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袁熙送張楊回鄴

bookmark

張楊再料不到自己能保住一條命,等被關起來的時候,他終究明白,是不用死了。

“託了溫侯之福,保住一條命矣……”張楊道。

他的其它將領們也都嘆了一口氣,這是幸事,卻也未必是幸事!

只願真的能得生吧!

高覽與淳于瓊挑了地方駐紮,現在事急,也沒有辦宴洗塵,袁熙只叫人送來了些酒水以示犒勞與尊重。

二人心中熨帖,洗去一身塵土,休整的時候,打聽事的斥侯也回來了,稟道:“昨日,鄴城內,呂布竟將袁氏所有家眷送出,毫髮無損,因此將軍感念,纔有今日之事!”

“原來如此!”高覽笑了一聲,道:“這張楊倒是好運,撿了一條命。”

他也得幸遇着的是袁熙,而不是袁譚袁尚。

“這也是託了呂布的福,若非呂布之故,何人在意這張楊?!”淳于瓊道:“吾二人不要多事,只一心聽從袁熙將軍行事便罷了!”

雖然被人作主行事,是將主動權交了出去,但同時也將責任交了出去啊。

真打不下來,有袁熙擔着。

見袁熙如此,他們二人也就放心了!

馬騰得知張楊被囚禁而不是被殺,便寫了信又去與了司馬懿。

司馬懿看了信便來找呂布,稟了此事。呂布很是詫異,詫異過後便是一陣不忿,道:“布先番已送去袁氏家眷,他卻拘禁了張楊,是何道理?!”

說罷竟是忍不得要去解救張楊。

“主公何必動怒?不如且去信與袁熙,看看他的態度,倘若激之,或許會看在此事之面上,放回張楊。”司馬懿道。

呂布略有點遲疑和不敢相信,因爲是他奪了鄴城,這個仇怨就是現成的,寫信去袁熙真的會放回張楊?!呂布當然持懷疑態度。因爲如果是他的嫺兒,是不可能答應的。

司馬懿心道,原來你也知道你做的不厚道,人家合該憎恨於你。

他當然知道他心中所疑,見呂布也頗有自知之明,便道:“說幾句好話又不廢什麼。袁熙懦弱,又承了主公之恩,得還其妻室家眷,主公若脅恩讓他放回張楊,旁人也許未必會,然,袁熙未必不答應。”

呂布想了一下,然後都樂了,道:“這袁熙是個什麼人?!袁本初生子若此,真是……”

司馬懿嘴角一抽,你還嫌人家生的兒子不好,呵,誰的兒子能像你似的,那也是能愁白了頭髮!

“袁熙是第一慈悲人,在幽州爲刺史,一向得人心,百姓悅服。此人是兄弟中排行二者,最擅調停。最少果決!”司馬懿道:“袁譚不至,只袁熙來救鄴城,便已說明了他的性格的很多方面。不如且一試!”

呂布從善如流,便寫了信送去了袁熙大營。

袁熙見到信果然爲難,便升帳與衆人商議。

衆將卻極不服,怒道:“……不過是送回袁氏衆人,便已來脅恩求報,天下蓋如此厚臉皮者,無有之也!還請袁將軍莫要答應!”

“他奪鄴城之大恨尚在,便以此小恩小惠而來求報,願將軍顧大恨,而不必理會呂布此無理要求!”

更有恨者,上前請麾道:“願將軍殺張楊祭旗,以震軍威,末將等願領兵攻鄴城,奪回城池!”

衆人皆勸。

高覽和淳于瓊對視一眼,卻什麼都沒說!

袁熙見要戰者紛紛,便問高覽與淳于瓊道:“不知兩位將軍以爲如何?!”

淳于瓊道:“放與不放,只恐還要以大局爲重,以將軍意見爲重,吾與高將軍也不知放與不放,將軍只與衆人商議後決定便可。吾二人並無意見!”

他說的溫和,卻是不發表意見的意思了。

有一謀士看了二人一眼,心道怪不得要將張楊送來與袁熙作主,哼,是怕自己殺了得罪了呂布,所以來難爲將軍了!

他便上前道:“這張楊殺不得!此人干係頗重,若殺他一人,而得罪了呂布,呂布焉肯罷休?!呂布雖可戰,然,將軍若爲此人得罪了呂布,便再無轉寰,我軍與徐州兵便是不死不休了。哪怕不爲其送回家眷故,爲後續諸事,恐怕也不可殺!”

袁熙本就有不殺之意,聽見終於有人爲他說話,便悄悄鬆了一口氣,道:“……熙不懼得罪呂布,只是感念其雖爲不義之人,然而卻送我家室回,若殺張楊,實不義也!既殺不得,不若送其回,如何?!”

“這……”諸將滿心不服,道:“與不義之人何必講什麼義氣?!”

“莫非將軍懼呂布之布耶?!”諸將不滿。

“非懼其威也,”袁熙道:“然,不能是非不分也。奪城之恨自然要戰,然,其送吾家室回之事,也不可不報也!如此,不如送張楊回,並送去戰書!擇日攻城!全軍上下整肅軍備以待戰!”

一是一,二是二的分的清清楚楚,衆將雖然還是鬱悶,但多少都消了些,道:“……是!”

衆將分散出來,還是很憂慮,道:“就怕將軍雖是好心好意,卻未必有好報!那呂布送人回來,不過是麻痹我軍罷了。還不知有什麼陰謀!”

“袁將軍有時所作決斷,不合時宜。與不義之人,又需講什麼義氣!”

這些,都是主戰主殺的一派。

謀士團們卻並不這麼想,道:“兵對兵,謀對謀,禮尚往來,纔是大義之先也!”

沮授一時沒怎麼說話,出來經過衆人,聽見說話,不禁心中冷冷一笑。一言不發的回帳去了。

“先生……”他的僕從見他面色不愉,道:“先生若是不開心,不若離開也罷了!”

“走不掉,”沮授苦笑道:“雖知沒什麼好結果,可是不看個結果來,又怎麼能離開,總得要盡了這場情份……”

不過是看着人落敗罷了。

僕從是最知他的,道:“若是先生有高見,何不與將軍稟明?!將軍未必不肯聽啊……”

“袁熙甚肖其父,慈悲心腸,仁和手段,大戰面前,卻只講仁義對仁義……”沮授道:“如同主公非要與曹操一決雌雄。”

僕從看他滿眼痛苦,也不知道該勸什麼,只能默默不語。如果先生所求之事不可挽回,沮家已遣散,屆時,他跟着先生遊離世外就好。只是先生心懷天下,有時候就算人離開了,心也未曾離半步,只會更加的痛苦。

沮授的確痛苦。這樣的袁熙,他又怎麼能指望他與田豐報仇呢?!

那司馬懿明顯是吃定了袁熙的性情,一而再,再而三的揉搓任其圓扁。這個司馬懿真的很賊,竟讓呂布爲了大事舍了美女,這是臨陣施恩,卻偏偏不知如何應對。

袁熙爲袁氏一族之事,已經感念於心,不肯欠情分了,這樣的仗,還怎麼打?!

沮授鬱悶極了。然而人還是與戰書一同送回了鄴城。

呂布親自來迎,張楊從囚車上下來,見到呂布就是老淚縱橫啊,然後撲着下來了,卻是又哭又羞,用袖遮面,哽咽道:“……楊老矣,不及當年英勇也,本欲立功,不料竟……如今無顏見奉先……嗚嗚嗚……”

呂布又感動又感傷,道:“稚叔何必出此言?!休得如此!快快隨布回營!”

說罷收下戰書和人,都帶回了鄴城內。而袁營中人,卻沒人理會,只能往回走。他們又氣又羞。這叫什麼事?!啊?!

他們本來是這座城的人,如今卻來而不得不返回城外?!

還有這種事!簡直是恥辱。

因此竟是忿忿離去,只恨不得等到了時日,便一雪前恥!

張楊與回來的諸將都有種恍惚如隔世的感覺,等進了帳,便忙都與呂布謝恩。呂布忙都扶起。

諸將道:“……本以爲必死無疑,得溫侯之幸,方纔得免一死!吾等雖無能,然往後,隨溫侯調遣,萬死不辭!”

呂布很感動,安撫幾句,忙令衆人帶着他們去休養看傷了。

張楊身上的傷很是恐怖,因爲鞭傷很重,雖未及骨,然而時值冬日,這一傷,再一凍,這傷口就凍的像凍瘡一樣鼓了起來,人都沒了形,再被溫暖的火一烤,是又疼又癢,欲生不得,欲死不能!

“奉先……”張楊道:“楊不中用矣,遠不及年少時英勇,而致此敗,實在無顏。此次過後,楊也知自己份量,往後再不逞強,哪怕不能爲先鋒爲奉先執繮,也願爲後續,爲奉先鞍後。”

人難得的是認清自己。

這話聽着,莫名有種感傷,這是認輸服老了。

“如今別說是稚叔,便是布也稍感體力下降,春秋之事,實是無奈,”呂布勸道:“青年一代已然上來,便是你我兒女都已成長,便是布之從屬的兒女也都能獨當一面,老去之事,實是無奈。不可勉強。河內諸事,交由青年一代,可也!”

張楊好受不到哪裡去,第一呂布再體力下降,那比一般人也是強太多的,第二他生的孩子中用啊,可他的孩子們,雖然多,但那都是一羣慫狗子,還不如他的才能呢。因此,更是感傷。

這一次,能撿回一條命,真的是很感激了。不過也因此認清了自己,往後斷斷不敢再逞強,立不了功,反而自己折了進去,連累呂布!

他雖然受了一頓鞭傷,然而,能有一條命回來,呂布還是很感激袁熙的。至少送出美女的事,得到了點回報,這心裡就舒服很多了。

張楊道:“戰事上,奉先須知,那高覽與淳于瓊實力不弱,還需仔細防範,不可輕敵!”

呂布道:“稚叔只專心養傷。此事,布自知曉!”

張楊這才點頭,也是羞的很的,除了養傷也不敢見人。更別提吃了敗仗哪裡還敢說什麼盟友之事,分什麼好處的事,別人有臉給他,他也沒臉要啊。

馬騰聽聞呂布竟然有本事把張楊給贖回了鄴城,頗爲驚愕,然後就把收來了的河內兵馬給叫人送來鄴城了。

張楊見此,竟沒忍住,破口大驚了一頓西涼的兵馬,罵了好一頓馬騰,方纔解氣。

馬騰聽見使者回稟此事,也只是冷笑了一聲,道:“……哼,可見再慈和的人,一旦丟了臉,蒙了羞,也是會遷怒於人的。看看這張楊,哧!自己技不如人,還怪吾沒有救他!丟臉丟到袁營去了,我若是他,還不如死了拉倒。”

這話要是傳到張楊耳中,這仇不就結下了嗎?!

有時候,被敵人打敗,人畏強,未必會多憎恨敵人,反而會憎恨盟友不救啊。這就是人性!

因此謀士不贊同的道:“……主公還送回了他的兵馬,他不感念主公之恩便罷了,罵就罵幾句,主公若如此羞之,恐怕是真的要結仇,這張楊再不濟,總歸是命好有靠山。還是休要得罪的好!”

馬騰聽了便酸溜溜的,冷哼道:“他也是走了狗屎運!搭上了大靠山。”

他也只是在帳中自己獨自說說罷了,見到張楊的面,也不至於要把人的臉皮給掀開了沒臉!

分寸還是有的!

但是若說心裡沒不忿,這是不可能的。

心裡冷笑着想,與其一個憎恨自己的盟友,還不如讓張楊死在袁營中算了呢!早知道就不送信了。得,沒援後,還真得罪這人了。都是與呂布一個德性的。不感恩人爲他做了什麼,卻懷恨別人沒爲他做什麼。

可他孃的,就是命好,這麼沒天理,有什麼道理可講!?

袁熙與高覽淳于瓊匯合,便足有四萬大軍圍剿鄴城,也不知道怎麼破這攻守之勢啊。張楊敗了,不中用了。程昱心懷鬼胎,現在只剩下自己這八千精銳在城外,還有呂布在鄴城以內的二萬餘大軍。也不知司馬懿心中是怎麼謀算……

到現在也沒個應對的策略來,真是叫人發愁!

他不僅要防着袁熙攻打自己,還要防着程昱倒過頭來反咬自己一口。哪能顧得上這張楊。一時愁煞人!

袁熙整備,準備攻城之事,然而,城內卻已有香豔諸事傳出,以至於傳出城外來,弄的人議論紛紛。

原來是許攸見呂布竟送出袁氏家眷,而袁熙投桃報李又送回了張楊,他生恐呂布與袁熙哪根筋搭的不對,萬一真的和解了,結果把自己這個功臣給獻出去謝罪,那可咋整?!

因此,哪裡肯容忍這等事發生。當然要攪一攪屎棍子!

第1166章 許都定呂布回許第720章 馬超意氣戰張飛第125章 我爹是呂布125第482章 遍樹開花掣肘計(加更)第473章 司馬懿任軍師職第355章 我爹是呂布355第144章 我爹是呂布144第556章 火中之慄是荊州第918章 沮授失望累積深第1034章 禰衡力推要競賽第1103章 慌不擇路回青州第1035章 降將招降有其功第014章 我爹是呂布14第399章 我爹是呂布399第589章 隔空打擂孔融恥第1179章 曹操怒伐幽州叛第779章 司馬氏子弟分歧第084章 我爹是呂布84第192章 我爹是呂布192第962章 司馬懿釋放煙幕第486章 悠情山水定戰術第507章 呂嫺與司馬懿談第1168章 策動荀彧費心思第199章 我爹是呂布199第547章 被襲營呂布醉鬧第670章 馬岱得令接馬超第348章 我爹是呂布348第1133章 子建爬牆試退兵第543章 血帶詔來至徐州第419章 張飛拳打辱淩統第943章 假面友好各防備第494章 諸葛亮與劉玄德第649章 銳不可擋剖蛇腹第152章 我爹是呂布152第996章 破密信計定決策第854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288章 我爹是呂布288第026章 我爹是呂布26第1139章 曹植爲質於陣前第053章 我爹是呂布53第480章 臥龍遁天連環計(加更)第1166章 許都定呂布回許第218章 我爹是呂布218(加更二)第519章 律令威懾震奸邪第243章 我爹是呂布243第495章 水火不容之荊州第278章 我爹是呂布278第624章 蒯良走荊奔徐州第463章 司馬防悲憤苦楚第1068章 人心亂幾方混戰第143章 我爹是呂布143第097章 我爹是呂布97第772章 亮寶刀華佗得意第524章 處理公務累積忙(加更一)第704章 圍城打援黃祖亡第985章 龍潭虎穴亦不懼第1072章 弔問郭嘉何日死第752章 晚一步蔡瑁追悔第959章 袁熙兵敗如山倒第733章 面面相覷都狗賊第1194章 司馬懿示弱袁譚第594章 連夜出營尋險道第255章 我爹是呂布255第218章 我爹是呂布218(加更二)第730章 蔡瑁急令衆心疑第355章 我爹是呂布355第733章 面面相覷都狗賊第648章 七殺陣與蛇吞象第128章 我爹是呂布128第776章 危機重重司馬驚第1072章 弔問郭嘉何日死第929章 袁熙陣前損兵將第813章 仲達舉賢不避親第1097章 早有計誘敵深入第1145章 呂布悟道殺許褚第917章 沮授悲憤鞭逢紀第970章 郭圖怒錘殺逢紀第324章 我爹是呂布324第803章 激勵士氣不低調第803章 激勵士氣不低調第026章 我爹是呂布26第867章 真趙雲與假趙雲第175章 我爹是呂布175第079章 我爹是呂布79第928章 小人手段激袁熙第307章 我爹是呂布307第985章 龍潭虎穴亦不懼第353章 我爹是呂布353第819章 三十里外迎呂布第172章 我爹是呂布172第507章 呂嫺與司馬懿談第002章 我爹是呂布2第361章 我爹是呂布361第1060章 張郃大刀阻程昱第855章 呂嫺淡定戲曹真第529章 出兵之策四人出(加更)第712章 丁奉計放火燒林第825章 司馬懿將計就計第833章 司馬懿接到程昱第605章 呂布離營遇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