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ruì)即爲魏明帝。
即位的當月丁巳日,他尊養母郭皇后爲皇太后,稱“永安宮”。
十幾天後,追封生母甄氏爲“文昭皇后”,並立寢廟祭祀。畢竟是自己親生母親,追封和立廟,誰也說不出什麼來。沒準,立廟的事,他都和皇太后商量過,歷史證明,曹叡這小子挺會做事。
他能做出這樣的事。
曹叡即位之後,對養母頗有孝心,對郭家屢加封賞。
太和四年,詔封郭表爲安陽亭侯,又進爵鄉侯,增邑並前五百戶,遷中壘將軍,郭表的長子郭詳當上了騎都尉。
同年,追諡郭太后死去的父親郭永爲安陽鄉敬侯,母親董氏爲都鄉君。再晉封郭表爲照德將軍、加金紫、位特進的地位,郭表的次子郭訓也當上了騎都尉。
再沒人了,有人,還封,一封到底,決不罷休!
…… ……
成爲皇太后的郭女王仍然節儉,仍然對外戚嚴加管束。
她的姐姐去世後,當年欲娶美妾而不得的外甥孟武又想厚葬母親,立祠堂祭祀,同樣也被姨母制止了。
郭太后說,“自從中原喪亂以來,墳墓無不慘遭發掘,都是由於墳墓過於厚葬。關於葬禮,先帝(魏文帝)的首陽陵就可效法。”
魏文帝倡薄葬,其首陽陵甚簡儉。你不向文帝學習?再說,人都死了,你薄葬、厚葬又有什麼用?你還等着讓人去掘墓啊?
…… ……
青龍三年(235年)春,即曹叡即位八年之後,郭太后在許昌駕崩,時年51歲。
——歲數不大呀,應該說,她的營養、醫療都是一等一的,她那麼小的歲數就去世了,那是操心啊!
想想看吧,兩任皇帝上位,她都使出洪荒之力,不是累着了嗎?
陵墓規模遵其遺囑所建,三月十一日,按郭後的遺囑,將她安葬在了首陽陵(即曹丕之陵)西側。
曹叡爲郭女王服孝舉殯,按養母生平功過,追封其爲德皇后。因曹丕諡號文皇帝,故稱郭女王爲文德皇后。
…… ……
之後,曹叡再次晉封郭表爲觀津千戶侯,郭詳爲駙馬都尉。
追封郭女王的父母爲觀津敬侯、堂陽君,亡兄郭浮維樑裡亭戴侯、郭都武城亭敬侯、郭成新長亭定侯。
都以太牢之禮祭祀。
後來郭表去世了,曹叡便讓郭詳繼承其父的侯爵,而郭表的另一個兒子郭述也得到侯爵之封。
《魏略》記載曹叡頒佈的哀策,“維青龍三年三月壬申,皇太后梓宮啓殯,將葬於首陽之西陵。哀子皇帝睿親奉冊祖載,遂親遣奠,叩心擗踊,號啕仰訴,痛靈魂之遷幸,悲容車之向路,背三光以潛翳,就黃壚而安厝。嗚呼哀哉!昔二女妃虞,帝道以彰,三母嬪周,聖善彌光,既多受祉,享國延長。哀哀慈妣,興化閏房,龍飛紫極,作合聖皇,不虞中年,暴罹災殃。愍(mǐn)予小子,煢(qióng)煢摧傷,魂雖永逝,定省曷望?嗚呼哀哉! ”
郭女王的死,世間還有另一種說法。
即曹叡對生母的死一直耿耿於懷,屢屢哭着向郭後詢問甄氏是怎麼死的,郭後說,“你的母親,是被先皇帝所殺的,你身爲人子怎麼好追究亡父的過失?難道你因爲生母冤死,就要讓後母也冤死才甘心嗎?”
曹叡大怒,殺心即定,之後,郭後因曹叡所逼,自殺身亡,隨後曹叡下令將郭後也照甄氏死時“被髮覆面、以糠塞口”的模樣殮葬。
這樣,太可怕了!
但此說法可信度並不很高。
原因一,這段材料是陳壽所撰正史《三國志》所沒有的,裴松之在《三國志》注本中也沒有提及此事,只有《魏略》和《漢晉春秋》提到她的死與曹叡有關。
並且,後來的趙翼在《三國會要》中辯此非實,“蓋明帝雖恨郭,猶以先帝所立,崇以虛名,徒居許昌,未逼殺也。”
其次,郭後死時已51歲,而那時曹叡即位已有八年,雖不能說曹叡對郭後沒有一點怨恨,但曹叡若真想向郭後報復,也不應會等到八年以後吧?
但是,後人多信此說,一是由於不瞭解郭後的爲人;二來則是文人的通病,對後宮之爭想象得過於殘酷精彩,其間同樣也包含了對那位美麗甄氏不幸冤逝的遺憾與緬懷。
…… ……
縱觀郭女王的一生,除了至今衆說紛紜的甄氏之案,再無史料記載她有任何過失。
無論如何,郭女王輔佐曹丕使曹魏走向強盛,是曹魏王朝上唯一一位多多少少直接爲國家作出貢獻的后妃。
也因此,郭皇后生前風評極好,當世的人們對她的死懷抱傷感,是不會錯的。
…… ……
有關郭女王,還有一個這樣的傳說故事。
此故事最早見於《搜神記》,並在《晉書》、《宋書》等正史上均有記載。
漢末魏初,關中時局大亂。這時,有人趁亂髮掘了一座西漢時期的宮人墓葬,卻從中發現了一個還活着的宮女。
這個宮女後來恢復如初,被送進了魏宮。
郭皇后很喜歡她,對她很照顧,留在自己身邊。
郭皇后有時問她西漢時宮裡的事情,這個宮女也能說得清清楚楚,時間順序都不會錯。這對郭皇后治理當下的宮廷,很有幫助。
後來郭皇后成了郭太后,並且不幸去世了。
郭太后死了,這宮女悲傷過度,哭泣不止,最終哀傷而死。
這是個美麗哀傷的傳說,符合《搜神記》的一貫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