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交匯

bookmark

宛城,已是深夜,馬超觀望牆壁上懸掛的地圖。

守宛城?

自己可不擅長守城。

馬超推演堵陽周圍的戰況發展,若機會合適,自然要出兵中原,免得中原人忘了自己。

隨着南陽田豫、文聘投降,上庸這漢中東三郡也出現了一些奇妙變化。

地頭蛇申耽、申儀兄弟的服從性更強一些,這回東征,劉備調劉封移鎮長沙,劉封出征時會督促徵北將軍申耽移防南陽。

合東三郡爲上庸郡,由孟達爲上庸郡守,拜揚武將軍,封亭侯;申儀爲郡尉。

拆分申耽兄弟後,新的上庸郡會更穩定一些。

申耽這個徵北將軍可能是水分最大的徵北將軍,將率三千餘家山民移鎮南鄉,在丹水軍屯、捕魚自己養活自己。

南鄉郡本就是從南陽分出去的,田豫舉南陽來降,田豫已經放棄郡守職權,專心於農事,由南鄉郡守郭睦監管南陽;原房陵郡守鄧輔改爲南陽郡尉。

郭睦、鄧輔是追隨關羽留守荊州一路憑戰功升上來的,兩人配合嫺熟。

馬超巴不得南陽戰場戰爭規模升級,好來一支軍隊替代自己,自己也好出去打仗。

在新野駐屯的文聘身爲地頭蛇,已然偵查到馬超麾下騎軍盡數移動的消息。

騎軍不可能去江夏,更不可能去武昌,唯一能發揮作用的地方就是堵陽。

田信不準備老實遵守預定的防守任務,馬超也不會,有機可乘的話,關平也是個會變通的人。

來新野協防鎮守的雷緒、孫朗二人可不是什麼原則性很強的人,不說田信、關平的身份,若有機可乘,馬超招呼一聲,這兩人都可能帶兵參戰。

這是出身、性格決定的事情,調這兩支軍隊協防南陽……本就加深了各軍的合作力度。

文聘召集子侄開始商議,若是能參戰,自然要參戰。

關羽在南陽佈置的各軍頗爲用心,其實有郭睦、鄧輔二人就能守住核心宛城,宛城若在,其他各縣丟了隨時都能收回來。

馬超是左將軍,名正言順的左將軍,田信、關平不可能跟馬超爭奪指揮權。

若田信撕開缺口,見有機可乘,馬超是能管住手的人?

馬超肯定管不住手,尤其是這個左護軍黃權還在洞庭湖捕魚、種田的時候,有機會的話,馬超肯定願意下場投一把色子。

關羽肯爲馬超背書,馬超這樣劣跡斑斑的人都敢下場賭一把,自己家族哪裡還能坐視?

馬超這夥人賭贏了,文家作壁上觀,本就有原罪;若馬超這些人賭輸了,魏軍進據南陽,文家更沒好下場。

這是一個不需要爭論的事情,唯一要討論的是派誰去,又能擠出多少力量?

田信手裡有糧,願意管飯的話,文家願意帶着所有部曲參戰。

於是天色剛亮時,文厚就領着十幾名騎士前往歷陽,尋找田信的護軍羅瓊。

不止是文家,鄧家、陰家這兩個皇后世家,還有安衆宗家、涅陽張家都派出子弟前往歷陽,尋求參戰機會。

劉備這時候才抵達永安,他親自規劃的南陽防守戰區,卻已經人人求戰。

沒辦法,漢軍股價持續飆升,人人都趕着、爭着買進,生怕下手晚了。

二十三日一早,天色剛剛啓明,簡陋營地炊煙瀰漫在四周,田信見堵水水流越發淺薄,已不足尺深。

魏軍在上游築壩,張苞、謝旌一起尋到田信,張苞開口就是:“孝先,今若退,許多器械、船隻將不得不棄。若要退,孝先可率衆先行,我率騎士殿後。”

“田某豈是怯戰之人?”

田信迴應一句,回頭看一眼將要用餐完畢的簡陋營地:“徐公明這是想一舉留下我軍,卻不知他牙口如何。承明,你組織後營推送戰具到堵陽五里外,待戰具運抵,後營就地休整,造飯。”

謝旌拱手:“得令。”

身爲降將,謝旌平日沉默寡言,既不詢問多餘的話,也不跟軍中同僚深交。

山陰謝氏百餘口人已遷往成都,包含與謝旌血緣關係較遠的謝夫人一脈。

謝夫人本是孫權原配發妻,後爲拉攏表兄徐琨舊部,孫權就娶了徐琨守寡的女兒徐夫人。他想立徐夫人爲正,但謝夫人拒絕爲徐夫人之下,鬱郁而亡。

謝旌快步前往宣佈軍令,組織後營吏士運輸戰具渡河,張苞也奉令帶着所部八百騎士渡河,四散開來偵查四周,驅逐魏軍遊騎。

張苞渡河不久,關平派來的一營騎士抵達營地,也被田信投放到對岸。

而馬岱率領的三營牙門騎士正經過望花亭邊緣的蘆葦地帶,旗幟招展不做隱瞞。

望花亭,清晨時露水極重。

這裡頭頂是澧水,西南是堵水,南邊歷水,正東有萬餘畝湖泊,再東是扶予山。

黃巾、袁術、張繡等一系列戰爭摧毀了望花亭周圍的農業,湖水周圍的良田廢棄,已被成片的蘆葦蠶食,僅僅蘆葦就有兩三萬畝。

密集蘆葦叢中,徐商所部魏軍三千餘人不見一點蹤跡。

徐商坐在一堆蘆葦上吃乾糧,就聽遠處有馬嘶聲,不多時斥候弓腰鑽來:“將軍……”

斥候乾嚥一口唾沫,語腔顫抖,努力壓低聲音沒讓更多人聽到:“騎軍,左將軍馬孟起麾下的涼州驍騎!”

剛緩一口氣,斥候被徐商拉到面前面前,臉貼臉:“多少騎?”

“彼四五百騎一陣,足有四陣,約有兩千騎。在前領軍的是牙門將軍馬岱,歷水有船,正卸載步軍,恐是馬孟起所率左軍大部。”

“兩千騎?”

“馬孟起所部左軍?”

徐商頗感沉重,召集軍吏詢問:“右將軍命我軍抄擊歷陽,絕田信歸途。然此刻馬孟起親督左軍已出歷陽北上,其先鋒兩千騎已過望花亭,再有兩刻就能抵達澧水岸邊。”

周圍軍吏一個個蹲伏在地,隨着太陽升起,潮溼環境下一個個汗流浹背,臉上滲汗。

徐商指出目前關鍵:“我軍若潛伏待馬孟起左軍過望花亭,再抄擊歷陽……恐力有不逮。若是點燃狼煙向右將軍示警,馬孟起轉身來攻,我軍必覆亡此間。”

馬超帶着左軍主力都來了,後面肯定有源源不絕的軍隊,說不好關羽的前軍已經在襄樊一帶蓄勢待發。

這個時候點燃狼煙示警會暴露自己,引來馬超的圍殲;若繼續潛伏堅持預定計劃抄擊歷陽,那肯定會跟後繼漢軍撞上,一樣會死的難看。

一衆軍吏憂慮不已,徐商也是不解,納悶。

徐晃已經透底,徐商身爲將軍自然知道一些大概的猜測:這次來南陽的是漢軍偏師,漢軍主力會東征孫權。

難道劉備、孫權另有默契,漢軍從南陽北伐中原,來一個圍魏救吳?

徐商所部患得患失沒有主意時,徐晃正率領四千人離營,正在往五十里外的徐商空營行進,已行軍三十里。

出乎徐商預料,馬岱過望花亭後向北調頭,直撲堵陽而去。

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東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五百四十七章 終南山君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靜制動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八百四十一章 懷疑第七百九十六章 情報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二百七十七章 溼布巾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四百章 衛軍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兵第四十二章 委屈第三百一十五章 繞擊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八十四章 蛹第二百四十五章 變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八百六十六章 必然的一刀第八百四十一章 懷疑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三百零九章 序幕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四百零九章 命數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第四十章 糜芳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一百四十七章 升遷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羽與貂蟬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八百四十四章 就緒第六十二章 戰江陵五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八十四章 蛹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三百五十章 授權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三百六十六章 釣魚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八十二章 貓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校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機偏移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九十五章 借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七百六十章 池水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六百四十一章 對話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七百四十七章 政務第四百八十章 感情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戲荒唐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八百零五章 五十年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