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還家

當夜,劉備在側廳之中,召見了一干謀士。“荊州如今初定,若是備領軍遠行益州,荊州若是出些什麼事來,如何是好”

“主公,亮以爲,當乘此時而取益州纔是,兩廂強敵,曹操已暫息了南征之心,至於江東,慘勝一場,傷筋動骨,更使了大江之北之地,以孫仲謀之性情,當會修身養性,來日再報此仇。如今之荊州,安如泰山。然益州卻在我荊州之背,若不早圖,日後,我荊州難逃三面之敵困擾。”諸葛亮先行發言,他的隴中對的戰略思想就是這麼幹的。

而在場諸人,也皆盡勸劉備早下決心,出兵益州,如今,可是張鬆等內應費盡了脣舌,好不容易纔說動了劉璋,同意讓劉備進入益州,以圖張魯。

“統以爲,主公此番,可作一石二鳥之打算。”龐統撫着那鼠尾須,笑得份外的陰險,劉備微微一愣:“莫非士元是說,取益州,吞漢中”

龐統點了點頭:“然也,主公可先領一軍,直入益州,待到了益州之後,駐於巴西,再遣一上將,由荊北而向漢中而進,兩面夾擊,兵威之下,那漢中必下。再取益州,便輕而易舉了。”

“不錯,現如今,曹操正忙於與那馬孟起交戰,正是天賜主公取益州和漢中的良機,如今不取,日後,必爲他人所奪,到時,悔之不及。還望主公早做決斷纔是。”陸遜也站了出來建言道。

“只是,劉季玉與備皆是漢室宗親,邀備入蜀,怎好相伐”劉備的目光落到了陳祗的身上,理由,他需要一個理由,正所謂師出有名,況且。那劉璋是請自己去的,如果沒有理由的就把對方給滅了,對於劉備的聲望定然是大大地不利。

“玄德公只管去便是,到時,祗當會在江陽,當於張永年、法孝直等人爲主公玄德公籌謀,定當能無憂。”陳祗只得站了出來進言道。

聽得此言,劉備心中不由得一提:“奉孝莫非要回益州”

陳祗點了點頭:“祗離家已久,姐、妹親眷皆在益州,心中甚爲想念。也該回去看一看,再者,祗先入益州,還可爲玄德公先做一些準備,到時,也好”

聽得陳祗此言,劉備心中再是不捨,亦無話可說。踏前數步,握住了陳祗的手:“奉孝,辛苦你了。”

陳祗稍退了一步,向着劉備長施了一禮:“祗當在益州爲玄德公籌劃,待那玄德公入主益州之時,祗當隨益州之百姓,同奉玄德公爲英主。”

劉備心中不由得一跳,臉上亦不由得浮起了一絲激動:“好好好,有奉孝,備如得子房。奉孝放心。爲益州之百姓,備當盡取之。”

劉備的目光掃了一眼在場地諸人,心中已然定下了決心攻伐益州,只不過,讓他猶豫的就是,如今,劉琦還在,那蒯越雖然也投效了自己,可是,畢竟此人久駐荊州。又是荊州望族,若不能使人分其權柄,當無人能制。再者,荊州留下的統兵之人,必須是自己的鐵桿。

心裡邊盤算着。自己手下現如今也稱得上猛將如雲,謀士如雨。武將之中,水戰有甘寧、文聘、蘇飛、劉磐諸將,步騎之將,更是多不勝數,關羽、張飛、趙雲、魏延、黃忠,皆是上上之選。而那陸伯言。雖然年少,不過。卻也從這一次的戰爭中,表現出了他的才華,儒將之風盡顯。

至於謀士,龐統長袖善舞,智計無雙,徐庶誠於任事,擅於協調關係,而諸葛亮,內政才華更是讓那蒯越都讚口不絕,還有那馬良、龐林、馬謖、陸瑁

至於那個陳祗陳奉孝,嗯,這人着實讓劉備有些抓狂,這傢伙,就跟那銅鑼似的,你不敲一敲,他根本就不會吱聲,但是,卻又總能有求必應,而今天自己能取得如此之局面,說起來,其功甚偉。絕不壓於那漢之張良。

正因爲人多了,劉備還真有些拿不定主意,哪些人留下來,哪些人跟自己去益州,又有哪些人自領一軍,直取漢中。這纔是大問題,在廳中繞了好幾個圈,劉備還是決定,讓大夥來獻計獻策,拾遺補漏爲好。“諸君,汝等以爲,何人留鎮荊州最爲合適”

這話,把在場的人都給難住了,特別是那陳祗在後邊直咧嘴,這位劉備還真是會難爲人,明明這事就該你自個拿主意,這下倒好,把難題拋給下屬,雖然你一下用人的態度是用人不疑,不過,鎮守荊州,可不是玩的,出了什麼差錯,那可是誰也頂不了這個缸地。

這個時候,關羽站了出來:“若是兄長不棄,羽願替兄長守好荊州八郡”

有了關羽這位劉備的二弟起了頭,自然是大夥開始進言進策,商議人選。最後,總算是得出了結論,關羽以左將軍司馬之職,陸遜爲軍師輔佐關羽統領荊州軍務,而蒯越以荊州別駕之職,治荊州政務,當然,諸葛亮不出預料地被留了下來,以左將軍長史之職,佐蒯越處置荊州之政務。

而甘寧、劉磐、魏延、陳到諸將會隨劉備入蜀,龐統爲軍師。至於另一路,卻是張飛領軍,黃忠爲副,徐庶爲軍師。至於文聘、蘇飛、趙雲等諸將皆被留了下來,鎮守荊州各個要地,趙雲鎮守荊北,文聘居中江陵,蘇飛仍舊固守江夏。\\iu520\\\而陳祗,隨着那前來出使的法正,辭別了荊州諸友與劉備之後,返益州而去。

“叫舅父。”陳祗一把將那已然長了好幾歲的王哲給抱在了懷裡邊,樂呵呵地道。

可惜,小傢伙卻不領他的情,癟着嘴兒向那眼睛裡邊泛起了淚花的孃親嘰嘰歪歪:“孃親,小舅可沒他這麼高,也沒他這麼兇。”

“哲兒,你會長高長大,你小舅自然也會長高長大啊。好嘛,一出去,就這麼些年,你還好意思回江陽,還記得有我這個姐姐”大姐繡娘不好意思着孫尚香這位弟媳婦的面收拾陳祗這個弟弟,不過,嘴裡邊可不願就這麼放過他。

“小弟哪裡敢忘記大姐,尚香,這位便是我的大姐,自我阿父阿母去後,若非我大姐幫襯,爲夫不會有今日地成就。”陳祗自然知道大姐的心思,呵呵一笑,向那身邊的孫尚香介紹起了大姐繡娘與姐夫王累。

一家人據榻而坐,談起了這數年來分別的時光,頗有些感慨,而最是讓大姐繡娘高興的就是陳祗長得如此高大偉健,便是自己的夫君也比之不如,加上他又娶了孫尚香這麼個美麗活潑的妻子。當然,沒說溫柔和賢惠,嗯,這兩個形容詞用在孫尚香的身上,確實不怎麼沾邊。

“對了姐夫,如今益州北部紛亂,州牧欲做何打算”陳祗裝模作樣地問道。王累冷笑了兩聲:“還能做何打算龐巴西,本就是無能之輩,據巴西不思仁義以治百姓夷人,反而是搜刮甚狠,巴西之地,怨聲滿地,而那張魯大軍進襲,巴西上下,莫不拍手稱快,何人願意爲龐巴西效死力”

“要不是其女嫁與劉循爲妻,有其從中說合,加上劉州牧性格闇弱,最是容易讓人說動,不然,別說是他這個太守之位,便是連那性命也怕難保。”說到了這,王累忍不住憤憤地把茶杯頓在案几上。

王累這動作把正聊得熱火朝天的大姐繡娘與孫尚香可嚇了一跳,王累趕緊乾笑兩聲:“一時義憤,方有此舉,你們繼續。”大姐繡娘悶哼了一聲,拉着孫尚香站起了身來:“弟妹走,阿姐領你四處走走,怕是你們一路匆匆,連江陽城都還未來得及逛過吧”

待二人走之後,王累沉下了臉,告訴了陳祗,劉璋聽從了張鬆、法正、孟達等人之勸告,不顧其他大臣的阻擾,執意邀請劉備入蜀,以御張魯地那點破事。

“依姐夫之見,此事若何”陳祗有些擔憂地看着這位姐夫哥,生怕他跳起來拔出寶劍跳着忠字舞要精忠報君。

或許是長時間的受到了陳祗那種觀念和思想影響,王累並沒有如陳祗預料的那般跳將起來,而是一臉苦澀的笑意與倦怠之色:“益州,不屬劉矣”

“不屬劉矣”陳祗險些樂出聲來,不過,爲了不刺激這位姐夫,所以,陳祗也只得擺出了一副無所謂的架勢:“姐夫,益州屬於誰,於你我何干劉季玉不識人,視中貞之士爲仇寇,而視龐巴西、李異這些的奸佞小人爲心腹,這樣的州牧,有必要爲他忠誠耿耿”

第十三章 藥方價幾何?第四十一章 厚臉皮!第一百零三章 大姐的心思第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開溜第四十三章 單挑第一百二十九章 赴宴第二百三十七章 少年才俊第九十章 士大夫階級的典型與樣板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豚第七十章 物有所值第一百四十八章 試探第三十四章 病得不輕第二百零六章 緩衝第一百二十八章 前途第二百零六章 緩衝第二十五章 親人相見第八十三章 要人命的陰疽!第五十九章 送甘寧第二百四十二章 增兵雒城第六十六章 誤會……第五章 劉璋不得益州人心的關鍵第一百七十二章 神似第七十九章 環境改變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修盟第二百四十七章 科舉制第一百七十五章 他瘋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盡人事第九十一章 打探{上}第八十四章 表妹,去洗個澡如何?第十二章 又遇老熟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再遇甘寧第一百七十九章 試探第九十四章 無恥啊……第一百二十八章 前途第一百零一章 有個錄音機該多好第一百三十一章 邀請第五十四章 爆發吧,孟廣美!第一百九十九章 秘談第六十七章 孟管家的遺憾第五章 劉璋不得益州人心的關鍵第二十一章 穿越者的面子問題第二百零二章 亂第一百四十一章 千里因緣一線牽……第二百一十五章 夜訪第八十九章 先人的,你纔跟燒雞是親哥倆第一百二十一章 再遇甘寧第二百零八章 取柴桑,正當時第九十四章 無恥啊……第五十九章 送甘寧第三十一章 不自由,毋寧死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戰第十一章 一根扁擔藥方第一百四十五章 趣聞第一百六十七章 辟邪劍……第三十章 興霸哥哥?!哦,賣糕的第二十八章 歌以誦志……第六十三章 送禮第二十三章 皮囊的選擇第二百三十三章 得隴望蜀第一百零八章 鹿門遇大眼,龐統!第八十一章 夷人少女第一百五十五章 放喉而歌第二百三十七章 少年才俊第一百三十九章 打馬相送第三十七章 診斷第一百二十章 禮物第一百九十章 風寒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酒第二百一十二章 降不降?第二百一十六章 九品官人法第十一章 一根扁擔藥方第一百八十六章 躊躇第六十八章 心中所憂第一百七十四章 陳祗的惡趣味第一百二十章 禮物第一百零二章 竹簡換人情,值第一百八十一章 話題第十章 職業習慣第二十九章 纔出狼窩,又入虎穴?第九十二章 打探{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隱私第一百四十一章 千里因緣一線牽……第一百五十五章 放喉而歌第一百二十一章 再遇甘寧第一百三十三章 江陽人來第二百四十八章 曹操的難處第一百七十章 遣質第一百五十一章 離廣陵第七章 陳只的心理陰影第二百三十二章 說客第二百四十二章 增兵雒城第四十七章 想勝利嗎?跟我來吧。第二百二十九章 決定第二百零九章 出師未捷……第二百二十四章 還家第一百四十章 同案而診第八十二章 奶奶的七表妹的二兒子的大閨女第十章 職業習慣第一百八十二章 挑明第九十五章 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