
這條以春秋時吳國爲討伐齊國專門開鑿的運河爲基礎,利用江北四通八達水系予以南北拓展的運河,全長約三千一百餘里。因爲江東仍在孫策手中,運河暫時無法通至杭州達到後世隋唐大運河的規模,其長度相當於隋唐大運河的六分之五。
昔日,隋煬帝修建運河用了八年時間,欒奕則用了足足十五年之久。之所以比歷史上修建的慢,並非漢代工程效率低下,相反的,隨着獨輪車、鸚嘴鋤等生產設備的出現,當前大漢的工程效率非但不次於歷史上的隋朝,還有所提高。
至於慢的根本原因乃是欒奕刻意爲之。熟悉歷史的他,深知隋朝之所以滅亡,追根溯源乃是因爲隋煬帝好大喜功。在這其中,急功好利大肆召集民夫加速修建運河便是重要誘因。
爲了避免重蹈隋煬帝的覆轍,欒奕在修築運河時並沒有操之過急,而是穩紮穩打——他不像隋煬帝那般大肆讓百姓服勞役,而是以發放餉銀的方式,以工代賑,即讓貧苦百姓得到實惠,學到手藝,又成功實現運河修建,加大了物產流通。
百姓腰包裡有了錢,購買力自然大幅提高。購買力提高,需求隨之增大,與開通運河後大幅增長的流通力相輔相成,給大漢帶來更大的繁榮。
也正因爲這個原因,欒奕修建運河非但沒有引來民怨,反倒更受各級百姓愛戴。
大運河除了方便物流、便利人口流通,在軍事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縱橫的水路交通大幅降低了軍用輜重糧草和兵馬輸送的難度,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的能力。或者更爲準確的說,等於是將大漢的核心地帶從京畿地區一下子拓展到所有水系可以抵達的地方。
但凡地方豪強或敵國軍隊有所異動,教會可立即從四面八方調集重兵,順運河前往支援。
最明顯的例子,幽州自古被稱之爲苦寒之地。塞外胡人幾乎每隔兩三年便會入侵一次。
礙於行路困難,每當大漢大軍備足糧草輜重趕到幽州支援的時候,機動能力極強的胡人輕騎早就大肆劫掠一陣退回草原去了。
年年如此、次次如此。大漢就是這樣被胡人耍了幾百年的。
現在有了直通右北平的運河則可大幅緩解過去的尷尬,但凡塞外鮮卑、扶余等胡人有入侵中原的跡象,潛伏在塞外的神盾細作便會第一時間將消息報知駐守幽州的呂布。
呂布在部署防線的同時,還會點燃烽火。烽火連綿不斷傳至中土,欒奕可在短時間內調集聖教中央軍、齊國、青州、徐州、冀州各路兵馬近二十萬人,從與各路兵馬臨近的濼口、魚臺、興鄴等港登船北上。同時,魚臺、興鄴在作爲河港的同時,還是重要糧倉。相應濼口港由於比鄰欒家工廠,既是大漢重要的旗幟、被服生產地,也是輜重儲備地。
大軍出港,當日就可以提糧,濼口港緊隨其後可源源不斷輸送輜重。
正所謂兵貴神速。如此高水平的出兵效率足可將塞外胡人的野心扼殺在搖籃之中。
除了大運河,新洛陽和羌族自治州的羊城相繼投入建設。說起來,洛陽已經動土四年多,現已稍具規模,能夠看出大體輪廓。在不受第三者入侵的狀態下,再過三年便能如約建成。
相對於洛陽這個龐然大物,羊城的建設剛剛開始。在千年,也就是聖元十三年的招標會上,羊城二百間鋪面被富得流油的大漢商人們一掃而光。
最小鋪面的鋪值從最初的七百白銀一間一路飆升到五千一間,即便這樣仍是一鋪難求。欒奕藉此賺了個盆滿鉢滿。
不過,錢雖賺了不少,其中絕大部分被用來支付西征羌道耗費的軍資,以及對陣亡將士家屬的撫卹和有功之臣的獎勵。餘下的部分則用作添補當年的財政缺口,挪做支援本年度人口鼓勵政策發給的賞銀。
值得慶幸的是,西北一戰沒有白打。最基本的,依據戰前協議,牢姐羌在未來的五十年裡每年將向朝廷繳納一千萬兩白銀的貢奉,再加上其他八部奉銀,大漢每年可以增加一大筆進項。
除此之外,從羌道帶回來的七十萬奴隸現在均分配到了他們各自的崗位上爲大漢的生產做着貢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漢的產能。同時,化身爲羌族自治州的羌道爲往來客商提供了更加安全的秩序,進一步促進了大漢物資向西流通,爲大漢帶回海量的財富。
所以,自聖元十四年以來,大漢朝廷和教會的財政明顯好轉,不但沒有赤字,反倒開始有所結餘。有數據顯示,這一態勢在未來的幾年裡仍將延續,且越變越好。再過四年,等到第一批受人口鼓勵政策資助的兒童成長到十四歲左右時,大漢的人口比例將一改現在老人、兒童爲主體的現狀,轉化爲以青少年爲主體這一更爲優越的結構。
到那個時候,大漢的勞動力將呈井噴式提高,並一直扶搖直上。
聽了這番結論,欒奕長出一口氣。“終於快熬到頭了。”
憶前世,作爲一個計劃生育的產物,欒奕能深深理解國家制定如此政策的無奈。有限的資源和領土迫使國家決策者以控制人口的方式解決資源利用問題。
眼下,欒奕所處的態勢卻與前世不同。廣袤的華夏十三州上人口稀疏,四面八方還有那麼多潛在威脅。無論生產還是征戰都需要人……他缺人了。這是他制定與計劃生育政策截然相反的鼓勵生育政策的初衷。
當然,與計劃生育一樣,鼓勵生育也有着嚴重的後遺症。既:在有限的領土裡長期讓人口處於高速膨脹狀態,終有一天會導致人滿爲患。
值得慶幸的是,這樣的問題在欒奕的有生之年應該不會出現。現在不像後世國與國之間競爭激烈,由於他的出現大漢的人文、科技有了質的飛躍,成爲完全凌駕於諸國之上的存在。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還沒有誕生所謂的人道主義譴責。如果出現土地擁擠、人口過剩現象,大不了去別的地方掠奪便是。
唯一讓欒奕擔心的事,人口驟然增長會大量佔用資源,特別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土地資源。過度開墾田畝會造成土地沙漠化。
他可不想再讓母親河變成黃河了。
懷着這樣的憂慮,欒奕安排專人監管黃河中上游土地開墾事項,凡要在西涼、司州境內大河沿岸開墾耕地,除非特批,一概不準。此外,欒奕還讓趙雲、馬騰組織人力在石城、上郡一代廣泛栽種樹木,組建了兩條防護林,用以避免水土流失和阻擋西方大漠刮來的風沙。
將一應部署安排到位,他這才心甘,希望這些舉措能讓後人有所收穫。
除了上面所述,聖元十四年還發生了一件大事——欒奕遷都了。
出於未來軍事打擊目標絕大多數都位於西方,以及羌道歸附導致的經濟中心西移多原因,欒奕決定將朝廷西遷,把西京長安暫定爲都城。待三年後洛陽建成再做更改。
這次遷都欒奕本想把家人全都接到長安來,可怎奈父母年事已高已經經不起長距離旅途勞頓,他們身體也扛不住水土不服的折騰了。於是,欒奕便把他們留在了濟南,託王越的妻子,欒奕過去的貼身丫鬟小翠照顧。
此外,因了濟南是欒家商會的總部,欒家絕大部分產業都在濟南,所以還得留個可靠之人在濟南主持一應事物。在這方面,多年來主導欒家商務運營的甄宓首當其衝,欒奕只好讓她暫居濟南,等找到合適的人接手,再把甄宓接來長安團聚。
聖元十五年初夏,隨着文武百官妥善安置,朝廷、教會各大官署正常投入運營,欒奕終於可以長出一口氣放鬆一陣了。
也是在這一年,爲免朝廷和教會在相對寬鬆的天下局勢中警戒意識有所放鬆,欒奕親自制定了一套系統的預警機制,既黃橙紅預警。
當情報系統發現敵國持有入侵意圖時,便進入黃色警報程序。屆時對應邊防線周邊郡縣的教堂屋頂會豎起黃色旗幟,並命中三長一短一長以示警戒。自這日起,各郡縣周邊教堂取消禮拜活動,停止禮拜日休假。各縣兵馬隨時待命,城池進入竟被狀態,直至警戒消除。
當爆發小規模敵軍入侵事件或者大規模自然災害時,教會將進入橙色警戒狀態。長安城文武百官取消假期,官員不必參加禮拜,被敵軍侵入的大州和臨近兩個大州召回所有休假現役軍官和士卒,並立刻招募聖田軍屯兵馬,籌集輜重糧草,以備上命抵達隨時開展或救援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