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諸侯亂則漢室亡

這年頭,號令一方的使君令守們,與佔山爲王的盜賊匪徒一樣,都是雄據一方,自成一體的割據勢力。

若嚴格按十年前的大漢律法標準,馮宇系統面板顯示的天下四十三家勢力,包括馮宇自己在內。有一個算一個,都夠格稱的上朝廷反賊。所以,朝廷不可能再按之前的律法來“要求”諸侯。

那麼蔡邕口中的“二袁已現反意”,就只能是指袁紹,袁術要公開僭越改元稱帝,反叛漢室了。

若說只有袁術一人如此,馮宇根本就不會意外,因爲原世界歷史上袁術本就如此做過。但現在蔡邕說的是二袁都是如此,那這就和原世界的歷史相差太大了。

不過馮宇也就是驚詫了一下,很快就會意過來。

自他誅殺李傕郭汜二賊後,歷史走向就與原世界的走向偏差越來越大。甚至連朝廷年號出現順序和時間都不一樣了。按原歷史,初平之後應該是興平,而現在直接跳到建安年。那麼袁紹試圖僭號也就不足爲怪了。

當下,馮宇想知道事情更多細節,於是問道:“朝廷從何處看出袁紹,袁術二人已有反意的?”

此時,蔡邕已在涼亭中坐定,一邊品着茶湯,一邊將事情從頭到尾,原原本本的講述了遍。

原來,就在馮宇從徐州返回不久。宛都的朝廷諸公就商定了一件事---派出朝廷使節,前往各個諸侯處授予符節印綬,承認他們的那些名號,官職。同時,向諸侯頒佈休兵止戰的詔令,內容是朝廷承認的諸侯之間不得私自刀兵相見。

這些名號,官職大部分都是被他人表奏舉薦,卻從未得到朝廷回覆的。少部分是自封而來。也有極少部分是董卓把持朝廷時封任,卻並沒有經過正規拜授儀式的名號官職。

當然,不是每個勢力都能得到朝廷承認。比如董卓李傕郭汜的西涼殘部,就不在此列。還有實力過小的勢力也被過濾忽略掉。

馮宇聽到這,點點頭。這個事蔡邕之前來築城時也跟他說過。他也認爲此舉是朝廷的明智之舉,同時也有利於他那個天下大局的規劃。

現在只有五千兵力的朝廷,就算有馮宇鼎力相助。清除所有割據勢力,將天下恢復到之前皇權集中的時代。在地廣人稀的狀態沒改變之前,也不大可能做到。

更何況馮宇也有沒匡扶漢室,讓劉漢王朝恢復到之前皇權集中時代的這個想法。

朝廷即使不承認這些諸侯,他們也是現實存在的。如此反而削弱了朝廷已經繆繆無幾的威望。

相反若是漢室效仿周天子,朝廷承認一些主要諸侯的名號和現狀。將他們的割據現狀演化爲一種合法分封,以此換取他們對漢室天下共主地位的認同。無疑是漢室當下最佳的選擇。

這樣一來,漢室雖沒有實力,也沒有條件清除各個諸侯。但卻能以天下共主的地位,引導整合他們達成一種均勢平衡,維持現狀。不至於讓某個勢力實力過大而取代漢室。客觀上,也能讓天下百姓休生養息,恢復人口。

蔡邕見馮宇只點頭,並沒發表自己意見,便繼續講了下去:

“不料,朝廷派往壽春袁術處的使節被袁術扣押,下入大牢。派往鄴城袁紹處的使節沒被扣押,但被重打五十軍棍,驅趕了回來。”

“那他們這麼做的理由是什麼?”

“袁術那邊不知道,但袁紹這邊。據回來的使節所說,他剛到達鄴城的前幾日,袁紹還以禮相待。但後來突然召見他,聲稱如今宛都的朝廷是被幾個公卿把持着,是傀儡朝廷,漢室實際已亡。他袁紹不承認宛都朝廷。”

蔡邕說到這,擡眼望向馮宇說道:“這都是袁紹的公開的藉口,實際的原由肯定不是如此。賢婿能否猜到這二袁的真實想法?”

馮宇沉吟思緒片刻,答道:“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這些促使二袁野心膨脹,心懷異志。他們也非蠢蛋,尤其是袁紹,在時機成熟之前不會將此野心公開顯露出來。”

馮宇喝口茶湯,繼續說道:“但自朝廷遷都宛城後,漢室雖然不可能奪諸侯之權,集於掌中。但天下共主的地位日益增強,如此一來將大大妨礙二袁的野心實現。

尤其是此次朝廷公開派出使節,前往各諸侯處進行拜授儀式,頒佈休兵止戰詔令,取得天下諸侯共識的行爲,更讓二袁爲自己野心無法實現而惶惶不安。”

蔡邕怒道:“所以,他們要在天下諸侯面前做個姿態,打擊漢室的威望,瓦解諸侯與諸侯,漢室與諸侯間的共識。爲將來他們實現取代漢室的野心鋪路!”

“不錯。若是漢室亡,則諸侯亡。諸侯亂,則漢室亡的天下共識達成,二袁的野心就不可能實現的了…”馮宇說到這,便將話語停住。

實際上,他藏在心中的後半段話是:

即使漢室亡了,也不是所有諸侯會亡,會剩下幾家均分天下。二袁也不可能在有生之年像嬴政和劉邦一樣一統天下。因爲人口太稀薄。

這個道理舉個例子很好理解,一萬人集中在一座城池之中,很好統治。將他們散佈在一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呢?散佈在一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呢?人都不一定能找到,如何集中統治他們的權力?

先周採用分封制而不是郡縣制不一定是周天子沒那個頭腦,而是人口和交通所限,他有那個想法也不可能做到。

蔡邕聽到這,臉色變的煞白,結結巴巴說道:“這…這二袁的勢力有多大,汝…汝應該是知道的,還有那兗州曹操也和袁紹是盟友。汝要公開…要朝廷公開發詔討伐他們?”

兩袁加一曹,即使有馮宇做後盾,南陽宛城的朝廷也難以抵擋。又有哪路諸侯敢去惹他們?

第041章 發火了第1103章 大亂將至第290章 孔明述職第1059章 要錢不要命第154章 曹操的困境第1060章 白旗第608章 再攻南陽第965章 火器時代第1044章 拼死狙截第864章 只有海軍增援第1097章 談兵論道第160章 匈奴來了第753章 幹票大的第574章 又回到原點第622章 車騎大戰第213章 鏖戰成都第063章 一戰而決第988章 嚇人的霹靂彈第336章 弱肉強食第1130章 “玉石俱焚”的決定第508章 興古郡宛溫城第371章 載具化步兵第515章 合浦海戰第675章 “千里駒”的突襲第437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第918章 高加米拉第612章 許攸之策第1058章 摩梭利斯的算盤第1139章 東進的馬洛爾第784章 不明兵馬第544章 心如刀絞第1010章 滿場暴民第1156章 馬恩河第581章 糧食問題第1055章 意見不一第1002章 旅館衝突第136章 連擊第428章 狼狽而行第551章 孤城第1137章 聯盟聯邦聯姻第927章 恫嚇第300章 神物第911章 四面圍攻第1059章 要錢不要命第171章 郭圖殺郭援第688章 長弓退敵第253章 單刀直入第625章 被困稚城第937章 整宿折騰第981章 部落聯盟第430章 取而代之第342章 莫里奧裡之屠第556章 強奪堅城第1135章 也許是好事第094章 伏擊第422章 吳魏來使第768章 血戰第701章 鎮西將軍第230章 撤!第306章 覆沒黃土塬第481章 登基稱帝第326章 淡馬錫風雲第556章 強奪堅城第060章 斥候與探馬第940章 超近距射殺第142章 諸侯亂則漢室亡第092章 突襲第531章 孫權復仇第248章 飲馬怒江第722章 反突騎第543章 何去何從第723章 來自海路的敵軍第281章 江陵風雲(四)第1112章 互相之間不一定是朋友第001章 獵場試牛刀第373章 退卻的烏孫第209章 南安突圍第223章 通信第498章 來自世家大族的魏使第792章 火燒下關第200章 蕞爾小邦第349章 狗拉雪橇第717章 徙木立信第1122章 塞浦路斯第1078章 舊事重提第093章 縣衙驚變第109章 暫居之所第825章 河灣之戰第550章 破江第086章 以信立於天下第1042章 挺進西西里第1018章 軍團中的蠻族兵士第240章 千山如林第280章 江陵風雲(三)第144章 二袁稱帝第1026章 不能動的近衛軍團第1062章 不可信之人第609章 街巷血戰第578章 決死之城第691章 犀銳重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