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雙張合臂激曹操

bookmark

張遼閉着眼睛,臉色微白道:“便是受誅,也不願與舊主兵刀相見!”

“呂布無義之人,爲何待之有義?!”袁紹道。

“正因其無義,遼才與其決裂,又怎可因迎新主而又效仿之?!如此,遼與呂布有何異?!”張遼道:“若負義,寧受死!願賜一死!”

說罷臉色微白,臉色灰敗,一副引頸受戳的模樣!

“哈哈哈……”袁紹這才起身,親自將其扶起,見張遼一臉驚訝,才道:“如此有義有情之人,紹怎能殺義士?!剛剛只是試汝之心耳!”

張遼露出驚愕的表情,恰到好處的呆滯語塞的樣子。

袁紹便放心了,笑道:“汝既不願往,紹便不難爲於你!今便遣高覽與淳于瓊領兵去救!”

“多謝明公!”張遼感泣道:“明公成全遼之義,願以死相報!”

“好,好!”袁紹心中微喜,便道:“文遠以爲,高覽與淳于瓊,此二將可能退呂布?!”

張遼道:“恕遼實言,若二位將軍前去鄴城,堅守不出,久之,呂布必退兵。如若交戰,恐怕未必會是其對手。身死事小,鄴城丟失事大。切不可大意也!”

高覽與淳于瓊面面相覷一眼,也沒吭聲。

“汝二人可聽聞了?”袁紹道:“遣汝二人率二萬人馬前去鄴城相救,進城以後,堅守之既可,不必交手!”

二人領命,道:“是!”

“傳信與袁熙袁譚,讓二人分出人馬前去圍剿四方聯盟!”袁紹發號施令。

“是!”

“區區河內張楊也敢挑釁而叛我,昔日卑躬屈膝早忘之矣?!”袁紹冷笑道:“馬騰尚受曹操兵禍,竟還有心前來攪合中原之事,此二叛者,他日定一一剿滅之!”

衆將聽從。

二人也不敢耽誤,火速的點了兵馬回鄴城去了。

袁紹與張遼賜了席位,他與張郃並列而座。

袁紹道:“程昱也有兵馬相隨,如何退其兵?!諸位有可高見,只可言說!”

有一謀士道:“臣有一言,只不敢說,唯恐明公動怒!”

“說,恕汝無罪便是。”袁紹道。

“當此危機之時,不如退兵回冀去。鄴城,冀州是明公之腹心也,腹心倘有失,四肢何以爲繼?!”謀臣道:“臣斗膽以爲,曹操既拒兵不出,不如現下先休戰,先退回去保住鄴城,退了豺狼要緊!”

袁紹聽了心中不悅,卻不說話,只等其它人說話,想看看衆人之意的意思。

“荒唐,若此時退兵,天下人何以看明公?!”另一謀士道:“況,曹操現在是據兵不出,只要一退兵,他必來擊我軍,如何退?!難道便要被他取笑,被一區區三姓家奴給嚇成這般模樣嗎?!主公,臣反對退兵。”

帳下立即就吵成了一團。

“若不退兵,曹兵屯於官渡,若此時也進鄴城去,我軍當如何?!”

“太高看曹操,他兵馬並不衆,又缺糧草,我軍主力在此,他不敢去!”另一謀士道:“他若敢去,明公不如直接去掏了許都,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一時要退兵的,要議和的,堅持要戰的,吵成了一團。

吵的袁紹心亂如麻。頓時也沒了主張。

他看向張遼,此時試探過後,已經深信了七分左右,可以問意見了,便道:“文遠怎麼不說話?!若是汝以爲呢?!可能退兵?!”

“退兵也可,不退兵也可,主要看明公心意。”張遼道:“既爲將臣,便是遵明公之意,指明方向,只獻微力而已,退兵便有退兵的策略,若不退,自然也會主張周全,不容有失中,還要力爭取勝。”

衆將士都是爲之一怒,怒目而視張遼。

這話啥意思?!是報怨他們主意太大,逼袁紹的意思了?!

張郃也樂了,掃了張遼一眼,這人,還真天不怕地不怕,這一句,就這一句,把所有人全得罪光了!

就是他,也是不敢與這些寶貝謀臣嗆聲的。他倒好,大咧咧的啥話都敢說,就這嘴巴,這可真是……

張遼見衆將臣都看着自己,便哈哈大笑道:“遼以爲,戰可矣,退可矣。主公若退,周全退兵之略,而可,而遼定效己力爲大軍斷後,必保無虞,縱然曹兵再多,有何可懼?!若要戰,兩方保全,也未必不能做到,遼也敢效生死,盡犬馬之力,爲主公打下曹操便是……區區程昱,此時不過是有閒暇,方纔有空去冀州應呂布,倘曹軍吃急,他也未必有餘力可去矣……”

袁紹一聽,便很鐘意。心中盤算着,袁譚與袁熙再救一救鄴城,分的兵馬,也未必不能退一區區呂布。

那麼退兵,與曹操一戰,若無功而返,豈不是與初衷相反而背?!

袁紹一沉吟,便道:“文遠之意是,退在紹,不退也在紹?!”

“然也!但爲臣者,遵主公之意行事便可,何敢能以私意而妄諫主公以如此大事,決斷,當以主公之意爲尊也!”張遼道。

衆謀士聞之大怒,道:“照你之意,是我等有私意了?!”

“笑話!自來奉主,若有良言,自當諫之,照汝之意是,便是主公要投河,我等也不勸了!?”有人嗆道。

見衆人一副要生吃了張遼的情景,袁紹忙道:“只議事,不必逮着彼此的不同而爭辯。”

這是不要爭意識形態的意思。一副息事寧人的態度。

衆人應是,但依舊不服。張遼哪裡怕得罪人,只道:“雖是如此,然,奉主不可不遵命也,只要不違天傷理,遼以爲,遵之既可!”

衆人怒目而視,深以爲這根本不是張遼的本意,而是故意說給他們聽的。

便有人嗆道:“遵之既可?哼,若事主專以忠,爲何汝不事呂布而終,無疾而終,豈不是違背了文遠之志?!”

郭圖見時機差不多了,忙出來笑道:“這是議事之處,可不是鬥嘴之處,主公寬仁,方且容之,若我等專以嘴鬥狠,可就真不忠了,打住,都打住!”

衆人見他出列說話,這才作罷,但都隱忍着用眼刀颳着張遼,恨不得生吃了他!

“明公!”郭圖道:“臣以爲,張將軍言之有理!我軍據百萬之數,何懼於呂布?!既遣人回鄴城應援,又有審配在鄴,必然無恙,況又有袁譚與袁熙近在救,鄴城必然無失,所以圖以爲,與其退兵回鄴,不如圍魏救趙!”

“與曹操決戰?!”袁紹聽了,暗合心意,點首道。

“然也,與其如此,不如叫曹操吃緊,那程昱必然率兵來救,四方盟,去其一也……”郭圖道:“至於馬騰與張楊,不過是虎之羽翼也,虎既去,羽翼不足爲患。”

袁紹聽了,不住點首。

衆人便知道袁紹雖怒,卻沒有退兵之意。

便紛紛道:“然,與曹操叫戰,曹操據兵不出,當如之何?!”

袁紹道:“吾之愛將顏良文丑日夜欲與之戰,然曹軍避戰不出,當如何?!衆人可有策獻?!”

張遼道:“遼願一試,若能逼曹操出兵,敢大言而願立首功!”

諸將聽了都冷笑了一聲,道:“我等都逼不出來,就憑汝?!”

只有張郃道:“如今我軍營逼戰,曹操皆避戰不出,不如讓張將軍一試!”

袁紹道:“既是如此,文遠且一試。讓張郃策應於汝,助一臂之力!”

張郃與張遼起座領命道:“是!”

“雙張合臂,必然無雙!”郭圖笑道:“願兩位將軍旗開得勝!”

二人忙謝了郭圖,這才退帳出來。

張虎見張遼平安回營,心底暗暗鬆了一口氣。

張遼將營中所細,一一具告之!

張虎聽了都覺不可思議,道:“袁紹真的不怎麼明辨是非。不是說他試探父親之意有點粗糙,而是,他竟不明郭圖爲父親說話之本意,乃是出自私心!”

“袁紹一向如此,明知二子不和,將有大禍,卻依舊不藏自己的偏心與授意,這纔是根本,”張遼道:“郭圖一心向着袁譚,爲了袁譚的利益,竟是連大局也不顧了。鄴城可真失了城,也是袁尚的罪過,袁譚自然無罪,若是不失城,於他也無礙。所以,他一力阻止袁紹退兵。”

“袁紹不察人心至此,”張虎皺眉道:“鄴城都被圍了,還要先顧及自己的利益和私心。主公必能一力破鄴城!”

張遼笑道:“不錯,有司馬軍師之計,主公必然聽從,張楊與馬騰附之,必爲助力。而袁兵雖衆,鄴城若危,除了高覽和淳于瓊的二萬人馬去救,袁譚絕不會去救……袁熙若救,也恐有心無力,一則有人攔截,二則若他擅離,恐怕曹軍必會撲上,撕下一大塊地盤,左右掣肘,衆人心不一,如何守鄴城?!”

張虎笑道:“可惜不能與主公通信,若得好消息,若是能早些知曉,也高興!”

張遼卻是極穩重,道:“吾兒在袁營之中要小心,切莫被人利用。暗箭也需要仔細小心。”

“我知。”張虎道:“明招便罷了,暗箭,卻從來沒少過!只怕父親這一次出頭,招了許多人的恨,會暗地裡陰我們父子!”

張遼道:“本來我們在這袁營便不受重用,若不張揚,只怕沒有往前得用的機會,不得不爲!高調就高調些吧。袁紹那,倒是博大胸懷。只是這些底下的人,明爭暗鬥,少不了。少不得要將你我父子也牽扯其中,不得不防!”

倒不怕袁紹隱隱的打探,可是對於這些人的陰計,他們倒是有點暗暗的提防。

主要是袁營之中,是真的亂,特別的亂,不是說那種混亂的亂,而是陰私極多。

打個比方,因爲張遼父子投來以後,也不怎麼受重用,於是,連供給與糧草給的都遲了。這還只是拖遲。

但現在張遼紮了眼,還不知道會有什麼招數來噁心人呢!

像這種事吧,你要是正兒八經的去告狀,袁紹也不會當回事,底下人呢,也只是說稍遲了也就遮過去了。若是不去告狀吧,這種噁心的果子,你能咽得下去?!

像吞了屁,吃了屎一樣的噁心。

但凡有點志氣的,哪個受得了?!

千防萬防也未必能防得住這一種。

張虎覺得這種事,在徐州,是不可能發生的事,但是在袁營之中,卻屢見不鮮。甚至於上軍與下軍之間的差別待遇是極大的。

在徐州,這種差別只是兵器上的差別,標配上有不同,畢竟上兵是常在前線的,因此兵器極好。吃食卻是差不多的。

但是上軍與下軍在袁營中,就連吃食都是完全不同的。

上有犒賞時,上軍喝酒吃肉,下軍吃糟咽菜,連骨頭渣末都撈不到,這種不公平,尚且如此。更遑論於爭功了。下軍既使立了功,也會被上軍給領去,弄的軍中不平之聲,十分刺耳。

而這,袁紹一概不知。當然,他可能意識到了這種不對,但卻躺平了,不想改,因此也不任命這樣的一個搞內部改造的人來做這件事。

所以張虎父子是不得不防此事。以防沒有被曹軍給弄到,但卻被袁軍給陰了一把,若至慘敗,可能這些人讒言上去,是會要了他們的命的。

崔琰來到張郃帳中,道:“張將軍,張遼父子,還需謹慎,可用之力,卻不可不防。”

張郃道:“我知,先生放心。”

崔琰嘆道:“主公放心的太早了!”

“他若果真詐降,我必殺之!”張郃道。

崔琰點了點頭,也沒多說什麼,搖了搖頭回去了。他其實是勸袁紹退兵或緩戰,可不聽啊,弄的他現在說話,袁紹根本聽不進去,倒是郭圖這種小人得了重用。他的話,已經沒什麼份量了。也是尷尬。自從田豐下獄後,很多的事情,都沒人敢說了……

張郃細思一回,與張遼共合兵,然而率兵到了曹營對面,曹兵很是緊張,領兵來問話,道:“我軍掛下免戰牌,無交戰之意,請對面將軍回!”

“在下張遼,前來一會曹公!”張遼道:“曹公莫非不敢戰乎?!何故據此而無動靜?!”

第1116章 三息已至時辰到第068章 我爹是呂布68第891章 成事一應在東門第516章 調度資源而備戰第185章 我爹是呂布185第1046章 封張繡曹軍拈酸第1100章 河上之戰是根本第244章 我爹是呂布244第114章 我爹是呂布114第063章 我爹是呂布63第815章 司馬懿計賺許子遠第884章 司馬懿燒掉密信第991章 程昱損兵舉哀輓第317章 我爹是呂布317第865章 密步署分頭行動第1193章 袁尚求助司馬懿第478章 五千騎兵來接應(加更)第089章 我爹是呂布89第999章 禰衡定計距顏良第1136章 帝后共治帝許諾第117章 我爹是呂布117第1019章 袁尚棄冀奔幽州第1069章 局部戰場一團亂第412章 急升帳呂布問策(加更)第1193章 袁尚求助司馬懿第508章 始以謹慎終於恭敬第894章 讒言誅身易毀人第092章 我爹是呂布92第201章 我爹是呂布201第322章 我爹是呂布322第1133章 子建爬牆試退兵第324章 我爹是呂布324第1186章 程昱張遼崩心態第116章 我爹是呂布116第715章 周瑜壁觀放冷箭第659章 龐統以利說馬超第541章 滴水不漏補防守第381章 我爹是呂布381第567章 孫伯符隔岸觀火第401章 我爹是呂布401第798章 火光起軍心潰亂第490章 司馬懿頻出妙計第493章 諸葛亮套路孫策第949章 清新脫俗打秋風第734章 大軍前行遇喪儀第1098章 重傷城破急撤退第279章 我爹是呂布279第888章 探城虛實司馬計第1173章 運去英雄不自由第866章 聲東擊西禰衡急第1193章 袁尚求助司馬懿第199章 我爹是呂布199第398章 我爹是呂布398第581章 拍個虎屁就是香第915章 急回神許攸心急第636章 荊州危亂陳登憂第007章 我爹是呂布7第351章 我爹是呂布351第1088章 袁熙脫身往遼東第1180章 擅制衡張遼進鄴第011章 我爹是呂布11第1129章 以死而最後算計第227章 我爹是呂布227第751章 一馬當先空落落第099章 我爹是呂布99第577章 黎陽相距作疑兵第655章 雄蛟龍嶄露頭角第406章 司馬懿怨恨失智第135章 我爹是呂布135第890章 大義滅親勸審榮第795章 隱後包抄對袁營第472章 司馬徽嘆惜龐統才第1096章 守城之艱鉅慘重第540章 漢中張魯之理想第1008章 禰懟懟毒舌不改第959章 袁熙兵敗如山倒第932章 四方盟三義聚鄴第057章 我爹是呂布57第981章 司馬懿假扮袁軍第415章 天下四分必拉距第667章 孫伯符重傷被擒第120章 我爹是呂布120第1085章 白馬受困雨水欺第263章 我爹是呂布263第858章 趙子龍又挑一將第664章 欲急攻城得渡口第439章 趙雲二擒馬孟起第935章 拷問心生死取捨第028章 我爹是呂布28第650章 臨陣招降縛魏延第1026章 託孤不得不一擲第1007章 曹操呂嫺擊掌誓第378章 我爹是呂布378第326章 我爹是呂布326第697章 陳就偷襲周瑜艦第761章 全線突破盡死力第481章 詐信至圖謀呂布第774章 陳宮率衆迎貴客第856章 杯酒一笑泯恩仇第857章 裹挾中投鼠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