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畫龍點睛尋奇將

bookmark

“哦?惜徐州不用,還是惜二人之才放着不用可惜他們自己的才能?”袁耀一針見血。

司馬徽笑道:“徽有時,也會疑惑於此。”

這也是他最近常矛盾之處,說不清是可惜他們不能被徐州所用,還是可惜他們不出世,太可惜他們個人的才能了。說不清。

“徐州能強大,終究不是因一兩個大才之力,而是呂氏。”袁耀見司馬徽,卻是並不避諱袁術之敗,道:“雖在此二日,只是不斷的設想,忍不住的想,若是當日先考也用心撫民,礪精圖治,強練兵馬,知人善任,未必會是這樣的局面。”

說罷也是一笑,道:“如今說這些,倒是無用了……”

袁耀的意思是,袁術不是輸在人才比不過徐州,而是在根本上,根基上,自毀了根本。

司馬徽覺得袁耀很慧,慧與智是有區別的,智易得,當今天下,不知道有多少智者,多如繁星,可是慧卻極難得。

袁術之子與袁紹之子的格局還是有差別的,袁術雖有窮困最後敗死,然而他卻用真正的涵養教出了真正的慧世的公子,而袁紹之子,最終只會重複袁紹一樣的命運。袁紹必敗。袁耀卻貴在知勢,他與徐州捆綁,也知以後前程全在此,若是徐州敗了,袁氏舊部也必不能保。親眼看到他的格局,賈詡心中已是放心了。想罷不禁一笑,當年若是女公子與此人結親,倒也配得上,這般的氣度與風貌,當世罕有。氣定神閒,雖無極智,卻有極慧。沉穩有加,令人欽佩。

“若論人才,當日壽春之將,之才,比如今的徐州更多。”司馬徽深以爲然。

所以,還是在於資源組合,築固根本的差距。

袁耀笑了笑,不再提當日之事。只是想到袁術,心是酸的。也是服徐州的。輸給這樣的根基,不冤。

劉琦一直沒有說話,只是細細的聽着。

“沒有來過徐州的人,不知道這裡的好處,”司馬徽道:“徽只希望,更多的人能來看看,將來,所有的城池都是徐州。那個時候,就真正的太平了。有生之年,若能見此,死而無憾。”

“先生豁達,”袁耀道:“有佐君王之才,卻無有大志出仕,留名青史。”

“志不同,道卻共通,”司馬徽道:“徽今日所爲者,也是爲徐州根基。”

袁耀笑道:“然也。”

所以才叫人佩服啊,甘願行此小事,不像他們追求的是大名大事傳於後世。

司馬徽這樣的人,徐州只恐有很多,有更多的無名之輩。

這些人,都是根基啊。

三人相見,卻是一見如故,司馬徽本身儒雅識人,又見二人如此有禮有學識,又謙虛有風度,因此更引爲知己,一時二人來了徐州,在司馬徽的指點下,竟如魚得水。劉琦更是得了司馬徽的指點,開始看徐州的春試的試目和規則等,因此倒是更確立了要學習哪此書藉的心思,也有了一番整理這些的雄心。他能在徐州迅速的找到事情做,就能省了傷感和寄居的自艾自憐,這倒是,意外之事了。

而袁耀也在休息幾日以後,進了外事處,所謂外事處是沒有衙門的,就是賈詡府上。

現在徐州城,說它廣博納人,是不錯的,然而若是以多麼豪壯的建築和發達來形容它,是極不貼切的,它體現的並不是在大肆建築之上,甚至這些都只是修修補補,一點也不美觀,將就着擠着用。

可是這裡,有着別處美輪美奐之處,最沒有的東西。

賈詡的家其實也不算大,也就把內院和外院分開了,內院住人,外院充當衙門,一應諸事,全在這裡解決。

相府也是這樣。

至於陳珪因爲家大業大,他就犧牲更大了,爲啥呢?!因爲許汜佔了他一半的大院子,充當了臨時的衙門,因爲原先的衙門實在太小,早已經不夠使了。

陳珪能怎麼辦?!他是副相嘛,因此,也就隨許汜去了。

徐庶也是副相,辦事其實也在陳珪的府上,因爲他分的院落只二進,實在太小,家中就算只有一老母親,然而這麼小的院子,實在供應不了一個副相的業務量的安排,所以也就順水推舟的在陳珪府上了。二進院,一般人家住是夠了,可是徐庶府上還要住僕人照顧母親,還有出門的車馬的馬伕等,二進,其實也只是勉強養老。好在徐州一切貼心,徐母也不寂寞。

夕陽西下時的餘光灑在這一片城池上,這裡,沒有戰亂,顯得有些破敗,是它擔任過的歷史,城牆也修補過,但是也坑坑窪窪的,並不太好看,可是這裡的人,都各司其職,都有自己的位置。

賈詡道:“留住諸葛,拖一時是一時。”

袁耀道:“劉使君只恐已聽聞此君在此,必然要寫信來要人。或是,親自來請。”

賈詡失笑道:“荊州事務急,他現在可脫不開身。”

袁耀知道他心中必然是有數的,“龐統此人,文和可有用之策?!”

賈詡道:“恃才傲物,如此之才,能服於誰人?!唯有等女公子回來治他了。也許可一用。”這人身上的刺太多,若是貿然用了,是會扎傷人的。不是不能用,而是不好用。用了,要給他收拾他帶來的負面的攤子,可能也會累死。爲何以前的呂布這麼難用,其實是一樣的原因。用了他是有好處,可是負面作用也大,光收拾他們若出來的爛攤子,和底下的不平忿怒,很麻煩。所以這樣的人,真的很難用。用也用不順手。倒添心煩。

賈詡心內倒是感慨,這些名士,如今能夠清談闊論,針鋒相對的坐賓清談,而他與陳宮,卻是真的累啊,天天處理不完的事情。

袁耀哈哈大笑,道:“不錯,也就只有她能治得住了。”

二人相視大笑,對龐統,倒不至於背地裡說什麼。

袁耀看着夕陽的餘輝,灑在二人身上,透過窗棱出去,是徐州城上的一片詳和的天空,對賈詡道:“如今徐州一切皆好,然而文和似有所憂慮。”

“不瞞你,所慮者是女公子,”賈詡道。

袁耀並不蠢,他是脾氣好,沒有野心,然而,並不代表他沒有智商,或是面對挑釁時不怒憤。他猜到了。賈詡也坦蕩着,雖然不會主動說呂嫺的行蹤,卻直接承認了,他所提到的。

這份坦蕩,也叫袁耀心服。

“若女公子有失,這份陽光下的太平,瞬間瓦解。”賈詡道:“這裡所有有志者,都失去了支撐,徐州,連以前的徐州也不如了……”

“既是如何,何不派兵去接應,高順已回。”袁耀道:“若擔心袁氏部將,耀可處理也。”

賈詡笑了,他給了坦蕩,他也還了一份坦蕩,也不避諱袁氏的事了,這份不避諱,反而便是真正的用心徐州了。

“非擔心此,袁氏已進徐州,早可信之用之。”賈詡道:“不去,是因爲時機未到。”

“時機?”袁耀道:“擔心的是曹操?!”

賈詡頷首,“現在貿然增兵去援,只會暴露女公子的位置,等於是承認了這件事。更顯徐州爲此的擔心和慌亂。”

“而曹操可以以抗旨爲名,全面拘捕女公子,不計代價。”賈詡道:“只會壞事,所以,還不到時候。”

然而,他心裡的確是跟火燒似的。從呂布,到陳宮,再到他,還有徐庶等所有知情的人,哪一個不擔心?!

便是高順和宋憲,心裡也是急的,可是急能怎麼做?!什麼也不能做。

至少不是現在!

“原來如此!”袁耀道:“從上到下的信任,一心,合力,如此沉得住氣,倒是難得!”

“只是,她又何必冒這個險!?”袁耀道。

“不是不必冒這個險,而是非冒這個險不可。”賈詡將棋局擺了上來,放下一子,道:“這是徐州,這裡是劉備和劉表,然後是江東,這裡呢,是曹操和袁紹。而諸葛在徐州,對袁公子與劉公子所爲,他所向着的人,是誰,已經很清楚了。曹操與袁紹,活一存一,這是必然的。那麼在這之後呢,你若是諸葛,去了劉備身邊,要做什麼?!”

袁耀看着棋盤,嚇了一大跳,道:“合圍徐州!”

“徐州若滅,便是三強,天下三分。曹袁之一,劉備劉表存一,而孫策爲一,沒有徐州。”賈詡道:“而徐州已經成爲所有人的肉中刺了,不可不除。所以女公子纔會急着去,不是不惜生死,也不是魯莽,而是,她早已經看到了徐州將來的局,這纔是曹袁之戰後,最大的局。徐州的實力還不夠強,至少還強不到能全面,合力的擊敗三方合圍的地步。”

“原來如此,”袁耀道:“所以她需要助力。是公孫瓚,還有馬超等人嗎?!”

“不知道啊,”賈詡道:“因爲顧忌着安全,現在通信很少,就怕暴露行蹤。所以,女公子能辦到哪一步,帶多少精銳回來,或是一無所獲,我也不知。”

“但她終究是她,”袁耀道:“她自有領袖魅力,也許會有驚喜。”

“那些西涼人,草原上的精銳的實力,終究不是從民間招募再培訓的人可比。”賈詡道:“女公子需要在那裡排兵佈勢,至少要有援應,將來合圍時,也有人應援而助力徐州。”

“只恐難,”袁耀道:“司馬氏的影響不大好,只恐那邊的世家豪族,會心寒。”

“正因爲此,女公子才親自前去,”賈詡道:“若不然,她又何必親自前去?這就是誠意本身。”

“這其中風險太大,”袁耀苦笑道:“若是我,是做不到的。”

“重耳流亡十九載,吃盡苦頭,看盡眼色,但也因此,開拓了眼界,所以在位僅七年,晉國霸於諸侯,”袁耀道:“她將來,必也一樣吧。她本出身高貴,原本更是閨閣嬌女。卻願意主動破局,這個性格,這個開拓精神,不懼苦頭,也要帶人回來,也要埋下援陣之勢,令人歎服。”

“西涼有很多豪族世家,他們也不肯服曹操,對袁紹,公孫瓚,也未必假以辭色,”賈詡道:“能不能爭取得到,不知道啊。”

袁耀點首,道:“徐州總說得人心得天下,也一直爲此努力,而科舉更是不遺餘力網羅人才,練兵之制,更是亙古未有,也許會有新局面也未必。”

賈詡笑着看着他,有幾分交心的意思,道:“徐州總說得人心得天下,得正義,得天下,護萬民,也得天下,當然了,劉備也是以此而賢名於天下,這當然是通則。這當然也不能說是謊言。然而它成立的基礎是建立在強大的實力之上的,它,是屬於勝利者的。而女公子清醒就清醒在,說是說,做是做。她不光要說,也不耽誤做。無論旁人吹的有多天花亂墜,她卻始終清醒的知道,只有勝利,這一切纔會成立,徐州宣揚的一切,纔會開遍天下九州,若是敗了……”

賈詡笑了一下,道:“就如枯萎的花,化爲塵土,散於風中吧。”若只有精神力量,沒有實力,也只是阿Q而已。精神力量終究是必要建立在實力之上的,像是錦上添的花,才更有信服力。

袁耀愣了一下,道:“她倒是清醒極了。”

一般人,早被一點成就吹捧的不知道自己是誰了,可她卻是能看清如此大的危機。從來沒有真正的鬆懈過。

更知道,謊言與真實,實力與外交辭令的區別。

這就是天賦啊。拎得清的一事歸一事的天賦,不混爲一談,不沾沾自喜。

“得人心得天下,畫龍點睛的睛,是主公父女,只是這一點沒人會戳破,不能說得人心是謊言,但它,不是核心,”賈詡說話是很直接的,道:“得人才者得天下,網盡天下之才當然必做,然而它的睛,卻是天縱之才,才決定勢的成立,周旋,轉機,應變,這當然也不是謊言,只是核心,說的殘酷些,就是那麼一小羣人。說練之精兵,當然也是根基,而畫龍點睛的睛,是將,奇將!女公子所去者,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爲了將!奇將的存在在於能將戰局化敗爲勝,周旋轉機,逆天改命。”

第1072章 弔問郭嘉何日死第1099章 無能爲力是袁氏第820章 楊醜密謀圖呂布第750章 計中計誰中埋伏第738章 諸葛計水淹望坡第816章 聞敗績馬騰驚憂第711章 難分高下約再戰第267章 我爹是呂布267第1200章 借錢糧袁熙辭別第1086章 烏桓各部搶幽州第338章 我爹是呂布338第239章 我爹是呂布239第659章 龐統以利說馬超第180章 我爹是呂布180第891章 成事一應在東門第1073章 曹軍死士欲偷營第203章 我爹是呂布203第1145章 呂布悟道殺許褚第931章 呂布接馬騰入鄴第565章 借刀殺人蔡瑁計第959章 袁熙兵敗如山倒第793章 嚴寒夜子龍渡河第588章 禰衡撰文激曹操第1149章 山河破碎有終守第173章 我爹是呂布173第820章 楊醜密謀圖呂布第725章 馬瘋魔戰張屠夫第639章 遣發兵徐庶謀進第730章 蔡瑁急令衆心疑第039章 我爹是呂布39第874章 趙雲折返殺袁將第170章 我爹是呂布170第742章 雪上加霜攻人心第544章 龐統入西涼軍營第528章 書房議天下戰事第040章 我爹是呂布40第116章 我爹是呂布116第789章 默契於心無需言第1063章 袁尚狼奔圖自保第305章 我爹是呂布305第698章 遇夜襲周瑜不亂第743章 苦肉計解軍心變第309章 我爹是呂布309第100章 我爹是呂布100第002章 我爹是呂布2第251章 我爹是呂布251第374章 我爹是呂布374第965章 許攸挑破呂布怒第724章 蔡瑁不安猜忌生第911章 鄴城破程昱驚心第172章 我爹是呂布172第247章 我爹是呂布247第878章 趙雲斷後戲袁軍第184章 我爹是呂布184第1008章 禰懟懟毒舌不改第748章 自相殘殺互爲食第330章 我爹是呂布330第892章 呂布氣鬱火三升第217章 我爹是呂布217(加更一)第186章 我爹是呂布186第708章 腹飢黃忠欲奪營第248章 我爹是呂布248第1025章 郭圖兵敗大潰逃第627章 不守襄陽存實力第629章 狼於外張魯頭禿第626章 張飛避谷躲箭雨第395章 我爹是呂布395第916章 司馬懿意不在鄴第125章 我爹是呂布125第537章 龐統與馬超不和第793章 嚴寒夜子龍渡河第837章 踐行宴離開河內第761章 全線突破盡死力第333章 我爹是呂布333第1071章 合則利觸動袁譚第478章 五千騎兵來接應(加更)第142章 我爹是呂布142第593章 風雪突來定奇襲第395章 我爹是呂布395第282章 我爹是呂布282第191章 我爹是呂布191第1175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1151章 熊熊烈火上絕路第941章 將錯就錯開城門第795章 隱後包抄對袁營第782章 魯子敬計出無窮第824章 禍起蕭牆張楊怒第059章 我爹是呂布59第173章 我爹是呂布173第842章 呂嫺分兵曹真急第986章 司馬懿留有錦囊第844章 遊刃有餘羣獵虎第293章 我爹是呂布293第251章 我爹是呂布251第695章 周瑜艦隊風折桅第304章 我爹是呂布304第1181章 活在現實司馬懿第425章 影響市容髒亂差第049章 我爹是呂布49第730章 蔡瑁急令衆心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