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

“真龍?”

關羽身形九尺有餘,又金光閃閃威風凜凜十分有辨識度,短短說話間,營中夷兵就已停止歡呼站在原地,分成幾隊爭搶田信餐盤的各營軍吏也都自發集結到營區甬道,或整理服飾,或平復心情。

營區通道中,田信被有意無意推到前排,與一衆軍吏百餘人施禮:“拜見君侯。”

“嗯。”

關羽上下打量一身泛白粗帛衣物的田信:“既是一營長吏,何故白衣?”

“回君侯,下官以假營督行宜都郡尉事,官秩未定,又家貧,無玄黑吏服。”

關羽這才輕輕頷首,撫須:“你聞雞起舞之名,吾亦有所聞。只是營中禁喧譁,你爲一營長吏不能禁,又牽涉其中,可認得吾之軍法?”

“甘受軍法!”

田信很乾脆的單膝跪地,別跟關羽講道理,這是常識。

身後軍吏個個垂首,果然關羽也沒放過他們:“爾等或爲一營長吏,或佐貳吏,亦干犯軍法豈能輕饒?然如今正值用人之際,田信杖三十,餘吏杖二十。”

當即周倉領着部曲上前,裡面絕大部分軍吏都是關羽蕩寇將軍五部營裡的軍吏,一個個老老實實沿着柵欄站成一排,主動脫了上衣露出肩背,十組行刑軍士輪番上前。

田信雙手抓在柵欄努力站穩,免得一棍打到背上出醜。

也是苦笑不已,這回玩砸了。

兩名行刑軍士站到他兩側時,夷兵摩崇突然跪倒在關羽面前引人注目:“君侯,罪在小人,不在田營督。”

“田營督講述葉公好龍的故事,小人不知龍模樣,田營督這才畫龍,引發喧鬧觸及軍法。”

關羽垂目看着摩崇,不想又有夷兵跟着下跪,叩首:“小人亦知罪,不該乘機喧鬧。”

隨即接二連三的夷兵營軍士下跪請罪,廖化見下跪者多是老營夷兵,不由臉色微變。

這哪裡是給田信求情,分明是藉機表達不滿。

關羽見越來越多的夷兵被裹挾,大片跪倒在面前,黑壓壓一片,隨他而來的治州從事潘濬神色動容:“君侯,軍心可用呀。如今正值交鋒之際,不可挫傷驍將銳氣。不若暫且記着,戰後一併結算?”

原來的治州從事是馬良,是劉備在荊州的全權代表;馬良入益州後,以潘濬爲治州從事。

關羽眯眼,周邊靜悄悄,溫聲詢問:“田信,服刑否?”

“服刑!”

“我與曹賊誓不共存,豈會因皮肉傷折損銳氣?”

田信說罷緊咬牙關,潘濬神色有些不自然,關羽不言語,周倉示意,行刑軍士高舉長棍破風呼嘯打在田信背上。

打的田信兩腿輕顫還是站穩不動,緊接着又是一棍打落。

其他軍吏止不住痛嚎,有的口銜木枚,有的嘴裡咬個布團悶哼不已。

更多的軍吏聚集在這裡,關羽見田信肩背瘦的能見肩骨輪廓,幾棍下去就打破背皮鮮血淋漓,有些懊惱皺眉。

周倉察言觀色,給那兩個行刑軍士傳遞眼神,隨後落棍讓開田信外凸、皮肉模糊的肩胛,稍稍往下落,打的響歸響,也皮肉腫脹青紅淤腫,卻無破皮流血。

田信施刑完畢,與其他軍吏一樣排隊到關羽面前驗刑,關羽也只是輕描淡寫瞄一眼。

軍醫已經備好止血藥粉,每一個軍吏都是寶貴的,得到的救護也更全面。

而絕大多數軍吏、軍士每日攝入熱量約在五千大卡,戰時能提升到八千大卡,故身上脂肪層、肌肉層結實,能有效緩衝棍杖打擊,普遍輕傷。

不像田信,體內難貯存多餘的熱量,皮肉單薄缺乏緩衝,瞬間見血。

施刑完畢,關羽踏足夷兵營營區,坦然坐在三尺高木臺上,見周圍還有毛筆、田信寫字的漆木餐盤,漆木餐盤是好東西,寫字後用水一洗就乾淨如初。

見餐盤上寫着車、軍,軌、陣、軫幾個與車有關的字,周倉捧着找來的無眼睛真龍畫像到關羽面前。

關羽拿起放到面前細細觀摩:“爲何真龍無目?”

田信穿好衣服,回答:“下官見人畫時就無目,說真龍形體本就有靈,若點畫龍目,龍有神自會脫困而出。下官不信,那人點畫龍目,雷電破壁。待下官回神時,那人已不知所蹤,下官也只記得無目真龍形表。”

關羽久久不言,說:“你且畫上。”

田信上前,關平找來硯臺,田信捉筆虛描幾下,又看一眼關羽神態,才小心翼翼落筆,點畫龍目。

關羽捧着餐盤細細端詳,覺得盤中龍一雙眼睛也在看他,炯炯有神似是活的。

“確有神韻在其中。”

點評一句,關羽轉手將餐盤遞給關平,對田信說:“營士傾心,豈能輕浮行事?統軍一營,一身所繫非一人生死,乃千餘家生死。元儉所逞名錄,吾以爲可行。宜都郡營士,卿自決之。”

“下官遵令。”

等關羽走後,營區裡的夷兵才起身,擁簇到田信身邊,田信與本營十二個受刑軍吏相視苦笑不已。

廖化去而復返,靠近田信略責怪口吻,又含着激動:“孝先既然有幸見過真龍形態,何不早言?”

“主簿,此神異之事豈可亂言?今日也是一時失態,險些引發大禍。”

田信苦笑,暗暗警惕,今後要遠離神棍這類人設、事蹟。

廖化又說:“孝先雖從壁畫中見真龍形態,亦是天下祥瑞,不若作畫呈送左將軍處?”

田信想了想,反正也不能拒絕,似乎自己手腕控制力有一種難以描述的強化,彷彿見過的,有印象的東西都能絲毫不差的描繪下來。

稍稍遲疑,就說:“那主簿要多準備一些顏料,我曾見過青龍、黑龍、白龍、赤龍畫像。”

廖化及周圍軍吏俱是驚異,廖化乾嚥唾沫:“何不見黃龍?”

隨即覺得失態,乾咳兩聲囑咐熟稔的董恢:“近日多爲孝先分攤軍務,好讓孝先修養。”

董恢鄭重應下,廖化這才腳步輕顫離去。

另一邊,關平、夏侯平一同打量漆木餐盤,夏侯平皺眉不已,瞧出一些端倪:“此龍高傲,有睥睨之意。”

關平只覺得這龍神態親切、熟悉,聽夏侯平這樣說,也微微頷首:“確如兄長所言。”

夏侯平只是暗歎一聲,又細細觀摩這栩栩如生,威風凜凜的龍。

另一邊,關羽脫了金甲,一身赤袍正梳理髯須,口吻平靜:“既有四龍,盡數畫出就是。元儉,可覺得田孝先神似一人?”

廖化搖頭,就聽關羽說:“銳氣類同文長,倨傲之情如出一轍,當年文長也是如此年紀追隨左將軍。那時正值官渡大戰,吾等在汝南起兵,文長、叔至那時一同投在左將軍麾下。如今恰好二十年,今見田孝先,頗思翼德、文長。”

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問題第三百六十九章 葫蘆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三十八章 呂蒙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魴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第六百七十四章 滿寵之計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質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鳥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五百二十章 魏之國策第一百八十章 程昱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八百一十五章 變故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歸路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七十三章 白日沒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四百七十七章 鬼車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十八章 先登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藥第七百零一章 險惡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六百四十五章 縮編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五百八十六章 馬超的推演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五百二十六章 十二孫侯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據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魴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回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白兔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五百一十章 再嘔血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七百零六章 西瓜上校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